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城帶你了解古老而神秘湘西(那山那人那狗只此青綠)
2023-05-24 17:20:42
(1)
電影《那山那人那狗》完成後,國內各大電影發行公司都不感興趣,結果只賣出1個拷貝,被稱為「國內發行幾乎等於零的電影」。最後影片直接賣給了電影頻道,價格48萬。
《那山那人那狗》海報
與之相反的是2001年《那山那人那狗》正式在日本巖波影院上映後,僅僅半年時間就斬獲約合人民幣2千多萬票房,至2001年10月,票房累計超過3.5億日元,取代張藝謀導演的《我的父親母親》成為日本境內票房最高的中國電影。上映一年,票房超過4億日元。至2003年11月,票房累計高達8億日元。
導演霍建起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78級美術系,他的同學有張藝謀、陳凱歌、田壯壯等,這批人後來被稱為中國第五代導演,時至如今,仍然是中國影壇不可忽視的一股強大力量。霍建起在影片中充分展現了自己精湛的電影美學功底,全片構圖嚴謹工整,人物感情充沛,節奏張弛有度。
《那山那人那狗》有著強大的電影美學品位
《那山那人那狗》在湖南綏寧縣、通縣、大園古苗寨、上堡古國等地取景,那裡有很多明清建築,裡巷阡陌、古蹟斑駁、飛簷翹角、樸拙滄桑。細雨一落,青石板路綿延陳舊故裡,老樹遠山迴蕩飛蛾流螢,一片風雨下,人間溫柔而落拓。
只此青綠
應該說,《那山那人那狗》獲得日本觀眾的喜愛是毫不為奇的,它飄逸淡然,有魏晉風度,霍建起選擇以綠色為主色調,電影中,湘西的綠汪洋恣肆連綿不絕,空氣中、霧靄中、雨水中、群山中、山野中、苗寨中,到處都充溢著明亮的綠色、朦朧的綠色、熱烈的綠色,小橋流水、石板小路、古村鄉居,這種美既是中國的,又是國際的,尤其符合日本「物哀、幽玄、侘寂」的傳統美學觀點,加之濃鬱的少數民族風情和鄉土情懷,使得《那山那人那狗》文藝而舒緩,猶如一篇優美而純真的散文詩。此外,父親飾演的郵遞員為了山區的郵政事業奉獻一生,這種專注的職業精神也頗符合日本人對於職業尊嚴的嚮往,這與降旗康男導演的《鐵道員》及瀧田洋二郎導演的《入殮師》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2)
1998年,瀟湘電影製片廠廠長康健民找到霍建起,準備將小說《那山那人那狗》拍成電視劇,但霍建起覺得,還是拍成電影比較好。
小說《那山那人那狗》是作家彭建明創作的第5篇小說,於1983年發表於《萌芽》雜誌,後來這篇小說獲得全國優秀小說獎。這是一部短篇小說,只有四五頁,心理描寫較多,當時霍建起的妻子思蕪擔任編劇,為了達到一部電影的容量,編劇增加了大量對話,還將許多人物從回憶帶入現實,從而豐滿了劇本,霍建起看完劇本,認為劇本寫的很好,藝術性極高。
因為拍攝地位於湘西大山深處,交通極為不便,一切攝影器材等都是通過僱傭當地的腳夫挑到拍攝地點。湖南群山綿延,山間唯有一條窄窄的石板路,挑夫在前面走,霍建起和主創團隊就跟在後面,就是靠著這樣「原始」的慢節奏,《那山那人那狗》完美的復刻了別致的湘西風情。
劇照
電影中,飾演父親的滕汝俊是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畢業的學生,後來又擔任中戲的總務處長,他幾乎沒有演過主角,演的全是配角,比如張藝謀導演的電影《紅高粱》中的羅漢,滕汝俊演技精湛,是一位老戲骨。選角的時候,不管是導演,還是編劇,抑或攝影師,都覺得滕汝俊的形象非常適合飾演父親一角。他身上有一種雖「泯然眾人」卻極具親和力的銀幕氣質,在拍攝一個長鏡頭的時候,滕汝俊一不小心掉入了路邊的一個小懸崖,當時飾演兒子的劉燁正是他的學生,急忙問滕老師有沒有事,滕汝俊回答的第一句話卻是自己的臉有沒有受傷,他並不怕毀容,實是擔心臉受傷了會影響拍攝進度。《那山那人那狗》是滕汝俊第一次擔任男主角,也為他贏得了金雞獎的影帝桂冠。
滕汝俊和劉燁
選擇劉燁則頗為戲劇性,當時為了選演員,霍建起和團隊去了北京電影學院和中央戲劇學院,原本是去衝著陶虹和段奕宏去的,但當時這兩個人正在排大戲,於是霍建起就等他們下課,等待的時候,發現大二學生劉燁正在操場和一班哥兒們熱火朝天的打籃球,劉燁還在那裡秀扣籃,霍建起一開始以為他是體育生,後來一問得知是學表演的,就有意選他飾演兒子一角,再之後還讓劉燁試了戲和臺詞,最終確定下來由他飾演兒子,霍建起還讓劉燁再挑一個女生飾演影片中的侗族姑娘,劉燁推薦了章子怡和袁泉,但章子怡當時已和張藝謀的《我的父親母親》籤約,袁泉也籤了電影《春天的狂想》,最後,劉燁選了低一級的學妹陳好。
為了拍好戲,劉燁付出很多,由於成本有限,劇組人員都是坐火車去長沙,然後再從長沙坐長途汽車到組裡,劉燁在車上還遇上了車匪路霸劫車。因為和狗的對手戲很多,他就和大狼狗住在一起,以便培養感情。因為水土不服,劉燁還一度住院掛點滴,後來製片主任和導演去看他,問他怎麼樣能好的快點,劉燁就說小時候自己生病父親曾說吃個西瓜就好了,於是製片主任和導演就給劉燁買了一個西瓜,劉燁就一邊掛點滴一邊吃西瓜,沒想到真的掛了兩天就好了。
劉燁
拍攝《那山那人那狗》的時候,劉燁正是最好的年華,青春逼人,霍建起也用鏡頭留下了劉燁真實的青蔥時光和稚氣時代。《那山那人那狗》給滕汝俊帶來了一座影帝獎盃,也給第一次演戲的劉燁一個金雞獎男配角提名。
(3)
《那山那人那狗》是國內為數不多的反映郵政題材的電影故事片之一。由於題材關係,當時基本上沒有什麼投資方對這部電影感興趣,無奈之下出品人康健民只得到處籌錢,但最後獲得的投資還是太少,霍建起最終可以使用的資金只有210萬元,這在當時來講,算是一部小成本電影。
錢雖然少,但影片製作用心,如同《我的父親母親》一樣,《那山那人那狗》以自己獨特的美學風格,碧綠的河水,廣袤的原野,磅礴的遠山,加之夕陽、竹笛、吊腳樓等,構築出一幅恍若桃花源般的美麗圖景。影片中所傳遞表現出來的父子情、夫妻情、鄰裡情尤其感人,令不少觀眾潸然淚下。
《那山那人那狗》如詩如畫
《那山那人那狗》是典型的「牆裡開花牆外香」,在日本上映後,《朝日新聞》、《每日新聞》、《北海道新聞》等媒體相繼發表評論文章,讚嘆這部影片以清新的自然風光和質樸的真情實感感動著每一位觀眾。在電影的推動下,原著小說及其他六個短篇小說在內的日文版彭見明小說合集《那山那人那狗》在日本發行近14萬冊,甚至不少看過該片的日本人開始學習中文。
2015年,在《那山那人那狗》中飾演父親的滕汝俊去世;2019年,《那山那人那狗》4K修復版於中國電影資料館首映,近600名觀眾現場觀看了修復一新的影片,重溫了上世紀80年代湘西那對鄉村父子郵差的感人故事;2022年1月,曾經放映《那山那人那狗》的日本巖波劇場發布公告,鑑於新冠疫情影響,劇場將於2022年7月29日永久關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