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伯族歷史介紹(錫伯族西遷史)
2023-04-18 05:52:08 3
2014年我們為了拍攝庫德寧景區的高山草原雪山日出,途經了伊犁東南方向的察布查爾錫伯族自治縣。
當我們驅車走在這裡的時候,路邊不斷出現「錫伯族」字樣的宣傳標語和指示牌,我突然趕到那兒有點不對勁,「錫伯族」這個非常熟悉的民族名字怎麼會出現在這裡?在我的印象裡這個民族應該是東北地區的一個民族。好奇心驅使我連忙問同行的當地朋友是怎麼回事。朋友笑著對我說:「你說得沒錯,錫伯族確實是東北關外的一個少數民族。只是在乾隆年間其中的一部分人奉清朝政府之命西遷到了這裡。當時由於俄國對新疆地區虎視眈眈,支持新疆的少數貴族頭人發生叛亂。平叛後地廣人稀的新疆守備就成了一個大問題,所以乾隆命一千多錫伯族官兵攜家眷大概5000多人左右前往伊犁駐守,為時60年,60年期限到了以後他們可以返回東北原籍。大隊人馬經過一年半的艱難跋涉,風餐露宿,歷經千辛萬苦,行程萬裡,終於抵達了伊犁,完成了這一偉大的歷程。隊伍出發時的5000多人到達伊犁時竟然超過了6000,一路之上拖家帶口的,還生育了幾百個孩子。」朋友說完哈哈大笑。
先輩們的付出著實令人敬佩,時過境遷,當時的約定早已化成歷史,遷徙過來的錫伯族人並沒有返回故土,而是在這遙遠的西北紮下了根,為了國家領土的完整奉獻了一代又一代,此等壯舉何其偉哉。讓我們在此向他們表示崇高敬意!
我們繼續向東南行駛,經過鞏留縣城時,朋友繼續介紹說:「鞏留」這個地名是當初乾隆帝給起的,意思是:錫伯族人駐守在這裡,要鞏固這片土地,留守在這片土地。所以簡稱「鞏留」。當然了關於此地名的歷史掌故會有多種不同的版本,鞏留也不例外。我們姑且帶著美好願望的心情去體味不同的傳說吧。
離開鞏留再往前就是新源縣的那拉提了,一首「可可託海的牧羊人「讓伊犁和那拉提頓時成為熱搜,紅遍大江南北。新源縣的地名同樣有著先輩們開疆拓土的印記,新開闢的草原、新開發的疆土等等都是」新源「這一地名產生的傳說之一。
上面朋友的敘說可能具體數字和說法上與官宣有點出入,但我還是選擇了朋友的說法,畢竟是當時我經歷,否則去百度一下就失去味道了。哈哈!
由於特殊原因我未能和朋友們一起繼續以後前往那拉提空中草原的行程,直接從那拉提機場結束了短暫的新疆之行。
本來這篇短文是想寫去庫德寧的經過的,寫著寫著還是覺得錫伯族西遷這段歷史更有意義,何況由於天氣的原因在庫德寧也沒能拍到理想如願的照片,所以關於庫德寧就不多說了,還是請大家欣賞為數不多庫德寧景區的照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