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好看的韓劇推薦幾部吧(又要揭開韓國財閥)
2023-05-13 07:45:48 1
給你一個重生的機會,你想投胎到什麼人家呢?
如果是中國人面對這個問題,答案也許會五花八門;可要是把問題拋給韓國人,幾乎所有回答都會毫不猶豫地選擇財閥。
最近一部爆款韓劇《財閥家的小兒子》,就滿足了韓國觀眾的「財閥夢」。
這部鄭大允執導、金泰姬編劇、宋仲基主演的電視劇改編自韓國熱門網絡小說,主角是一個經歷了重生奇遇的「打工人」。
被冤枉侵吞資產,被追殺中槍墜海,一名在財閥手下兢兢業業打工的職員驟然遭遇這些,真可謂人生之大不幸。
可禍兮福所倚,他死後竟然意外穿越回了1987年,重生到了財閥家的小兒子身上,金手指開掛的第二次人生就此展開。
噱頭十足的原著,爽點不斷的劇情,更有帥氣歐巴宋仲基傾情主演,《財閥家的小兒子》一經播出便牢牢吸引住了觀眾的視線。
據韓網數據顯示,電視劇《財閥家的小兒子》收視率持續飆升,第八集更是達到了21.766%的驚人數字,超過《非常律師禹英禑》成為了收視年冠。
一部電視劇想要獲得高收視率,就必須讓廣大觀眾共情。對於重生題材而言,什麼是共情的捷徑?答案當然是「逆襲」。
主創們深諳觀眾心理,故而將男主設定成一名平平無奇的公司員工。而本劇的故事,就從他每日在工作中受氣開始。
一、任勞任怨「打工人」尹賢宇是個被「996」折磨的普通職員,出身微末學歷寒酸的他經過多年奮鬥,終於在財閥家族企業順洋集團站穩了腳跟。
沒有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好運,尹賢宇只能拿命拼。埋頭苦幹有了回報,他獲得了晉升,成了集團未來資產管理組的組長。
你以為這是個天道酬勤的勵志故事?大錯特錯!
尹賢宇這個組長,表面光鮮亮麗,實則每日都要遭受職場霸凌。財閥家族的人對他招之即來揮之即去,他為了飯碗只能無條件服從。
會長的大兒子陳星俊是個心理變態,一個不高興就朝人臉上潑茶,尹賢宇得一邊挨打挨罵一邊當老媽子,像哄孩子一樣耐心哄他;
會長的夫人把尹賢宇當維修工,家裡的馬桶壞了也要招呼他解決,他也只能一邊忍著噁心一邊點頭哈腰賠笑臉。
尹賢宇把自己修煉成「忍者神龜」,只為掙到補貼家用的錢。他覺得為了全家生計拿命打工是值得的,殊不知自己很快就因為打工把命送了。
有一回,尹賢宇無意中發現有家空殼公司正在套現順洋集團的資產,已得手了六億之多。他把情況匯報給上級,反被誣陷「監守自盜」。
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尹賢宇只好飛到國外追回那六億公司資產。他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大功告成,可還沒等回國復命,就遭遇了綁架。
劫匪們不要錢不要物,就是奔著尹賢宇的命來的。一枚子彈結束了他的性命,尹賢宇帶著滿腔不甘,墜入了汪洋大海。
彌留之際,尹賢宇只關心一個問題:誰要殺自己。他沒有獲得確切的答案,只是從歹徒們的對話中了解到是順洋集團的某個高層所為。
如果是現實世界,那尹賢宇的一生應該就這麼稀裡糊塗地結束了。可他在電視劇的世界,還是男主,怎麼可能就這麼輕易地狗帶。
編劇大筆一揮,奇蹟瞬間發生。尹賢宇再次睜開了雙眼,發現時間回溯到了1987年,他死後魂穿到了一個小男孩身上!
無巧不成書,這小男孩不是別人,正是順洋集團老會長的小孫子陳道俊。
不久的前世,這個財閥家族的人對尹賢宇百般凌辱;如今他搖身一變,成為了其中一份子。命運啊,有時真是說不出的諷刺。
唯一能讓尹賢宇聊以自慰的,是現在的「父親」沒有欺負過前世的自己。陳道俊的爸爸是家中老四,對順洋集團的業務毫無興趣,自己搞了一個影視公司。
多年「打工人」生涯鑄造了尹賢宇的大心臟,他很快調整好心態接受了既定事實。重生在這財閥家族是個查明真相、為前世復仇的大好機會,他樂觀地想。
更何況,「知曉未來」是一個多麼大的金手指,尹賢宇想想就樂不可支。他以財閥家的小兒子身份開始的第二次人生,將要一路開掛了。
二、小孩竟是「預言家」俗話說得好,不是冤家不聚頭。在老會長六十大壽的宴會上,尹賢宇見到了這個財閥家族的長孫,還是個小孩子的陳星俊。
此時的陳星俊雖然性格頑劣不堪,但尚未達到日後那種無可救藥的地步,尹賢宇不用擔心被潑茶水。可不巧的是,他撞見了陳星俊偷東西。
被抓包的陳星俊慌亂之下打碎了古董瓷器,惱羞成怒的他倒打一耙誣陷眼前的弟弟,聲稱瓷器是陳道俊打碎的。
可陳星俊無論如何都想不到,弟弟陳道俊這副小男孩的軀殼裡住著一個成年男人的靈魂,一個在前世被自己肆意打罵羞辱的人。
死過一次的尹賢宇現在已經是鈕鈷祿·尹賢宇了,他沒有像前世一樣面對惡意忍氣吞聲,而是當場戳穿謊言,接著離開宴會揚長而去。
第二天,尹賢宇打算為提前離席向「爺爺」道歉,於是來到了老會長的辦公室。事情就是這麼巧,老會長正在和人商量贊助哪位總統候選人。
知道結果的尹賢宇立刻向老會長「劇透」了最終贏家。老會長對「孩子話」不以為然,可總統競選的後續發展竟和尹賢宇所說的一模一樣。
老會長不由得注意起了這個小孫子。他問了尹賢宇一個問題: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但兩頭鯨魚打架,也會讓小蝦遭殃。那麼小蝦要怎麼做,才能打敗兩頭鯨魚獲得漁翁之利?
當尹賢宇琢磨出答案的時候,老會長恰好在外國出差。他正百無聊賴地等著「爺爺」回國,突然想起前世老會長是因空難去世的。
尹賢宇連忙翻了翻日曆,壞了,就是今天。於是他趕緊聯繫上了老會長,極力阻止他登上那班致命的回國飛機。
在給老會長的留言中,尹賢宇將對方構思的半導體布局一一說出,同時回答了問題:只要小蝦被養到足夠大,就不會遭殃。
老會長聽罷半信半疑,臨時改籤了航班,結果免去了生死劫難。經過這一遭兒,老會長慶幸之餘也忍不住對小孫子產生了懷疑。
「你是不是知道未來?」老會長開門見山地詢問。
尹賢宇早已準備好了應對的話術:「我只是懂爺爺您的心思罷了。您不是在尋找問題的答案,而是在尋求認可與支持。」
這番說辭沒有正面回答問題,卻正好說中了老會長的心事。老會長大喜過望,決定給眼前這個聰明又懂事的小孫子獎勵。
尹賢宇除了一塊荒蕪的廢地,什麼都沒要。
歲月如梭,轉眼間尹賢宇就以「陳道俊」的身份長大成人了。他成功考進了首爾大學法律系,名下的土地被政府開發,價值飆升至二百四十億。
如今的尹賢宇有學歷、有身家、有社會地位,和前世的「受氣包」打工仔簡直不可同日而語。這第二次人生,算是被他玩兒明白了。
不光如此,他的便宜老爹也沾了「預言家」兒子的光。
在尹賢宇的建議下,老爹的公司引進一部外語片《小鬼當家》當賀歲片,原本半吊子經營的影視公司竟一步步成為了行業翹楚。
爺爺喜歡自己,爸爸言聽計從,本人又有才又有財。如今的尹賢宇,似乎已經彌補了前世所有的遺憾,可以悠哉悠哉享受這份財閥人生了。
可事實卻剛好相反。尹賢宇沒有一刻忘記自己前世的枉死,他今生的努力經營,都是為了有朝一日找出真兇,為前世的自己復仇。
同時,在財閥家族中浸染多年,使得尹賢宇的野心也一天天增大了。除了復仇,他還想讓順洋集團歸自己所有。
一場幼孫和長孫、孫子和爺爺之間的較量,正在徐徐拉開帷幕……
三、現實沒有「金手指」《財閥家的小兒子》是典型的「大男主」爽劇,節奏飛快衝突強烈,各種橋段套路滿滿,編劇活像晉江資深讀者。
對於電視劇而言,橋段不在新,有爽點就行。逆襲復仇金手指雖然老套,可就是能刺激觀眾的腎上腺素,而且的確非常好看。
重生題材的影視作品,關鍵在於營造「真實感」,讓觀眾相信主角真的回到了過去的時光,《財閥家的小兒子》劇組為此下了很大功夫。
劇中的很多道具,都是故意做陳做舊甚至直接用八十年代的「老古董」,營造獨屬於上個世紀的「懷舊感」和「穿越氛圍」;
從主演到配角,從小演員到老戲骨,演員們都在模仿上世紀八十年代的語言風格,給觀眾以「身臨其境」的視聽感受。
不光如此,《財閥家的小兒子》的許多劇情暗合了韓國的經濟轉型、社會變遷,男主經歷的商戰幾乎都能找到現實原型。
劇中的主舞臺「順洋集團(SOONYANG)」,顯而易見是在映射韓國的三星集團(SAMSUNG)。手機、半導體、「順洋經濟等於韓國經濟」……編劇簡直是在明示。
不單公司可以對應,具體的人物也有對照。劇中的陳華英主管百貨公司、酒店和高爾夫球場,經歷了一段下嫁的婚姻。
聽起來是不是有很強的既視感?沒錯,這和三星集團二代掌舵人李健熙的次女、「三星公主」李富真的人生軌跡高度重合。
正是這種「真實感」,使得《財閥家的小兒子》除了讓觀眾覺得「爽」之外,還展現了更深層的內涵:財閥勢力影響下的種種社會陰暗面。
我們可以在劇中看到,「民主選舉」如何暗箱操作成財閥的政治道具。每位總統候選人都代表著一股財閥勢力,競選背後是一系列利益交換。
我們可以在劇中看到,上流社會如何封死底層晉升渠道,完成階級固化。財閥家族與政法精英共同構建的封閉人脈網絡,普通人難以進入。
男主重生後,加入了首爾大學的「名門會」社團,是俊星創辦的,裡面是各種官二代、富二代;他在重生前,交際圈一直在工薪階層打轉。
這是男主活了兩輩子的「金手指」之一嗎?是也不是。如果他還是底層出身,哪怕重生一百次,也照樣不會認識「名流」。
階級流動時,孩子們的「起跑線」指的是兒時的教育;當階級慢慢固化後,這條「起跑線」就是投好胎的「技術活兒」。
重活一世,男主的智商、能力並沒有發生本質變化,卻一改前世憋屈所向披靡。與其說是「預知未來」開掛,不如說是財閥家族「鈔能力」。
努力對於普通人而言,是走向成功的必要不充分條件,努力不一定會取得多大成功,但不努力一定會走向徹底失敗;
而對於手握大把資源的二代們而言,努力只是成功的非必要條件。努力了固然更好,不努力也無妨,還有家族資產兜底。
不光是財閥控制下的韓國,即使是在中國,又何嘗不是如此。從文娛圈到政商領域,越來越多「二代」,越來越少白手起家。
也許正因如此,韓劇《財閥家的小兒子》才突破了國籍和社會背景的限制,讓看過無數爽文套路的中國觀眾亦深深共情。
劇中的男主是「野心家」人設,這份野心既有復仇和奪得集團,也有「打破財閥壟斷」的宏志大願,這是主創們通過角色傳達出的期許。
如今《財閥家的小兒子》還未完結,劇中的種種懸念尚需解答。除了不要「爛尾」外,相信觀眾們最想看到的,還是劇中的期許映射到現實。
相信這份期許,也是無數「打工人」的心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