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生不拍爛片是什麼歌(我一生不拍爛片)
2023-04-18 23:39:57 3
老鐵們,點關注帶你了解精彩故事
一、1954年2月20日,時值寒冬臘月,位於山東省菏澤巨鹿縣正在飄著鵝毛大雪。
此時,一聲嬰兒清脆的叫聲劃破天際,給寒冷的冬天帶來了一絲希望。
家裡人借著鵝毛大雪的景色,加上對孩子未來的期盼,給取名字「雪健」。
李雪健出生的農村,和當時全國的農村沒有什麼區別,家庭條件非常艱苦。
吃了上頓沒下頓那是常有的事,餓肚子早已司空見慣。
艱苦的環境,從小就培養了李雪健吃苦耐勞的精神。
11歲那年就跟著父親來到貴州三線支邊。
在他家對面有一個煤礦,中間隔著一條河。
有空的時候,他就會去河對面撿煤渣,為了省幾分錢的坐船錢,直接從河裡遊過去,撿到煤後才坐船回來背到集市上去賣。
直到16歲那年才進工廠勞動。
勞動期間,在學校,工廠,部隊做宣傳隊演員。
這段時間雖然不長,但是做演員的樂趣從此在李雪健心裡深深紮下了根。
到了1973年,李雪健受父親三線支邊的影響,果斷參軍,三年後調入解放軍二炮文工團話劇隊,過了一年考入空政文工團工作。
1980年,李雪健參加演出了首部熒幕作品《天山行》,同年在話劇《九一三事件》扮演林彪。
話劇中的李雪健把林彪的少言寡語,孤冷,從容不迫完全地體現了出來。
憑藉這一角色獲得首屆「中國戲劇獎·梅花表演獎」。
在空政文工團話劇團工作的李雪健認識了比他小兩歲的於海丹。
出生在知識分子家庭的於海丹已經是話劇團的臺柱子,還擁有非常好的人脈資源。
她的姑姑是著名表演藝術家於藍,表哥是大導演田壯壯。
這與出生在農村的李雪健來說,就是天差地別,像兩根平行線,沒有相交的可能。
可是緣分就是這麼奇怪,往往在你不經意間就出現了。
當時在話劇團的李雪健,為了提高自己的表演能力,非常珍惜每一次登臺演出的機會。
每次演出之前,他都會思考角色很久,他要怎麼演,才能演出這個角色的精氣神。
有時候自己盲目的努力比不上同道中人的一句小小提示,於是,他就去找團裡的臺柱子於海丹。
於海丹見有人來問自己,也是傾囊相授,她認為只有互相討論,才能互相進步。
李雪健發現於海丹沒有拒絕自己,就隔三差五地往她這裡跑,這樣一來二去,兩人就漸漸熟悉了起來。
三、她們倆之間,一直有一個故事在坊間流傳。
於海丹當時主演的電視劇有一個鏡頭,是一個小偷在火車站被抓。
不過當時臨時演員有事沒來,導演就讓於海丹在話劇團找一個人來幫忙。
小偷的正面鏡頭沒有,時間當時已經很晚了,天還下著小雨,她腦海裡想起的第一個人就是李雪健。
撥打電話之前,於海丹還是有些猶豫,當時李雪健已經很有名氣了,讓他來演小偷,這合適嗎?
架不住導演的要求,這個電話還是撥了過去,接到電話的李雪健就說了六個字:「你等著,馬上到」。
簡單的一句話,不僅包含之前於海丹對他的幫助,而且還帶著那一份藏在心裡的愛意。
李雪健披上雨衣,很快的功夫就騎上自行車消失在雨中。
「小偷」這樣一個沒有露面的鏡頭,李雪健也是用心完成,到後面導演也是連連稱讚。
當她回到話劇團的時候,門已經關了,為了不給看門的人員添加麻煩,就翻牆進去。
這件小事後來被同劇組的人給說露了,直接被記者出文章報導,李雪健也為此受到嚴重批評。
為了給其他人樹立榜樣,李雪健還要求在大會上作檢討。
於海丹也是在拍戲回來後才聽到這件事。
李雪健這樣的舉動,於海丹看在眼裡,記在心裡。
她知道李雪健是一個內向的人,對於感情的事情,他不知道要怎麼開口。
最後還是於海丹主動開口,兩人才順利地在一起。
這在現在看來,是多麼的不可思議。
不過在那個純情的年代,兩人相伴在一起就是一生。
1983年,兩個結婚,李雪健抱得美人歸。
至1985年,李雪健從影片《鋼銼將軍》開始,至今活躍在影壇觀眾面前,默默貢獻自己的
餘熱。
1990年,李雪健主演電影《焦裕祿》。
電影本身給觀眾了解蘭考縣焦裕祿作為領頭人期間,在當地一心為民的故事。
出演這部電影,李雪健也在後臺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焦裕祿是一個很瘦的人,李雪健當時的身材與這一形象完全不符合。
為了能和焦裕祿在神情,狀態上保持一致,他在拍攝前期少吃飯,喝孤湯寡水。
硬是在拍戲之前減掉了30多斤,把自己搞成了皮包骨,到最後完全把焦裕祿這一人民公僕的形象展示在大家眼前。
人的身體都是平衡的,各部位互相協調工作。像李雪健這樣,為了一個角色就把自己如此折騰,實在是讓人為之動容。
這不禁讓人想到現在的影視作品,在各個方面都已經非常成熟,卻少了演員的那一份初心。
第二年,憑藉《焦裕祿》的李雪健火遍全國,有非常多商家找他拍攝廣告。
一開始李雪健是拒絕的,即使後面廣告費出到了片酬的33倍,他還是不為所動。
不久,有一家潤喉糖的商家,找他拍一個廣告,一開始李雪健也拒絕了。
商家來了多次,李雪健出於禮貌就嘗了一下這個廠商的潤喉糖,還真給他乾燥的喉嚨帶來了潤滑,給人感覺非常的舒服,於是,這個廣告他就接了。
或許當時李雪健也沒有想到,這個廣告會成為自己心裡的一根刺,永遠地插在了裡面。
廣告拍了不久之後,李雪健的新作品《搭錯車》上映,戲裡面他飾演了一個啞巴父親。
雖然沒有臺詞,但是他用神情,動作也很好地把這個角色詮釋到位。
後面李雪健接受了記者的採訪,當記者問道:
「您不是說,沒有聲音,再好的戲也出不來?」
這讓李雪健一下子也不知道該怎麼回答了。
他之前出演的啞巴父親就是沒有聲音,也照樣演好了。這與廣告完全是背道而馳的。
這讓李雪健為自己的行為陷入了深深的自責當中,從此以後,再也沒有接過商業廣告。
同年,第十一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把最佳故事片頒發給了《焦裕祿》。
在領獎臺上,李雪健說了這樣一句話:
「所有的苦和累都讓焦裕祿受了,所有的名和利都讓一個傻小子李雪健得了。」
這看似一句很普通的話,裡面卻包含著李雪健對自己演藝事業的一份初心。
他明白,自己能獲得金雞獎的榮譽,是因為站在焦裕祿的肩膀上。
1998年,李雪健主演電視劇《水滸傳》,劇中飾演宋江。
宋江在大家心中是一個家喻戶曉的人物,並且宋江是一個內心極其複雜的人。
所以出演宋江不僅要非常的高的演技,還要有紮實的文化底蘊。
李雪健電視劇裡的宋江,正如小說裡描寫的一樣「眼如丹鳳,眉似臥蠶,滴溜溜兩耳垂珠,明皎皎雙睛點漆」。
李雪健的長相比較中庸,也就使得電視劇裡的宋江稍微缺少一點霸氣。
有一個非常著名的場景,宋江對著牆上寫毛筆字。
當李雪健演的時候,真的是自己拿著毛筆對著鏡頭一邊寫一邊演,把宋江內心「他時若遂凌雲志,敢笑黃巢不丈夫」的抱負完完全全的演繹了出來。
就這一點,讓當今多少演員自愧不如。
都說拿著高學歷,幾個字寫得東倒西歪。
再者,李雪健演的宋江也是把人氣得隔著屏幕想罵人。
為了達到朝廷招安的目的,厚待林衝的仇人高俅,甚至不惜放虎歸山,最後把林衝氣得吐血。
招安之後,在皇帝面前低下高傲的頭,撅起的屁股成了經典。
後來,帶著梁山兄弟徵討方臘,幾乎斷送了所有人,自己也沒有落個好下場。
這樣一個「表面君子」的人物,在李雪健的演繹下,直接把書本裡的宋江搬到了屏幕上。
效果很明顯,電視劇播出以後,其實很多人不知道李雪健的真實名字,但是一眼就能看出這是「宋江」。
這對一個演員來說,是最高的評價。
來到千禧年,李雪健明顯感覺到身體有些不舒服,起初也沒有在意。
到後來在陝西拍攝軍事題材電視劇《中國軌道》時去醫院檢查,發現得了鼻咽癌。
一邊是工作,一邊是身體,在這樣兩難的選擇中,他還是選擇了後者,為此休息了兩年。
這一休息,給李雪健帶來的經濟壓力是很大的。
那個時候沒有現在的天價片酬,一個演員拍一部戲能拿到的錢也不是很高。
對於一向不接商業廣告的李雪健來說,又有一大家子要養活,日子過的很艱難。
2002年,息影兩年的李雪健復出拍片。
雖然鼻咽癌有所好轉,但依然還需要與其鬥爭。
這抗癌一下就是二十多年,直到現在。
從此,李雪健又經常在熒幕上和大家見面,塑造了眾多經典的角色。
2011年,憑藉電影《楊善洲》,讓我們重新認識了楊善洲這個人,也重新認識了李雪健。
電影講述退休幹部楊善洲晚年生活並沒有選擇在家安逸過日子,而是帶著村民種樹,到最後直接把5萬畝林場上交給國家。
當劇組找到李雪健的時候,他欣然應允。只不過他心裡曾經這樣想過:楊善洲是個好人,究竟好到什麼程度?
為了解開自己的謎題和對電影角色的拍著更有靈感,他就來到了楊善洲的家鄉保山施甸縣。與楊善洲生前的老百姓一起生活起居工作,得到的都是對楊善洲的尊敬,他還到了那5萬畝林場,現在是國家的寶貴財富。
李雪健也為當初的想法感到臉紅。
在李雪健出演楊善洲後,得到楊善洲家人的肯定。
不過電影也留下了小遺憾。
電影的時間受限制,對楊善洲這位老人來說,還有很多故事沒有在裡面展示出來。
電影本身拍的就很感動人心,更難能可貴的是,李雪健為了演好一個人物會去親身體驗生活。
反觀現在的演員從事者,雙腳落地都覺得麻煩,更有甚者直接用電腦技術進行人臉對換,簡直無恥到了極點,
李雪健在《開講啦》上與大家交流的時候,被一位小演員質疑片酬。
面對年輕人的提問,李雪健依然不緊不慢的回答道:「自己年輕時候的片酬也就只有8000元」。
年輕演員嘲諷的說道:「你不愁吃穿啊。」
李雪健終於爆發的說:「我在部隊的時候經歷過生死,沒有苦中苦,哪有甜中甜?」
年輕演員還想接著往下問,被當場氣得不過來的撒貝寧當場用「只有夢想在你手裡,其他的都是別人的」這樣一句話給打住了。
李雪健在成名之前生死未知,吃盡各種苦頭,工作累的直不起身來。
成名之後,不接廣告,也不參加綜藝,更不願意拿以前的陳年往事進行炒作,安安心心做一名演員。
現在的年輕演員都是急功近利,沒有一點演戲技巧,卻喜歡大言不慚。
怪不得後來王思聰會說道:「這演員給4000塊都太多了。」
2017年電視劇品質盛典上,胡歌電視劇打敗李雪健最後獲獎。
胡歌專門走到李雪健身邊深深鞠躬說道「受之有愧」。
從這裡看到胡歌對老藝術家的尊重,更是接過時代賦予演員的接力棒。
早已過了退休年齡,如今68歲的李雪健依然活躍的熒幕之上。
但是卻從來不和小鮮肉合作。
因為在他看來,不管是臺詞還是演技,都需要很長時間的沉澱。
如果單純為了利益和流量明星合作,那就違背了自己做演員的初心。
在拍攝《我和我的父輩》時,打扮成科學家的李雪健在等待導演喊開拍的命令。
由於聽力不好,導演喊了開始,卻沒有反應過來,後來還是工作人員在耳邊提醒才知道,連忙說對不起。
寧靜曾經這樣說道:「每次看到前輩還在堅持工作,我不知道到了您這個年紀我在做什麼,因為我經常都在動搖。」
這也許就是演員與藝術家的不同吧,演員可能演一下就過去了,藝術家卻是終生追求。
李雪健早已是功成名就,家裡孩子也是事業有成,他為什麼還要讓自己如此受累,不停來好好休息呢?
或許他是看到了現在演藝圈的不倫不類,各種牛蛇混雜的人都在裡面鬧騰。
把本該追求藝術的事業,被他們當做是賺錢的手段。
把本該傳播文化的平臺,變成了逐利的工具。
他是想自己以身作則,給年輕的演員做一個好的榜樣,幫助那些真正想做演員的人走的更遠。
這些,就成了我們尊敬李雪健的理由。
文 / 風叔
圖片素材來源於網絡,侵刪
創作不易,請勿抄襲洗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