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闊步邁向綠富美(陝西闊步邁向綠富美)
2023-11-10 15:44:21 1
陝西日報記者 申東昕
遠處的青山,近處的茶園,頭頂的藍天,平利縣在陽光下輝映出一片燦爛。
這幾年,隨著不斷地環境整治,「美麗」成為平利縣的新標籤。10年前,外出務工的城關鎮龍頭村村民劉忠清回到村裡開了一家農家樂。採訪時,他告訴筆者,隨著平利變得越來越美,農家樂的生意也越來越好,他真正享受到了綠水青山帶來的好處。
綠水青山,不僅是展示優良生態的名片,更能孕育出新的發展優勢,培育出新的發展動能。
說起漆水河的變化,已過不惑之年的王建平打開了話匣子。
王建平從小在銅川市王益區長大。20世紀80年代末,隨著銅川市區工業化的加劇和人口的劇增,導致了漆水河變成了「汙水河」。「那會,水的流量小了,河水隱隱發臭,魚蝦也都不見了。」他說。
近10年來,銅川各級政府加大投資力度、加快了漆水河流域治理,下大力氣加強河道管理,建成了一大批沿河公園、梯級小水壩、溼地等,使漆水河面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消失的魚兒、青蛙、泥鰍因生態的變好也都現身了。
「河裡的『美食』吸引來了白鷺、翠鳥、骨頂雞等水禽,這些鳥每年都會來,已經持續9年時間。吃完飯,在河邊散散步,空氣都是甘甜的,既愉悅了身心,也鍛鍊了身體,美得很。」王建平說。
王益區紅旗社區段的漆水河內,兩隻白鷺一動不動地站在河水裡,伺機捕捉著「食物」。岸邊上,追隨這兩隻白鷺的攝影愛好者和市民紛紛取出拍照設備,搶抓白鷺捕食過程的一瞬間。
優美的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作為人民群眾獲得感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流的生態環境和人居環境已成為陝西省孜孜以求的目標。陝西持續深入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取得有目共睹的成績。
秦嶺陝西段生態環境優良等級面積達99%,主要河流優良水體佔比超過九成,承擔南水北調中線工程70%水量的漢江、丹江,水質始終保持II類以上,實現了「一泓清水永續北上」。空氣品質達到實施國家新標準以來最好水平,生物多樣性實現恢復性增長……陝西的幸福底色不斷刷新,「顏值」不斷提高,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綠水青山愈加靈動,映照出一張張幸福笑臉。
靠山學會「吃山」,護綠更要「添金」。對此,陝西人找到了好辦法。
9月23日,走進位於安康市平利縣老縣鎮蔣家坪茶園,滿目蔥鬱令人心醉,撲鼻茶香沁人心脾,遊客漫步其間,其樂融融。
老縣鎮蔣家坪村歷來有種茶的傳統,改革開放後村民紛紛外出打工,1000多畝茶園被撂荒了幾十年。2016年以來,「茶旅融合」成為該村的突破點。2019年,該村被打造為旅遊觀光示範村;2020年,該村成為中國最美鄉村「網紅打卡地」;2021年,茶成為該村的支柱產業。「茶旅融合」讓蔣家坪村的振興之路越走越寬。
一片葉子「點綠成金」的背後,是平利縣「因茶致富、因茶興業」的縮影。該縣20年持續打造富民茶飲產業,讓茶產業真正成為建設生態農業的綠色產業,成為助力鄉村振興的特色產業。
生態產業鏈串起百姓致富鏈,人們變成了綠水青山的守護者和綠色食品的推銷員。陝西人越來越認識到,「綠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銀山」,保住了綠水青山就是保住了財富之源。
山水「變現」的路不止一條。
平利縣通過發展電商,讓「小產業」對接「大市場」,讓千家萬戶受惠大市場。一批極具本地特色的農產品,紛紛冠以「臘肉王子」「香香公主」「絞股藍妹妹」等稱號,成為該縣電商的代言和「網紅」,為絞股藍、女媧茶等特產插上「網際網路 」的翅膀。
平利縣利用綠色產業發展的契機,建起新社區工廠,從單純農民就業到成為「就業扶貧大產業」,為秦巴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蹚出一條新路。新社區工廠的「平利模式」,隨著新時代而生,隨著鄉村振興戰略而壯大,不僅在平利興旺,還在全省各地蓬勃發展。
陝西省聚焦加快打通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的雙向轉化通道,推動經濟發展「高質量」和生態環境「高顏值」協同並進,全省各地因地制宜,精準施策,紮實做好治山理水、顯山露水文章,在青山綠水間逐夢「綠富美」,奮力在新時代書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亮麗答卷。
《青海日報》(2022年10月19日 第10版:特刊)
聲明:以上內容除註明來源稿件外,均為青海日報原創稿件,未經書面許可嚴禁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