鵪鶉怎麼飼養才能出欄(鵪鶉養殖鵪鶉從小到大)
2023-04-24 02:49:15 1
一、鶉舍營建鶉舍可選擇座北朝南,環境安靜、地勢千燥、通風透光的位置建造,也可以利用舊房、場房進行改造。屋高2-2.7米,地面要求磚鋪或水泥地面,牆體必須安裝通氣窗,鶉舍內無需過分明亮,窗戶要少些。籠子用竹片與木條釘成長100釐米,寬20釐米,高22釐米的框架(籠高15釐米,尿糞板空間7釐米),尿糞板要前低後高。
籠養鵪鶉
每籠用1.5釐米孔徑的鐵絲網將籠分隔成10格,每格飼養一隻鵪鶉。籠腳高16釐米以上。籠頂最好用麻袋、塑料編織包裝袋做蓋,以防鵪鶉亂飛撞傷頭部。籠多可採用疊層式排列,一般5-7層。籠外安裝固定的環狀食槽,槽口以寬4釐米,長10釐米,高5釐米為宜。
二、飼料飼料費用,在全部養鶉費中約佔60-70%,配好營養全面、適口的飼料是保證鵪鶉長肉、多產蛋的關鍵。飼養戶還可根據當地飼料資源,合理搭配。餵青料要切細打漿,同精料1 ; 1加水混合,攪拌成捏得攏、散得開,指縫中擠得出水滴為宜。
鵪鶉餵養
三、育雛期飼養(0-14日齡)幼鶉從出殼到一周齡,保溫是成活率的關鍵,因此要把幼雛鶉置於35-37°C的保溫育雛器內,溫度不夠可用一隻熱水袋,外圍包幾層布平放入或用40瓦電燈泡加溫。以後每兩天降低1°C。到10日齡,溫度保持在31°C,只要幼鶉不打堆就行。
每平米育雛器飼養150-80隻。雛鶉出殼後24小時就要開食。開始用粗米粉或優質麩皮和青菜搗爛,再拌些熟蛋黃飼喂。日餵4次,夜餵2次,餵量由少到多,範圍在3-10克之間。每10隻幼鶉餵一隻熟雞蛋黃和0.1克酵母粉、0.1克磷酸鈣;也可用熟牛奶代替飲水與熟蛋黃。
鵪鶉不管什麼時期,每次飲水量不大,但飲水次數較多,且喜歡乾淨水,因此每天要注意清洗水槽,更換新水。育雛期間,每天光照要達到14小時,室內溼度保持在65-60%,同時注意通風換氣,打掃衛生。正常的雛鶉糞便是硬粒狀,發現拉稀、混血便,說明異常,需要查明原因及時處理。
鵪鶉籠中生活
四、青年期飼養(15-40日齡)種用仔鶉為確保仔鶉日後的種用價值,幼鶉一般飼養到20日齡就要將公母分開,上籠飼養,以適應產蛋期時的籠養環境;若計劃成鶉後只產商品蛋,可以把所有公鶉剔開,作為肉用鶉飼養。對母仔鶉要實行限制飼喂,飼料中粗蛋白含量只能保持在20%,飼量為正常量的90%,以防止過早性成熟,達到提高產蛋質量與合格率。
日糧配方:玉米粉57%、豆餅粉24%、魚粉12%、米糠或麩皮3.8%、葉粉1.7%,骨粉1.5%s每10公斤飼料中加入硫酸錳7克、硫酸鋅4克。如用青飼料,餵量為日料量的30-50%。每天餵4次,餵量11-17克。每半月餵一次1毫米粗的細砂粒,佔日糧的1-2%。管理要十分細緻。
鵪鶉和雞一樣,沒有汗腺,靠呼吸散熱,所以對環境溫度特別敏感,室溫以15-22。C為宜。還要適當減少光照時間與強度,每天保持10-12小時自然光照就行,而且光線要柔和稍暗。鶉舍要儘量避免讓人參觀,以利安靜和減少疾病的傳染。
鵪鶉取暖
肉用仔鶉肉用仔鶉管理與種用仔鶉基本相似,應保持環境安靜,防止驚群。為加快育肥進程,可在25-30日齡入籠育肥,籠的高度控制在10-12釐米,以防仔鶉跳躍。肉鶉的飼料,粗蛋白的含量可以適當減少,而代謝能要高,應多餵高能量,富含澱粉的、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
公母要分開,避免交配。為了便於採食,每天光照不超過12小時。若能1小時光照,3小時黑暗,相互交替,效果更佳,有利於獲得較高的體重和降低耗料量。一般一隻肉用熟從出殼到40日齡共耗料約600克,體重100-110克時 上市。
五、成鶉期飼養(40日齡以後)成鶉期的鵪鶉,可分為種用鶉、蛋用鶉,儘管目的不同,但促進母鶉多產蛋的飼養目標還是一致的,因此,在飼養管理上基本相似,都要細緻飼養,提高經濟效益。所不同的是種用母鶉比蛋用母鶉選擇還嚴格,篩選率約佔青年鶉全群的10-25%,還要選留佔種母鶉數量的30-25%的種公鶉。
鵪鶉蛋
種公鶉要選擇頭小喙短,眼大有神,胸前羽毛紅磚色明顯,尾羽短,羽毛緊湊的;50日齡時肛門有深紅色隆起,用手指壓迫時會出現白色泡沫,常常挺胸昂脖,高聲鳴叫,爪足伸展無缺陷,體重要達到115-130克。
種母鶉要選頭小而圓,目光沉穩,喙粗短而輕快,脖子細長,有動靜時常常伸脖側頭細聽,羽毛光亮稠密,胸羽中黑斑多而明顯,無雜毛,尾羽短,體態勻稱,胸肌發達,腹部柔軟,洩殖腔大而溼潤,日採食量在22克以上的。
若鳥鴉頭,羽毛蓬鬆,換羽早,體態粗野,為低產鶉,應堅決淘汰。介於兩者之間的可改作商品蛋用鶉。產蛋期間的成鶉,食慾旺盛,每隻鶉每天要吃精料23-30克,日餵4-5次,其中夜間一次,做到定時定量,少餵勤添。
日糧配方最好是玉米50%、豆餅20%、魚粉17%、骨粉4%、石粉1%,每10公斤飼料中另加禽用多維素1.5-2克,細砂200克,青料要打成薄漿,同精料1:1加水混合,攪拌均勻。日常不能突然改變配料比例或更換飼料類型。同時每天滿足成鶉飲水。
鵪鶉籠中狀態
舍內溫度控制在17-30°C之間,其中以20-24°C最佳;相對溼度50-55%,每天光照14-16小時,自然光照時間不足的部分要在早晚定時用紅光燈泡補光,促進性早熟。如每周能用紫外線燈照光10分鐘,產蛋率可提高10%左右。
鵪鶉多於每天下午產蛋,產蛋期間特別嬌氣,不能驚動它們,要保持舍內安靜。每天要安排早晨撿蛋、給水、打掃、清理,保持室內空氣新鮮、環境衛生。種公鶉一般每天只能交配一次,使用年限1-1.5年。
種母鶉50日齡開始產蛋,初產的蛋小,不宜作種蛋,一般在母鶉80-90日齡開始配種,種蛋要達到12克重。母鶉在60周齡內產蛋量能維持在75%以上,以後就要下降,應在60周齡前後及時更新鶉群,否則就會影響經濟效益。
散步中的鵪鶉
總結:總的來說想要養殖鵪鶉的朋友們要注意飼料方面的配比,還有注意飲水和環境的安靜程度,最好是配備上紫外線燈。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了,大家有什麼想法的可以在下方留言給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