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lky動畫公司官網(不想當潮玩設計師的動畫導演)
2023-05-22 23:02:17 1
圖片來源於@ViViCat 官博
這是一隻白貓,腦袋圓圓,肚子不小。年齡未知,品種不詳,性別曖昧。
可以確定的信息是,這一定是只懶貓,不是躺著就是趴著,側起個身壓瑜伽球估計就是它一周的運動量了。
它叫VIiVi,第一次亮相是去年4月12日,在上海國際潮流玩具展(STS)上,ViVi霸道又稍顯騷氣地坐在聚光燈下,當場販出的「ViViCat懶坐系列」讓這款潮玩圈了不少粉。
去年8月16日,在北京國際潮流玩具展(BTS)上,第二個系列玩具「ViViCat懶趴」首次亮相,今年5月,ViViCat出了第三個系列「懶躺」。
能趴著絕不坐著 ,能躺著絕不起身,ViVi能這麼好命,得感謝它的設計師郭斌:「ViVi的『懶』其實是我的映射,我就夢想有朝一日能活得像ViVi一樣,躺一躺,懶一懶,能過點這樣的日子。」
郭斌是中央美術學院城市設計城市設計學院的老師,同時又是一名動畫導演,現在又成為了泡泡瑪特籤約的潮玩設計師。
「斜槓青年」這一詞還未引入中國時,郭斌已經身體力行給自己的人生畫了好多條槓,然後一條一條地跨了過來。去年他又給自己新畫了一條槓——創立貓貓家傳媒文化,開始動畫片製作與玩具兩項業務。
鈦媒體電臺來到貓貓屋傳媒工作室,和郭斌聊了聊他的多重人生,你可以在喜馬拉雅收聽本期音頻節目。
活越來越多,郭斌與自己筆下的「ViVi式生活」越來越遠,但這些年,他跨來跨去都沒繞過貓。
愛貓是家族文化
遊戲《貓咪後院》中,玩家在後院放置貓糧和玩具,被吸引而來的貓咪將玩家的庭院視為流浪途中的一間民宿,短暫休息片刻又會重新踏上流浪之旅。
《貓咪後院》遊戲截圖
這和郭斌家的風景沒什麼區別。
郭斌愛貓,家裡每日來往著十隻左右的流浪貓,其中常年駐紮在院子裡的有五隻流浪貓,還有三隻貓已經登堂入室住著不走了。
從郭斌記事起 ,家裡就一直養貓,父母兄弟也都喜歡貓,現在想來,「愛貓」這件事可能是家族文化。
那時他家在一樓,院子裡總能看到刺蝟、兔子、黃鼠狼各種小動物,生態環境複雜,放養的貓比現在的家養貓戰鬥力高出了好幾個等級。郭斌經常一開門,發現家門口堆著自家貓的戰利品——十幾條老鼠尾巴。
後來郭斌考上了中央美術學院,學的雕塑,閒得沒事就喜歡捏點泥塑等小玩意,形象自然是他身邊各式各樣的貓。
2017年,郭斌偶然結識了泡泡瑪特,提起自己做過的這些貓咪形象玩具,泡泡瑪特來了興趣,Vivi這隻白色中華田園貓的形象的設計受到了高度認可,並成為雙方合作的起點推出了「ViViCat懶坐系列」,該系列面世後大受好評,郭斌也就正式踏入了潮玩市場。
泡泡瑪特的當家花旦是Molly,同一個主題的娃娃會呈現統一的站姿或坐姿,但會使用不同的服裝造型與道具給予用戶驚喜感 。與Molly不同,ViVi的設計變化體現在姿態方面:ViVi會漏出肚皮攤在箱子上,還會用貓爪圍起魚缸趴在上面,偶爾它也會成精玩個手機喝個咖啡,但姿態就像我們日常接觸的貓咪一樣柔軟、靈活、慵懶。
郭斌把大部分功勞歸於自家的貓,說是自己養貓養得多了,經常觀察貓咪日常多種姿勢,有感覺了。另一部分功勞在於他之前在央美雕塑系學過的專業課,平時製作中會比較注意形體空間感。
細節較多的玩具一般使用硬塑料材質,開模需要分為幾塊一部分一部分地開。郭斌說ViViCat的輪廓較為簡單,多是使用圓弧塑造出飽滿的形象,因此他選擇開模更方便的搪膠,材質則是相比硬塑料稍軟一些的塑料。
除了輪廓,郭斌在細節上的設計也使得ViViCat呈現出柔軟的視覺效果。比如ViVi躺在紙箱的這個造型中,它腰上那幾道被肉堆出來的大褶子,以及其他造型中窩起來的雙下巴,跟你家裡十多斤的橘貓一模一樣。
咱們靠顏值吃飯
ViVi如此風光,實際上,被郭斌放在心尖上疼的貓,是乃乃。
乃乃是只奶牛花色的流浪貓,是郭斌現在家裡的第一個「客人」。進家門的歡迎禮物是一次絕育手術,做完後,乃乃心也定了,在家不是睡就是吃。
有一天,郭斌帶著乃乃出門餵家附近的流浪貓,一沒注意,乃乃被一隻小狗咬傷了。郭斌立馬開車駛到離家六公裡的一家寵物醫院,醫生看傷勢不輕就讓郭斌把乃乃放在醫院裡住院養傷。
第二天凌晨,郭斌接到醫生的電話,說換藥的時候,乃乃從籠子裡一出來就跑出醫院了。郭斌一邊計算著乃乃回來的可能性一邊把乃乃的食盆、貓沙發、貓砂盆都搬到醫院,在牆根下擺一排,他就蹲旁邊等著。
等了三個晚上,乃乃還沒有出現,郭斌沒法了,只能回家。
到家一看,乃乃已經在家裡等郭斌了。「真邪門了。」郭斌給鈦媒體電臺講到這個故事,語氣裡是抑制不住的開心,像一位自己兒子考了全省第一的老父親。郭斌的夫人將這個故事畫成了一個兒童繪本,這是乃乃第一次當主人公。
乃乃再一次當主人公是去年,郭斌的貓貓家傳媒文化和企鵝影視合作推出動畫片《寵物旅店》的策劃,面向6-12歲的兒童群體,現在郭斌的團隊還在製作中,預計在2021年上線。
這不是郭斌第一次製作動畫片,他之前參與導演過多部動畫片,現在在央美教的也是動畫,從雕塑行業跨到動畫行業並非郭斌的主動選擇。
郭斌大學學的雕塑,剛畢業時他也一心朝著雕塑家這條路走。之後他接了個活——做十幾根直徑3米,9米高的圖騰柱。
由於圖騰柱太重,郭斌只能坐在窯車上做柱子,窯車下面是軌道,做完柱子就把東西堆在軌道上乾燥,之後再把柱子推到燒窯的火裡面。
一條軌道,從這頭走到那頭,一根柱子就燒好了。郭斌就在這樣的環境裡工作了半年,可算把活完成了,整個人暴瘦,不到110斤。
郭斌忙完回家吃飯,郭斌媽媽給他烙餡餅,烙出來一張,郭斌就在旁邊吃一張,最後餡都烙完了,廚房也沒剩下一張餅。郭斌媽媽覺得不對勁,帶他去醫院查了一下,發現郭斌得了甲亢,醫生診斷完不讓郭斌做體力勞動了,建議他做點在室內的活。
郭斌想來想去,正好一個朋友開了一家廣告公司,需要找人來做三維動畫,他就跳到了動畫這個行業來。
再之後,郭斌參與導演了《馬蘭花》《福娃奧運漫遊記》《宇宙護衛隊》等動畫片,都是To G(面向政府)項目,面向兒童群體。
動畫行業的產業鏈條大致是這樣的:在投資方的支持下,從0到1創作漫畫或動畫,經過漫長的用戶培育過程後,再給有不少受眾群的IP製作衍生品從而變現。郭斌一直想走通整個產業鏈,但尚未成功 ,近幾年,只有《喜羊羊和灰太狼》和《熊出沒》是他眼裡的成功案例。
當時大部分動畫片的播放渠道是電視,因此遊戲行業與影視行業身上的枷鎖與矛盾同樣存在於動畫行業之中,何況電視動畫片目前面向的受眾群還更低齡,均為消費需要經過父母同意的兒童。
「你給投資人說,一部動畫片製作需要兩年,但兩年能出三部劇,演員在綠屏上張張嘴就能拍出來,投資人幹嘛要投你 ?」
前幾年,潮玩讓郭斌看到了另一種可能:一個形象,即使背後沒有故事,沒有前期的市場培育過程,只要有人喜歡,它就可以變現。
「現在居然有了這種可能,靠顏值就能吃飯,就有人買單。」郭斌的同行開玩笑說他這是「出圈」了。
這是兩種不同的IP打造理念,過去動畫行業打造的屬於內容型IP,而表情包、潮玩的興起讓大家發現到形象IP的潛力。
兩者的區別之一是,內容型IP已經用內容將形象填得滿滿的了,買動畫片手辦的前提是你認可這個人物背後的故事線,他的造型可以讓你聯想到動畫片的情節,所以你才心甘情願為高價付費。
形象IP則得反其道而行之,郭斌覺得形象IP可以留給用戶一定的聯想空間,並逐漸使用短視頻等內容來豐富形象。
去年BTS中的超大ViViCat
同時,內容型IP的受眾有著極高的忠實度,比如《精靈寶可夢》這部1996年誕生的動畫片,早已經給任天堂和寶可夢公司創造了950億美元的總營收。一位電競從業人員曾經給鈦媒體電臺說,只要是關於《火影忍者》這些內容型IP的遊戲比賽,都會有很多用戶關注參與。
而關於如何延長形象IP的生命周期,貓貓家COO江楠之前接受SocialBeta 採訪時說到他的想法:
用良好的商業運營環境去反哺 IP 內容研發,去不斷尋找產業、品牌方、消費者的支持來延長 IP 生命力。同時,IP 本身也需要與時俱進進行迭代,不斷迎合媒介、消費者心理、社會形態的變化。
堅持自己最喜歡的
去年,在郭斌牽頭下,泡泡瑪特與央美聯合舉辦了「潮流、玩具、設計」系列講座,一是他覺得央美的學生都更強調個性,在動畫片製作這種更需要團隊協作力的工作上,「央美的做不過北電的。」而潮玩製作不需要向任何人妥協,只要充分表達自己的個性就好。
二是他和泡泡瑪特想讓更多的人了解和加入到這個新興的、充滿活力與機遇的潮玩行業。
「這個行業能養活自己。」
今年,郭斌在央美開了一門潮流玩具設計的自選課,限定18個聽課名額,有的沒搶到課的學生還是跑來旁聽。郭斌在這門課裡會帶著學生從零設計自己想做的潮流玩具,但課程只短短上了四周,學校就放假了,只能草草結束。
但郭斌還是在其中發現了很多有趣的設計,他打算好好整理出來推薦給泡泡瑪特看一下:「如果泡泡瑪特感興趣想籤約,我就牽牽線。」
對於這些涉世未深的學生來說,不籤約平臺就進入潮玩市場的話可能會面臨很多困難。
擺在最前面的就是人力,一個人去操作這個事的話,學生得自己做設計、加細節、做3D建模、開模,開完模以後,學生還得去找工廠,把它做成真正生產用的鋼模。批量生產完,設計師得自己設計包裝,還需要考慮倉儲和曝光販賣渠道。
資金的壓力更大,郭斌說開鋼模的價錢並不是一個小數字,像ViViCat這樣的玩具,開個鋼模差不多10萬塊錢。這還是不得不花的錢,到了批量生產的過程,獨立設計師可能還要面臨花冤枉錢的情況 。
鈦媒體電臺之前採訪過國內一些獨立設計師,他們不與平臺籤約,而是選擇Ins、微信等渠道販賣玩具,每一批玩具數量也較少,基本處於「供極度跟不上求」的狀態。
而在具體產品的生產線上,泡泡瑪特等大平臺的貨單基本把國內較大的玩具生產工廠包圓了,獨立設計師找到工廠發需求時,工廠一張嘴開出原價的五倍價錢才讓他們插隊。
一位獨立潮玩設計師對鈦媒體電臺說,他們的訂單都是幾十隻起做,在工廠那裡屬於「小小小單子」,工廠逐年漲價,現在都快比日本工廠的報價貴了,他半開玩笑地說:「工廠他們都可煩我們(這些獨立設計師)了。」但獨立設計師更加自由,最後賺多少也都能進到自己的錢包,
所以說,對於一些缺少人力與資金的潮玩設計師來說,與泡泡瑪特這樣的平臺合作可以省不少事,但同時,利潤肯定也得給平臺分點。兩種方式均需有所取捨,具體的選擇就看設計師的想法了 。
在學生交上來的設計中,郭斌印象最深的是一個可動玩偶,有個美院學工業設計的男生買了好多球形關節,設計出來了一個可以切換形態的檯燈,打開像一隻蜘蛛一樣好多條腿,收起來就是個裝牛奶的瓶子。
郭斌最清楚美院學生的實力和傲氣:「我們美院的學生都比較含蓄的,他們不會說『老師你做的東西真好』,大家還是覺得這種話有點拍馬屁的嫌疑,這樣不好。」他說這話時,好像帶著點驕傲。
等到最後,鈦媒體電臺問郭斌對想進入潮玩市場的學生有何建議時 ,郭斌的回答讓我們更加確信,他確實驕傲於學生們的個性。
他沒有給出具體的條條框框,而是讓學生堅持自己的想法:
「做這行的千萬別跟風,一定要做你自己真正喜歡的東西。甭管你喜歡的多偏門、多怪異、多叛逆,都沒關係,只要做你自己最喜歡的這些東西就好。這就是中國市場的一個好處——這裡沒有小眾市場。
只要你做你最喜歡的這個東西,你能感染你自己,相信也一定能感染一批人,這一批人被你感染了,這批人就能養活你。」
錄製結束,郭斌回到樓上繼續自己的工作了,在他的計劃中,ViViCat下一個系列會在8月份推出,乃乃為主角的動畫片《寵物旅店》也得抓緊趕進度。
只剩三隻大型ViVi和幾十隻小型ViVi悠閒地坐守一樓,估計郭斌家裡庭院的貓咪們現在也是這些個姿勢。
那就把這當自己的另一個庭院吧。(本文首發鈦媒體App,作者丨小黃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