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宇森年輕時的(關錦鵬吳宇森曝新片動態)
2023-04-19 14:09:39
1905電影網專稿 有三位著名導演在近期都有了新片消息:關錦鵬參加導演競技真人秀《導演請指教》,首期宣布執導《胭脂扣》IP短片;75歲的吳宇森將重返好萊塢,導演一部無臺詞動作片《寂靜的夜晚》;顧長衛正在和葛優、王俊凱合作拍攝電影《刺蝟》。
這三位導演都曾拍出留名影史的經典佳作,也都經歷過事業低谷,雖然有一段時間沒有新電影與觀眾見面,但都沒有放棄導演創作。
如今他們捲土重來,還能重返巔峰,再度拍出如《阮玲玉》《英雄本色》《孔雀》這些好電影嗎,歸來後的他們,還有屬於他們那片曾經風華正茂的電影江湖嗎?
01 關錦鵬,難開長片
關錦鵬年少成名,二十歲出頭擔任許鞍華的助理導演,有「香港第一副導」之稱的他,以《女人心》開啟導演生涯,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迎來爆發期,《胭脂扣》《人在紐約》和《阮玲玉》一同構成他的創作高峰。
關錦鵬擅長拍女人戲,銀幕裡描繪的女性形象細膩豐滿,顛覆傳統,「如花」之於梅豔芳,「阮玲玉」之於張曼玉,角色與演員更是彼此成就,一併鐫刻在華語電影的史記之中。
但2005年《長恨歌》的巨大挫敗令關錦鵬元氣大傷,也令全身心投入的女主角鄭秀文備受打擊,甚至致使她患上抑鬱症,息影數年。
往後的十多年來,關錦鵬更多以製片人、監製身份參與電影,協助後輩拍攝了《戀愛中的城市》《紐約紐約》《謊言西西里》《南極之戀》等片,同時自己也拍了一些廣告片和短片。
上一部他執導的劇情長片還是三年前的《八個女人一臺戲》,鄭秀文、梁詠琪、白百何、趙雅芝、齊溪等同場飈戲,上演娛樂圈女星的「宮鬥計」,但在電影節亮相後,直到現在都沒有任何公映計劃。而十年前他導演的《用心跳》,同樣銷聲匿跡,至今都未能見得影片全貌。
一直以來,關錦鵬都有在準備新片,在截至目前公布的幾個項目中,李檣編劇的《放浪記》已確定流產,三毛傳記片《撒哈拉沙漠》早就立項,還未開拍,《牡丹亭》也擱置多年。
儘管關錦鵬參加導演競技類節目,藉助網絡平臺的資金與資源扶持執導電影短片,還是很期盼他能再拍長作,回歸銀幕。
02 吳宇森,壯志未酬
「一位父親為替兒子報仇加入幫派的故事」、「全片沒有一句對白」,「喬爾·金納曼擔任主演」,吳宇森執導的《寂靜的夜晚》這個新項目一公布,便引發關注。
當同齡人史匹柏還在拍歌舞電影,摯友徐克也投入參與戰爭大片《長津湖》,吳宇森自2017年的《追捕》後,就放下導筒很長一段時間了。主要還是身體原因,在拍攝《太平輪》期間,吳宇森查出罹患癌症,後來度過危險期,恢復健康,不過狀態還是欠佳。
70 年齡段還一直奮鬥在一線的導演,已是少數。吳宇森拍電影超過50年,開創暴力動作美學先河,獲得昆汀等後輩著名導演的簇擁,他的影響力和地位毋庸置疑。
這次新片之所以矚目,是因他時隔十多年重返好萊塢,曝光的故事簡介和無對白的風格,也令人聯想到歐洲經典的黑色電影《獨行殺手》,可以看出,已經步入創作晚期的吳宇森,還給人以一種渴望挑戰自我,突破硬漢動作片類型的強大野心。
只是,廉頗老矣,尚能飯否?前作《追捕》令觀眾大失所望,白鴿還在飛、槍戰還在拼,但故事情節、人物塑造、剪輯節奏等層面失控崩盤。
早在拍完《赤壁》系列之後,吳宇森的電影路就走得不太順遂。他監製、聯合執導的《劍雨》儘管被很多影迷譽為新世紀以來最佳武俠電影,但上映時不敵同檔的《狄仁傑之通天帝國》,票房失利,也導致導演蘇照彬在電影界就此沉寂了下去。
之後匯聚吳宇森歷史浪漫情懷的大片《太平輪》上、下兩部分配執行不當,整體故事敘述雖有情調,但心有餘而力不足,票房慘敗。
直到今年,我們才又看到「吳宇森」重出江湖,他為《啥是佩奇》導演張大鵬執導的廣告短片《川流》保駕護航,擔任監製,該片新編三國題材,重塑曹操形象,收穫不少好評。
在《寂靜的夜晚》之前,吳宇森就有意執導美版《喋血雙雄》,將原版周潤發的角色改為女性,但隨著女主角露皮塔·尼永奧的退出,這個項目不得不重新做出改變。在《赤壁》之後,吳宇森還表示過要籌拍《飛虎群英》,十多年來都難以成型,恐怕今後更難。
吳宇森曾透露,如果要拍最後一部電影,他會拍給徐克,將他和徐克成為朋友,在創作中有過不合,最後又重歸於好的過程,拍成一部武俠片。願能如他所願。
03 顧長衛,回歸文藝
不少影迷聽聞顧長衛正在拍攝《刺蝟》,都感慨:導演顧長衛終於回來了。
倒不是因為他太久沒有執導過電影,而是很久沒拍這類從故事到班底看上去都比較靠譜的項目了。
從第五代導演的御用攝影師,拍出《孩子王》《紅高粱》《菊豆》《霸王別姬》等影史經典,到勇闖好萊塢,為大導演羅伯特·奧特曼掌鏡,再到回國執導《孔雀》,拿下柏林電影節銀熊獎,與之後的《立春》《最愛》構成「時代三部曲」。
顧長衛攝而優則導的這份履歷,羨煞電影業界。
比起同代的陳凱歌、張藝謀,他轉身擁抱商業資本要晚得多,當兩位導演捲入大片市場,歷經挫折與自省,再重回如今的理想狀態時,顧長衛卻又重蹈覆轍,踏入這片深水區,轉型拍攝喜劇片《微愛之漸入佳境》和青春片《遇見你真好》,結果也從「試水」變成了「溺水」。
這兩部電影都與顧長衛以往的文藝題材和風格背道而馳,還都是改編比較不知名的網文小說。他試圖以此進入當下時代,卻缺乏有效表達的手段,仿佛是一位過時的老人強行要進入年輕人的世界,《微愛》贏了票房,輸了口碑,《遇見你真好》雙雙慘敗,兩部片子在豆瓣上都低於5分。
這回的《刺蝟》則預示著他再度回歸嚴肅題材,影片改編自「東北文藝復興三傑」之一鄭執的短篇小說《仙症》,講述一個天真的精神病患者和一個壓抑少年相互救贖的深沉故事。
顧長衛將回到他熟悉的表達領域:關注邊緣人物和時代癥結,重回《孔雀》《立春》《最愛》裡的那種「灰」色的現實主義。
他曾說,《孔雀》和《立春》的成功,很大程度要歸功編劇李檣,是李檣提供的優秀文本令他有較好的導演表現,《最愛》則因篇幅刪減問題,削弱了更深層的表達力量,所以《刺蝟》能不能成為他個人真正滿意輸出的作品,值得期待。
04 導演的「生命」
一個導演的創作生命可以有多長?
有人到了晚年還在堅持,比如91歲的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在今年還拍出新片《哭泣的男人》;85歲的伍迪·艾倫,保持平均每年拍一部電影的頻率;71歲的張藝謀,近兩年來一口氣拍出《一秒鐘》《堅如磐石》《懸崖之上》《狙擊手》四部電影。
有人提前退休或轉型,比如第四代導演謝飛,以《湘女蕭蕭》《本命年》《香魂女》《黑駿馬》連奪國際電影節各類大獎後,到了60歲就退休,轉回學校任教。
有人是等待時機再執導筒,以《人生》《老井》《變臉》盛名的吳天明在2002年後,也是在60多歲放下導演一職,時隔十年,73歲的他才再執導《百鳥朝鳳》。和張藝謀同代的導演田壯壯自2009年《狼災記》失敗後,不當導演逾十年,也是去年才回歸拍攝《鳥鳴嚶嚶》。
再如林德祿導演,他曾活躍在80-90年代的香港電影圈,2000年初就轉往金融行業,到了2014年才以《反貪風暴》系列重當導演,在反腐、緝毒、掃黑題材創作熱潮的當下,最近更是扎堆拍出《反貪風暴5》《隱秘世界》《掃黑行動之臨界點》三部新作。
導演的創作生命有長有短,而新導演和老導演相比,又有不同挑戰和境遇要面對。
和關錦鵬一同在《導演請指教》中參與競賽的導演德格娜,她的前作《告別》曾在2015年FIRST青年電影展上斬獲最佳劇情長片,獲得評委主席姜文的大力認可,但至今卻都沒有推出下一部長片。
節目中,她在拍攝短片《回到伯勒根河》時,還因為停了四年未看電影,未拍電影,一度感到「手生」。
在另一檔同類節目《開拍吧電影》中,也迎來久未露面的導演郝傑。他擅長拍攝鄉村現實題材的藝術電影,曾以《美姐》斬獲多項榮譽,備受業內肯定。
之後他轉向拍出商業片《我的青春期》,表現卻異常失敗,隨後他整整「消失」了六年,閉關修佛,暫時遠離電影和創作。
不僅是他們,不少新導演在拍出一、兩部令人眼前一亮的電影後,就曇花一現了。縱使表達欲和創作力旺盛,有人不被投資拍片,創作無法產出、觸及觀眾;有人踏入市場,沒有衡量好自我表達與投資方、受眾的關係,票房失利,就難有下一部的機會。
而那些曾拍出經典之作,現在步入創作晚期的導演們,他們的作品質量有高有低,創作的生命力也像火箭一樣,加速過,也墜落過。巔峰過後,要再拍出經典,的確很難,但當他們再度進入片場,如何避免老態龍鍾,如何觸摸到當下世界的肌理,做出與時俱進的表達,也是要思考的事情。
導演無論新或老,資歷深或淺,他們能做的,就是如同德格娜在節目中所說的,「能拍的話,就好好拍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