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清談婚姻嫁人是嫁一個家(心居三觀碎一地)
2023-04-22 21:18:07
《心居》是由海清、童瑤、張頌文等人主演的都市情感劇。該劇又是一部關於家長裡短的電視劇,而且還是開場就丟出「王炸」的那種,劇情可以說是「雷」到你不敢想像,三觀碎一地。毫不誇張地說,本地人和外地人看了都沉默的劇情。
因為這部劇就像是來「拱火」的,劇情不是拍上海人本地人和外地人的文化差別,更不會拍他們如何磨合的過程,而是簡單粗暴的拍兩者的矛盾。海清飾演的馮曉琴,是一個「外地媳婦」,嫁到上海十年了,每天任勞任怨,照顧老人,照顧老公孩子,是典型的家庭主婦。馮曉琴眼看著孩子一天天長大,為了孩子的將來,她計劃著要買房,不想一直跟老人擠在一個「老式小三房」裡。
起初,馮曉琴的人設,還是蠻正常的,一個外地人想要在上海擁有一套自己的房子,合情合理,外地人更缺「歸屬感」。但是,她買房子的方式,都想光靠借錢的實現。她逼著自己不爭氣的丈夫,一定要跟姐姐借錢,開口就是100萬。所謂的底氣,就是自己照顧了這個家十年。
劇情最可怕的一點,就是只會強調馮曉琴照顧家庭多難。實際上,丈夫也並非是「無業游民」,他只是缺少點上進心,學不下去,沒辦法考證,沒有辦法賺到更多的錢。整個家庭的收入來源,依舊是靠丈夫一個人的工資。妻子負責照顧家庭,丈夫負責打工賺錢,誰也沒有比誰高貴啊。只突出女人的辛苦,編劇到底是什麼用心?「望夫成龍」可以理解,可是當初也是馮曉琴倒追的丈夫,她自己難道不知道,自己的丈夫是什麼德行嗎?
馮曉琴的丈夫確實不爭氣。但是,這也牽扯不到姐姐顧清俞的身上。顧清俞確實也是有錢人,但是有錢人的錢也不是大風颳來的。你說差一點錢,人家給你補上,還能理解,一開口就是100萬,首付全靠借,不就明擺著不打算還了,換成你,你願意借嗎?馮曉琴壓根就還不起,口口聲聲說借,實際上她家的經濟收入,全靠丈夫的微薄工資,維持孩子上學都費勁,每月房貸還完,哪有錢還債。
從後面的劇情就可以得知,馮曉琴確實沒有想過怎麼還,因為他跟公公借了50萬之後,還是想著跟顧清俞借100萬,來為新房子裝修和買家具。我們就算假設馮曉琴有打算還錢,那麼她得幾年還清呢?她的存款僅有3萬塊錢,從後面她丈夫去世之後,也能得知,她家窮到連1000塊的補課費都拿不出來。
還有,不能光看自己的付出,也要看到收穫的。顧清俞沒有來照顧老人,同樣顧清俞也沒有伸手跟老人要錢,也沒有住在老人家裡。馮曉琴只說自己貢獻的,卻無視自己得到的。馮曉琴和老公住在老人的房子裡,上海的房租有多貴就不用我解釋了。還有,公公明知道馮曉琴是打算買房搬出去,最後還是給了她50萬買房。當然,馮曉琴接受這50萬合情合理,老人家給贊助兒子買房子沒問題,但是馮曉琴還不滿足,硬要姐姐顧清俞借她一百萬,就太貪得無厭了。
再說說她丈夫的死因,直接原因就是她鬧著要離家出走,在樓梯上和丈夫拉拉扯扯,才會導致丈夫摔下樓梯死亡。退一步說,即使直接丈夫的死因,算成是鄰居擺的玻璃導致。那麼,馮曉琴就沒有一點責任嗎?結果,馮曉琴的操作令人迷惑,她急於把責任推給別人,先是起訴鄰居,再大罵顧清俞摻和她的家事,甚至說顧清俞才是害死丈夫的元兇。
我們來復盤一下整件事,顧清俞和弟弟、爸爸在房間裡「開小會」,馮曉琴跑去偷聽,偷聽到了顧清俞讓弟弟提防自己的話,所以她氣得要離家出走。馮曉琴的丈夫,是為了攔下她,才在樓梯上摔下來的。
一般正常人,都會因為自己失手,害死了自己的丈夫而懊惱和後悔。結果,馮曉琴把責任全推給顧清俞,大概的意思,就是顧清俞幹涉她的「家事」。那麼我也可以反問,你不也是因為偷聽和鬧出走,才有後面的事情。而且,馮曉琴生氣,不是因為顧清俞說得不對,而是剛好說中了她的心思,她才會氣急敗壞。顧清俞既沒有當面說,也沒有說錯,真怪不到顧清俞頭上。
可笑的是,馮曉琴借錢的時候,就不說顧清俞幹涉她的家事。逼著顧清俞幫忙給自己妹妹安排工作的時候,也不說她幹涉家事。更可笑的是,馮曉琴丈夫的工作,也是顧清俞幫忙安排的。這一出事了,就怪顧清俞幹涉家事。顧清俞每次都是被迫來管弟弟的「家事」的,因為馮曉琴夫妻一吵架,爸爸就打電話讓顧清俞過來救場,顧清俞生著病,都得馬上趕到現場。
馮曉琴的「三觀」碎一地。自己的丈夫讓自己「作」沒了,說自己最委屈。退一萬步說,別人都有責任,難道她就沒有一點責任嗎?別人同樣是沒了弟弟、兒子、孫子啊。劇情總是強調馮曉琴照顧這個家十年的事情,卻淡化了公公給馮曉琴50萬的「贊助」,還有顧清俞幫忙介紹工作,平時給孩子買東西等等的幫助。
馮曉琴總是抱怨顧清俞一家人提防她,可是她確實也沒懷什麼好心思。她跟公公和顧清俞借錢,就是想要搬出去,而且計劃著未來接自己的媽媽和弟弟、妹妹去自己的新家。美其名曰讓自己和家人們,成為真正的上海人。但是,她內心裡想的「家人們」,不也是偏向娘家那邊的人。所以說,顧清俞偏向自己的弟弟也沒錯啊,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總之,馮曉琴的人設,起初一看好像沒什麼問題。可是仔細一品,發現劇情一直在放大「外地媳婦」的缺點,馮曉琴就是一個精緻利己主義,不借錢給自己就是「罪人」,本地人提防自己就是不對,自己算計別人就是理直氣壯。還有,編劇拿她送外賣的橋段「煽情」,我真的感動不出來,她至少都不用交房租,公公也一直在幫她,她活得已經比許多人容易了。或許,編劇也想不出什麼是窮人的生活,也不知道真正窮的人,能過得多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