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很火的東北往事(成為一個文化符號)
2023-04-18 22:02:24 1
老司機如我,什麼遊戲沒見過,卻被一個遊戲驚到。
沒有特別隆重預熱,它橫空出世。
機哥首頁好多人轉發,我一臉懵地點進去,再一臉釋然地出來。
光是遊戲名字就很有味道,叫《東北之夏》。
通常,東北這個詞,總是跟白茫茫雪地、寒冷等詞聯繫起來。
我們經常忘了,東北也是有盛夏的。
辣麼《東北之夏》這遊戲到底說了啥,引起大家趣味呢?
簡單說,它是視覺小說。遊戲流程主要靠觀看對話、選擇下一步去推進。
So,劇情就是遊戲的重點啦!機哥不能劇透太多。
能告訴大家的是,遊戲主角叫虎妞、刀醬,人設是小網紅。
記住這兩個名字,後面要考的。
比遊戲情節本身更讓我瞪大雙眼的,是這個遊戲的評論區。
才剛上線,它就收到將近 5000 條評論,而且被判定為「好評如潮」。
相信我,這不是刷好評那套,都是兄弟們實打實發評論的。
難道,好評跟遊戲是免費有關?
再來看看用戶自定義標籤:
從第一個詞機哥就看不懂了,「抽象」又跟「*情內容」有啥關係呢?
不僅機哥迷惑,連高贊評論裡都有人在問。
要是還覺得摸不著頭腦,再來看看這句暗示:
Emmmm,雖然遊戲畫面裡個個都美美噠,但也不至於直接**禁吧?
至少在機哥的試玩中,並沒有發現太過火的。
其實啊,搞不好連以上評論都是在整活。
因為,從遊戲本身到評論區,都跟一個網際網路經典梗有關。
東 北(百) 往 事
準確來說是叫「東百往事」,也許發明者和使用者有自黑的意思,但機哥聲明:文中不帶地域黑。
既然連評論區都在整活,那機哥就用幾條高光評論,來嘗試梳理這個梗的脈絡吧。
「東北二次元,幹碎秋葉原」
從遊戲名稱,到遊戲角色背後的原型,都跟東北有關。
沒錯,《東北盛夏》的遊戲角色,有現實原型。
他們就是,上古時期快手四大狠人,之二。
嚯,四大狠人就佔了倆,重量級啊。
遊戲中看上去像大姐大的虎妞,竟然是網紅虎哥的性轉......
同理,萌妹紙刀醬,則代表網紅刀哥。
其他遊戲角色,也能在整個東百往事宇宙中,找到相應人物。
破案了,整個遊戲相當於東百往事宇宙的同人傳。。
大概可以這麼理解:
有人把復仇者聯盟裡鋼鐵俠浩克他們都變成二次元妹子形象,然後在此基礎上做了個遊戲,裡面融合了大量復仇者迷們知道的梗。
而東百往事,是刀哥虎哥跟徒弟們,各路狠人拍攝的短視頻集錦而來。劇情比較抽象,難以細表。
大致上,離不開「師徒」、「整活」那套。
到底哪個是最最完整版的東百往事合集,如今已不可考。看過這系列視頻的人們心裡,會對故事有不同解讀。
在評論區,甚至能見到對劇情細節的考究和討論。
但在沒看過的人眼裡,也許它又只是一堆吵吵嚷嚷的短視頻。
粗糙、晦澀、甚至有些低俗。
大家發現沒?幾十萬播放量的視頻合集,以及無比細緻的劇情討論,都是發生在 B 站。
但刀哥虎哥他們明明是從快手火起來的呀?
轉戰 B 站,時也運也。
還不是因為他們整活太狠,在後來平臺越來越規範之後,快手狠人們的直播間經常在被罰、被封之間反覆橫跳。
這些直播間裡更狠更離譜的活,發生在東百往事系列之前。
舉個慄子,綽號為唐老鴨,是虎哥徒弟。師徒結成第一天,唐老鴨就拍了個上吊視頻。
後來,唐老鴨還在直播中,就著麻油,吞下大量鋼珠。
是不是光聽文字描述就頭皮發麻的程度?
刀哥虎哥們的狠活,一定程度上是某手狠活直播在最初野蠻生長的縮影。
而且狠活終究是有限的,越整越爛之後,加上 B 站平臺興起等原因,刀哥虎哥們紛紛入駐 B 站。
虎哥剛到 B 站第一個視頻,播放量就超過 180 萬。
帶著其他平臺的餘熱和老梗,穿梭於不同新平臺,似乎是許多上古網紅的縮影。
在 B 站,東百往事宇宙裡的紅人們,並沒有一路長紅。
至少,沒有以前的聲量。
刀哥剛開始仍然嘗試在 B 站直播間整活,重現經典狠活之嘴開打火機。
轉眼就被封。
看當時直播彈幕裡的發言,大家應該能感受到狠人們的粉絲群體,幾乎也是狠人。
他們看整活,同時自己也在整活。
無論是平臺或是自身原因,刀哥虎哥們似乎都有些整不動了。
網友們專門做視頻嘲諷道——
對比的確一目了然。
但是,機哥說但是嚯。
俗話說爛船都有三斤釘,何況百萬量級粉絲的網紅們。
東百往事和往事裡的角色們,以另一種形式,在 B 站重生了。
「因為東北的夏天已經過去了」
如同視頻標題「補檔」所言,B 站像個備忘錄,無數網友自發上傳了東百往事系列視頻。
網際網路,真是有記憶的。。
套路熟悉吧,接下來就到網友們發揮腦洞環節——二次創作。
網友們將東百往事系列視頻重新剪輯拼接,配上各種經典電影臺詞。
有《阿飛正傳》:
還有《藍色大門》:
你能想到的、想不到的電影原聲,都能在網友們的妙手下,套進東百往事系列視頻裡。
剪輯手有剪輯手的發揮空間,畫手有畫手的靈感。。
東百往事系列在 B 站二創的高潮,可以說是 up 主莊不純繪製的二次元形象。
眼熟吧?一時手癢,成了《東北盛夏》遊戲創作之始。
當二次創作數量足夠多時,原來劇情是怎樣,已經不是最重要。
網友總結道,東百往事系列在 B 站的二次創作,稱得上是「荒誕浪漫主義」。
但浪漫歸浪漫,現實歸現實。
比起二次創作玩梗,刀哥虎哥們本身,在網際網路上,早已歸於平淡。
他們仍然是活躍在不同平臺上的網紅,只不過,味道不一樣啦。
穿著花衣裳尬舞、日常開個吃播,這樣的短視頻跟以往快手四大狠人整活相比,簡直是小清新。
所以網友又做視頻總結說:
狠活的時代,已死。
活著的,是網友們自發上傳刀哥虎哥們承接生日祝福的視頻。
他們不約而同地,在帳號簡介顯眼處寫著:祝福聯繫 xxx。
整活半生,歸來用送祝福換錢。
「我 DLC 呢?我不到啊」
從無序到有序,從狂野到歸於平淡,東百往事似乎可以落幕了。
但它對網際網路的影響,遠比想像深。
《東北盛夏》預告說以後會出 DLC,有句遊戲評論說:「我 DLC 呢?我不到啊!」
「我不到」,是東北話「我不知道」的意思。
細細盤過之後,機哥才回過神來:很多網際網路流行語,源頭都在東百往事宇宙裡。
比如這個:
又比如那句:「一腳踢出整個盛夏」,曾衍生出很多變體。
虎哥本尊在 B 站播放量最高的視頻標題,也正是這句。
「你比泰森都牛x」,也是粉絲們常用句式。
包括這回《東北盛夏》遊戲做出來,得到刀哥本人授權時,刀哥再次玩梗:
熟練得讓人心疼。
大家都說東北話魔性,在網際網路流行語語境中,東北話輻射能力實在強。
強到你沒辦法忽視它的聲量,多刷幾個東北博主的視頻,南方人的口音都能被帶偏幾秒鐘,就是如此有魔力。
或許因為這個原因,在《東北盛夏》遊戲中,所有對白都是用拼音形式呈現。
這樣一來,東北話跟普通話那些細微差異,一覽無餘了。
「2023 TGA 年度最佳遊戲」
從全拼音對白這細節就能看出,雖說是玩梗之作,但整個遊戲製作是非常用心的。
包括請來多位東北聲優助陣,遊戲場景也是實地復刻。
你能在遊戲場景中,瞥見無數東北城市的剪影。
有鄉愁的人,甚至會因此流淚。
玩梗玩到這裡,早已跳脫出整狠活範疇,也不再僅僅是二次創作了。
其實對於快手上古狠人→ B 站東百宇宙 → 二次創作遊戲成型的整個過程,機哥是有所簡化的。
抽象文化之所以為抽象,恰恰因為它細說起來很長很長。
但可以確定的是,「東北往事」成為一個文化符號,響徹在魔性的網絡流行語裡,落在每個夕陽蕭瑟的隨拍裡。
往後人們但凡眼前看到帶有東北氣質的風景時,就會「咔嚓」拍下,然後在社交平臺編輯文案、按下發送鍵:
聲音很輕很輕,又很響很響。
圖片來自網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