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教育家顏元的教育主張 顏元的名人名言
2023-11-11 12:43:32 6
顏元是清朝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教育觀點主張「習動」、「實學」、「習行」、「致用」幾方面並重。他批判傳統的宋明理學的教育主張,繼承和推崇孔子的教育思想,強調六德、六行、六藝的發展。總之一句話,他批判自漢朝以來重文輕實的教育主張,而提倡實學。
首先顏元批判傳統教育,特別是宋明理學的教育主張。認為傳統的教育已經脫離了實際,不能培養出實幹型人才,無法帶領國家走向更好的未來。他甚至曾說:「誤人才,敗天下事者,宋人之學也」。另外對於傳統教育,將「義」和「利」;「理」和「欲」對立起來的想法是十分偏見的,實際上二者並不存在明確的對立關係,認為「正其誼(義)以謀其利,明其道而計其功」。
除了批判傳統教育之外,還對當前的八股取士制度表示了厭惡,甚至可以說是憎恨。他特別明確的指出了八股取士制度,對當前學校教育的危害,對八股取士進行了猛烈的抨擊。認為這種取士制度,不僅不能選拔真正的人才,反而會將學生引入歧途。他說:「天下盡八股,中何用乎!故八股行而天下無學術,無學術則無政事,無政事則無治功,無治功則無昇平矣。故八股之害,甚於焚坑。」顏元的這種思想,放在今天來看是十分正確的。畢竟的確是越來越嚴苛的八股取士制度,限制了人們的思想,使得眾人都被束縛在方框裡。以致於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出現了百家爭鳴思想熱潮的中國,在近現代思想的發展卻停滯不前。
顏元推崇「實」的教育而抨擊「虛」的教育,他認為堯舜周孔時代的學術便是「真學」、「實學」,所以大力提倡當時的「六府」、「三事」、「三物」。強調孔子留下的「三物」教育。「三物」實際上就是《周禮·地官》所云的「六德」、「六行」、「六藝」。「六德」指:知、仁、聖、義、忠、和。「六藝」指:禮、樂、射、御、書、數。「六行」指:孝、友、睦、姻、任、恤。其中「六藝」是根本,「六德」、「六行」分別是「六藝」的作用和體現。
顏元一手創辦的漳南書院可以說是顏元這種教育思想的最好體現。在漳南書院的課程表中,包括有:
文事齋:課禮、樂、書、數、天文、地理等科;
武備齋:課黃帝、太公及孫、吳五子兵法,並攻守、營陣、陸水諸戰法,射御、技擊等科;
經史齋:課《十三經》、歷代史、誥制、章奏、詩文等科;
藝能齋:課水學、火學、工學、象數等科;
理學齋:課靜坐、編著、程、朱、陸、王之學;
帖括齋:課八股舉業。
可以說是包括了各個方面,力爭培養出真正的實幹型人才。
顏元一生的教育思想,都在於「實」字,以「實」代「虛」。不僅儘量教育學生各個方面,並且強調在實踐中學習,驗證自身所學。
顏元名人名言:
為學從切實處下手,自不落空。
志不真則心不熱,心不熱則功不賢。
寡慾以清心,寡染以清身,寡言以清口。
人才為政事之本,而學校尤為人才之本也。
教以濟養,養以行教,教者養也,養者教也。
憂愁非書不釋,忿怒非書不解,精神非書不振。
君子處事也,甘惡衣粗食,甘艱苦勞動,斯可以無失矣。
一風俗而成治功,莫善於取人以德,其本莫重于謹癢序之教。
教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教過不改也徒傷情,獎長易功也且全恩。
人之歲月精神有限,誦說中度一日,便習行中錯一日,紙墨上多一分,便身世上少一分。
為愛靜空談之學久,必至厭事,厭事必至廢事,遇事即茫然,故誤人才敗天下者,宋學也。
有聖賢之言可以引路。會乃不走路,只效聖賢言,便當走路,每代引路之言增而愈多,卒之蕩蕩周行道上,鮮見其人也。
立言但論是非,不論異同。是,則一二人之見不可易也。非,則雖千萬人同,不隨聲也;豈惟千萬人,雖百千年同迷之局,我輩亦當以先覺覺後覺,竟不必附和雷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