如何評價瞿式耜?瞿式耜死後奇事 瞿式耜《絕命詞》與《浩氣吟》
2023-12-06 13:49:21 2
瞿式耜,生於公元1590年,去世於公元1650年,是明朝末年官員,著名的抗清英雄。瞿式耜早年拜師錢謙益,二十七歲中進士,初為江西永豐知縣。南明政權建立,受永曆帝命為廣西巡撫,此後一直在堅決擁護南明政權,抵抗清王朝的侵略。
瞿式耜是一位知曉大義,素有遠略之人。在崇禎初年,就已經看到了努爾哈赤建立的後金政權,對大明的危害。所以在當時,他多次上奏,建議崇禎帝,儲備軍糧,訓練士兵,加大邊疆防禦。他認為後金的不斷南侵,絕不是為了搶一些糧食了事,必定圖謀極大,因此一定要引起重視。與這些建議一道,還舉薦了 不少的能臣,諸如徐光啟、李之藻、孫元化等人。不過因為侵犯當權者利益,這些建議不僅沒有得到重視,他本人還被排擠出朝廷,最後落得個削職回家的結局。
瞿式耜是一個愛國官員,具有極高的民族氣節,懂大局識大體。南明政權建立之後,其實並不是統一的。畢竟崇禎帝冊封的太子不知所蹤,各地都擁護有明朝宗室建立的政權。瞿式耜一直緊跟潮流,面對分裂勢力,言辭拒絕,幫助結束分裂。他主張全國應當統一起來,共同對抗清王朝的入侵,而不是關起門來自家人打自家人,給清朝可乘之機。
瞿式耜最後是殉國而亡,死守桂林。其實他有很多的機會可以離開,可以保全自己,但是他最終還是選擇了堅守,這是漢族人民當有的民族氣節。也難怪後世有人說,明亡之後,再無華夏。想想八國聯軍侵略之時,一味出逃的統治者。想想日本侵略中國之時,偽軍的數量竟然比正統敵人數量更大的事實。清王朝的統治,磋磨了漢人骨子裡的鐵血與高傲,痛惜!
瞿式耜輔佐永曆帝,本可以有很多的機會與永曆帝一起逃走。永曆帝甚至自己都開口,請求瞿式耜與自己一道逃亡,但是都遭到了瞿式耜的拒絕。桂林,是他自己請求留下來堅守的。
在清軍攻打桂林之時,瞿式耜仍然有很多機會逃走。當時他的僕人,他的門生弟子,紛紛相勸。希望瞿式耜保全自身,日後召集忠義之士,圖謀東山再起,但是他卻堅持留守。
在被清軍抓住之後,他經歷了各方誘惑,都未曾折斷自己的脊梁,未曾選擇降清。甚至於他有即使不降清,也得以保全自身的機會,他都選擇了放棄。當時清軍主將表示,只要他削髮為僧,可以放他一條生路。然而瞿式耜寧死,都未曾有過猶豫,從未想過苟且偷生。
瞿式耜臨死之前,留下絕命詩:
從容待死與城亡,千古忠臣自主張。三百年來恩澤久,頭絲猶帶滿天香!
在獄中與張同敞工作《浩氣吟》八首
其一
籍草為茵枕由眠,更長寂寂夜如年。
蘇卿絳節惟思漢,信國丹心止告天。
九死如飴遑惜苦,三生有石只隨緣。
殘燈一室群魔繞,寧識孤臣夢坦然。
其二
已拼薄命付危疆,生死關頭豈待商。
二祖江山人盡擲,四年精血我偏傷。
羞將顏面尋吾主,剩取忠魂落異鄉。
不有江陵真鐵漢,腐儒誰為剖心腸。
其三
正襟危坐待天光,兩鬢依然勁似霜。
願仰須臾階下鬼,何愁慷慨殿中狂。
須知榜辱神無變,旋與衣冠語益莊。
莫咲老夫輕一死,汗青留取姓名香。
這些詩詞,都展現了他大無畏的精神,表達了甘願與國共王,殉節明志的氣節。這樣的民族歸屬心,這樣的民族氣節,是後世子孫應當學習的榜樣。
據說他死後,死不瞑目。為他收斂屍身的人,告訴他家人和抗清義士都安然無恙之後,才閉上雙眼,至死不忘抗清衛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