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寵物盲盒事件(這個實驗曝光盲盒成癮機制)
2023-11-10 11:30:54 1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你喜歡購買盲盒嗎?據央視新聞報導,數據顯示,我國平均每年20萬人盲盒花費超2萬元。1月30日晚,話題#一段實驗揭示玩盲盒為何易上癮#更是衝上熱搜↓↓↓
朱廣權解釋稱,心理學家斯金納曾做過著名的「斯金納箱」實驗,恰好解釋了人類對盲盒一類產品成癮的心理機制(視頻4分51秒開始)。
斯金納將小白鼠放在設有食物投放機關的籠子裡。如果小白鼠每踩一下機關就會有食物掉落的話,小白鼠就知道在飢餓時去踩機關。
後面,斯金納進一步升級了實驗。如果食物投放與踩機關之間沒有規律、完全隨機的話,可怕的事情就出現了。因為小白鼠完全無法預測踩這一下會不會有食物,它便會一直不停地踩機關。
網購平臺頻現活體盲盒
消費者權益無法得到保障
盲盒銷售形式各異,不少網友表示就是圖個樂。但有媒體報導稱,有網購平臺悄然興起寵物活體盲盒,售價從十幾元到上千元不等。
記者在網購平臺搜索關鍵詞「盲盒」「活體」,出現了不少「烏龜盲盒」「倉鼠盲盒」的商品連結。在另一平臺上輸入關鍵詞「寵物」「活體」,不僅有常見的貓、狗、鳥等動物售賣,甚至有大白鼠、蠍子、蜘蛛、蜥蜴等。
從消費者評價看,買來是當作寵物飼養。有消費者說,「揭開盒蓋的那一瞬間,驚喜與驚嚇都有可能」。
而在一網店中,記者以消費者身份,向店主要亞洲雨林蠍、藍薄荷角蛙的檢疫合格證,店主表示「沒有」,並且說「由於活體的特殊性,活體發貨,不退不換」「飼養期間不包活」。
但記者了解到,寵物活體盲盒大都通過快遞配送。由於缺少檢驗檢疫,在運輸過程中,這類盲盒存在疫病傳播的可能。
有快遞從業人員表示,對於活體動物配送,大快遞公司一般是不接的,主要是考慮無法評估動物價值,容易陷入賠付糾紛。「現在這種天氣,小動物餓死、凍死、被其他貨物擠壓致死都很正常,一般死了就地丟掉,賠付也是扯皮的事。」他說,由於需求旺盛,很多快遞公司仍會接單。
中消協發布盲盒市場四大問題
1月26日,中消協在其官網發布消費警示,直指盲盒市場存在四大主要問題:
①商家過度營銷,消費者易中套「上癮」。②商家涉嫌虛假宣傳,到手貨品與宣傳不符。③產品質量難以保障,假冒偽劣、「三無」產品時有出現。④消費糾紛難以解決,售後服務亟待改善。
中青評論
活體動物做成盲盒?驚喜不能這麼玩
把活體動物放在盲盒中售賣,不僅違背了盲盒交易中的安全原則,也存在違法風險。盲盒交易的「魅力」,的確與信息不對稱的做法有關,但這種不對稱,應被控制在合理範疇內。畢竟,提供「驚喜」不等於欺騙消費者,也不等於不講交易的契約精神。(作者:黃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