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鐘看懂房價上漲(房價漲幅的秘密)
2023-05-19 08:41:26
轉自真叫盧俊
最近我們團隊其實還挺奔波的,開啟了全國範圍的市調,說到底,沒什麼比肉身切入一線更值得的信任。
但奈何粉絲的熱情總比我們的腳步快上那麼一些,而且我還挺有意思的發現,在後臺中,現在越多越多的粉絲不想把雞蛋裝在一個城市裡,比如前段時間,就有太多的外地朋友來諮詢蘇州樓市投資的問題。
這點上,我們「真有好房」的後臺城市切換上,就很直觀。
這方面,我們團隊畢竟走過這麼多城市,也有人在其中真金白銀的落了子,所以今天就和各位分享下我們的一些心得。
但其實市調看起來輕易,但還是蠻複雜的系統,所以貪多嚼不爛,今天就先和大家分享一個我們市調最好用的夥伴,地圖。
01
從任何維度,地圖是我們市調的第一堂課。
聽著多少有點神奇,但地圖有時候就是城市的「本我」,想說的和沒說的都在上面,還往往比城市本身說的更多。
首先,當你想去一個陌生城市選籌,我們可以把他當做一個股票池子,這樣,我們就要整體上判斷這個城市,值不值的入手。
因為只要整體組足夠優質,遇坑的概率小很多外,即便遇到的坑,也可能隨著這個城市大行情解套。這點上,「鶴崗們」的反例,已經很好說明什麼叫不動的不動產。
那在地圖維度看來,該怎麼切入。這方面,要感謝下我們的高德地圖,做了一件很有意義的事,為每個城市都訂製離線地圖包和導航包,排名大概如下。
什麼意思呢,因為高德離線包主要收錄的是城區活動範圍,應該說這樣的離線包,包含信息量大概是這兩個:城市建成區和路網密集程度,簡而言之,就是城市化和基建水平。
但是這樣覆蓋面還不立體,畢竟重慶這樣面積都快趕上一個省,佔了不少便宜。好,那我們接著這麼做,用城市單位面積和城市數據包做對比值,就很真實。
來源:力哥理財
而當你把所有加權因素都考量進去,來自「力哥理財」的數據,綜合的位序差不多是這樣的。
來源:力哥理財
某種程度,能看到是中國城市們不願掀開的底牌。我們找個理由去買某城市時,可以用資源,用產業,用利好去說服自己,但說到底這些最終都會折射到城市化真實水平上,這才是買現貨而不是等期貨。
所以,為什麼我們最終要肉身切入到城市一線,唯有這樣,才可以真實感受城市的現貨水平。
02
說實話,這份榜單還是比較符合這些年我們市調城市印象的,夜晚的燈光也實誠的說明了這點。
甚至拉出房價的排行,也能很大程度的重合,這個維度上,你也就能夠很好的理解,為什麼蘇州房價在17年被限制住,但很快在18年反彈回來,就像股票的價格根本是內在價值,就是城市值這個錢,最終還會漲回來。
但還有些城市就很神奇,比如廈門,面積不大,人口不多,房價卻很靠前。而這就是城市地圖,很重要卻容易被忽略的元素,地形。
我至今記得,當我開車走遍廈門市調的時候,感慨這城市成長起來真不容易。改變平視視角,用俯視視角觀察下,就很好辦。
我們百度地圖衛星圖直接看下,廈門島島上的土地是變不出來的,而島外又是四面環山,這樣城市擴張註定是有邊界的。
也就是意味著,可利用的土地不多,每一寸都愈發珍貴,所以我們在市調同樣地形溫州,福州,深圳,珠海,同樣能看到,超高層很多,並且樓間距排布都很緊密。
城市的增值來自於城市的擴張,而這樣邊界被限制,地形被割裂的城市,對外的想像空間有限,只能提升單位價值。
而且,這樣城市人為能操盤的空間有限,城市擴張的劇本和方向早就寫好,哪裡還有可供利用的土地,資源必然要向那邊傾斜。
這點上,遇到這樣類型城市,全力以赴打造的新城,房價回報往往高於傳統市中心。
03
好,有割裂就有平川。
那些沒什麼地形包袱的城市,其實難度更高。首先,老天爺賞飯吃,城市天然能四麵攤大餅。
就在去年,我成都朋友自豪在微信上告訴我,成都現在是全國第二個有六環的城市了,我還特地去市調了一趟,感慨這餅是有點大。而環線往往是這種類型城市的標誌,在這種城市買房,往往最大衡量標準就是在幾環。
從市中心到郊區,一環一價,資源也規律的向外進行攤薄。所以環線型城市,除了蘇州這樣為了保護古城特殊原因,大多數市中心雖然不再成長,可環線感非常強,中心資源很雄厚,家底也很少拿出去分享。
因此選擇這種類型城市的市中心,雖然不見得未來能房價暴擊,可預期很穩健。
只是在陌生城市,最不建議老破小,因為在學區,拆遷之類信息不對稱上,你是最劣勢的,如果看中的品質房夠不上,下限也要是次新房。
那麼,這種是不是就用環線為基準,隨便買呢?
鄭州是個很典型攤大餅的城市,但如果你來諮詢我鄭州買房,我會毫不猶豫的回覆,在東面買。
當我在鄭州翻開鄭州地圖,就會發現在東面的排布很有意思,顯得很不規則,那裡就是鄭東新區。
從當年著名的鬼城到如今鄭州樓市房價統治級的地位,鄭州新區背後是城市擴張另一種力量,政府操盤。
應該說,正因為可利用土地足夠多,留下的操盤空間也相當大,同時我們也要理解,政府運營一個城市,好比我們當個家,錢是用來教育,旅遊還是購物,資源總是不夠用,主次是會明確的。
鄭州就是從一開始把給到最好家底都給了鄭州新區,等這裡成了,再向東對接開封,東南聯動空港新城,盤活整個鄭州格局,也把鄭州航向的舵,錨定在東方。
說到底,這種類型城市,市中心是託底,而機會點藏在操盤手意圖之中。
那怎麼洞察這種意圖呢?
04
先說一個偷懶的方法,在市調城市中,一定會找的一張圖,地鐵規劃圖。
地鐵是當下城市,尤其二線最大的投資。不管他對哪裡口號喊有多深情,但是願意花錢的才是真愛。
踩盤中,我覺遇到過一個很糾結的板塊,長沙梅溪湖。雖是長沙重點打造的新城,氣質也很優越,但卻很難扛起未來長沙主中心的大旗。
理由不複雜,長沙未來密集的地鐵網,這裡只規劃了邊緣的兩條,加上周邊環山的地形,註定成型後沒法進一步擴張了。
地鐵規劃圖上的信息量,比想像還多,以無錫為例來解讀下。
如果你想知道一個陌生城市的市中心在哪裡,找到他的一二號線交匯點,如果不是,也不會離得很遠。在無錫,便是三陽廣場,而圍繞節點,地鐵路網會很密集,大致就是中心城區範圍。
接著,會發現有個地方密度很突出,就是無錫南部,也就是說,政府未來最願意為這裡花錢,那麼這裡未來就是城市溢價最高的地方,也就是無錫太湖新城。
不過局限很明顯,就會如果還沒有地鐵規劃,但城市牌面還不錯,怎麼找。
05
我有個生意做得還不錯的朋友,每天的必修課是新聞聯播,用他的話說,該說的都說了,能捋出多少,那就不是發聲端的事了。
同樣,政府每次花大力氣去訂製城市未來總體規劃,不是什麼形象工程,而是未來的城市預期,註定要實現的那種。
所以,我們每次去到每個城市,第一站一定是這個城市的官方規劃展覽館,因為那裡有著這個城市最好的城市沙盤,前文提到的地形,城市面貌極其直觀,還有著這個城市最明確的規劃,那裡城市會把他所有想說的說給你聽。
還是無錫,未來怎麼操盤,在規劃中說還是蠻直白的,一條連貫市中心和太湖新城的主軸線很顯眼。
進一步,太湖新城在規劃上被放到和市中心一樣的能級,某種程度,這就是政府決心。
好,我再給大家分享一個進階版,怎麼看決心有多大,那就看控規(控制性詳細規劃的簡稱),也就是太湖新城這張花花綠綠,我們一般不願意看的圖。
但信息量通常是最大,來簡單了解下這些顏色背後的意義。
看著很犯暈,但真正對我們普通有價值也就三種用地,住宅,商業,辦公,簡單來說,紅黃兩個陣營。同樣,你的地塊未來會長成什麼樣,從控規的娘胎裡就定好了。
理解這點,就能明白有的新城,沒有被盤活,終於淪為睡城,比如燕郊,在底層配比上就出了差錯,只有居住用地,工作必須要去北京解決。
一個優質的地塊長成,就像炒一盤好菜,料要很均衡,來看太湖新城的控規比例。
三種用地的布局就很明確,大量產業可以遷移過來,買這裡房子不必再起早到市區上班,這樣商業配套也有人氣,能慢慢開起來。
市政配套和大量生態用地則把界面點綴的很有氣質,雖然太湖新城還沒有完全成型,但是預期已經明確,無錫市場也願意溢價買帳。
一張地圖就是最好的城市胚胎,能讓你看到城市長大的樣子。
06
而地圖能說的,還遠不止這些。
當我身處一個城市時,用百度熱力圖就能把城市格局鋪展很清晰,比如蘇州在熱力圖上就很勻稱,你很找到絕對的中心,這樣城市房價容易扁平,選籌出錯的概率就會小很多。
這裡限於篇幅,就不展開了,總之,但你來到一個城市,一張飽含信息的地圖就是極佳的對話夥伴,懂城市想說的,懂城市沒說的。
當然,沒什麼比實地看盤更踏實地的,而一個好的將軍必有兩點,身經百戰,地圖隨身。
對了,如果想看三魚更多對於城市的解析,在公眾號「三魚投資說」後臺回復「地圖」,我把我用地圖另一種維度解讀全國城市並行分類,還可以知曉你的城市價值多少的文章,發送給你。未來三魚也將那裡為你準備更多樓市乾貨等你。
以上為正文,來自三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