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名狀李連杰最後一句話(投名狀最爭議片段)
2023-05-20 18:46:56
《投名狀》最爭議片段,40萬降兵該殺嗎?李連杰貢獻出影帝級表演!個人感覺《投名狀》是能排進前5的中國古裝大片,這部電影無論是深度,還是拍攝水平都是一流的,劉德華、金城武、李連杰,在這部電影裡的演技只能用驚嘆來形容!這劇放今天絕對火,想不明白為什麼當時票房怎麼就不行了?陣容強大,劇情,演技,場面都算很不錯的。感覺這部電影確實被低估了。
之前看過陳可辛的採訪,他說不太相信古代那些忠義的一些故事,因為那時候生產力更低,可能背信棄義的事情更多,所以選擇了這個角度來展示。這個故事展現的才是真實的世界!
這部片子有很多值得爭議的地方,其中最具爭議的地方應該是龐青雲殺降兵的一幕了,我相信當時殺降的場面看的很多人不舒服!李連杰金城武劉德華三人也貢獻出了影帝級的表演!那麼今天咱們就來討論這四十萬降兵該不該殺?
龐青雲圍蘇州,實際兩撥人的糧草都快見底了,說白了就倆餓急了眼的在對峙著。太平軍肯投降,是因為趙二虎許諾讓他們吃飽,但這個許諾是趙二虎自己給的。龐青雲軍中已無糧,蘇州也是空倉,龐青雲用打南京做條件才從魁字營那借到了糧食,魁字營按龐軍人頭撥糧,沒將這四千俘虜算在內,也就是說目前的情況龐青雲只能讓自己人吃飽。
現在矛盾就出來了,太平軍拒絕收編,龐青雲糧食不夠。如果太平軍接受收編,那麼就是自己人,這軍糧給自己人吃沒毛病,雖然不能人人吃飽,但好歹擴充了武裝力量,將來打南京都能出力,就算龐不想,他們都是自己人了,又怎能餓著肚子呢?
可他們不接受,那麼龐得分糧養閒人,自己人得餓著肚子打硬仗,戰鬥力沒提升反而還得降,這就是賠本買賣了。但太平軍是為了活著才投降,如果不給食物,他們分分鐘反了。
殺降分情況而定,將軍又不是傻子。四十萬人,不殺何以安置?不殺等於放虎歸山,即使他們投誠,你敢收編嗎?這是白起所面臨的狀況,他是為了天下統一以武力統一,所以他殺了以絕後患。此時此刻龐所面臨的情況更嚴重,他們攻城,是對面彈盡糧絕了才投降。不是對面還有糧,否則怎麼會開城門。
再來說說某些優待俘虜的例子。有槍有炮的時候一個人守住十幾二十個俘虜應該很容易吧。現代戰爭人投降了基本上就沒有反抗的活路了,所以善待俘虜,對今後的戰爭可以有好的影響。至少人家打不過的時候不會魚死網破,投降了至少能看見一絲活路。所以善待俘虜和殺掉投降的人僅僅是將軍對於戰爭局勢的判斷而已。
這就是龐青雲的選擇:分糧食安撫一批不會聽命給自己的武裝分子,讓自己的兄弟吃不飽去打硬仗;或者不分糧食讓俘虜隨時餓急了眼提刀搶糧,好不容易集合的隊伍又得跟俘虜在這消耗,兵力糧草在這磨掉一部分。因此,站在主帥的角度來說,殺俘虜的確是龐青雲的唯一選擇!
以現代人的觀點看古代戰爭本就隨口討論也沒什麼對錯可言。怎麼對待俘虜這種事怎麼說,對外戰爭,在你走充足的資源支持下,抓去做苦力可以。倒是亂世當中,自己的糧餉都要靠搶,兵力可能還沒俘虜人多,這種情況但凡有點領軍能力的都會殺降。
龐青雲幾句話也說的很明白,拿起槍他們就是兵,4000張嘴,他們想活下去怎麼辦嘛?一旦放了下個被圍城的就是自己。一將功成萬骨枯。
戰爭本就是沒有人性的,所謂的優待俘虜無非只不過是為當權成造點輿論罷了!如果你是龐青雲,你會怎麼選呢?有沒有除了殺降兵之外更好的辦法了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