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灰鸚鵡簡介(但你了解她是何種類有何特點嗎)
2023-05-24 09:20:40 2
最近大家都被一隻能說會道的鸚鵡小灰刷屏了,也形成了不少的「灰迷」。有些「灰迷」也在評論區或者私信上問我這是什麼鸚鵡,壽命多久,有什麼特點等,看著大家這麼感興趣,小編也就給大家搜集了一下非洲鸚鵡的知識,做下科普。網紅鸚鵡小灰是非洲灰鸚鵡,詳細介紹請看下方。
非洲灰鸚鵡(學名:Psittacus erithacus)屬於大型鸚鵡,是典型的攀禽,對趾型足,兩趾向前兩趾向後,適合抓握,鳥喙強勁有力,可以食用硬殼果。尾巴短,頭部圓,面部長毛,喜攀爬,不善飛翔。非洲灰鸚鵡是已知的幾種可以和人類真正交談的動物之一,這也使得它們成為知名度最高的寵物鳥之一。主食各類種子、堅果、水果、花蜜、漿果等。分布於非洲。
1、 非洲灰鸚鵡外形特點
3 非洲灰鸚鵡繁殖方法
非洲灰鸚鵡繁殖期開始於3歲左右,繁殖季節因地而異,東非約在1至2月及6至7月的乾燥季節。築巢在離地面10-30米高的樹洞內,通常一窩產2-3枚卵,偶爾4枚。孵化期28至30天,幼鳥剛孵出時只有14-16克重,5釐米長,約75-80天後羽毛長成,離巢期大約80天,圈養的非洲灰鸚鵡可以活到50歲。剛引入飼養的非洲灰鸚鵡成鳥通常十分緊張與不安,尤其是野生。通常表現的非常焦慮,適應新環境的時間較長,它們算是中大型鸚鵡中比較安靜的種類,不常打擾它們就不太會吵雜,但是灰鸚也是中大型鸚鵡中較容易養成拔羽惡習的種類之一,無聊、焦慮、缺乏關愛、空間狹小、壓力、營養不均衡等因素皆有可能導致拔羽症,飼主宜多加注意和照顧,手養的幼鳥非常可愛迷人,它們過人的模仿能力使得主人在飼養的過程中特別有趣,許多幼鳥在主人用心教導之下就學會說話,是很理想的寵物鳥,須提供多樣性的食物,各種蔬菜、水果、種子、堅果、穀物需均衡提供,尤其是鈣質的攝取尤為重要,日常生活中可以添加維生素補充劑。
4 、非洲灰鸚鵡簡介
非洲灰鸚鵡通常棲息在低海拔地區及雨林。群居性,喜愛在近河流與湖泊邊的樹上或棕櫚樹上棲息,通常數隻一起活動。非洲灰鸚鵡的人工繁殖在國際上非常成功,所以數量充足;但提姆那亞種則已面臨絕種。 主要分布在非洲中部及西部,西從幾內亞比索起,東到肯亞西部。分布國家包括安哥拉、象牙海岸、蒲隆地、喀麥隆、中非共和國,剛果民主共和國、赤道幾內亞、加彭、加納、肯亞、奈及利亞、盧安達、聖多美普林西比、坦尚尼亞聯合共和國、烏幹達。偶進貝寧和多哥。
看完這些相信「灰迷」們都比較清楚了吧,躍躍欲試想自己養只鸚鵡的可以好好考慮下了。小編多說一句,一旦飼養了,就請負責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