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的思想內涵(論語的思想境界有多深刻)
2023-05-22 23:24:32 2
《論語》一書,因其語錄體的短小形式、教化眾人的思想內核,每每會被一知半解的讀者貶低為「心靈雞湯」,我個人將這種現象稱之為「道難輕傳」——真正深度的思想,總會被「嘴尖皮厚腹中空」之人所輕視。
論語的思想內涵相當深邃,並非是坊間形成的「腐儒」印象。
最初令我個人眼前一亮的,是《論語》述而篇中的一句話: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單品這句話,就能看出孔子的個人魅力。
「憤」是一種欲望,可以理解成「發憤」;「悱」指心有所悟,卻不能用言語表達的一種思想狀態。
一個人如果有憤、有悱,他就對知識覺悟存在真實的渴望;一個人若不是真的發憤,只是裝裝樣子,這樣的人,孔子不會去點撥他,因為費盡口舌,也只是對牛彈琴。
孔子並不是一個嘮嘮叨叨的老學究,他深知世上之人,悟性存在參差不齊的情況: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雍也篇)
如果不對學生的精神境界進行區分,就會造成一個尷尬的局面,那就是: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毋自辱也。
你想教育別人,可別人並沒有達到「憤」、「悱」的狀態,你的話對他而言,就成了噪音,強行教誨別人,惹得別人翻臉,便成了自取其辱,君子斷不肯為。
《論語》中也有一些穿越時光的名句,比如人人都熟悉的那句: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為政篇)
對於這句話,我在網上看過一個經典解註:學而不思則罔,反映了應試教育中的中國人;思而不學則殆,反映了應試教育後的中國人。
相當比例的學生,從小學到初中,再到高中,幾乎就是一架學習機器,他們背誦了無數古文經典,卻滿心迷惘,不知道這些詞句的思想內涵是什麼,此為學而不思。
等到他們長大,變成了成年人,脫離了義務教育,領悟能力得到提升,再品讀當年的文章,終於品咂出妙處來,卻緊跟著又走向另一個極端,腦子裡想的東西有很多,卻不願行動、更不願學習,此為「思而不學」。
義務教育的痛苦經歷,讓他們急於擺脫學習二字,於是思維變得怠惰,猶如一灘死水,渾渾噩噩地度過一生。
一個人的人生,要想有前進的變數,唯一的途徑就是學習,孔子將這點看得格外重要,所以論語二十篇,「學而篇」被後人放在了開篇首位,處處強調學習對人的重要性。
對於志向,孔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你是隨風凋零的雜樹,還是傲立嚴寒的松柏?要證明這一點,就得拉出來溜溜,看你遇到困境是唯唯諾諾,閃身躲避,還是挺身而出,正面應對。
是君子,是小人,觀其行動,一目了然。
對於仁義,「鄉黨篇」云:廄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
自家馬廄被焚,孔子回家不問馬匹的損失,只問有沒有人受傷。
對於責任,孔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不在這個地位,就不要管這個地位上的事情,免得侵犯他人的職權,哀公問政,孔子便只講為政原則,而不在政治實務上出主意。
今之好為人師者,見此八字,豈可不深思。
對於禮數氣質,孔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一個人太過樸實無華,顯得老實巴交,就會趨於「野」的狀態;一個人太過聰慧圓滑,就會顯得虛偽浮誇。真正的君子是文質彬彬,執兩用中,合乎中道。
縱觀《論語》全書,內容包含學習、交友、家庭、國家政治等等,記錄了孔子這位聖人的言行規範。
儒家之道,並非一味說教,也非心靈雞湯,它的內涵相當成熟,一一細品下去,方知今日之市井儒家印象,與孔子所倡導的完全不同,要明白這一點,就需要諸君自行品讀論語,感受此書的魅力。
最後,給大家推薦一本《論語》,出版社為中國文聯,內容包含論語原文、名家注釋講解、譯文解釋。
我個人很喜歡這個版本的《論語》,在對具體的語句進行解釋時,往往引經據典,引用了李炳南《論語講要》、焦循《論語補疏》,以及其他名家的註解,將原句掰開揉碎,進行詳細地講解,可以幫助初讀者對《論語》有一個更加清晰、深入的認識,在此推薦給諸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