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型是血液裡面的什麼決定(通過男孩變來變去的血型)
2023-05-13 06:10:11
正在開會,病房裡突然喧鬧起來,我出去一看,是12床小朋友的父母突然吵起來了。
這個6歲的孩子因「重症系統性紅斑狼瘡」入院,目前嚴重貧血需要輸血,輸血單上顯示孩子血型為O型,孩子父母本來情緒就不太對,其父親一聽血型O型,立刻爆發,朝著孩子母親吼起來:「我早就覺得有問題,你給我說實話,兒子到底是誰的?」
母親被他突然一吼,有點發愣:「你胡說什麼!」
父親揮舞著雙臂:「我是AB型血,你是A型血,為什麼他是O型血?」
母親含著淚喊:「我怎麼知道?孩子生病了你也不管,這剛剛回來,啥也沒弄明白你就吵!上次在老家住院的時候,孩子還是A型血呢!」
我這才聽明白,原來孩子的血型和以前發生了變化,與父親的血型不相符了,父親懷疑他不是自己親生的!
我趕緊把夫妻倆拉開,說:「人的血型是會變化的!你倆都冷靜一下,聽我說。」
不要懷疑你的眼睛,你真的沒有看錯:人的血型是會變化的!
近年來關於血型改變的部分相關文獻
上圖是近年來關於血型改變的部分相關文獻,這類資料還是蠻多的,有興趣的話,大家可以自己去搜一下。
那為什麼人的血型會變化呢?什麼情況下血型會變?
別急,聽我慢慢道來。
人類的血型研究是一個十分有趣的課題,在付出了無數條生命和長達四個世紀的時間以後,臨床上才識破了血型的秘密,而且直到目前為止,也還正處於對血型繼續加深認識的路上。
我們應該感謝那些為了探尋血型的秘密而孜孜不倦的科學家們。
我讓兩位家長坐下來,說:「你們都別急,要知道血型為什麼會變,咱們先來認識一下血型,可以嗎?」
孩子父親雖然不知道血型改變的原因,但是我的勸解明顯安撫住了他,情緒恢復平靜,有點尷尬地撓撓頭說:「您說,越詳細越好。」
看來這是個對血型有些了解的父親,一下子就推斷出A型血和AB型血的父母不會生出O型血的孩子,所以也渴望了解血型的前因後果,來支持「血型會變」這個論斷,以完全打消自己的顧慮。
我就從世界上第一個發現血型的科學家開始說吧。
提起血型,就不能不提到輸血,因為正是因為一次次不成熟的輸血,才引導人們開始了對血型的研究。
中國歷史上尚沒有發現輸血的記錄;在西方,輸血曾經有過很多血的教訓。
1492年,羅馬教皇諾聖特八世病危的時候,有位叫卡魯達斯的義大利醫生為了救他,嘗試給他輸入3位10歲男孩的血(之所以選擇男童,是因為卡魯達斯認為童男的血液更乾淨),結果可想可知,教皇很快就感到胸悶而發生窒息,最後死於輸血反應,可憐的三個小男孩死於失血性休克;1667年,法國御醫丹尼斯嘗試把各種動物的血液輸注給人,結果輸了羊血的男孩幸運地活了下來,輸了牛血的精神病人卻不幸地死掉了;同期也有很多其他國家的醫生嘗試將動物血輸注給病人,但是噩耗比好消息要多得多;1824年,英國醫生布倫道先後給8位在分娩時發生大出血的產婦輸入她們各自丈夫的血液,很神奇,其中5名產婦輸血成功並痊癒了,3名產婦輸血失敗不幸死亡。醫生們開始思考,輸血時為什麼有時候會成功,有時候會失敗呢?
奧地利病理學家卡爾•蘭德施泰納對這個問題十分感興趣,他採集了22名同事的血液,反覆將他們血液中的紅細胞和血清混合在一起進行觀察,終於發現了不同血型之間的紅細胞相互破壞的情況:A型的血清會使B型紅細胞凝固,B型的的血清使A型紅細胞凝固‧‧‧‧‧‧
就這樣,1901年,卡爾•蘭德施泰納終於發現了人類的血液含有不同的凝集素原,這就是我們發現的第一個人類血型系統——ABO血型系統。
ABO血型系統的發現在人類醫學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使輸血的死亡率大幅度下降,正是因為這個發現,卡爾•蘭德施泰納獲得了1930年的諾貝爾醫學獎,並被稱為「血型之父」。
蘭德施泰納發現了ABO血型系統 一米育兒參考《神秘的血液》繪製
孩子的父母安靜的聽著,我繼續說下去。
三、什麼是血型我們都知道,血液由血漿和懸浮於其中的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血紅蛋白等成分組成。
血型呢,就是指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這些血液成分表面的抗原類型。通常我們所說的血型是指紅細胞膜上特異性抗原的類型。
和每個人的指紋各有不同有一些類似,人的血型也是不盡相同的,它就像是上天賜給人類的天然身份證,在必要的時候能夠證明你的獨特;正如古人所說的「血脈相承」,血型還具有遺傳性,當然了,不要真的去「滴血認親」哦,那樣你會發現自己的親人遍布天下,真的要辨別兩個人之間是否具有親屬關係,還是DNA比對更靠譜。
小號外
電視劇中的滴血認親,應該是類似於現代的紅細胞凝集反應,不同血型的血液被混合,可能會出現凝集的現象,這大概就是傳說中的非親屬關係血液不能相融的情況。即使這是真的,也並不說明二人之間就是親屬或非親屬關係,因為所謂的相融也只能說明兩個人可能有相同的血型而已。
我不確定孩子的父母是否喜歡聽這些,之所以講這麼多,也是因為我看他們之間的關係有些微妙的緊張,我想通過這些小知識和小故事,慢慢緩解他們心中的焦灼。
沒想到孩子媽媽還挺感興趣的,她問我:「上一次我們在老家醫院輸血的時候,還有個什麼陰性還是陽性的血型,那個和咱們說的這個血型一樣嗎?」
我向她豎了豎大拇指,讚賞的說:「那是指Rh血型系統,和我們所熟知的ABO血型是不一樣的,人類的血液其實可以分為很多個血型系統。」
自從蘭德施泰納發現ABO血型系統以來,至今已發現30多個不同的紅細胞血型系統。
醫學上比較重要的血型系統有ABO、Rh、MNSs、Lutheran、Kell、Kidd、Duff和Lewis等,其中,與臨床關係最為密切的是ABO血型系統和Rh血型系統,如果將血液輸給不同血型的受血者,可以引起溶血性輸血反應。
溶血性輸血反應就是指紅細胞膜破壞,致使血紅蛋白從紅細胞流出的反應。常見於輸入不同血型的血液及中毒等情況,嚴重者可導致死亡。
1、ABO血型系統
作為人類第一個被發現的血型系統,ABO血型已經被大多數人所熟知了。
ABO血型系統是根據紅細胞膜上是否存在A抗原和B抗原,將血液分為4種血型:
A型:紅細胞膜上只含A抗原者;B型:紅細胞膜上只含B抗原者;AB型:紅細胞膜上含有A與B兩種抗原者;O型:A和B兩種抗原均沒有者。中國的ABO血型分布
根據《人類ABO血型的群體遺傳學研究》中的調查,中國漢族人群中的ABO血型比率是:O型佔32.96%,A型佔29.9%,B型佔28.87%, AB型佔9.08%。其中,O型人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大家族!
ABO血型遺傳規律表
上文中,孩子爸爸懷疑兒子不是自己的,就是源於對ABO血型遺傳規律的信任。
確實,血型是以A、B、O三種遺傳因子的組合而決定的,一般認為一個人的ABO血型終身不變,根據父母的血型大致可以判斷出自己孩子可能出現的血型。
血型遺傳規律表
ABO血型的基因位點位於第9對染色體上,每一對染色體分別由兩條單染色體組成,其中一條來自母親,另一條來自父親,所以血型是由父母遺傳基因共同決定的。
孩子的父親對ABO血型系統是比較熟悉的,一般來說,A型血和AB型血的夫妻,只能生出A型、B型或AB型血的孩子,不可能生出O型血的孩子。
那是不是任何時候,ABO血型系統都遵循上圖這個遺傳規律呢?
這也是有意外情況的,後面我們會做詳細詮釋。
2、RH血型
如果只有ABO血型,那麼只要是同型血輸注,應該就是安全的,但是從1939年開始,陸續發現同型血輸注也會發生異常反應的情況。
仍然是聰明的蘭德斯坦納博士,在一個將羅猴(Rhesus monkey)的血液輸注給兔子的試驗中,發現恆河猴和多數人體內的紅細胞上存在另外一種抗原物質(D抗原),由此發現了Rh血型系統:紅細胞上含有D抗原的稱為Rh陽性,而紅細胞上缺乏D抗原的稱為Rh陰性。當時,紐約市大約有85%的白種人為Rh陽性。
蘭德施泰納發現了Rh血型系統 一米育兒參考《神秘的血液》繪製
發現了嗎,Rh是恆河猴(Rhesus Monkey)外文名稱首字母的簡寫哦!
Rh血型區分方法 一米育兒參考《神秘的血液》繪製
中國的Rh血型分布
在我國漢族人和大部分少數民族人的身體中,Rh陽性血型約佔99%,Rh陰性的人僅佔1%左右。所以,將Rh陰性血稱之為「熊貓血」。
3、血型系統對輸血具有重要意義
輸血已經成為治療某些疾病、搶救傷員生命和保證一些手術得以順利進行的重要手段。輸血時若血型不相符,會使輸入的紅細胞發生凝集,而導致溶血性輸血反應,引起血管阻塞和血管內大量溶血,造成溶血性貧血、腎衰竭、休克甚至死亡。
所以,血型系統對輸血具有重要意義,在輸血前必須對病人做血型鑑定。
溶血性輸血反應:即紅細胞膜破壞,致使血紅蛋白從紅細胞流出的反應,常發生於輸入不同血型的血液及中毒,嚴重者可導致死亡。
正常情況下只有ABO血型相同者可以相互輸血,這主要是由各血型的血清中是否含有凝集素而決定的。
從上圖我們看出,O型血紅細胞表面沒有凝集原,血清中含有抗A和抗B兩種凝集素,所以輸給任何血型的血液都不會引起溶血反應,被稱為「萬能供血者」;AB型血紅細胞表面既含有A抗原,又含有B抗原,血清中沒有任何凝集素,所以接受任何血型的血液都不會引起溶血反應,被稱為「萬能受血者」。
所以,輸血前必須要查ABO血型。
Rh血型的抗體不能自發產生,血清中沒有相應的天然抗體,只有在大量接觸到Rh抗原時,才會產生抗Rh抗體。
Rh陰性血的人在第一次接受Rh陽性血液時,不產生凝集反應,但隨後體內將產生抗Rh抗體。因為第一次輸血時,輸血後2~4個月,血清中Rh抗體水平才會達到高峰,所以一般不產生明顯的輸血反應。當再次接受Rh陽性血液時,會發生抗原—抗體反應,紅細胞凝集、溶血而使受血者發生危險。
所以,輸血前也要查Rh血型。
孩子的父母一直聽得津津有味,看起來情緒都平穩了,父親說話也已恢復正常語氣,他甚至有些迫切的說:「您說的這些我都聽明白了,那孩子的血型是為什麼發生變化的呢?」
五、血型為什麼會變化?現在我們知道了,ABO血型取決於人類紅細胞的表面抗原,具有遺傳性。
正常情況下,人的一生中血型是不會改變的,但是在一些病理因素影響、骨髓移植影響等情況下,可能會出現血型改變或者孩子血型與父母血型不相符等情況。
血型變化大揭秘1:可以變回原來血型的「病理性血型變異」
在某些病理情況下發生的血型改變,也有人將之稱為「病理性血型變異」。
「病理性血型變異」常見於以下幾種疾病:
大量失血:比如產後大出血、外傷出血等情況大量輸血貧血白血病腫瘤系統性紅斑狼瘡等免疫性疾病病理情況下發生的血型改變,其實並不是真的血型發生了改變,只是由於疾病因素,導致血型抗原減弱了,用常規方法檢測時,發現不了該抗原,所以表現為「血型改變」。
咱們文中的男孩,就是因為患有系統性紅斑狼瘡並發貧血,導致血液中A抗原表達能力減弱或消失所致。若再深究,則可能是因疾病使紅細胞A抗原特異性受到抑制甚至缺失,也可能因疾病因素導致成熟紅細胞明顯減少,致使紅細胞抗原減弱或消失,無法表現出A的抗原性,故血型測定顯示為「O」型,從而發生了血型改變。
其實不止以上疾病,據報導,嚴重感染、化療等均可出現血型改變的情況。
該男孩抗原表達減弱(原有抗原的減弱)有可能存在的原因詳解:
1.患病致某種酶缺失,血型抗原合成減少
2.紅細胞形態改變,抗原的密度或分布產生異常,而不利於與相應的抗體結合
3.發生腸道感染時,大腸桿菌表面的「B」抗原吸附紅細胞表面,使紅細胞獲得B抗原
4.某些含有去乙醯基酶的細菌或其他產物進入血液,作用於A型紅細胞抗原,使其去乙醯基化而成為B抗原
孩子爸爸聽得很入迷,一直在不住地點頭,這時候他突然問:「奧!那這種血型改變是就是一種假象嘍?孩子的血型還能變回去嗎?」
我點點頭說:「病理因素導致的ABO血型改變只是暫時性的,待疾病痊癒或者好轉後,血型就可以恢復。」
孩子父母對視了一下,母親問:「那什麼情況下,孩子的血型就永遠也變不回去了?」
血型變化大揭秘2:變不回去的移植後血型變化
與前面提到的病理因素引起的血型變化性質不同,有一種血型變化可能不會再恢復原來血型,那就是異型ABO血型造血幹細胞移植後引起的血型變化。
造血幹細胞移植是指應用健康的造血幹細胞移植給患者,重建患者造血和免疫功能的治療方法。
因為在對患者進行骨髓幹細胞移植前,主要是進行HLA(人類白細胞抗原)配型,所以受者和供者的ABO血型有可能是不同的。骨髓幹細胞移植以後,患者自身的造血幹細胞慢慢發生功能減退甚至衰亡,供者的造血幹細胞造血功能越來越重要,所以,就有能出現新生血液呈現供者血型的情況,這種血型變化一般不會再恢復以前的血型了。
孩子母親點了點頭,明顯對這個話題不太感興趣。她沉吟了一下又問:「您剛才說,ABO血型一般都遵循遺傳規律,但也有意外,這是什麼意思啊?」
血型變化大揭秘3:比「熊貓血」還少見的「恐龍血」—孟買血
咱們都聽說過孟買,但是,聽說過孟買血嗎?若是上網去搜,孟買血的新聞還是蠻多的。
2007年,廣西上林縣一對皆為O型血的夫妻,產下一個B型血的寶寶,經過親子鑑定證明:B型血寶寶確實是O型血夫婦的親生子,原來,寶寶的爸爸是「B型類孟買血」。
2018年1月,在福建廈門第一附屬醫院住院的小美因腎出血急需「B型類孟買血」救命。
2018年9月,山東聊城一位適齡孕婦在做產前常規血型檢測時,被發現竟然是聊城第一例「A型類孟買血」。
這個話題明顯引起了夫妻倆的好奇心,父親忍不住問:「什麼是孟買血?」
稀有血型「孟買血」也叫「偽O型血」。
一般來說,血型中A、B基因為顯性基因,O為隱性基因,但孟買血能「隱藏」血液中的A、B基因,廣西上林縣的例子中,爸爸其實就是含有隱藏的B基因的的O型血,致使呈現O型血的假相,這樣,他與O型血的妻子就生下了B型血寶寶。
偽O型血是怎麼形成的?
A 基因和 B 基因是否能表現出來,都依賴一個共同的前提—— H 抗原(也是O型血的抗原),如果沒有H抗原,A、B基因就沒辦法顯示,由此而形成了「偽O型血」。孟買血就是缺乏 H 抗原。
孟買血因最早於1952年在印度孟買市發現而得名。
據統計,孟買血在印度最多見,約為 1/1萬,在歐洲約為 1/100萬。
孟買血在中國極其稀有,在全國所佔的比率僅為十幾萬分之一,國內僅有約30例報導。
孩子父親點點頭,一副饒有興趣沒有聽夠的樣子。
我看他們聽得入神,就對孩子父親說:「你看,就一個小小的血型,裡面就有這麼多的奧秘,以後遇到事情,一定要三思而後行,多想想有可能是什麼原因,怎麼辦才是最好的解決辦法,不要太衝動,像個爆仗一樣,遇到問題就爆炸呀!」
他一個勁的點頭,訕訕笑著說:「這不是聽見孩子生病,就立刻跋山涉水的趕回來,又著急又累,一聽見這種消息,整個人都蒙圈啦!」說完又不好意思地摸摸後腦勺。
我趕緊追加一句:「你媳婦自己在家照顧孩子,多不容易啊!你可得好好感謝她!」
唉,我真的是越來越嘮叨、越來越婆婆媽媽了。
後續:孩子的病情一天比一天穩定,大約一周以後,我們再給孩子複查血型,果真已經變回A型啦!孩子出院的時候,夫妻倆還給我們送了一面紅彤彤的錦旗。
追加一點小感想:生活中我們未知的東西實在是太多太多,我們在遇到任何事情的時候,一定要先想辦法弄清楚前因後果,再下論斷,再做決定,千萬不要過於衝動,容忍自己隨時迸發情緒,這也是我們作為父母,在育兒過程中應遵循的一個重點和要點,與君共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