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環境保護的國際組織(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駐華代表)
2023-04-24 05:18:56 1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編輯:趙妍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駐華代表塗瑞和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王琮、富夢瑤)近日,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駐華代表塗瑞和在接受總臺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國生態文明建設取得非凡成就。中國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理念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良好實踐是全球借鑑和參考的樣本。
近期,中國相繼頒布了《關於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關於進一步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意見》、《關於深入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對此,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駐華代表塗瑞和表示,中國將生態文明建設作為推進國家可持續發展的指導思想和治國理政的大政方針,為減汙降碳、保護生物多樣性制定了一系列頂層制度設計。「進入新時代以來,中國提出並實施了一系列新發展理念,中國將生態文明(建設)作為推進國家可持續發展的指導思想和治國理政的大政方針,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和建設美麗中國寫入國家憲法,生態文明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把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生態文明建設總體布局,為深入落實生態文明建設制定了一系列頂層制度設計。」
塗瑞和指出,中國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積極參與全球環境治理,從最初的參加者、跟隨者,逐漸轉變成為貢獻者和引領者。他表示,主席倡導的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為世界共同應對環境危機指明了努力的方向,中國在保護生態環境、保護生物多樣性方面的良好實踐可以與國際社會分享,為保護地球生態環境提供中國方案和中國智慧。「主席倡導的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有利於推動全球更加公平、更加可持續、更安全地發展,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世界攜手共同應對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喪失、汙染這三大危機指明了努力方向,也與聯合國所倡導的包容、公平、可持續以及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高度契合。中國在保護生態環境、保護生物多樣性方面的良好實踐,為保護地球生態環境提供了中國方案和中國智慧。」
2021年10月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駐華代表塗瑞和在雲南昆明出席《生物多樣性公約》第15次締約方大會
2021年6月5日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駐華代表塗瑞和出席世界環境日主題活動:修復我們的地球
塗瑞和在採訪中說,中國秉持生態文明理念,將生物多樣性保護上升為國家戰略,並納入相關法規的制定和修訂,發布並實施了《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劃》(2011—2030年)和《全國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總體規劃(2021—2035年)》,同時嚴厲打擊非法獵捕、採集、運輸、交易野生動植物及其製品等違法犯罪行為,廣泛開展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取得了許多生物多樣性保護與改善民生有機結合的成功經驗。
2021年10月11日至15日,《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第一階段會議在昆明成功召開,此次活動發出了保護生物多樣性、共建全球生態文明的倡議。塗瑞和表示,中國是最早籤署和批准《生物多樣性公約》的國家,通過舉辦這樣的全球性大會,中國向國際社會宣示了堅持多邊主義與國際合作的意願和形象,同時向各國展示了中國保護生物多樣性所取得的成就。「《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第一階段會議在昆明成功召開,領導人峰會和會議通過的《昆明宣言》強化了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政治意願。中國率先出資15億元人民幣設立昆明生物多樣性基金,用於支持發展中國家保護生物多樣性,充分展現了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的形象,為生物多樣性保護籌資注入了新的活力,為全球樹立了榜樣,提振了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信心。同時向各國展示了中國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成就,分享了『生態文明』理念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良好實踐以及典型示範的案例。」
塗瑞和指出,1973年至今,中國與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在多個領域展開積極合作,取得了豐碩成果。未來,雙方將繼續深化合作,為保護全球環境貢獻力量。塗瑞和同時強調,面對全球環境危機,任何一個國家都不能獨善其身、置身事外,需要世界各國共同堅持多邊主義和國際合作精神。「面對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喪失、汙染三大全球環境危機,任何一個國家都不能獨善其身、都不能置身事外,無論其實力多麼強大,一個國家或幾個國家組成小集團,也無力獨自應對區域和全球環境問題。因此需要世界各國共同堅持多邊主義精神和國際合作,採取方向和目標一致的行動去扭轉全球環境惡化的趨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