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攝影是為了把自己變得更好(攝影是瞬間的語言)

2023-05-09 07:39:54 3

照片比我會說話

名家月月談:對話王文瀾

主講人:王文瀾

當你舉起相機,你就開始用照片說話,就像作家用筆,畫家用顏料,音樂家用音符,舞蹈家用形體一樣。

——王文瀾

永遠別忘記鏡頭前面,是有生命的人

很多攝影者會說,周圍沒什麼可拍的。實際上,可拍的東西很多,只要你腦子裡有選題,你就永遠有得拍。比如我有幾個專題:《胡同》《愛樂》《肖像》《廣場漫步》《民間體育》《自行車王國》等。不管在家裡還是外出,白天還是黑夜,上班還是休息,隨時隨地都有拍不完的鏡頭。從小家到大家,從小事到國是,事無巨細,包羅萬象。不論去拍什麼,都要用自己的頭腦去拍,我們不能對周圍的一切熟視無睹,我們不是握著機器的機器。通過長期積累,偶然得之,提煉出民間市井的影像「上河圖」。

1984 年,北京,天安門廣場

自行車是中國家庭不可缺少的成員,有的家庭幾乎每人一輛,全中國可能有近五億輛自行車,平均約每兩三人一輛。很難想像中國人沒有自行車會怎樣。當年,每個家庭裡的「小皇帝」,幾乎都是坐在自行車橫梁上長大的。自行車就像一個個細胞,滲透到社會肌體裡的每一個角落。 每當上下班的交通高峰,千百條小胡同裡湧出無數輛自行車,大馬路上的洪流又通過眾多的立交橋匯成一條條氣勢宏大的長龍陣,這流動的長城,算是世界上絕無僅有的奇觀吧!當你置身其中,會感到這像是在血脈中運行,熱熱鬧鬧,轟轟烈烈,蘊藏著無盡的潛能,仿佛自行車也有靈魂、有脈搏、有呼吸一樣。

1991 年,上海

農村的人們對自行車的想像力更是無窮無盡,一輛自行車上可以承載每個家庭所有的需求。藝高人膽大,各種產品的運輸方式千變萬化,自行車在他們眼裡似乎是無所不能的,而他們個個都是技藝高超的雜技演員,在城鎮鄉間的小路上進行著令人嘆為觀止的表演,使你不能不把鏡頭對準這個大舞臺。

進入新世紀,人們出行的選擇越來越多,公交車、計程車、地鐵、輕軌。騎車人的數量逐年下降,更多的人開上了汽車,自行車的功能由代步工具逐步轉向休閒健身的時尚。在中國的大城市裡,兩個輪子快要被四個輪子湮沒了。

當時我想自行車肯定會越來越多,夠我拍很多年了。可沒想到自行車越拍越少,以至於外國的攝製組看了我拍攝的自行車照片,問在哪兒還能拍到自行車流的鏡頭?我說再也看不到了。中國正在進入汽車社會,從兩個輪子演變到四個輪子,那些關於自行車的鏡頭就成了永遠的記憶。

北京的胡同也是我常年關注的題材,成片的胡同被推倒、拆除、我拍攝的速度都趕不上胡同的消失,我是「胡同串子」,騎著自行車走街串巷拍照片,胡同的一切都使我著迷,我常想,沒有胡同的北京會是什麼樣呢?

1993 年,北京中國美術館,羅丹代表作運抵北京中國美術館

文字是有形語言,每一個字的位置,每一個詞的使用,每一段落的組合,提供了細微奇妙的形象思維天地。書法使漢字成為藝術,我喜歡書法,每個字的結構變化都是活的圖形,歷代的字體演變,都是在打破舊的章法,繼承合理的內核,取得新的平衡。行文造句的規律與畫畫的視覺語言可以融會貫通,儘管在大部分拍攝中我極力避免在畫面中出現文字,生怕影響形象表現力,拍出說明性的東西,但這不是絕對的。我發現文字在許多新聞場合中不是可有可無的,運用得當也能形象地表達問題,所以在採訪中注意發現適合的題材,另有一番特色。文字是符號,在歷史瞬間也會留下點睛之筆。

1984,北京。八達嶺長城

攝影最不能急功近利,不管看哪類書,我最關注敘述方式和語言風格,文學中一些現代流派的寫法,我也想讀出相互的變化與異同。100 個人講100 個故事,就像同時拍攝一個人,會有一百種結果,所以我也愛讀人物傳記。人生軌跡千變萬化,當我們鏡頭對準了人,永遠別忘記鏡頭前面,是有生命的人。

讀書的同時我也聽音樂,音樂是最抽象的語言,音符的演繹永無止境,很難想像聽音樂和拍照片會有什麼直接聯繫,實際上從音樂中獲得的靈感會對瞬間的把握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在農村插隊時,同學帶去一臺老式手搖唱機,聽得時間長了,唱機的簧搖斷了,幾張古典唱片也走了音,我就用手指著唱片轉著聽,出來的聲音遙遙晃晃的,現在想起來頗有「早期紅色搖滾」的味道。聽得依然陶醉,當時聽音樂是一種寄託。

我不擅吹拉彈唱,不通曲譜樂理,但欣賞古典音樂確實成為我的精神需要,遇到挫折時,音樂的作用是神奇的。開始著迷音樂時只聽好聽的,後來漸漸走出感官階段,著重從歷史發展的縱向和樂曲詮釋的橫向來欣賞理解。音樂是無形的,卻提供了豐富的形象,只要聽進去了,獲得了感受,就是認識了音樂,所以攝影可以在音樂裡找到理想的歸宿。

1988 年,北京朝陽門外,在拆遷廢墟中的老人

1976 年,河北,唐山大地震解放軍奔赴災區

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邊聽邊看邊拍邊想,攝影是全天候。我是球迷,拍體育最能體會瞬間的差距,只有會看,才能會拍。排球比賽的平拉開、短平快、時間差在攝影採訪中都能用上;《孫子兵法》的三十六計在拍攝心理運用方面也有不同凡響;一塊石料,除去不必要的部分,留下了藝術;取景框是攝影師的雕刻刀,刪繁就簡使我想起了剪髮,剃頭也是塑造過程,也是減法;拍攝時機的快慢早晚在於火候,烹調也是一樣的道理,恰到好處產生色香味。

在對藝術的尋求中我似乎找到了節奏,人生峰迴路轉,一個人也要有起有伏,這種自覺的起伏進退,有張有弛,就像呼吸一樣,呼是抒發,吸是充實,形成最基本的生存狀態。長期積累是吸的過程,偶然得之是呼的體現,按下快門就是釋放,偶然之中包含著積累的必然。

把所有的一切放在未完成的狀態上,無論是小題材還是大事件,都包羅在一個大的歷史題材裡。這麼大的題材,一輩子也拍不完,我只能呈現一個攝影者的獨特觀看,力求在中國歷史發展巨變的宏大交響樂中,演奏好自己的樂章。

攝影是瞬間的語言,首先擁有這個瞬間是第一位的

攝影作為瞬間語言,是區別其他藝術的重要特性,也是攝影價值的最終體現。現在攝影很普及,每家每戶幾乎都有相機,人人幾乎拿著手機拍照,器材的日新月異,給拍攝帶來隨心所欲的驚喜,這使攝影變得太容易了,然而,攝影難就難在它太容易了,容易掌握的東西,也最終容易失去它。你把鏡頭對準身邊瞬息即逝的生活場景,既保存了珍貴的記憶,也留住了人類的歷史。

你要拍好一個組照,你必須面對單張照片的挑戰。拍好單張照片是每個攝影者的第一選擇,如果你在一張照片裡說不清楚,你也把握不了一個組照。如果你對瞬間沒有信心,你就去拿攝像機吧,我不是電影攝影師,我不能掃射,而要說服自己,按一次快門就要有一次收穫,堅定對瞬間語言的信念。

2013 年8 月22 日,北京昌平

一幅照片不動聲色地放在那裡,你說它像一幅畫、一首詩、一支歌或是一個故事、一段歷史,你也可以說什麼都不是,只是一張照片。好照片在攝影記者一生之中只是鳳毛麟角,所以更充滿了挑戰。

1976 年唐山大地震,被埋壓13 天的盧桂蘭獲救

現在的攝影器材多種多樣,令人眼花繚亂、無從下手,我們手裡的這些器材,不管是專業或業餘的,都比國際同行的好,但是我們遠不是攝影強國,我們只是器材的消費大國。我用過許多相機鏡頭,但最常用的是手機,這是我隨身攜帶的拍攝利器。因為手機最便捷,能迅速地接近拍攝對象而不易被其察覺,不易引起反感,所以,現在我的很多的照片,都是通過手機拍攝的。手機是我觀察的延伸,是得心應手的夥伴,拍到滿意的照片還能快速發稿,同時轉發給親朋好友共享。網際網路時代的影像語言和傳統膠片時代有所不同,原來有精雕細刻的空間餘地,現在面臨激烈地競爭,首先擁有這個瞬間是第一位的,其次才談得上精益求精。由於殘酷的影像競爭與淘汰,每個人都應該選擇身邊隨時可拍攝的題材,長期進行深入的創作,經營好自己的影像「自留地」。

我拿起照相機已經50年了,當時的相機還是借來的,後來上山下鄉買了一個8 塊錢的華山牌相機,結果沒有拍知青的生活,而是拍攝了不少華山的照片,如今風景依舊,世景巨變。所以當時用照片說話,說的空話、大話、套話多,有分量、有深度、有思想的實話少,所以攝影是遺憾的藝術。拍出一圖勝千言的照片,畢生難求,但我們力爭拍出勝十言,勝百言的照片。我們拍攝的每一張照片就是一個字,一組照片就是一句話,經過長年累月,每個月就是一個短篇小說,半年就是一個中篇,幾年就是一個長篇。

1981 年,北京西單商場,購買黑白電視機的顧客

對於我,照相機最好是多餘的東西,我常聽到周圍的讚嘆:「你的相機真不錯!」盼望著什麼時候,我能更多的聽到:「你的照片真不錯。」那就太好了,我的照片應該比我會說話,畢生所求,全是為了這個。

1980 年,北京,一群時尚女青年在公園合影

我們經歷的跨越千年的新世紀是難得一遇的,也是許多外國攝影師夢寐以求的。在他們眼裡中國是一個沸騰的大工地,每時每刻都上演著威武雄壯的戲劇,令世人目不暇接,嘆為觀止,作為中國攝影師非常幸運,我從個人的角度,反映中國改革開放的影像歷程。我們拍出的每一個瞬間都會被歷史的車輪碾過,成為一面面時代的鏡子,從中折射出每位攝影人與眾不同的觀察與思考,最終形成充滿力量與智慧的歷史畫卷。

鄧小平會見《重訪中國》國際新聞代表團1985 北京人民大會堂

以上內容節選自人民郵電出版社《中國攝影大家談》

內容提要:

北京國際攝影周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中國藝術攝影學會、中國攝影家協會、新華通訊社圖片中心、北京歌華文化發展集團共同承辦的大型攝影藝術交流活動,也是北京市唯一的由政府主導的攝影類國際文化藝術活動,這是北京攝影界的一件盛事。北京攝影周組委會與中藝網校歷時一年的時間,邀請王文瀾、王福春、朱憲民、那日松、李樹峰、陳小波、晉永權、黃文、梅生、解海龍等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十位攝影大家在中華世紀壇開講,講座當時採用視頻直播,先後使數萬影友收益。

本書正是這十位攝影大家的講座和作品集結成冊。這十位攝影大家有的將自己的攝影經歷告訴大家應該去拍什麼,什麼才是值得拍攝的,有的告訴攝影愛好者什麼是好的照片,那些照片背後感人的故事,也有的是對攝影史進行了梳理,告訴我們如何評價和判斷藝術。這對於廣大攝影愛好者和從業者來說都是非常寶貴的知識,能夠提升讀者對於攝影的認識,重新審視自己,確定自己未來的拍攝內容和方向。

作者簡介:

北京國際攝影周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中國藝術攝影學會、中國攝影家協會、新華通訊社圖片中心、北京歌華文化發展集團共同承辦的大型攝影藝術交流活動,也是北京市唯一的由政府主導的攝影類國際文化藝術活動。2016 年北京國際攝影周將於10月15日至10月23日在中華世紀壇舉辦,今年的主題為「影像·在場」,「影像」是思想與技術的完美結合,表明展品的水準,「在場」是拍攝者親身記錄了事情發生、進行的現場,在影像中折射出作者的意識和觀念,蘊含著作品的魂魄。在這個主題下,攝影周將推出許多精彩的展覽,為攝影藝術愛好者、公眾提供優秀的攝影藝術作品。2016年北京國際攝影周將繼續圍繞「展示·推介·交流·交易」四部分進行展覽展示。

,
同类文章
葬禮的夢想

葬禮的夢想

夢見葬禮,我得到了這個夢想,五個要素的五個要素,水火只好,主要名字在外面,職業生涯良好,一切都應該對待他人治療誠意,由於小,吉利的冬天夢想,秋天的夢是不吉利的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五次選舉的五個要素是兩名士兵的跡象。與他溝通很好。這是非常財富,它擅長運作,職業是仙人的標誌。單身男人有這個夢想,主要生活可以有人幫忙
我不怎麼想?

我不怎麼想?

我做了什麼意味著看到米飯烹飪?我得到了這個夢想,五線的主要土壤,但是Tu Ke水是錢的跡象,職業生涯更加真誠。他真誠地誠實。這是豐富的,這是夏瑞的巨星
夢想你的意思是什麼?

夢想你的意思是什麼?

你是什​​麼意思夢想的夢想?夢想,主要木材的五個要素,水的跡象,主營業務,主營業務,案子應該抓住魅力,不能疏忽,春天夢想的吉利夢想夏天的夢想不幸。詢問學者夢想
拯救夢想

拯救夢想

拯救夢想什麼意思?你夢想著拯救人嗎?拯救人們的夢想有一個現實,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週宮官方網站拯救人民夢想的詳細解釋。夢想著敵人被拯救出來
2022愛方向和生日是在[質量個性]中

2022愛方向和生日是在[質量個性]中

[救生員]有人說,在出生88天之前,胎兒已經知道哪天的出生,如何有優質的個性,將走在什麼樣的愛情之旅,將與生活生活有什么生活。今天
夢想切割剪裁

夢想切割剪裁

夢想切割剪裁什麼意思?你夢想切你的手是好的嗎?夢想切割手工切割手有一個真正的影響和反應,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官方網站夢想的細節,以削減手
夢想著親人死了

夢想著親人死了

夢想著親人死了什麼意思?你夢想夢想你的親人死嗎?夢想有一個現實的影響和反應,還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夢想世界夢想死亡的親屬的詳細解釋
夢想搶劫

夢想搶劫

夢想搶劫什麼意思?你夢想搶劫嗎?夢想著搶劫有一個現實的影響和反應,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週恭吉夢官方網站的詳細解釋。夢想搶劫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什麼意思?你夢想缺乏異常藥物嗎?夢想缺乏現實世界的影響和現實,還有夢想的主觀想像,請看官方網站的夢想組織缺乏異常藥物。我覺得有些東西缺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