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物角色名單(看完大人物)
2023-05-18 19:08:32 1
改編,向來是一次難以名狀的陣痛。改編的好了,大家皆大歡喜。有時候甚至還能產生另一種獨特的風格,因而獲得跟原著比肩的地位。而稍有不慎,改編成的作品就成了不倫不類。受到大家集體唾罵的同時,也算是給原著抹黑了。當然,這一切都是建立在與原作比較的基礎之上的,正所謂,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但是這對於改編來說,是一道繞不開的坎。正因為是改編的故事,免不了被大家用來比較原著。因此,這種傷害往往是倍增的。
對於成功的改編,我們可以對比一下日本的著名懸疑犯罪小說《白夜行》衍生出來的兩部作品。韓版跟日版的同名電影。這算是一個改編的比較好的兩部了。而成功的基礎卻僅僅是因為同屬於亞洲文化範圍內,這是決定因素。所以,當我們去改編美歐影視作品的時候,本身就是比較尷尬的。這是文化範疇內的原因。大家一定知道我說的是哪一部。沒錯《來電狂響》算是比較失敗了。然而歐美對於亞洲的經典作品的改編也是會面對如此窘境的。著名的例子大家也都熟知——《午夜兇鈴》。當然,這並不說明改編這條道路是行不通的。當我們找到了相同的東西,或者是可以衍生出來不同的具有特色的東西的時候,改編也會成功。
但是,很顯然,今天所說的這部作品,你很難用簡單的成敗來做最終評價。用一個比較糾結的詞語來形容,那就是「又愛又恨」。請記住這部作品——《「大」人物》。
本片是改編於韓國著名犯罪片《老手》,如果你沒看過原版,那麼恭喜你,你可以進電影院看看這部作品了。但是如果你看過原版,那麼你在觀影的過程中一定會糾結的。至於為什麼糾結,相信看過的人一定有一個答案。好在我沒有看過原作,因此,從一個吃瓜群眾的角度來說說本片吧。
《「大」人物》講的是一個刑警,他辦案以雷厲風行著稱。之前在辦案的過程中免不了使用暴力,一次,一個私交不錯的好友因為拆遷而莫名身亡。這個看似普通的自殺案,引起了刑警的注意。在對這起案件的偵查過程中,他發現了幕後的黑手指向一個本市的地產大亨的公子。經過一番鬥智鬥勇,刑警成功的將這個幕後黑手抓捕歸案,最終,將本市的黑惡勢力一網打盡。
請注意,現在我們是從一部第一次看到的電影的角度來分析,對於原著,我們不做比較。這樣看來是比較公正的。本片的主線很清楚,一個大神級的刑警一路「斬妖除魔」的故事。這個故事很不錯,也很符合一部爆米花電影的人設。尤其是名字很應景,「孫大聖」這個名字一聽就是一個充滿著中國特色的正能量爆棚的英雄式人物。而王千源對於這個角色的刻畫也很討喜。不僅讓這個人物具備了飽滿的性格色彩,而且又不乏很多的喜劇色彩。這個角色成功了。
接下來就是反面一哥包貝爾。包貝爾去年在《吐槽大會》大肆宣傳自己的這部作品,他說全片自己都在被王千源打。但是看完了本片之後,我不禁傷心了。作為反派一號,除了在結尾處被王千源反擊成功,別的時候,他都是在打別人。這個謊言,輕易就被拆穿了。作為一個富家公子外加二手變態。包貝爾基本符合這個人設,因為他能做到形似就已經很不容易了。
據說包貝爾的每一部戲,他都會成為唯一被罵的角色,當然,這部戲也不例外。為什麼要吐槽包貝爾,因為其他的角色其實都很正常。作為一部描寫「大」人物的電影,亮點竟然全部在「小人物」身上,包貝爾想不被罵,估計很難。
王研輝,杜源與王千源組成的警察線,倒是很給人驚喜。存在感也是遠超反派主線,尤其是裡面的笑料堆砌,明顯將本片的風格帶偏了。這樣雖然在角色的塑造上很討喜,但是卻使得「犯罪/動作」的類型,生生被拍成了「喜劇片」。
邢瀚卿飾演的洪鐵軍以及寇佔文飾演的修車老闆,霍青飾演的律師以及高捷飾演的大老闆都給我們留意了深刻的印象。更不必說《團長》中的劉天佐以及謝孟偉了。之所以不說王迅是因為王迅在自己的舒適圈出不來了。他的角色基本上被定型了。而這些人本應該好好做一個不錯的亮點的,但他們卻做了「大人物」應該做的事情,用著自己精湛的演技,生生地扛起了本片。對此,我還是要說,包貝爾,你很討厭。
僅僅是演員這一項,就已經很艱難了,至於說劇情設定以及中間穿插的不合理橋段,就不一一說明了。不過作為首次執導院線電影的五百,我們依舊是感情複雜,畢竟改編是最穩妥的,而且劇情也很符合他的一貫風格,這個曾經導演了《心理罪》且參與了《白夜追兇》的電影人,自然對於這種犯罪題材信手拈來。但這一次的本末倒置,讓「小人物」完成「大人物」該做的事,卻是不應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