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廣式蝸居(網紅蝸居變遷史)
2023-04-19 03:48:56 5
文|陳蘭
編輯|封成
陳一發的第一次成名不是在鬥魚,而是在貓撲。
那是1997年,丁磊跟周卓林把網易辦了起來,長沙青年田哲創立了貓撲。起初這就是一個小眾的遊戲論壇,大家給大家給的文化定位是草根,而它的火爆得益於《電腦報》的報導,一時間網民瘋狂湧入貓撲,多元化網民的融入讓貓撲正式成為一個綜合性的論壇。
在原貓撲管理員的口中,正是由於這種湧入以及知名度的上升,論壇開始引入廣告獲益。老粉自然不願意失去一方陣地,於是千禧年貓撲正式分為裡屋與外屋(貓撲本站),各自獨立門戶數據分離。
老貓撲用戶們留在了裡屋,陳一發也在,那時候大家都叫她裡屋女神。
以貓撲為起點,與它同時期的PC網際網路時代的論壇還有天涯以及西祠胡同等,而以陳一發作為幾個時代的網紅劃分,網絡紅人們的第一個大本營正是論壇。
01 論壇之變
今年上半年,天涯社區發布一份公告表示,其公司股票在新三板終止掛牌。網上有一個問題是你怎樣看待天涯的沒落,有人說,它其實也不算沒落,只不過是層出不窮的網際網路產品將它的受眾分流了。
論壇在PC與移動網際網路的過度中的確淪為了上一個時代的產物,不過它們都曾輝煌過。
1996年新浪網的前身四通利方上有一個極具影響力的論壇,金庸客棧。一年後老榕在上面發了一篇文章,兩天的時間收穫了幾萬點擊量,也正是在這一年貓撲成立,一個叫「李尋歡」(本名路金波)的人穿梭活躍在各個文學論壇,網絡文學紅人開始萌芽。
不久,路金波寫的《迷失在網絡中的愛情》風靡網絡,他說,1998年2000萬網民,我相信1500萬都看過我的小說。除了路金波,安妮寶貝也在這個節點開始網上發表《七月與安生》、《告別薇安》等文章。
也許是受到了這批早期的文學紅人與論壇風靡之氣的影響,青年教師劉琥在1998年的創立了西祠胡同,而那位頭幾年因為中國牛市崛起而大賺一筆的刑明則在1999年創立了天涯,他還說過一句話,沒網戀過的人沒有網感。傳聞中紅衣教主周鴻禕就是在網上去結識的胡歡,現在胡歡是他的妻子。
當時寧財神(《武林外傳》作者)還寫了文章《天涯這個爛地方》,以此表達對天涯的熱愛。至此,當時論壇可以說基本形成金庸客棧、天涯、貓撲以及西祠胡同等排頭的格局,而它們也稱為孕育網紅的培養基。
寧財神
最先沒落的其實是西祠胡同,還沒等網文紅人爆發就換道了,先是2000年被賣給藝龍,當時刑明還感慨賣的價格太低了。然後就是走商業化道路,最後留下來的用戶基本都是刷廣告的,還有些是自動頂帖的機器人。後來到2015年的時候又被藝龍賣給了紫金匯文,兩次易主,江山早已不再。
西祠胡同顛簸的頭幾年,正是天涯、貓撲等風光的時候。今何在在金庸客棧上寫出了《悟空傳》被稱為「網絡第一書」,經過出版改版後被改編成電影於兩年前上映,票房6.94億;2002年慕容雪村在天涯連載小說《成都,今夜將我遺忘》,幾天時間閱讀量就超過20萬,包括安妮寶貝等人,他們都是當時的網紅「扛把子」。
搜狐在2004年向天涯拋出了橄欖枝,但刑明拒絕了,同年貓撲被陳一舟收入懷中。貓撲上的Ayawawa,網絡小胖等網紅至今都還有許多人記得,不過貓撲自身卻在陳一舟手中因為商業化被用戶拋棄厭惡,兩年前搜狐社區關閉,貓撲在中文社區的排名才第16。
陳一舟想讓自己的公司上市,當年在收購貓撲後他還說第二年要收購那些以10倍到100倍成長的個人網站,為登陸納斯達克做好最後準備。後來他的上市夢的確實現了,但是貓撲卻遺留了下來,等人人網去年也「死」掉後,大家才恍然大悟:陳一舟不愛社交。
天涯活得稍微久一點,期間這個地方還誕生過諸如寫《明朝那些事兒》的當年明月,黑過天涯論壇、攻破過騰訊內部系統、據說盜取了馬化騰5個QQ號並幫過當年明月的「菜霸」,連鳳姐也是到了天涯其聲望才達到了頂峰。
只是,雖然刑明拿到了IDG、聯想、谷歌等的投資開啟商業化進擊之路,但是隨著時代的變革,文字終於還是被圖文替代,而天涯也變成了一個網友眼中「上比不了知乎,下比不來貼吧」的平臺。
2008年CNNIC發布的統計報告顯示,在2.53億網民中網絡社區中的論壇訪問率高達38.8%,等到了2016年CNNIC發布的《第37次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論壇使用率半年降7.5%。
02 博客之殤
與論壇一起並進的,還有博客。
2002年,方興東博士發起成立知識門戶網站博客中國(後改名博客網),而除了博客網,還有橫戈的博客大巴。當然,後來博客大巴陷入債務危機後橫戈面對《財經天下周刊》採訪時的說法是,自己原本是第2256個用戶,只是2003年發現大巴的伺服器跑不動了才出手幫人一起做,後來就接手了大巴。
不過,木子美是在門戶網站做博客之前走紅的,而博客是在木子美之後才走進公眾視線的。
木子美
2003年,木子美在博客上寫下性愛日記,兩個月後,一篇與廣州某著名搖滾歌手「一夜情」的日記《遺情書》爆紅網絡,而她也隨之一炮而紅。
隨著木子美現象的討論與傳播,理所當然地大家注意到了博客。原本少有人知的博客成為網絡熱搜詞,各大門戶網站與此同時也開始開設博客。新浪先開的頭,於2005年做了新浪博客,隨後騰訊、搜狐、百度等都在同一年上線同款產品,網易則是在第二年推的博客,動作慢了一拍。
在中國網際網路協會發布的2005-2006年《中國Web2.0現狀與趨勢調查報告》報告顯示,用戶經常訪問的博客網站排名第一的是博客網(51.4%),其次是新浪博客 (26.3%)、搜狐博客(18.0%)。
門戶網站的加入,雖說帶來了爭奪大V流量的博客大戰,但也讓博客迎來了黃金時期。而與論壇相比,博客更好地激發了用戶內容創作的欲望,曾經的許多草根作者都是從博客上助跑走出去的,比如胡戈,比如當年明月,只是當年明月的受眾更多在天涯,所以在天涯走紅而已。
博客上的網紅大V比起論壇上的紅人,多了一層精英的外衣與階層的分割,博客偏向於高階層與知識流派,論壇更傾向於網流與接地氣文化,當年明月在不同平臺走紅就是個典例。
更具有代表性的是2006年那場吸引了眾多名人加入的文壇之爭,當年白燁在博客上貼出了一篇長文《80後的現狀與未來》,說韓寒的作品跟文學越來越沒有關係,還對80後提出了批評。
韓寒同樣在博客上回擊一篇文章《文壇是個屁,誰都別裝逼》,韓寒的知名與這一戰脫不了關係,他文中有句話還成為了網絡流行語:什麼壇到最後也都是祭壇,什麼圈到最後也都是花圈。
而被視為網紅經濟開山鼻祖的嗆口小辣椒,就是在博客上走紅的。如果說口紅一哥李佳琦是現下公認的帶貨之王,那麼嗆口小辣椒就是李佳琦上一屆的前輩,她們從開通網易博客到走紅,最火的時候博客平均日訪量為20萬,累計訪問量早已超過4億。
就像李佳琦OMG哪款產品,產品就秒光一樣,那些年淘寶店家只要配上嗆口小辣椒博客中的買家秀,這家店就會立刻火。很多名牌店店員也都曾遇到客戶拿著小辣椒博客照片買同款的情況,Dior都曾官方邀請過好幾次,讓她們以貴賓的身份出席巴黎時裝周。
不過,博客的黃金時代也就到嗆口小辣椒這對網紅為止了,微博這個物種悄然出現,成為論壇 博客時代紅人的蝸居,網紅也迎來了最好的時代。
03 微博崛起
去年8月21日,段永平在網易博客上寫下:博客要關了。果然,第二天晚上12歲的網易博客宣布將關閉。
博客衰落更早得追溯到2009年,這一年web3.0的微博誕生,這一年論壇們的情懷開始被商業化擊碎,天涯甚至還想往當時大熱的夢幻西遊、誅仙等網遊發展,結果虧了幾百萬。這一年,韓寒悄無聲息的將自己的陣地從博客轉移到了微博,發了條動態:喂。
賈伯斯早在2007年就將iPhone帶到了中國,開啟了移動智能時代,而到了微博出現的時候移動應用已經流行,其短文字 圖片的形式受到熱烈追捧,並催生了一個新的網紅群體——段子手。
從時尚、音樂、八卦,到萌寵、吐槽、星座等,今天你熟知的大多數段子手都是在微博崛起的,比如天才小熊貓,比如回憶專用小馬甲,再比如谷大白話。
當然除了段子手,早期微博的影響力主要是依靠掌握社會話語權的大V打造的,比如薛蠻子、李開復、史玉柱,企業家之外還有明星,比如姚晨,在那時她有個外號叫微博女王。
鳳姐也將自己的大本營轉移到了微博,依然發一些駭人聽聞的言論,說自己要做天使投資人,認為王思聰配不上自己,或者覺得董明珠雖然強但如果自己做手機的話一定比格力火。
必須載入史冊的一件事,是王思聰2011年在微博上炮轟大S,這一戰說不清楚是王思聰造火了微博,還是微博帶火了王思聰。但可以肯定的是,2011年的時候微博用戶突破2億大關,後來馬化騰去清華大學參加論壇的時候還說,微博崛起曾是騰訊的最大危機。
的確是危機,縱然有本質差別,但當時騰訊與微博在社交媒體這條路上打拼,大V、明星、段子手、昔日網紅、文學網紅們紛紛前往微博開博,同時用戶一多大眾審美的趨勢就不再偏離軌道,顏值至上的時代來了,而在淘寶帶貨的電商模特就是除段子手之外的第一批新時代網紅。
2012年阿里與新浪微博牽手互相成就了電商交易,所以從她們開始,在微博這個培養基下網紅成為一種職業。網紅如何變現?電商。張大奕2014年從淘寶模特轉型淘寶店主,兩年的時間其微博粉絲從30萬暴漲到400萬。
騰訊研究院的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網紅排行榜上,電商模特的比例最高,達到26%。網紅變現無壓力以及輿論娛樂信息的打造,再加上重量的不斷上升,微博成為網紅最好的棲息地、公眾最上癮的碎片化時間打發工具。
從2014到2016年兩年時間,微博市值徑直突破百億美元大關,一時間成為時代寵兒,所以與其說現在是被新浪微博教育起來的新生代用戶,倒不如說是在被微博普及影響下的新生時代。
04 直播短視頻起飛
但直播與短視頻風口的出現,某種程度上改變了微博的地位,或者說,微博不再是孵化網紅的唯一產品。
新時代大眾閱讀追求的是短到極致,當初微博的興起除了天時與人和,還有規定140字數的限制,但現在更加短了,文字表達乾脆被淘汰,直播與短視頻讓人越來越上癮。
2015年王思聰加入直播辦了個熊貓直播,這一年變成直播元年,鬥魚、虎牙、龍珠、戰旗以及熊貓等開啟了千博大戰,搶人大戰你來我往爭爭不休。馮提莫、陳一發、前英雄聯盟職業選手兼主播PDD等人都是直播風口上網紅,7月份鬥魚上市時一眾網紅主播還被邀請到美國納斯達克敲鐘。
幾乎是與此同時papi醬依靠短視頻搖身一變成為宇宙第一網紅,單條廣告價格達到2200萬元,而此前她曾在圖文模式平臺嘗試過但都沒有火。
微博在短視頻上算是第一代發力者,直播大戰那一年在微博上有2年博齡的谷阿莫推出了《X分鐘看完XX電影》系列,於是兩分半看完《五十度灰》、三分鐘看完《鳥人》等短視頻開始在微博刷屏,谷阿莫獨特的解說方式也讓其迅速爆紅,在當年度中國網紅排行榜中位居第23名。
谷阿莫解說電影《女教師》
但快手抖音的爆發來得猝不及防,直播大戰的那幾年主播與平臺陷入負面與輿論中,粉絲跟隨網紅主播們遷移,平臺想要流量就得高價留住主播。一來二去就造成了平臺入不敷出的狀況,熊貓直播今年宣告破產與直播行業最初的這種競爭脫不了關係。
而短視頻正是在這幾年極速增長,「社會搖中萬人迷,唯有男神牌牌琦」的快手早期網紅牌牌琦、鹽系少年費啟明、抖音初代男神張欣堯、停車場女神溫婉、甩臀舞的代表代古拉K以及摩登兄弟等抖音網紅,層出不窮各類各樣的網紅不斷出現,網紅也逐漸變成一種大眾化的物種。
那些有特殊本領的人通常會選擇在短視頻出道,比如大胃王,而那些普通人也會選擇短視頻,因為門檻極低。直播短視頻時代的網紅兩者也變得不可分割的,你可以看到直播網紅在抖音上拍短視頻,你也同樣可以發現抖音等短視頻平臺開放了直播功能。
多平臺的選擇其實是在增加網紅自身的變現渠道,有意思的是,事實上你仔細分析短視頻時代的網紅變現方式,賣貨電商可以說是短視頻平臺網紅們最直觀的變現方式,而同樣的事情,十年前的微博也做過。
對於網紅來說,入駐哪個平臺是一道多選題,微博、快手、抖音等跨界並不衝突,但有趣的是也許一個短視頻發家的網紅可以不入駐同類平臺,卻不能不入駐微博。
在艾瑞聯合微博發布的《2018年中國網紅經濟研究報告》中,微博2018年網紅數量增長率高達51%,而在《2019中國MCN行業發展研究白皮書》書中,微博是當下擁有最多MCN同時也是國內最早最大的對MCN有管理和服務體系的平臺。顯然,微博已經是各領域紅人成長的標配平臺,並在不斷地推動紅人經濟走向規範化與成熟化。
張欣堯如今主要活躍於抖音但微博他也更得很勤,甚至還拍微博短視頻,費啟鳴現在幾乎只活躍於微博,上個月更了條抖音被粉絲調侃失蹤人口終於上線,再往前看實際上今年他只維持在一月一更的低頻率。
費啟鳴
Papi醬以短視頻為載體走紅,她也玩抖音且人氣很高,但她卻被人稱為微博網紅,而最早走紅開始她就一直在微博上更新自己的作品,收割流量。
兩年前大眾把社交陣地從微博轉向了微信朋友圈,不過短視頻網紅依然青睞微博,原因無他,只因為微博能帶來更全面的關注,讓他們能迅速擁有幾十萬上百萬粉絲大號。
網紅背後的包裝推手MCN公司曾告訴過第一財經,他們每年花在微博上的渠道費用是上千萬元,比起別的平臺,微博仍然是網紅們最熱的做號渠道。
但十歲的微博今年不斷被唱衰,而為了求變微博也有了些動作,比如上線鐵粉功能拉近博主與粉絲的距離從而增強用戶粘性,比如在微博短視頻中開始使用彈幕,更好地去維護社群氛圍,增強互動與體驗。在變現上前不久也宣布與淘寶直播達成合作,支持大V們發起單場付費直播或對標鐵粉、粉絲群等的定向直播。
拋開輿論,拋開負面,其實對於網紅而言,微博之於他們的定位就如同微信之於微商:不管你是在哪個平臺打廣告引流,最後你還是會把人引流到微信上從而更好的進行交易,更好地去維護客源保證以後更好的變現。
從論壇、博客,到微博,再到短視頻平臺,社交媒介產品的發展史既是網紅的成長變化史,也是網紅們大本營的遷移史。
網際網路時代最好的地方在於,給了我們以往所沒有的信息便利以及產品普惠,網際網路最壞的地方在於,好處帶來了信息與產品爆炸的副作用,爆炸又相繼帶來了野蠻生長下的無限競爭,而媒介產品本身就更容易更新換代,網紅們只會隨著時代尋找下一個舒服的大本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