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一二三四總體思路(全國重點網媒記者聚焦吉安永新)
2023-04-18 18:39:22
賀頁朵與村民合資建立的榨油坊(劉星/攝)
24日,「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2019全國重點網絡媒體吉安行採訪團到吉安市永新縣採訪。
永新縣位於江西西部、毗鄰湘東,羅霄山脈中部,古稱吳頭楚尾,是全國著名的將軍大縣、全國書法之鄉,也是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湘贛革命根據地的中心,三灣改編、龍源口大捷發生地。
回首賀頁朵往事重溫入黨誓詞早上,記者團一行來到才豐鄉誓詞廣場,深刻感受到了八十多年前,賀頁朵對黨的強烈情感。
時間仿佛回到1931年1月25日,賀頁朵在這裡宣誓,加入中國共產黨,並在一塊方布上寫下了自己的入黨誓詞。後在白色恐怖的漫長歲月裡,他冒著全家被殺頭的危險,將寫有入黨誓詞的方布秘密地藏在榨油坊的屋簷下。這裡也成為我國現存最早的中國共產黨入黨誓詞珍藏地。解放後,賀頁朵將這塊方布捐贈給國家,成為現存最早的中國共產黨入黨誓詞。
才豐鄉誓詞廣場舊址始建於1914年,原為賀頁朵與村民合資建立的榨油坊,上世紀90年代因暴風雨倒塌,2015年永新縣人民政府在原址按原貌恢復重建,並對舊址內進行了復原陳列。
風雨兼程 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70年來,永新始終與新中國同行,與時代同步,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取得了令人自豪的輝煌成就。
進入新時代、站在新起點,永新正加速推進高質量跨越式發展,奮力繪就新時代開放文明美麗小康新永新美好畫卷。
由於地處偏隅,交通閉塞,新中國成立以前的永新農村生產衰敗,經濟貧困,人民生活困苦。
1949年,全縣的農業總產值人均僅有141元。歷來是農業縣的永新幾乎沒有工業,1952年工農業總產值中工業僅佔9.4%。70年來,永新克服各種艱難困苦,經濟建設在不斷突破中前行。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全縣上下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推進「一核兩翼、多點聯動」發展戰略,經濟總量連續爬坡過坎,跨越發展,突破百億大關。
如今,有機白茶、高山黃桃、井岡蜜柚等一大批優質農產品在永新田間地頭湧動。目前,該縣已擁有有機農產品17個、綠色食品6個、無公害農產品3個。
以旅遊、電子商務為代表的第三產業全域推進、勢頭強勁。「全景永新、全域旅遊」戰略深入推進,三灣改編景區成功創建國家4A景區,洲塘書畫村被評為省級4A鄉村旅遊示範點,永新旅遊美譽度不斷彰顯。農村電商方興未艾,創建電商脫貧產業合作社38個和鄉村電商服務站125個,打造」永新珍好「縣域農產品公共品牌,廣泛開展電商普及培訓、創業培訓,把電子商務覆蓋到全縣各個村莊,延伸到每個農業產業基地,打通農產品上行「最後一公裡」。
2019年上半年,全縣農村網絡零售額4760萬元,農產品網絡零售額2007.7萬元。
見證歲月滄桑 感受永新城鄉巨變每當漫步沿江路堤,今年已86歲高齡的老人劉三朵看著兩岸舊貌換新顏,思緒總會回到70年前。在老人記憶裡,永新城的變化,用「翻天覆地」來形容一點也不誇張。
「縣城只有一條主幹道,我們老一輩人都說『狗肚子一根腸』。」劉三朵感慨道。
翻開《永新縣誌》(1991年10月出版),一張張泛黃的老照片,呈現著一個新中國成立之初百廢待興的永新。據載,「1940年整修後的街道最寬處5米左右,店房和住宅均系磚木結構。」
今天的永新城鎮建設正飛速發展,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城市建設格局成型,城區面積由1985年的2.30平方公裡拓展到現在的15.7平方公裡。
新中國成立70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以來,永新推動民生事業不斷邁上新臺階,人民生活不斷得到改善,取得了高質量脫貧摘帽的歷史性成就。2018年,全縣民生投入28.2億元,佔財政總支出比重81.6%,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24836元、10458元。
#這裡是江西#、#踐行初心使命的江西故事#、#壯麗 70年 江西畫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