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惡婆婆攪黃兒子婚姻電視劇(惡婆婆大戰兒媳婦的狗血套路)

2023-05-24 08:11:24 2

前段時間,《最美逆行者》在幾個平臺同步上映。開播前,出品方曾幾番自吹自擂,可剛放沒兩集,這部劇就逼停了豆瓣評分。

坊間有人問,為什麼大家只給一顆星。

答曰:因為沒有更低的選項。

現在評分功能已經被屏蔽了

其實,被罵那都是活該。

《最美逆行者》號稱取材自全民抗疫時期湧現出的先進人物和感人事跡,但在劇中,卻罔顧事實,大肆歪曲作出貢獻的女性的形象。

後來被扒皮,導演就是封建女德代表作《娘道》的總編劇,整體思路如出一轍。

截圖中的餵屎臺詞,來自於《逆行》單元。

在領導的呼籲下,已經離異的單親媽媽李文麗挺身而出,萬葉叢中一點紅,成為單位唯一的女性抗疫志願者。

如此與事實相悖的橋段,早已被多次鞭屍了,而更引起我關注的,是接下來的劇情:

李文麗來自小城市,結婚後任勞任怨,卻被婆婆百般嫌棄,處處刁難,只能離婚收場。在疫情爆發後,李文麗卻不計前嫌,主動照顧起了感染肺炎的婆婆,因此打動了前夫。

最終,在婆婆的首肯下,倆人復婚。

以德報怨的媳婦,尖酸刻薄的婆婆,和強行大團圓的結尾,讓我的記憶回到了那些個被迫跟我媽看各色國產家庭劇,而憋屈至極的晚上。

上網一搜,有同感的還不少

一個抗疫劇也得塞上婆婆添亂的戲碼,截圖來自於另一單元《婆媳戰疫》

鑑於此,我決定犧牲雙眼,在若干年後,重新回顧曾經制霸晚八點檔的一幹家庭劇,為大家整理出這份憋屈實錄。

1.婆媳生活憋屈實錄

據我考察,家庭劇的核心,就在於萬古如一的婆媳關係:

媳婦對婆婆千依百順,堪稱新時代二十四孝女德代表;

而婆婆則對媳婦萬般嫌棄,用實際行動打破「沒有無緣無故的恨」這句名言的緊密桎梏。

《小麥進城》中,楊文採自恃城裡人,看不起農村兒媳小麥,認為她配不上讀大學的兒子,所以見面就是菜刀招呼。

可惜對方技高一籌:以退為進,任打任罵不還手,但是也不走。眼見此計不成,楊文採心思急轉,再施二計。

全家吃飯,楊文採特意做了五個饅頭,沒有小麥的份兒,想用心理戰術暗示她是局外人,讓她知難而退。

就在兒子剛要掰一半給小麥時,楊文採又攔了回來,接著長舒一口氣,鄭重發表女德宣言:

你是大小夥子,該吃吃,不幹活兒的人就得餓著。

說罷,把自己手裡的饅頭給了另一個兒子。

儘管如此,小麥並沒有怨言,反倒還覺得,婆媳關係已經有了史詩級進步。

當然,硬抗的結果就是直接餓進醫院,灌營養液續命。

躺在病床上,小麥雙眼呆滯,猶見阿門,還反覆思索她媽教的為婦之道到底錯在哪裡:做女人,不就是要忍?

正所謂,飲食人慾。

依照家庭劇的敘事邏輯,一張小小的飯桌,就可以無限放大婆婆對兒媳釋放的惡之精華。

《金婚》中,進城來視察的婆婆,從剛進門就左嫌右挑沒好臉。

但上桌時,卻搶著盛飯——先把表層煮好的白米盛到兒子碗裡,最底下糊成煤炭的,直接刮出來推給兒媳文麗。

先別急著握拳。

在婆婆面前,好米飯和肉,那都不可得。

即使文麗已經把筷子伸到盤裡,也要被無情打掉。來回幾次,文麗只能乖乖吃辣椒。

類似高舉性別歧視大旗的雙標對策,往往貫穿婆媳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兒子和兒媳兩個人都上班掙錢,兒媳賺得多,工作也更多,但回到家,還要承包家務活兒,兒子絕不能沾手。

兒子出了軌,那是「每個男人都會犯的錯」,但錯更在兒媳:沒有魅力,留不住男人。

更賤格的是,男人可以搞小三,女人卻不能當回事,就算對峙也得心平氣和,不然就只能等著啪嚓吃耳光。

女德思想當然還要遺毒至下一代。

胎檢是女孩,又不要二胎?那就打掉重懷。

這位姥姥顯然忘記,自己是女性,她生的也是女性。

雖然當今科學已經表明,生男生女,都得依賴男方提供的染色體,跟女方沒什麼關係。

但婆婆們顯然不認這一套,依舊奉行家裡有皇位要繼承的選媳指南。

總而言之一句話,性別是原罪,挑刺沒商量。

如果婆婆的單人作戰能力不夠,老家的歹毒親戚各個都是好幫手。

《雙面膠》裡,婆婆和兒媳由於思想觀念和生活方式上的衝突,一直明爭暗鬥,婆婆眼見落了下風,只能暫時放棄對兒媳的管控。

就在兒媳以為自己勝利了的時候,婆婆卻排除萬難,堅持找來了兒子的表姐玉喜做保姆,其實是暗地打如意算盤,給兒媳麗娟找罪受:

不把洗衣粉衝乾淨,導致麗娟皮膚過敏;吃蝦不讓吐殼,美名其曰補鈣;連麗娟生的孩子,也直接抱走,一眼都不給她瞧。

好傢夥,生娃不能自己養,直接夢回大清朝。

其實,這些個讓每位正常人都火冒三丈的憋屈橋段,皆有現實的素材可以對照。

2.國產家庭劇起源考

中國內地首部家庭劇是1998年的《婆婆媳婦小姑》,標題即是全劇核心內容。

劇中,很多引發婆媳矛盾的導火索,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兒,比如兒媳小嬌把破了凍的絲襪扔到垃圾桶裡,節儉的婆婆看到後又撿了回來,縫縫補補,結果倆人就吵起來了。

就很像把很多家庭中婆媳由於觀念上的不同而引發的衝突給搬到了電視裡,真實感與細節度拉滿。

這取景就相當真實

而且,婆媳鬥歸鬥,總得來說,沒什麼深仇大恨,女主在很多時刻也會據理力爭,一點也不服軟。

不過,奠定婆媳大戰這一題材江湖地位的,是2007年由滕華濤導演、六六編劇、海清主演的家庭劇《雙面膠》。

這部劇講述了上海姑娘麗娟和東北小夥亞平的婚姻故事。

倆人出身不同,好在通過後期相似的環境,磨合到了一起。起初,二人世界倒還和和美美,壞就壞在,婆婆也要跟著一起過日子,生活開始風波不斷。

劇裡的婆婆來自農村,十分保守,與思想現代化的麗娟八字不合,任何小事都是大戰的導火索。

比如麗娟多吃了一塊肉,婆婆便語出驚雷,刻意嘲諷:

到了後期,更是野心暴露,不僅讓兒媳幫自己還錢,還讓她賣房給公公治病,兒媳不依就哭嚎亂叫。

夾在其中的亞平非但沒起到什麼調和作用,還在一來二去中暴露出了渣男本性。

當著老媽和孩子的面,幾次對麗娟實施家暴。掐脖子打耳光,簡直熟能生巧。

這也讓麗娟意識到,丈夫從前表現出的擔當和體貼,都是假象。

這部劇一經播出,就憑藉其真實感擊中了很多觀眾的痛覺。

在那個年頭,原生家庭理論還不多見,普遍被討論的是鳳凰男和孔雀女的結合,以及二人婚姻背後的婆媳矛盾。

金錢觀的不同只是矛盾第一步

劇中的各類橋段,仿佛就脫胎於天涯網友們的親身經歷。

其實,《雙面膠》的確取材於真實的案件,原型是05年發生的上海殺妻案。

吳麗君是上海城裡姑娘,自小品學兼優,男方雖說不是城裡人,但為人上進,也踏實善良,所以就俘獲了吳麗君的芳心。

可結婚也是慘劇的開始。吳麗君一家已經倒貼了婚房,婆婆仍然要兒媳出錢,再為自己的小兒子買房;

吳麗君生了女孩兒後,還被婆家百般嫌棄;最後,由於沒有滿足婆家的要求,吳君麗被丈夫毆打致死。

得知噩耗後,吳君麗的父親心肌梗塞,不久後跟著去世,母親直接進了精神衛生中心,一待十幾年。

而男方還面無悔色,說娶吳麗君就是為了她的上海戶口,既然不出錢幫襯著他們家,那這女人就沒什麼用了。

六六實地採訪後,在小說裡還原了大致結局。

讀來十分觸目驚心,女主慘痛的收場也讓很多讀者不由思考《雙面膠》背後的社會議題。

不過,劇版所選用的結局卻迥然不同。

由於亞平和麗娟發生矛盾,一時沒留意,孩子就從二樓掉了下來,這件事讓婆婆有了根本的轉變,決定主動退出他們的生活。

最後一幕,婆婆躺在病床上,握著孫子的手安然離世,麗娟和亞平站在床邊,終於和解。

據導演說,他本來拍了兩個結尾,但符合原著的結尾不太「光明」,照顧到觀眾的感受,就採用了雖然不遵循事實但比較溫情的。

事實證明,觀眾更能接受這樣的呈現效果。

《雙面膠》的成功,也讓許多導演捕捉到了財富密碼,開始大量批發專注於家長裡短、婆媳矛盾的家庭劇。

3.變味兒的家庭劇

2010年,一部神劇《婆婆來了》橫空出世,由彼時還能看出「校草」模樣的沙溢主演。

說它神,是因為它在僅僅二十幾集的劇情裡,把國產家庭劇的人物關係和憋屈橋段來了個完整大雜燴。

又是鳳凰男、孔雀女與惡婆婆的故事

結婚後,婆婆跟著兒子王傳志,住進了何琳父母十幾前年就買給女兒的房子,緊接著,婆婆的閨女、大兒子、大兒媳也住了進來,全不拿自己當外人。

但他們還是不滿足,總覺得不是自己的房子,住起來不踏實。

於是一合計,打算給何琳父母當年買房時花的一半價錢,在房產證上加上王傳志的名字。

也就是用當年的物價,買現在的東西。

二十年來,北京房價的漲勢不用我多說。這家的操作,時間概念遠超《信條》,迷惑指數堪比做夢。

但為了女兒的幸福,何琳父母答應了。

不過,婆婆的作妖之路絕不以親家的態度為轉移:在知情的情況下,故意燉了何琳養了幾年的寵物;背後說人老爹壞話,被拆穿後對著兒子一哭二鬧三上吊,慫恿王傳志動手修理媳婦。

煽風點火一套一套的

王傳志自然遺傳了他們家族的不要臉血統,說不過就直接動手家暴。

在何琳幾次原諒他後,為了給大哥還債,趁著何琳懷孕不在,王傳志還把房子偷偷給賣了。

即使如此,想讓婆婆轉變、讓兩家人和解,也很簡單——懷上男胎。

故事的最後,女主懷了男孩兒,婆婆態度大轉變,出去撿垃圾賺錢,說是要給何琳更好的未來,此時的何琳也理解了婆婆的難處,一家人開始幸福生活。

大團圓式結尾,劇情之魔幻,轉折之強硬,我是沒法理解。

乍一看,這部劇的套路和《雙面膠》很相似,但實際上,卻是畫虎不成反類犬,描摹錯了重點。

《雙面膠》裡,各類雞毛蒜皮的小事,背後都無外乎是婆媳矛盾、夫妻矛盾、父子矛盾,而它們所映射的,更是不同思維方式的交鋒。

有調研顯示,2010年左右,家庭劇的主要受眾為80後群體。

由於時代環境的影響,60後的父母普遍難以擁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而80後獨生子女則正好趕上了高校擴招的紅利,這也讓城鄉之間的壁壘在表面上進一步消融。

於是,鳳凰男和婆媳矛盾順利成章,成為當時家庭關係中十分突出的話題。

《雙面膠》最成功的地方,就在於它把握住了時代脈搏。

類似的還有《金婚》與《父母愛情》,設置的年代背景不同,卻都聚焦時代背景與社會面貌下,那些小人物們特殊又平凡的故事。

畢竟,大多數的家庭生活,是由無數件繁瑣小事組成的,結婚、生子、飲食、起居,婆媳矛盾實在沒必要成為重點。

相比之下,《雙面膠》的不足之處也十分明顯。

聚焦婆媳矛盾,卻刪去真實的陰暗面,並改為莫名的大團圓結尾,使得這部劇消解了小說原有的社會價值,也失去了真實自有的萬鈞之力。

從深刻的大眾議題淪落到了解悶的飯後閒劇,溫情過後,什麼都不剩。

這個選擇,無論有意無意,都在客觀上遵循並強化了女主「忍耐」的特性:即使受到再多委屈,也要與男主和好。

放在生活中,這是個人選擇,旁人無權幹涉。

但被採納到電視裡,那就帶著點灌輸意識形態的意味了。

此後的大量家庭劇更是拿捏錯了方向,以為家庭劇就是要傳達「磨難皆可忍,家和萬事興」的理念,和二十四孝女德的守舊思想。

4.國產家庭劇的聖母學

2005年到2015年,家庭劇坐上批發生產線,如雨後春筍般湧現。

以「婆婆」「媽媽」為關鍵字進行拼湊,隨口就是當年的大熱劇:《婆婆也是媽》《當婆婆遇上媽》《獨生子女的婆婆媽媽》。

不過,如果都是固定套路,觀眾難免會審美疲勞,所以家庭劇的設定也在不斷更新著。

這次可能是城裡惡婆婆VS農村好兒媳,下次也許就會身份性格完全對調,這部是豪門中的婆媳不和,下部就是小鎮裡的妯娌風波。換湯不換藥。

更加不變的,還有劇中的女主角,不管是什麼身份,都要歷經世間磨難,承受惡人摧殘,並辛苦把持扶不起的家,最後終於收穫幸福。

王麗雲在武林外傳裡演的也是個惡婆婆

48歲仍在扮演小姑娘的王茜華

雷同劇還催生了惡婆婆專業戶王麗雲和好媳婦代言人王茜華,深受毒害的觀眾,已經練成見一人而知全劇的本領。

從王茜華的百科上,我們也能一窺當時女主家庭劇的風貌。

可憐這些女演員,明明演技都在線,只能重複演形象雷同的惡婆婆和苦兒媳。

其實,這類角色,在寶島臺灣早就吃香了。

現在說起《啞巴新娘》,相信你腦海裡還會自動滾放「燃燒 燃燒」的BGM,以及梳著大劉海,塗著芭比粉的苦命女主角。

這位女主名為林靜雲,由於童年時的經歷,自10歲後就不會說話了。

長大後,為了償債,嫁給了周家二少爺,但沒成想這是個騙婚幌子,真正迎娶她的是動不動就咳血的大少爺。

即使如此,林靜雲依然用心伺候著周少樸,而周少樸自知時日不多,就用盡辦法折磨她,期望她能主動離開。

除了丈夫的摧殘,林靜雲要面對的還有婆婆的虐待和小姑的使絆,但她依然不屈不撓,悉心照顧丈夫,頑強在周家生存。

家裡大把幹粗活力氣大的男傭,但按摩這樣的活兒也要女主做

在故事的最後,她還會開口說話了。

十幾年前,這部劇經各大電視臺引進,憑藉著俗套的情節、煽情的配樂和做作的臺詞,牢牢佔據了廣大中老年婦女朋友們的心。

主演嶽翎更是直接登上苦情女王的寶座,與陳德容、劉雪華等人並尊。

嶽翎、陳德容、劉雪華

大陸的苦情劇也不甘落後,《芸娘》、《順娘》、《我的醜娘》都圍繞著苦命女主做文章。

初看還挺有意思,但看多了,就能發現,都是以讚美女性的忠孝仁義為幌子,用毫無邏輯的苦難橋段騙取觀眾眼淚。

如今,大家對這些家庭劇都不買帳了,從豆瓣上這幾年的評分趨勢就可見一斑。

然而,市場上依然不斷迸發著垃圾作品,因為觀眾不變。

《娘道》的導演郭靖宇曾在採訪中很自豪提到:堅持每年都做傳奇劇的,只有我一個了。

針對類似電視劇收視與口碑成反比的情況,他指出,這些本來就不是給年輕人拍的,受眾都是中老年女性觀眾。

對於這些苦過來的一代人,劇中女主無限憋屈的經歷和無限忍耐的品性,能讓她們在共情之餘,更容易被打動。

但被迫忍耐與被迫苦難,原本就是現實對女性的壓迫,這些根本就不該被歌頌。

強行讚美,只是在混淆概念。

其實,變味的家庭劇,和所謂的大女主劇,本質都是相同的,都只是打著歌頌女性的幌子。

比如幾年前的《我的前半生》,原著裡,師太給子君安排了很符合「港女」特色的成長路徑,靠著自己在陶藝藝術上的天賦和努力,一步步迎來新的人生。

但劇中,就被改成了還是得依靠霸道總裁才能成功。

不過話又說回來,這些電視劇仍能成批立項、過審,繼而荼毒觀眾,都是有理由的。

2018年,王茜華主演的《歲歲年年柿柿紅》上映,依然是老一套,豆瓣評分4.2,後來它被評為飛天獎優秀電視劇

主流宣傳部門對於這種「犧牲個人,成全大局」價值取向的嗜好,與唾棄它的年輕人形成鮮明對比。

在《我的前半生》發布會上,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就發表觀點,認為《我的前半生》電視劇相比亦舒的小說,更微妙、更大氣、更完整。

原本是女性獨立成長的清流故事,被改編成了搶男人、閨蜜撕逼、靠男人才成功的俗套國產家庭劇。

這到底大氣在哪裡,我是不懂。

就如同《最美逆行者》,說白了,它更像是抗戰神劇,說是讚頌英雄人物,還不過都是為了迎合部分觀眾的低級趣味。

只不過,抗戰神劇靠的是無腦爽,而《最美逆行者》背後的系列家庭劇,靠的是無腦虐。

打著讚美旗號,本質上是對女性形象的束縛。

生活中有那麼多成功女性的例子,根本無需任何包裝和美化,真實本身,就已經很有力量。

,
同类文章
貓咪多久需要擠肛門腺(貓咪肛門腺到底要不要擠)

貓咪多久需要擠肛門腺(貓咪肛門腺到底要不要擠)

鏟屎官最近聞到自家的貓咪散發出一股臭味,久久揮散不去,走哪帶哪。 貓咪也開始頻繁在地上摩擦自己的屁股,這是貓咪需要擠肛門腺了嘛? 鏟屎官立刻就某度了一下,結果有人說要擠!有人說不要擠!這給人整暈乎了,到底是擠還是不擠啊! 本篇文章就幫鏟屎官們理理清楚,先出結論:不用擠!
寧波流浪狗愛心救助直播(寧波最暖心物業)

寧波流浪狗愛心救助直播(寧波最暖心物業)

救人一命 勝造七級浮屠 那救狗一命呢? 天熱了 小動物們都很愛折騰啊 論壇上剛來了一隻最不要臉的邊牧犬 現在又有了一隻錯估自己頭型 伸進欄杆卻出不來的流浪狗 …… (拍的略糊,可這小眼神看著又慘又想笑) 東論網友@quyd拍攝 終於,這副慘狀引來好心
蜘蛛俠新角色首曝(蜘蛛俠新女友黑貓)

蜘蛛俠新角色首曝(蜘蛛俠新女友黑貓)

2021年還剩下幾天就將成為過去式,而未來式的2022年也是站在了接力點前,而伴隨著2022年虎年的到來,關於漫威這段時間的很多消息傳聞也是不斷湧現出來,有關於後續的項目作品的,也有關於之前漫威項目新消息的。 所以,今天咱們就來看看,漫威這段時間都有哪些新消息曝光: 【1】8個漫威秘
狗突然的對主人叫心臟都要嚇壞了(主人以為狗狗躺在血泊中)

狗突然的對主人叫心臟都要嚇壞了(主人以為狗狗躺在血泊中)

家裡養了狗,那真就是隨時準備迎接新驚喜,尤其是柯基這種渾身上下散發著「智慧」氣質的狗狗。 這隻超可愛的柯基叫作Cartier,它的主人在泰國大城經營著一家咖啡館兒,平時它就跟主人在店裡呆著,四處遛遛什麼的。 前幾天主人像往常一樣讓Cartier出門自己上廁所然後等它回來。結果等了好久
貓超卡划算嗎(10元貓超卡又來了)

貓超卡划算嗎(10元貓超卡又來了)

前言:收到顯示器,黑色背景下全是彩色亮點,換貨; 不過27寸4K的屏幕,用電腦真的爽,比筆記本爽多了,雖然我這個筆記本是16寸的。01 10元貓超卡又來? 一、活動概覽 活動地址:https://developer.aliyun.com/adc/series/activity/serv
戰神貓熊滿級(娜貓的雙子指令形態登場)

戰神貓熊滿級(娜貓的雙子指令形態登場)

在最新的特攝雜誌上,出現了比較有趣的劇照,首先就是關於女騎假面騎士娜貓的新形態。雖然是女騎,但其實她的新形態比較少,目前一直都是在使用這個節拍形態,終於有了新的形態了。另外就是之前因為基洛利而下線的假面騎士棕熊,似乎並沒有死亡,然後再度歸來。然後就是假面騎士極狐和邪魔徒的立場了,似乎是合作了?因為
世界排名前10最聰明的狗貴賓(能記住一千多個單詞)

世界排名前10最聰明的狗貴賓(能記住一千多個單詞)

2021年5月10日,Hub City Animal Project宣布展出一座銅像,以紀念「世界上最聰明的狗狗」——Chaser。 她有多聰明呢?她在1歲時就能記住約4百個單詞,在三歲時,她的詞彙量已經超過了一千個! Chaser飼主的女兒Bianchi還說道,除了知道哪個單詞對應
淘寶目前暢銷的玩具(天貓618四大類玩具熱賣榜)

淘寶目前暢銷的玩具(天貓618四大類玩具熱賣榜)

截止6月20日23:59,天貓「618年中大促」落下帷幕。與往年鋪天蓋地的宣傳相比,今年整個活動周期都顯得有些安靜,平臺方甚至沒在活動結束第一時間發布最終成交額數據。這不免讓人忐忑:今年的行情是否很差? 從玩具業來看,不是很樂觀。中外玩具全媒體中心記者從部分廠商處獲悉,由於疫情對經濟造成的
愛養貓的女生什麼性格(養女兒如養貓)

愛養貓的女生什麼性格(養女兒如養貓)

在眾多想生兒子的家庭中,不全是因為重男輕女,而是有些夫妻感覺養女兒後經歷失望和傷心,許多方面要比養男孩更操心。 可女兒不是一直被稱為爸爸媽媽的貼心小棉襖嗎?為何會有人這樣比喻女兒呢?這不得不提有些女孩總在感情中犯傻的情況。 不久前的假期我參加了多場婚禮,現場有許多新娘新郎的長輩,在一聲聲祝
已滅絕的金剛鸚鵡(最高可賣上萬歐元)

已滅絕的金剛鸚鵡(最高可賣上萬歐元)

金剛鸚鵡原產於巴西的亞馬遜熱帶雨林地區。圖據《國家地理》網站 金剛鸚鵡是色彩豔麗的大型鸚鵡,羽毛五彩斑斕,像彩虹一樣漂亮。平均體長在90-100釐米左右。它們智商很高,模仿能力超強,平均壽命有65年之久。由於廣受喜歡,金剛鸚鵡長期以來成為不法分子走私的對象。據美國《國家地理》雜誌報導,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