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10萬公裡的啟辰d60怎麼樣(十五大設計亮點全面解析)
2023-04-17 14:57:19 1
近年來,三廂車型的關注度居高不下,10萬元買什麼車最好是諸多消費者所關心的話題之一,10萬元雖然可以買合資車型也可以買自主車型,但是對於合資車型來說只能買到那些廉價配置、甚至乞丐版車型,唯一能帶來的就是品牌和面子。如果選擇自主品牌車型,能夠滿足除了合資車型所該有的以外,還具備更多的配置和主動安全套件。本期《車訊實驗室》為大家帶來一款 「準自主」品牌車型-東風全新啟辰D60。東風啟辰品牌(以下簡稱啟辰)雖歸類為自主品牌行列,但它有著合資車型技術的背景。產品設計成熟度、匹配程度以及品質控制方面比較佔優。通過車身結構、發動機、變速箱全拆解,我們總結出十五大亮點全方位解析全新啟辰D60的產品特點。
設計亮點一:Zone body車身結構
設計亮點二:低速碰撞緩衝防護
目前越來越多的車型在設計過程中,注重車輛在低速碰撞時對弱者的保護,如下圖所示全新啟辰D60前防護槓與外蒙皮之間設計安裝一塊大面積發泡樹脂(泡沫材質低速緩衝塊),車輛與行人之間發生碰撞時,可起到一定緩衝作用,減少對人的傷害程度。其次,有了這一層大泡沫設計,車與車之間或車與牆之前發生低速碰撞,也提高對車的保護,降低維修費用。雖然二級緩衝層材質有泡沫、樹脂和金屬三種不同材料,但從緩衝方式和維修成本兩方面來看,泡沫材質是最優選擇。
小白快速理解:中低速碰撞時,泡沫既可以保護行人也能降低維修費用。開車低速撞牆,全新啟辰D60去掉泡沫,前槓皮可能會損壞,需要維修。如果裝上泡沫,前槓皮可能不用維修。
設計亮點三:等效行人腿部防護
雖然泡沫可以對行人起到一定保護作用,但依然解決不了碰撞後人體倒向以及小腿局部防護效果的問題,NCAP碰撞測試中,有單獨針對行人碰撞方面的測試項目,對於車身結構來說也面臨著不小的挑戰。考試標準在提高,車身結構也在慢慢的進行優化。行人腿部防護結構,就是針對新標準而優化出的新結構。全新啟辰D60(下圖黃色部位)下護板,內襯進行加強處理,支撐前防護槓外皮下沿,等效出行人腿部防護作用。全新啟辰D60針對行人碰撞防護設計比較重視。
PS:行人腿部防護結構可做獨立設計也可作一體設計。
小白快速理解:車撞人時讓人倒向機器蓋,防止鑽入車底。因為沒有單獨結構,只能算是等效防護效果。
設計亮點四:超長吸能盒
吸能盒就是碰撞時能夠吸收撞擊能量的盒子,在碰撞過程中它自身會發生擠壓形變,全新啟辰D60吸能盒設計的非常長,在碰撞過程中能吸收更多的撞擊力,減少對機艙內部零件的損傷程度。前防護槓內側與冷凝器之間較長的距離,也提升了防護效果。
小白快速理解:簡單的理解防護槓 吸能盒就好比走路摔跟頭、與別人相撞時,胳膊可抵擋大部分力量,胳膊肘彎好比吸能盒的潰縮引導槽,可提前預判折彎位置。吸能盒的長短,可比做長胳膊和短胳膊。長胳膊緩衝空間更長。
設計亮點五:車內兩橫一豎加強結構
全新啟辰D60車內地板採用非常規設計,已拆解的大多數車型,車內地板結構只有兩條橫向加強(綠色部分)。配合門檻梁和B柱可抵禦來自側面碰撞的撞擊力。車內地板縱向加強(黃色部分)結構並不常見。地板縱梁加強結構可提升車身剛度也能夠加強駕駛艙強度。兩橫一豎結構也是Zone body車身結構中的一個重要防護部分。
設計亮點六:前後一致的防護結構
全新啟辰D60後防護由金屬防護槓 吸能盒結構組成,防護槓採用閉合結構。防撞梁結構與前防護等級基本相同,吸能盒有效吸收長度也較長,防護槓外延在後尾箱蓋外側,輕微碰撞時可保護尾箱蓋防止損壞。
小白快速理解:車輛前後防護等同於人的前胸和後背的防護。很多汽車廠家的做法只注重前胸的防護效果,而忽略後背。全新啟辰D60防護結構前後對等,都很重視。
設計亮點七:環保原生材質隔音棉
隔音棉是所有車輛都會使用的一種靜音手段,原生材質隔音棉和複合材質隔音棉雖然都可稱之為隔音材料,但它們之間的區別非常大,原生材質隔音棉質地優秀且成本高,而再生材質成本較低,而且材質很差。全新啟辰D60頂棚內飾板、前後車門內飾板內側使用的都是原生材質隔音棉。
小白快速理解:車內隔音棉等同於羽絨服中間的填充材質,原生棉屬於質地較好的鵝絨、鴨絨,而且羽毛比較整。再生棉屬於類似多種絨的碎屑重新壓制填充在一起。全新啟辰D60隔音棉為材質較好的原生材質。
設計亮點八:車內電纜防護非常牛
全新啟辰D60機艙內、大燈、霧燈、車內中控、車門、地板以及頂棚各部分電纜均使用波紋管、毛氈布等保護,直觀基本看不到裸露電纜。同級別甚至跨級別車型中,全新啟辰D60電纜防護方式都算得上頂尖水平。
小白快速理解:車內電纜防護與家裝牆內電線防護意思相同,家裝電線埋在牆內時,不會直接將電線裸露在外面,為了對線材的保護大多會使用塑料套管進行封閉處理。如果裝修工人為了偷工減料減少管材成本,就會把電線直接埋入牆裡。
設計亮點九:門底防腐工藝
在洗車和下雨時,水就會順著車門外側鋼板,流入車門內。門底孔洞雖然可以把積水排乾,但時間長久依然會出現孔洞堵住的現象,門內長時間積水導致內側鋼板腐蝕生鏽現象,在門底噴塗黃色防腐蠟可將水和鋼板之間進行隔離,提升車輛耐久度。
小白快速理解:防腐蠟等同護手霜的作用,冬天寒風凜凜肆虐著皮膚,時間長久就會出現皮膚加速老化現象。塗抹護手霜可對裸露皮膚起到保護作用。
全新啟辰D60發動機簡介
以上介紹完被動安全防護結構和用料、工藝後,接下來我們繼續了解全新啟辰D60所搭載的HR16DE這款成熟的發動機,都有那些設計亮點。HR16DE這款發動機之所以稱得上成熟,是因為它早已大批量使用在日產的諸多車型上,該發動機主攻中低速扭矩表現以及低震動和提高熱量利用率。
設計亮點十:雙頭多孔噴油系統
對車輛比較了解的消費者,看到雙頭噴油嘴或許就知道,全新啟辰D60裝配的是日產發動機。雙頭噴油系統可提高噴油霧化效果,其目的就是為了減少燃燒殘餘和提高燃油利用率。通過噴油系統的升級可達到魚和熊掌兼得的目的。既可以提升發動機效率又能降低燃油量。下圖模擬圖中可以清晰的看出,在同等壓力下,多噴頭多噴孔噴油嘴,可以將汽油霧化的更好,噴出的顆粒更細小,燃燒更充分。其最終目的就是為了提高燃燒效率、節油、增效。
小白快速理解:噴油嘴可以理解為洗澡花灑,同等壓力下,出水口越多,水的分散度越大。汽油噴射需要的是大面積霧化,而並非水柱。
設計亮點十一:雙可變正式系統
進排氣雙獨立可變氣門正時系統技術目前很多發動機都在使用,在此我們並不過多贅述,採用鏡面加工 減小接觸面設計的雙凸輪軸可以減少摩擦,減少阻力。通過對曲軸及凸輪的軸承部分進行打磨加工,使之接近鏡面的光滑度,可以徹底減少起褶皺部分的摩擦。
小白快速理解:根據走路和跑步的不同需求,吸氣和喘氣可隨時調節頻率。
設計亮點十二:氣門頂杆鍍膜處理
HR16DE發動機氣門頂杆進行鍍膜處理,以增加硬度和光滑度,減少與凸輪之間摩擦造成的損傷,之前我們在拆解無鍍膜處理的發動機時發現,氣門頂杆與凸輪之間都會出現摩擦後產生的細紋,細紋劃痕的產生也會增加運動阻力。
小白快速理解:可以簡單理解為車身鍍膜,增加漆面光滑度,減少摩擦提高一定硬度。
設計亮點十三:靜音正時鏈條
正時鏈條比較常見的有兩種,一種是套筒滾子鏈條另一種是齒形鏈條。滾子鏈條在轉動時會產生噪音而且傳動阻力和慣性也會比較大。齒形鏈條也叫靜音鏈條,在傳動時入齒更柔和,運轉慣性比較小而且也比較平穩,運轉時也不會產生噪音。
小白快速理解:無法形容,總之就是運轉很安靜。
全新啟辰D60變速箱簡介
全新啟辰D60所用CVT變速箱就是日產的帶副變速器的Xtronic CVT,官方編號為CVT7;該變速箱最大可承受扭矩為180牛米,變速比為7.3,重量僅為67.5kg。與HR16DE發動機最大扭矩輸出(153牛米)達到比較好的匹配關係。小排量發動機 CVT的組合方式,突出平順性和節油的同時也發揮出發動機的動力。
設計亮點十四:兩級變速結構
由於該變速器定位於小排量車型所使用,所以對外觀尺寸有嚴格要求,與常規CVT變速箱結構不同的是,CVT7為實現結構緊湊和輕量化要求,設計中採用了副變速器(兩級變速)結構,把1、2、R檔進行分離設計。
拆解副變速箱結構中可以見到行星齒輪組和離合器組,這樣就解決了,在不增加外部尺寸的前提下增大變速比。這也算是一個創新設計方式。CVT8用於大排量車型上,對變速箱尺寸要求並不嚴格,所以繼續沿用傳統CVT結構。
設計亮點十五:換擋平順是胎帶的
CVT變速箱結構本身就已經註定了節油和換擋平順兩個特點,與DCT相比,CVT變速箱沒有傳統齒輪組,也沒有物理上的換擋機制。在加速過程中動力可無縫銜接,一直處於線性加速狀態。而雙離合即便是調校的再完美,依然會出現輕微頓挫,AT變速箱也是如此。下圖加速模擬圖中,非常直觀的反應出不同變速箱對相同發動機的影響。
總結:通過對全新啟辰D60的全方位拆解所總結出的十五個設計亮點,不難看出全新啟辰D60在被動碰撞安全防護設計、材料的選用、電纜防護、防腐工藝細節、發動機技術與變速箱的匹配等方面都顯露出成熟、可靠的一面。自主品牌車型還有個最大優勢就是,設計話語權完全開放,可根據市場和消費群體需求的改變而隨時改變,更新速度是非常快的。再加上全新啟辰D60使用源於日產的HR16DE XTRONIC CVT Zonebody隸屬車輛核心價值中的三大部件,註定這是一款設計成熟 高品質 高可靠性的產品。
縱觀進口車、合資車和自主車
全球化供應商體系、海外出生地以及需要接受最高碰撞標準考核是進口車型的幾大特點,進口車型所面對的客戶是全世界,所以車輛在設計、用料以及被動安全防護方面一視同仁,再加上各方面原因,進口車型價格在國內相對較高。合資車主打品牌、成熟的設計以及高可靠性,而到了自主品牌就變成了廉價和突出性價比。
如今大部分合資車的現狀:通過我們拆解的數十款合資車總結出的大數據分析,如今大部分合資車根據「國情」逐漸做減法,譬如被動防護結構的缺失、材料質地的節省、工藝水準的下降等等。尤其是10-15萬元級別合資車的競爭力遠不及現如今的自主品牌車型。
如今部分自主品牌車型現狀:大多自主品牌車型扔掉了山寨、生搬硬套、照貓畫虎的帽子。融入更多真正的自主設計,結構設計更加合理、材料選用更精細、生產工藝控制逐漸提升,多年的設計和製造,讓車內各零件之間的匹配更完美。如果用「合資品質自主價格」形容如今的自主品牌車型並不為過。
編輯肺腑感言:對於入汽車媒體行業數年的我來說,購車選擇只有兩個,錢多買進口車型,錢少買自主品牌車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