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晚會今年都曝光了什麼(最新消息延期4個月後)
2023-04-30 22:38:24 1
2020年315晚會時間已經定了!7月16日晚上8點播出!
由於疫情的影響,今年的「央視 315 晚會」也被迫推遲,根據目前央視節目預告顯示,2020 年的「央視 315 晚會」將於 7 月 16 日晚上 8 點播出。
歷年的晚會都會對消費者權益受到侵害的一些問題進行曝光,因而備受觀眾矚目。不知道今年又有會哪些廠商的名字出現在晚會上。
既然是保護消費者權益,也不是一定要固定在哪一天,可以說,天天315,保護消費者權益!
一起來看看近期市場監管部門的一些消費提示吧!
自進入汛期以來,我市遭受連續強降雨,加之正值夏季高溫,氣候炎熱,溫度高、溫度大,食品容易腐敗變質。為避免或減少食源性疾病發生,鷹潭市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特發出以下風險提示。
一、針對消費者的風險提示
(一)保持清潔。飯前便後、加工食品前要洗手;不使用汙水清洗瓜果、碗筷餐具;及時清除室內外淤泥、垃圾、積水,防止蚊蠅孳生。
(二)生熟分開。生熟食品分開盛放;餐具和切配、盛裝熟食品的刀、板和容器,在使用前要清洗乾淨,並定期用蒸煮法消毒。
(三)燒熟煮透。加工處理肉、蛋、奶、魚等食品時,要燒熟煮透;儘量不加工和食用冷葷類食品;不生食動物性食物;倡導使用公筷公勺、提倡分餐制。
(四)注意存放。食物存放要防塵、防蠅、防蟲、防鼠、隔水防潮,高溫天氣食物易變質,不吃變味、發粘、發黴等變質食物。
(五)選擇安全食材。喝清潔的飲用水,生水應燒開後飲用;不隨意採食野生蘑菇、野菜和野果,嚴禁食用野生動物;不購買被洪水、雨水浸泡過的食品,採購食品時要注意查看食品包裝標籤標識等。
(六)如發現食品違法生產經營行為或在外就餐發生食物中毒,應及時撥打12315向當地市場監管部門投訴舉報,發生食物中毒者,應及時就醫。
從2020年1月1日零時起,長江流域(包含長江重要支流和湖泊)的水生物保護區全面禁捕十年。
在此,滁州市市場監管局、市消保委呼籲廣大生產經營者不要加工銷售「江鮮水產」,廣大消費者不要購買食用「江鮮」。
向廣大新區群眾和消費者發出溫馨提示:要時刻加強對食品安全問題和新冠疫情的自我防護意識,切不可有任何的麻痺放鬆思想,購買凍蝦產品時要仔細查看生產廠家和產品批次等信息,務必不要購買和食用涉及3家厄瓜多凍蝦出口企業的相關批次產品,如發現有關商家存在可疑凍蝦產品的使用、銷售行為,要及時向市場監管部門進行舉報,監督舉報電話:12315。
在疫情期間,消費者在無法確定所購買的食品是否來自疫區的情況下,消費者應該如何處理這些食品以保證飲食安全?
一定要牢記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做好食品安全的五個要點的要求,也就是五方面的要求,保持清潔、生熟分開、燒熟煮透,保持食物的安全溫度、使用安全的水和原食材。在這裡特別提醒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食物在加工之前一定要認真清洗,清洗過程中要防止水花飛濺。
第二,食物一定要燒熟煮透,一般家裡的烹調溫度即可殺滅新冠病毒,還可以殺死其他的病原微生物,這對確保食品安全至關重要。
第三,一定要生的和熟的分開,用的容器,包括案板、刀具等等都要注意,特別要注意的是處理生的肉、生水產品等食品時,避免交叉汙染。
第四,在烹調加工結束以後,對臺面、容器、廚具等進行清洗和消毒。
最後提醒消費者,一定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在處理食物,包括包裝材料的整個過程中,之前之後都要勤洗手,而且這個過程中避免用不乾淨的手觸摸口眼鼻。
【「人肉搜索」不可亂為】在網際網路時代,個人信息的收集幾乎無處不在,由此衍生出的「人肉搜索」行為在網絡上野蠻生長,法律專家提示,「人肉搜索」的行為很容易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權益,侵權人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蜂蜜並不是人人都適用。懷孕婦女、未滿一周歲的嬰兒、糖尿病患者、肝硬化患者及術後病人儘量不吃。
此外,蜂蜜果糖含量較高,痛風患者大量食用後會引起血尿酸升高幅度明顯,因此要儘量少吃。
保健食品是食品而不是藥品,不能替代藥物。包括保健食品在內的所有食品均不具有預防和治療功能。消費者特別是中老年人、疾病患者,切勿聽信不法商家對保健食品的虛假廣告和誇大宣傳,更不要將保健食品用於治療疾病。
市民選購保健食品,要認清認準產品包裝上的藍色保健食品標誌及保健食品批准文號,依據其功能及適宜人群有針對性地選擇,並按標籤說明書的要求食用,切忌盲目購買和使用。相關產品信息仍可在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網站查詢。
【水果越甜,含糖越高?】夏天最愜意的事可能就是吹著空調吃西瓜了。可不少人認為西瓜這種吃起來很甜的水果,含糖量肯定非常高,吃起來會比那些不甜的水果更容易發胖。可實際上,不少水果很甜,但含糖量卻很低,也有一些水果吃起來一點都不甜,但實際上熱量卻很高。但不管水果甜不甜,我們都建議您能經常換這樣吃,並且控制好每天的總攝入量。
直播帶貨過程中,對商品的介紹和展示,可以由《反不正當競爭法》《廣告法》等法律規制;商品質量由《產品質量法》規制;商品的價格、交易和售後等由《價格法》《電子商務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零售商促銷行為管理辦法》等規制;涉及商標等智慧財產權問題由《商標法》《專利法》等規制;不同品類的商品還受《食品安全法》《藥品管理法》等相關領域法律規制;甚至主播的表演和用語文明問題,也有《網絡表演經營活動管理辦法》《網際網路文化管理暫行規定》等相關部門規章予以規範。
固體飲料作為普通食品,其產品配方、標籤和說明書等均不需要註冊審批,取得生產經營許可即可生產銷售。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其產品配方、生產工藝、標籤和說明書等,需經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嚴格註冊審批,並取得相應生產經營許可後方可生產銷售。
市市場監管局再次提醒廣大消費者,預付式消費有風險,辦卡充值需謹慎理性,認真閱讀合同,及時保存證據方便日後維權。
一是理性消費適度充值。面對打折和優惠,消費者應根據自身實際經濟情況和生活需要,理性地選擇辦卡、充值,每次充值金額不宜過多;謹慎選擇使用周期過長的預付式消費項目,以免因使用時間過長,遭遇商家因經營不善、資金鍊斷裂、捲款跑路等情況,造成個人財產損失。
二是充分了解慎重選擇。在辦卡或充值前,消費者應儘量通過多種途徑了解經營者的經營狀況和市場信譽。儘量選擇市場信譽好、經營狀況好的企業,不能個別因商家優惠幅度較大而忽視了潛在的風險。
三是細化約定閱讀合同。在辦卡或充值時,要仔細閱讀合同,對沒有合同的或者書面約定過於簡單的,要把和商家的口頭約定以書面的形式固定下來。在合同或書面約定中應明確預付式消費卡的使用範圍、有效期限、退款條件、違約責任等細節,對退款、轉讓等限制性條款要引起重視;對於不公平、不合理的霸王條款,要當場拒絕;不能用口頭約定代替書式合同,以免日後發生消費糾紛無據可依,給維權帶來困難。
四是保存證據及時維權。消費者應妥善保管好預付款憑據、合同等證據,每次消費完後,要求商家提供單次消費憑據,及時核對卡內餘額。當發現商家情況異常時,可及時向市場監管部門或者有關行政部門諮詢或舉報。一旦與商家發生消費糾紛,可撥打12315或者12345儘早向有關部門進行投
來源:質量雲
發布單位:中國工商出版社 新媒體部(數字出版部)
注重交流執法經驗
關注消費維權動態
同護市場公平正義
共觀市場經濟大潮
權威●專業
半月沙龍微信
輸入公眾號「市場監管半月沙龍」,即可找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