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標準嚴要求完成工程建設(助力工程建設全過程高質量)
2023-04-18 01:52:11 1
目前,我國基建項目在響應綠色發展的理念背景下,由原先注重投資額度、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粗放模式,逐步轉為高質量、綠色發展、精細化管理的新型可持續發展模式。在基建工程中實施精細化管理,不僅能夠保證工程項目各個施工節點順利實施,還可以保證項目的質量、效率和進度。本文主要闡述基建工程項目設備、材料、施工等方面的精細化管理,希望能夠為業內同行提供有效的參考和借鑑。
精細化管理是指施工企業將「六精五細」的管理方式貫穿基建工程施工過程始終,其中「六精」是指流程精細、目標精確、施策精準、成果精益、業務精通、人員精幹;「五細」是指細分市場和客戶、細分企業組織職能和崗位、細化分解戰略目標、細化企業管理制度、細化財務管理制度。
因此,精細化管理模式以盡職盡責為中心,即每個崗位、每個生產環節甚至每一道工序都有明確的規定,並將施工現場的每項工作程序和步驟責任到人。而對於精細化管理模式最大的阻礙因素是習慣,為此工程項目負責人應當結合項目的實際情況,嚴格按照精細化管理的思路和方法,詳細分析其中的關鍵問題和薄弱環節。
首先,工程項目應該結合現場的地質地形、環境保護要求及本工程實際情況確定施工採用設備的位置,在保證生產、生活用水的同時,遠離居民區。所處位置要求地面平坦、遠離崩塌、滑坡,減少和降低不良地質災害的發生;其次,要合理布置施工所用設備的位置,並設置安全標語;最後,施工場地建設時,要確保工地現場周圍封閉,具備良好的排水系統,所有施工設備均豎向平行繪製「某某單位建設」字樣,合理控制字體,便於施工人員識清,同時施工設備配置維修裝置,保障現場施工安全。
材料精細化管理是保證本工程項目建設質量的關鍵所在。因此,項目所使用的材料進場、存放、使用等環節的管理都不容忽視。同一批材料品牌、規格、生產工藝必須一致,具備產品相關合格證明,並安排專業的管理人員核實和登記;在材料加工現場最醒目的地方張貼工程公示牌、施工平面圖、安全生產牌、消防設施保衛牌、項目管理人員名單,以及監督電話等的牌匾,並將材料進行分類存放,避免發生混淆,同時禁止跟酸、鹽、油、水類等材料存放在一處;在材料使用前,要檢查其使用性能是否符合要求,避免影響項目建設質量。
由於工程項目涉及的施工內容較多,在這一過程中,應在每一階段都嚴格控制施工管理精細化程度,嚴格按照相關標準及規範的要求施工, 工程質量驗收不符合要求時,應及時返工處理,同時做到對施工區域內生態植被的最低程度破壞和最大限度恢復。所有環境指標和水保指標均符合環境部門提出的要求,盡最大力量創建綠色環保的樣板工地,保證文明施工,儘量避免對四周的自然環境和植被產生負面影響,兼顧施工和生態平衡。
基建施工企業要加強應用精細化管理模式,培養全體工作人員追求極致的精神,將精細化變成一種理念或者一種企業文化,使其成為促進企業健康長足發展的精神力量,企業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環境中擁有一席之地。
綜上所述,在經濟社會和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的利好背景下,我國基建施工現場的管理水平越來越高。因此,運用精細化管理模式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為此,施工企業應根據工程項目的實際情況確定具體的精細化管理模式,實現良好的管理效果,在未來時期內,還應當不斷深入和豐富創新精細化管理模式,為我國基建行業領域的不斷發展貢獻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