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2m物聯網應用舉例(物聯網起源發展M2M概念)
2023-04-24 13:51:00 1
m2m物聯網應用舉例?物聯網的起源:(1)1990 年物聯網的實踐最早可以追溯到 1990 年施樂公司的網絡可樂販售機 ——Networked Coke Machine,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於m2m物聯網應用舉例?跟著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m2m物聯網應用舉例
1物聯網的起源物聯網的起源:
(1)1990 年物聯網的實踐最早可以追溯到 1990 年施樂公司的網絡可樂販售機 ——Networked Coke Machine。
(2)1995 年比爾蓋茨在《未來之路》一書中也曾提及物聯網,但未引起廣泛重 視。
(3)1999 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的 Kevin Ash-ton 教授首次提出物聯網的 概念。
(4)1999 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建立了「自動識別中心(Auto-ID)」,提出「萬物 皆可通過網絡互聯」,闡明了物聯網的基本含義。早期的物聯網是依託射頻識別 (RFID)技術的物流網絡,隨著技術和應用的發展,物聯網的內涵已經發生了較 大變化。
(5)2003 年美國《技術評論》提出傳感網絡技術將是未來改變人們生活的十大 技術之首。
(6)2004 年日本總務省(MIC)提出 u-Japan 計劃,該戰略力求實現人與人、 物與物、人與物之間的連接,希望將日本建設成一個隨時、隨地、任何物體、任 何人均可連接的泛在網絡社會。
(7)(權威)2005 年 11 月 17 日,在突尼西亞舉行的信息社會世界峰會(WSIS) 上,國際電信聯盟(ITU)發布《ITU 網際網路報告 2005:物聯網》,正式提出了物 聯網的概念。物聯網的定義和範圍已經發生了變化,覆蓋範圍有了較大的拓展, 不再只是指基於 RFID 技術的物聯網。
(8)2006 年韓國確立了 u-Korea 計劃,該計劃旨在建立無所不在的社會 (ubiquitous society),在民眾的生活環境裡建設智能型網絡(如 IPv6、BcN、USN) 和各種新型應用(如 DMB、Telematics、RFID),讓民眾可以隨時隨地享有科技智 慧服務。2009 年韓國通信委員會出臺了《物聯網基礎設施構建基本規劃》,將物 聯網確定為新增長動力,提出到 2012 年實現「通過構建世界最先進的物聯網基 礎實施,打造未來廣播通信融合領域超一流信息通信技術強國」的目標。
(9)2008 年後,為了促進科技發展,尋找經濟新的增長點,各國政府開始重視 下一代的技術規劃,將目光放在了物聯網上。在中國,同年 11 月在北京大學舉 行的第二屆中國移動政務研討會「知識社會與創新 2.0」提出移動技術、物聯網 技術的發展代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形成,並帶動了經濟社會形態、創新形態的 變革,推動了面向知識社會的以用戶體驗為核心的下一代創新(創新 2.0)形態 的形成,創新與發展更加關注用戶、注重以人為本。而創新 2.0 形態的形成又進 一步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健康發展。
(10)2009 年歐盟執委會發表了歐洲物聯網行動計劃,描繪了物聯網技術的應 用前景,提出歐盟政府要加強對物聯網的管理,促進物聯網的發展。
(11)2009 年 1 月 28 日,歐巴馬就任美國總統後,與美國工商業領袖舉行了一 次「圓桌會議」,作為僅有的兩名代表之一,IBM 執行長彭明盛首次提出「智 慧地球」這一概念,建議新政府投資新一代的智慧型基礎設施。當年,美國將新 能源和物聯網列為振興經濟的兩大重點。
(12)2009 年 2 月 24 日,2009IBM 論壇上,IBM 大中華區執行長錢大群. 公布了名為「智慧的地球」的最新策略。此概念一經提出,即得到美國各界的高 度關注,甚至有分析認為 IBM 公司的這一構想極有可能上升至美國的國家戰略, 並在世界範圍內引起轟動。
(13)2009 年 8 月,溫家寶「感知中國」的講話把我國物聯網領域的研究和應 用開發推向了高潮,無錫市率先建立了「感知中國」研究中心,中國科學院、運 營商、多所大學在無錫建立了物聯網研究院,無錫市江南大學還建立了全國首家 實體物聯網工廠學院。自溫總理提出「感知中國」以來,物聯網被正式列為國家 五大新興戰略性產業之一,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物聯網在中國受到了全社會 極大的關注,其受關注程度是在美國、歐盟、以及其他各國不可比擬。
2物聯網的發展物聯網的發展主要從傳媒影響、關鍵技術、關鍵領域、應用模式和建設情況 5 個方面進行介紹。
1. 傳媒影響: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1)物聯網在傳媒方面拓展了新的疆界,物聯網代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轉變。
(2)傳媒領域的梳理和引導可以為物聯網的發展提供支持。
(3)物聯網和傳媒可以形成對接的接口,使相關人員具有人際傳播的素養。 (4)物聯網和傳媒在深遠方向上可以融合,傳媒代表了大眾化和信息化的一種 載體,而物聯網又使得萬事萬物進入到信息互聯當中。
2. 關鍵技術:在物聯網應用中有三項關鍵技術。
(1)傳感器技術:這也是計算機應用中的關鍵技術。大家都知道,到目前為止 絕大部分計算機處理的都是數位訊號。自從有計算機以來就需要傳感器把模擬信 號轉換成數位訊號計算機才能處理。
(2)RFID 技術:也是一種傳感器技術,它融合了無線射頻技術和嵌入式技術為 一體的綜合技術,RFID 在自動識別、物品物流管理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 (3)嵌入式系統技術:是綜合了計算機軟硬體、傳感器技術、集成電路技術、 電子應用技術為一體的複雜技術。如果把物聯網用人體做一個簡單比喻,傳感器 相當於人的眼睛、鼻子、皮膚等感官,網絡就是神經系統用來傳遞信息,嵌入 式系統則是人的大腦,在接收到信息後要進行分類處理。
3. 關鍵領域:RFID、傳感網、M2M、兩化融合。
4. 應用模式:可以歸結為兩種基本應用模式:
(1)對象的智能標籤。通過 NFC、二維碼、RFID 等技術標識特定的對象,用於 區分對象個體例如智慧卡上的金額餘額,二維碼中所包含的網址和名稱等。 (2)對象的智能控制。物聯網基於雲計算平臺和智能網絡,可以依據傳感器網 絡用獲取的數據進行決策,改變對象的行為進行控制和反饋。例如根據光線的強 弱調整路燈的亮度,根據車輛的流量自動調整紅綠燈間隔等。
5. 建設情況 物聯網在實際應用上可滲透到各行各業,物聯網技術是一項綜合性技術,是一項 系統,它主要涉及 RFID、傳感器、嵌入式軟體、傳輸數據計算領域的研究應用。
3 M2M 的概念M2M 是 machine-to-machine 的簡稱,即「機器對機器」的縮寫,也有人理 解為人對機器(man.to.machine)、機器對人(machine-to—man)等,旨在通 過通信技術來實現人、機器和系統三者之問的智能化、交互式無縫連接 。 M2M 設備是能夠回答包含在一些設備中的數據的請求或能夠自動傳送包含 在這些設備中的數據的設備。M2M 通信與物聯網的核心理念一致,不同之處是物 聯網的概念、所採用的技術及應用場景更寬泛。而 M2M 則聚焦在無線通信網絡應 用上,是物聯網應用的一種主要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