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十大名將(湖北十大功勳戰將)
2023-04-18 05:06:08 3
湖北十大功勳戰將,有國防部長,有軍委副主席,還有國家主席1955年9月,解放軍首次授銜,誕生了一千多位戰功赫赫的開國將帥,他們都曾為中國革命和新中國成立作出過重大貢獻,是國家和民族的功臣,還有一些戰將因為擔任政府職務而沒有授銜,但他們在解放軍中資歷與戰功都是彪炳史冊、可圈可點的,而湖北作為第二大將軍省,誕生了235位開國將帥,將星雲集,今天小編就給大將講一講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湖北籍十大武將。
10、王近山(李雲龍原型)
王近山是湖北省紅安縣人,作戰以捨生忘死、驍勇頑強著稱,綽號「王瘋子」,是為李雲龍的原型戰將。
1915年,王近山出生在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很小就沒了母親,飽受地主壓迫的他最終走上了革命道路,15歲參加紅軍,17歲入黨,在革命生涯中歷任紅軍師長、八路軍旅長、野戰軍兵團副司令、志願軍兵團副司令,歷經紅軍長徵、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參加大小戰役無數,因作戰勇猛、戰功卓著,又是紅四方面軍和二野的著名戰將,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並歷任北京軍區副司令、公安部副部長等職,是一員難得的猛將。
9、劉華清(官至軍委副主席)
劉華清是湖北黃安縣人,軍事思想超前,有遠見卓識,被稱為中國「現代海軍之父」和「中國航母之父」。
1916年,劉華清出生在一個貧苦農民家庭,15歲參加紅軍,19歲入黨,但他屬於那種大器晚成的將軍,在革命戰爭年代,歷經長徵、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但在建國初期也只是軍副政委,相比其他開國將軍確實成就較低,不過1954年到蘇聯的海軍學院學習歸來後,開始軍旅生涯新的階段,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歷任北海艦隊副司令、海軍副參謀長、海軍司令員,在他準備退休之時,被老領導鄧小平三次提拔,古稀之年出任中央軍委副秘書長、中央軍委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委,1988年被授予上將軍銜,大器晚成,卻成就頗高。
8、秦基偉(官至國防部長)
秦基偉也是湖北紅安縣人,以打仗玩命、點子多聞名,多次創造解放軍奇蹟,被譽為「神將」。
1914年,秦基偉出生在一個窮苦山村,自小親人離世,飽經磨難,13歲參加黃麻起義,投身革命,15歲參加紅軍,紅軍時期就是師長,歷經長徵、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創造了上甘嶺奇蹟,打出了15軍「千歲軍」的名號,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之後歷任昆明軍區司令員、成都軍區司令員、北京軍區政委、司令員,1988年出任國防部長,還被授予了上將軍銜,還是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軍委常委,威名遠揚,成績斐然。
7、王建安(與許世友齊名)
王建安是湖北黃安縣人,作戰果敢、敢打硬仗,毛主席將他與許世友將軍並稱山東「雙雄」,是一位鐵血戰將。
1907年,王建安出生在一個貧苦家庭,16歲便到吳佩孚的部隊當兵,19歲入黨,並參加著名的黃麻起義,紅軍時期歷任副團長、團政委、師政委、軍政委,被稱為「軍政雙全」的指揮員,歷經長徵、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歷任八路軍旅長、三野兵團司令、志願軍兵團司令,戰功赫赫,1956年被授予上將軍銜,是一位深得黨中央和毛主席信任虎將。
6、陳錫聯(曾主持軍委日常工作)
陳錫聯是湖北紅安縣人,解放軍兵種的炮兵司令,以上將身份擔任軍委常委、政治局委員,毛主席晚年最信任的將軍之一。
1915年,陳錫聯出生在一個小山村,14歲投身革命參加紅軍,15歲入黨,歷任副師長、師政委,抗戰時期任八路軍旅長,解放戰爭時期是二野的兵團司令,建國後歷任解放軍炮兵司令員、瀋陽軍區司令員、北京軍區司令員、中央軍委常委、國務院副總理、中央政治局委員,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晚年與葉劍英都是最毛主席最信任的將領,並一度主持軍委日常工作,軍內地位極高。
5、韓先楚(坐鎮38軍打出「萬歲軍」)
韓先楚是湖北紅安縣人,與許世友並稱「軍中兩霸」,坐鎮38軍,打出「萬歲軍」稱號。
說起韓先楚,大家都是如雷貫耳,他14歲參加黃麻起義,17歲入黨,紅軍時期就是赫赫有名的戰將,歷任紅軍師團長、副師長、師長,抗戰時期任八路軍代旅長,解放戰爭中任縱隊副司令、兵團副司令,打仗從來都是置個人生死於度外,抗美援朝戰爭中任志願軍副司令員、兵團司令員,他坐鎮38軍,使梁興初帶領38軍打出了「萬歲軍」的稱號,韓先楚有很大功勞,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還是「炮擊金門」的最高指揮員,是共和國的一代名將。
4、王樹聲(紅四方面軍副總指揮)
王樹聲是湖北麻城市人,英勇善戰、戰功顯赫,是紅四方面軍的元老級的高級將領。
共和國的很多開國將軍都出自紅四方面軍,而王樹聲為這支紅軍的建立做出過不朽的功勳,他21歲入黨,參與領導麻城暴動和黃麻起義,歷任紅軍團長、師長、紅四方面軍副總指揮兼軍長,為創建鄂豫皖、川陝革命根據地和紅四方面軍立下重大貢獻,歷經長徵、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1955年被授予大將軍銜,是湖北走出的兩位大將之一。
3、徐海東(十五軍團軍團長)
徐海東是湖北省大悟縣人,他在關鍵時刻挽救過黨中央和中央紅軍,深得毛主席信任,被毛主席稱為「對中國革命有大功的人」。
提起紅十五軍團,大家並不陌生,它是由鄂豫皖的紅二十五軍與陝北劉志丹領導的紅二十六軍、紅二十七軍組建而成,有力配合了中央紅軍北上,也為黨中央和中央紅軍提供了一個可以容身的根據地,可謂居功甚偉,紅十五軍團後來成為了紅軍的抗日先鋒軍,徐海東在抗日戰爭中也是功勳赫赫,若不是解放戰爭時期大多在養病,很可能就是一位元帥,1955年被授予大將軍銜,位列第二,是一位了不起的革命家、軍事家。
2、林彪(十大元帥之一)
林彪是湖北黃岡人,是一位不可多得的軍事天才,第四野戰軍的統帥,也是湖北籍軍銜最高的開國將帥。
作為出生黃埔四期的名將,林彪在戰爭年代選擇了革命,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成為一個極有主見、能徵善戰的軍事天才,23歲就擔任紅軍軍長,長徵時期就是紅一軍團軍團長,抗戰時期任八路軍115師師長,解放戰爭時期任第四野戰軍司令,是一位軍中帥才,為中國革命的勝利與新中國的建立立下了巨大功勳,1955年被授予元帥軍銜,歷任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軍委副主席,若不是因為種種原因,這位副統帥很可能成為毛主席真正的接班人,所以只將他排在第二位。
1、李先念(未被授銜的大將)
李先念是湖北黃安縣人,是一位戰功卓著的戰將,本可授予大將軍銜,卻為授銜,最終成為成就最高的傳奇人物。
在解放軍首次授銜時,毛主席拒絕授予自己大元帥軍銜,周恩來、劉少奇和鄧小平也因擔任政府職務而放棄了授予元帥軍銜,李先念功勳赫赫,一開始擬定授予大將軍銜,但他主動響應毛主席的提議,放棄了授銜的機會。他在戰爭年代曾是新四軍的師長、解放軍中原軍區司令,為新中國的成立立下不朽的功勳,雖未被授銜,卻一直身居高位,建國後歷任國務院副總理、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政治局委員、常委,國家主席等職,是湖北籍武將中走出的國家主席,成就最高,穩居第一無可異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