甩掛運輸有哪些缺點(成本低效率高細看甩掛運輸的前景與問題)
2023-04-19 21:14:28
甩掛運輸,又稱甩掛裝卸,採用「一車多掛」的模式,達到「人停車不停」的物流運輸效果。與傳統的「一車一掛」相比,甩掛運輸可以極大提升運輸效率,提高車輛的利用率,實現效益的最大化。
1、甩掛運輸的定義
甩掛運輸指的是牽引車在貨物裝卸點將掛車與貨物一起卸下,換上其它裝滿貨物的掛車繼續運行至下一個貨物裝卸點的運輸組織方式。
由於裝卸貨物的時間大大減少,車輛停運的時間也有效縮短,提高了牽引車的機動性能,車輛周轉效率提高,對於物流成本的降低、節能減排的促進、經濟運行總體質量的提升和現代物流運輸發展的推動作用,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2、甩掛運輸的特點
優勢:
①人停車不停,車輛運營效率提高。
在同樣的運輸條件下,車輛運輸效率的高低取決於貨物的裝載量、裝卸貨時間、車輛的行駛速度等因素,甩掛運輸極大節省了貨物裝卸時車輛的停車等待時間,同時也提高了牽引車的運營效率。
②減少牽引車購入數量,減少投資成本。
由於甩掛運輸牽引車可以重複拖掛不同的掛車使用,不必按傳統的「一車一掛」進行匹配,因此在同等的條件下,物流公司可以減少牽引車的數量,以此減少投資成本。
③減少車輛空載率,提高車輛使用率。
甩掛運輸下,車輛到達裝卸點更換完掛車以後即可踏上新的運程,幾乎不存在放空的情況,一年下來也可以節約不少不必要的燃油消耗,進一步減少成本開支。
劣勢:
①首期投資成本巨大。
從事甩掛運輸,首期的投資成本比較大,動輒百萬甚至上千萬。
②需要充足的貨源做支持。
對於甩掛模式來講,貨源越充足,運輸效率就越高效,否則就容易因等貨造成時間及成本消耗,甚至出現空載,影響營銷運輸效率。
3、甩掛運輸的分類
①一線兩點 一端甩掛
車輛在A和B兩點之間進行運輸,從A處上掛,運輸到B處卸掛,然後牽引車空車或拖著空掛回到A處,繼續進行下一輪的運輸。
②一線兩點 兩端甩掛
車輛在A和B兩點之間進行運輸,從A處上掛,運輸到B處卸掛,然後直接掛上另一個裝好貨物的掛車返回A處,進行下一輪運輸。
③多點裝卸 循環甩掛
多個裝卸點呈現閉合循環,搭配一定數量的周轉掛車,牽引車到達一個裝卸點卸下掛車,掛上另一輛裝好貨物的掛車前往下一個卸貨點,在下一個卸貨點也是重複同樣的操作。
4、甩掛運輸的必要條件
①車輛裝備技術標準化
甩掛運輸中,一輛牽引車需要適配多輛掛車,這就要求牽引車與掛車的匹配性要增強,掛車的生產要標準化、通用化,這樣才能滿足牽引車與掛車之間頻繁地摘、掛。
②車輛性能要達標
甩掛模式下,幾乎是「停掛不停車,人停車不停」,車輛必須長效耐用,才能滿足這種連軸轉式的運輸。
③貨運場地建設要完善
甩掛運輸需要場地符合作業標準,能夠為摘掛、泊車、裝卸等提供充足的空間。
④道路情況良好
道路情況直接關係到甩掛運輸的效率,比如路況好壞、擁堵程度等。
⑤貨源穩定充足
雙方轉運倉貨源存儲穩定,規劃運行多頻次,流量形成對流。
5、甩掛運輸在國外的應用
國外的甩掛運輸起步於20世紀40年代,至今已經成為歐美國家主要的運輸方式,幾乎70%-80%的大型企業都採用這種運輸方式。
美國的甩掛運輸多採用廂式貨車,開展零擔貨物的運輸,其廂式半掛車保有量幾乎佔據總掛車銷量的70%左右,其中佔比最高的是長頭6×4牽引車匹配2軸廂式半掛車,約佔廂式半掛車的90%左右;
澳洲在甩掛運輸上多採用公路列車的形式,一個牽引車牽引多個拖掛車,有的甚至拖掛3-6節車廂,總長度能超過40米,主要用於礦石運輸;
歐洲甩掛運輸中也存在一拖兩掛的形式,車輛總長度超過20米,以軟蓬廂車為主,其中,比例最大的是4×2牽引車匹配3軸廂式半掛車。
6、國內甩掛運輸存在諸多制約
①技術制約
國內掛車市場魚龍混雜,製造門檻相對偏低,缺乏統一的技術標準規範,部分掛車與牽引車之間無法匹配,制約了企業間的掛車共享和大範圍的甩掛作業。
②往返路線貨量不對等
我國受地形和歷史城鎮布局影響,城市密度分布不均勻,工業布局也比較散亂,貨源地過於分散。為了得到更多貨源,物流企業需要布局更多的線路和車輛,但並不是所有的線路上都能拉到返程貨,往返線路上的貨量不對等造成的空車油耗、人力成本都不小。
③物流管理模式落後
目前國內物流企業總體經營模式比較落後,更多的是以壓縮利潤拼價格為主要的競爭手段,尤其是在小型公司和個體中尤為明顯,缺乏高效甩掛所需的穩定貨源、運輸整合、配貨調度、管理能力等。
④信息化基礎欠缺
甩掛運輸需要監控、調度、裝卸等多個管理系統配合支持,如果缺乏信息化和數位化管理,甩掛運輸將會受到嚴重製約。目前,我國貨運行業的信息化水平相對較低,多數物流企業沒有完善的信息系統,難以滿足對甩掛運輸車輛動態調度和管理、組織貨物配載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