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記憶完整版(童年的記憶)
2023-05-05 17:29:10 1
鵲江岸邊一片遮陽蔽日的柳樹,黑瓦頂馬頭牆的老屋、院中的水井,屋簷邊沉重滄桑的石磨、砍柴捉泥鰍的小夥伴、世代生活在這貧瘠土地上憨厚淳樸的鄉親、九華山頭天門——大士閣,以及牆壁四周斑駁破損的天主堂鐘樓……這一切,像一張張發黃的老照片至今仍保留在我封存的記憶裡。每當我接送孫兒去學校,一路上看到一些天真活潑、聰明伶俐的孩子時,就會情不自禁地想起我的過去與童年,眼前也仿佛浮現出童年一些零零碎碎的生活片斷。
一次,做蔑匠的父親帶我去長龍山坡勢較陡的山峰砍竹子,我爬到一半的時候怎麼也走不動了,就對父親說:「大(爸),我腿痛,實在沒勁往上爬了,就在這半山腰隨便砍一點吧。」
父親說:「不行,這半山腰早被別人砍過多回了,哪兒還有多少竹子!只有到山頂竹子才會又多又好。」並一再鼓勵道:「一個人做任何一件事,只要不怕苦,有恆心,不半途而廢,一定能成功。不信,你到了山頂,收穫的不僅僅是你想要砍的竹子,而且還會看到你平時看不到的風景。」真的嗎?當然真的!
在父親的鼓勵下,我撅著屁股一個勁兒地往上爬,當我氣喘籲籲地爬到山頂時,果然和父親一會兒就砍了四捆上等的水竹和桂竹。休息時我站在高高的山巔上放眼遠眺,視野非常開闊,發現貧窮的家鄉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顯得非常美:鵲江嵌入長江的懷抱之中,就像一條無邊的銀河,綠蔭環抱的江邊小鎮(大通)好似一條長長的綠帶,房頂升起的嫋嫋炊煙時隱時現,清澈奔騰的鵲江水在陽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江裡的小輪、拖駁和大小漁船來回穿梭,好一派繁榮的景象,金爛爛的油菜花點綴在綠油油的稻田裡一望無垠,就像一幅美麗的油畫。沒想到,父親一句鼓勵的話語竟讓我克服了登山的疲勞,得到了如此美妙的收穫。
父親雖然是個窮蔑匠,大字不識幾個,但他的言傳身教卻影響了我的童年,深烙在我的腦海裡,乃至改變了我的一生。
一天,上小學四年級的我剛回家,看到一個衣衫襤褸的老頭子牽著一條小狗站在門口要飯,我很不耐煩地用手推了推他說:「我家很窮,母親有病只好忍著,自家都吃不飽,哪有吃的給你呀?」沒想到我的言行,正好被心地善良的父親看在眼裡,他跑過來責備我:「你不能這樣,小孩子要有德行,要懂事,人家這麼大年紀,沒有難處能上門嗎?」說完,父親就跑到房間從籃子裡拿出積攢多日、用來換取油鹽錢和母親藥錢的雞蛋塞到這位老頭子手上。從未吃過雞蛋的我心疼得眼淚都掉了下來。事後,父親教育我說:「人要多做點好事,多積點德,多幫助和接濟有困難的人。」
現在,我那樂於助人的父親早已駕鶴西去,但他留給我兒時的教誨就像一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財富。也許,父親認為這些言行就是做人的起碼標準和原則,並未覺得有多麼高尚,但它卻在我幼小的心靈裡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讓我受益終生。
記得在農村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上大學讀書、經歷文化大革命、直至改革開放後的社會競爭中,我曾遇到過許多難以克服的困難和挫折,每當我想打退堂鼓或心灰意冷的時候,耳邊總會縈繞著父親富有哲理的話語,眼前不斷浮現出兒時與父親經歷的一些事情。他仿佛在冥冥之中告之我不能灰心洩氣,不能怕苦失志,不能半途而廢,要有與困難挫折作鬥爭的信心、有敢攀高峰的勇氣和獨闢蹊徑的精神。
這麼多年來,正是憑著父親教我的這些樸素、優秀的品質,使我在生活中學會了挑戰和關愛他人,學會了逆境中生存,也使我從鵲江邊小鎮,走進了美麗的銅陵山城,找到了自己的立足之地,更使我在山城之巔看到了許多人生的美麗風景。
作者:何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