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的味道作文3篇
2023-12-06 14:42:46 1
範文一:初中端午節吃粽子作文:粽子的味道
每到此時家裡都會從外買現成的來吃,雖說各式各樣,有三角,有五角,有枕頭樣的;也都很好吃,有肉餡的,有蛋黃餡的,但還是沒自己包的吃的爽。今年,我再也不想錯過這個大好時機,商量好下午跑到有包粽子習慣的鄰居家去學包粽子。
一到鄰居家,受到熱情款待,吃吃這個嘗嘗那個,小半時間都過了。「辦正事,包粽子」他們便拿來粽葉,肉,米等一系列工具,開始包粽子。鄰居家奶奶先把洗乾淨的粽葉疊成一個「蛋筒」形狀,上面露出一片「大葉子」,再把糯米倒入「蛋筒」中,塞肉,然後再倒糯米,用筷子剁實,最後,把粽子折成一個狗頭形狀,用繩子把它捆起來。就這樣,一個粽子完成了,看起來挺簡單的。我開始動手,拿出兩片一大一小的粽葉,學著她的樣子折出一角,再在折好的角筒上放入一點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塊豬肉,又用糯米蓋得嚴嚴實實的。我得意了,比想像中還順利地完成了一大半。當我再把粽葉蓋好時,糯米就像孩子似的不聽我的使喚,接二連三地跳出來。我急得直跺腳,幸好有奶奶她替我「解了圍」——割掉一些糯米,我才舒了一口氣。到了最簡單的步驟——扎棕繩,看我大顯身手。我想粽子要包紮嚴實才好吃。我接過棕繩,把粽子五花大綁捆了一圈。大功告成,我拿起粽子準備放入碗中,可是不小心拉了一下棕繩那短的一部分,只聽得「譁啦」一聲,粽葉散開了,糯米們飛快的飛出粽葉,還好我反應算快,及時捧住,減輕傷亡,但還是給鄰居添了不少麻煩。幸好兩家交情很深,要不然·····
「不要緊,繼續學,殘局我來收拾」聽了鄰居家爺爺的話,寬慰了很多。有了失敗,我小心了許多,也成功地包出了幾隻。幾個包完後,我想給粽子換換照形。我用心地包著,一個比一個有趣。粽子下鍋後,我沒嘗到我親自包的粽子,我也不知道我最愛的蛋黃餡的粽子怎樣包,但是我從包粽子的過程中體會到了前所未有的快樂。
範文二:粽子的味道
海安高級中學的膠粒操場上,有一個半徑15米的圓圈,正中還有一個半徑3米的中圈,一說要比賽了,學生們就扛著三個球門走過來,以等圓周距離放在外圈上。看看他們手裡拿的球,樣子更是奇怪:如同大號的粽子。三個球門,三支隊伍,三角形的球,這個就是海安縣最具特色而且是自主創造的一項運動――三門球。
三門球俗稱粽子球,在海安的學校中很普遍,海安縣內砷所中學,有20多所都把三門球列為體育課教學項目。全省每年都會有「省中學生三門球比賽」,老牌的三門球隊至今已有9年歷史了,在很多人眼裡,這個三角形的球類運動很獨特,甚至很難想像三支隊伍怎麼同臺競技,但是這項新奇運動在學生們眼裡只用兩個字形容就足夠了――「刺激」。
「海安縣十年前的學校裡,很少有大操場,能打半場的籃球已經很好了,但是那麼多學生,怎麼可能人人都有球打。」劉瑞武在1998年的時候就開始想,總該有種運動,佔地小,比如連半個籃球場都不用,玩的人多,還得有趣,「那樣孩子們就能一邊玩一邊鍛鍊身體」。
劉瑞武在海安從事教育工作很多年,有了這個想法之後他就開始實施,他想到了籃球有三步上籃,想到橄欖球可以在對抗時抱住對手,想到手球的動作迅速可以讓人思維活躍……還想到了足球,冰球的運動特點,甚至還有橋牌的算分方法。跟家裡熬了一個禮拜之後,劉瑞武就把這些想法都柔和到一起,寫了一套方案出來。「名字早就想好了,三角球看起來像粽子,就叫粽子球了。」
劉瑞武就是這樣想出了江蘇省學校體育的一個新名詞,粽子球。在最開始的一年裡,他和同校的體育老師們就按照設想的樣子在操場上練習,把「撞」出來的靈感再寫出來,修改了很多遍之後的粽子球運動,就和現在看到的沒有很大區別了。三個隊同場競技,以將球有效射入對方任何一個球門得分為目的,這種「攻二防二」的獨特競賽規則讓孩子們每次都玩得大汗淋漓。三門球需要學生們懂得」「兼顧」這個詞,因為兩個球門需要更寬闊的視野才能兼顧攻防,男孩子們更喜歡衝撞對抗,因為感覺好像在打橄欖球賽,女孩子們則更喜歡用巧勁,力量不足可以比速度。「玩的時候可以是15個人,要是有30個人都在圈裡就更有趣了。」一個女孩子笑著說。
最近幾年,劉瑞武和其他體育老師一起,把粽子球推廣到了安徽,浙江,河北,湖南,福建,上海等各省市的學校裡,並且把粽子球融入到社區,期盼有更多的人能認識這項運動並加入其中,劉瑞武現在最大的心願就是,以後人們一提到海安,除了大公鎮的農運會和海安花鼓,還有海安高中的粽子球。「希望它早點成為海安的另一塊文化招牌,哪怕你吃粽子的時候能想起還有一項運動叫粽子球,我也心滿意足嘍。」劉瑞武笑著說。
範文三:[作文]美味的粽子
我愛吃粽子,特別是剛出鍋熱乎乎的,每到端午節,只要有人煮了粽子,那味道準會香飄十裡,老遠就能聞到。
說道粽子,就不得不提起屈原,他是一位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那一年,屈原的國家打了敗仗,他向皇帝提了一個建議,皇帝不僅沒有聽他的建議,還撤了他的官職,無奈之下,屈原只好跳江自殺,人們打撈屈原的屍體,卻怎麼也找不著,人們不想讓魚蝦吃掉屈原的屍體,就把米扔到水裡餵魚蝦,後來就有了吃粽子的習慣。
每年農曆五月,奶奶都會包粽子,她先給綠油油的粽葉洗個澡,然後拿幾片葉子,捲成了個角錐形的桶,再在裡面放上糯米,添一點肉或紅豆、糖之類的,然後用粽葉把糯米裹的緊緊的,不讓它們漏出來,最後用一根細細的線把粽子紮緊,就這樣,一個小巧玲瓏的粽子就做好了,奶奶動作很快,不一會就做好了很多個。
奶奶把它們放進鍋裡煮,進過幾個小時的漫長等待,粽子終於出鍋了。
我跑到鍋前,奶奶看出了我的心思,遞給我一個粽子,我小心翼翼的拿起它,啊,好香啊!
我把線剪斷,剝開粽葉,便迫不及待的咬了一大口,啊,糯米的甜和肉的香以及粽葉的清香留在我的唇齒之間,久久不能消除。
我吃了一個又一個,直到我吃不下,這粽子的香味真的無法用言語形容。
我愛吃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