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園附近有什麼好吃的蒼蠅館子(人家文化人吃的蒼蠅館子)
2023-05-17 08:52:16 2
作者簡介
成都人吳鴻,作家兼出版人,最大愛好除了讀書,便是與朋友下館子。他把自己多年來在成都以及周邊吃喝的心得體驗,陸續寫成隨筆,發表在博客「吳鴻的最近」上,很受粉絲歡迎。
作為一個文化人,吳鴻筆下的蒼蠅館子,無論是文風還是觀察角度,都和美食博主或美食記者們的文筆風格大為不同——風趣、生動、實在。但對於好吃嘴讀者們來說,「讀後感」應該都是一樣的:放下報紙就去找一家嘗嘗看!
七佰味江油肥腸
——老闆姓雷,三十多歲,未婚。他的理想是開一家能傳承下去的店……他喜歡寫網絡小說,網名叫流雲飛渡,已寫了兩部長篇了,我看了一部分,好看。
七佰味江油肥腸,有特色。因為老闆是來自江油的。七佰味有個特點,不讓你把菜點多了浪費,總是看人數,讓你適可而止,不然跟你毛起。
老闆姓雷,給人傲眉傲眼的感覺。我們要喝酒,說白酒自己去外面買,只有泡酒和啤酒,好像是你愛喝不喝的意思。其實跟他聊起來,才知道人家這是乾淨利落。每天要面對那麼多各式各樣的客人,不利落點不行。
雷老闆是在成都讀到碩士畢業後,借了母親八萬元開的店。他2008年4月28日那天到成都來開店,很快遇到了大地震,可想生意很難做。但是人家現在有兩家分店,還投資了一家修理廠。
老闆與大廚都是江油人,江油肥腸在江油是早上和中午就乾飯吃的。一份燒肥腸,一碗乾飯、一碗蔥花醋湯。就跟富順一樣,一碗豆花、一碗乾飯、一碗滷水湯,一頓早餐就美美的了。
而成都人早餐習慣是稀飯饅頭包子,或是麵條,要不就是豆漿油條。要油膩的肥腸成為成都人的早餐,難度可想而知。雷老闆只有放棄做早餐的想法,專賣中飯與晚餐。
雷老闆摸清了成都人萬變不離其宗的口味特點:麻辣鮮香嫩。在特有的幾個味型中,用傳統的方法,加上主菜肥腸就成了今天的七佰味特色了。
在我們點的所有菜品中,我敢說只有燒肥腸與滷肥腸有江油的傳統特色,其餘菜品都經過了改良。像幹煸肥腸、尖椒肥腸、仔姜爆肥腸、火爆腸頭、豆花肥腸、雙腸血旺等,都是成都人喜歡的家常味。
雷老闆三十多歲,未婚。他的理想是開一家能傳承下去的店。他喜歡寫網絡小說,網名叫流雲飛渡,已寫了兩部長篇了,我看了一部分。好看。
地址:肖家河中街26-32號(近永樂飯店)
劉鱔仁鱔魚飯莊
——劉鱔仁鱔魚飯莊,供給客人的菜不超過十種,他說:「夠了,大家來就吃這些,很巴適。我再炒啥子回鍋肉,就沒得啥子意思了。」
我問老闆:「劉鱔仁是你本名嗎?」他說不是,是朋友慫恿他一定要取這個名字的。他本名叫劉玉明,他說你寫的話,最好還是寫劉鱔仁。
這位劉老闆以前是跑運輸的,拉煤。他特別喜歡做菜,每個周末,朋友們都要到他家裡去吃他做的拿手菜,順便喝一臺。後來,朋友們就力推他做餐飲,開餐館。
去年是他在勝利鎮開飯莊的第十個年頭,我曾問他有沒有什麼打算,比如,把店面擴大些或是開到外面去。他沒有這個打算。他說有一個房地產商跟他說,給他三十畝地開店,對方只提成百分之三十,前提是一天要他賣三百斤鱔魚,他沒有同意,他說:「一天三百斤,夏天可以,五百斤都沒有問題,秋後是不可能的。」
他的意思是說夠格的土鱔魚源不能保證,讓他用其他方式飼養的鱔魚來做,他不幹。
劉鱔仁鱔魚飯莊有五個招牌菜,老闆說都是他自創的。這五個菜中,鱔魚、泥鰍、菜蛙都是現吃現剮,客人還可以參與進去,自己試試庖藝。
霍香鱔魚是六年前的一個誤會,以前他做的是霍香魚,有一天沒有魚,就用鱔魚來試了試,結果大獲成功,後來加以改進,加了大量的姜茸、蒜茸。
劉鱔仁鱔魚飯莊供給客人的菜不超過十種,老闆說:「夠了,大家來就吃這些,很巴適。我再炒啥子回鍋肉,就沒得啥子意思了。」
地址:雙流縣勝利鎮宜城路82號
彭山符記漂湯
——當地人叫漂湯為長壽湯。我猜測這道菜叫漂湯,可能是盆子裡見不到湯,而菜都漂浮在湯上面的原因吧。
漂湯是彭山的名吃,而符記漂湯是彭山最有名氣的一家。現在符記漂湯搬到了眉山的三蘇大道上。符記開在眉山或彭山實在沒有多大差別,彭山本來就屬眉山管轄,相距實在不遠,用農村的說法,就是過幾根田埂而已。
做漂湯,首先要用土雞和棒子骨熬成高湯,湯的講究,是對廚師的考驗,時間的長久,火候的大小,程序的繁複,沒有足夠的耐性,是不可能吊出上好的湯來的。
底菜有粉絲、白菜、火腿、金針菇、海帶、番茄、平菇、血旺、豆腐皮……燴上十多分鐘後,將葷菜,如心舌、香酥小魚、酥肉、豬肉片等,放在上面煮開,再撒上些蔥花,一盆好看又好下飯的漂湯就成了。
我猜測這道菜叫漂湯,可能是盆子裡見不到湯,而菜都漂浮在湯上面的原因吧。
這些看似普通的食材一鍋煮在一起,味道的鮮美卻是什錦湯、連鍋湯無法可比的。冬季進補,暖身養胃,這漂湯就派上了大用場,天天吃,都不得厭煩。
當地人叫漂湯為長壽湯。符記漂湯有兩位老人把店,應是夫婦吧,確實高齡,也很健旺,上上下下招呼不停,成為符記漂湯的活廣告。
魏宇兄跟老闆熟,但他還是把老闆叫過來說:「你這鍋少了樣東西。」
「什麼東西?」老闆問。
「你看一下呢!」
「……」老闆不願承認。
「貓貓魚,吃漂湯咋會沒有貓貓魚呢?不能到了眉山就少料了。」
老闆知道遇到內行了,說是沒有了,多給我們加了份肚條以表歉意。
少了貓貓魚並不影響漂湯的好。漂湯的鮮美,甑子飯的稻香,秘制的蘸料,我與魏大哥都認為,這都是我們醒酒的良方。
地址:三蘇大道中段眉州商城斜對面
何姐滷菜冒菜
——冒菜裡,何姐最引以為傲的是牛肉、毛肚、捃把和魷魚,是她冒菜的「四大金剛」。特別是冒牛肉,幾乎人去必點。
何姐滷菜冒菜店,是在一幢很老很老的居民樓下,破牆而開的店。要有多簡就有多簡,要多陋有多陋。
店名把滷菜放在冒菜的前面,不是因為叫起來順口,而是他們對滷菜的自信,還要高於冒菜。但是,本店中午不賣滷菜,要在晚上才有得吃,還得趕早,晚了就沒有了。不少人為了何姐的滷菜不知要多光顧幾回、多吃幾碗冒菜才能實現。
冒菜裡,何姐最引以為傲的是牛肉、毛肚、捃把和魷魚,是她冒菜的「四大金剛」。特別是冒牛肉,幾乎人去必點。
這個牛肉有來頭,不僅香嫩,而且回味無窮,我吃出了裡面的孜然味。要牛肉變嫩,最簡單的方法是放嫩肉粉,但現在的人大多都很反感嫩肉粉,我估計何姐不至於去冒顧客之大不韙。還有一種就是加孜然,在冰箱裡放一晚上。
滷菜的品種也不少,她最自信的是滷豬腳。很遺憾,去了幾次一次也沒有吃到,不過吃過了滷肉,確實不錯,用她自己的話說就是鮮嫩細膩。滷排骨、滷豬嘴、豬尾巴、捃把、豆腐乾還真是與眾不同。好久要去打些包回家下酒吃。
何姐叫何金玉,是土生土長的成都人,2004年在此開店,因為好吃,日子久了,門面開得更大了,聲名開始遠播,連臺灣的食家也來吃,還寫了對聯掛在店裡。無論何時去,只要何姐在,她都熱情得不得了,好像你早就是她的老朋友了一樣。
值得一提的是,何金玉姐姐也知道冒菜油重,多吃了不舒服。她特製了一種湯,簡單得不得了的南瓜湯,黃晶晶甜咪咪的,喝一碗,保證叫你不喊油葷重了。我女兒說:「這是我吃過的最好的南瓜湯。」
地址:青羊區桂花巷51號附3號(近長順上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