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芳與狄仁傑的故事簡短(華麗變身的李元芳)
2023-04-29 19:05:45 2
#頭條創作挑戰賽##唐朝詭事錄#《唐朝詭事錄》裡,有個觀眾非常熟悉的面孔--吏部侍郎裴堅,這不是千牛衛大將軍李元芳、傳奇英雄燕雙鷹嗎?
這次他又穿越回唐朝當高官,不過是從武職轉型到文職。
不得不說,張子健這次在《唐朝詭事錄》裡的演技可圈可點,一改之前年輕英武的熱血青年形象,把沉穩、圓滑、城府深厚的吏部侍郎裴堅表現得相當到位。
但是,劇中裴堅從一個朝廷大員、紅人,竟然最後被貶為小小的縣尉,官階一落千丈;而且被從中央朝堂貶到南方蠻荒之地,成為棄子。
這是為什麼呢?
裴氏是名門望族,名人輩出,享譽朝野。
晉朝時,河東裴氏之一部,遷到關中,逐漸躋身於「關中四大姓」--韋裴柳薛,名聲顯赫。
僅隋唐二代,活躍於政治舞臺上的名臣就有很多。
例如唐朝初期,裴寂是唐朝開國功臣、冊封魏國公,位居宰相。折衝都尉裴大同之子裴炎、寧州刺史裴守真之子裴耀卿,先後位居宰相。名將裴行儉,官至唐朝定襄道行軍大總管等等。
由此,唐朝李氏皇室自然對他們優待、拉攏。
既有世族名望,家族又有當朝的一批高官,裴堅自然受到蔭護,官居吏部侍郎。
吏部掌管全國官吏的任免、考課、升降、調動、封勳等,因而位於唐朝的中央六部之首。
吏部的最高長官是尚書,侍郎是副手。吏部侍郎的官階為正四品上,級別相當於州刺史。
從《唐朝詭事錄》的劇情可以看出,裴堅主持吏部常務工作。
因而,無論在皇室還是眾臣眼裡,裴堅都是拉攏甚至巴結的對象。
裴堅能做到這個位置,除了家族名望之外,也與個人的素質、能力密不可分。
當時朝中政治勢力分為三大派:皇帝、太子、公主,圍繞皇帝寶座,明爭暗鬥,局勢複雜微妙,詭譎離奇。
在這種複雜的職場環境裡,吏部侍郎的職位就如同走鋼絲。看似萬眾矚目,實則兇險異常。
精於算計、左右逢源,才能活下去。這一點在裴堅身上已有充分體現。
從《唐朝詭事錄》開頭的「飯局」劇情可見一斑:
蘇無名破獲公主珠寶失竊案有功,被公主舉薦為長安縣尉。裴堅宴請蘇無名,讓長安縣令元來、司戶參軍溫超做陪,還用長安紅茶招待三人。
裴堅安排這樣的聚會,用心精妙:
裴堅屈尊親自宴請破案有功的蘇無名,表明自己順承公主的心意,重視人才;沒請朝廷高官,而是讓低級官員元來、溫超做陪,這樣顯得不出格,而且也拉攏了元來、溫超;長安縣令元來是蘇無名的上司,借這次機會讓他們融洽上下級關係。所以,這個聚會名正言順,公私兼顧,皆大歡喜。
當然,裴堅此舉的根本原因在於:蘇無名是被公主親自舉薦的,可以視為公主的人。向蘇無名示好,就是向公主表忠心!
從這個看似簡單的一個聚會,就可見裴堅的城府和高明之處。這種人不混官場太可惜了!
再如,當雍州司法參軍職位空缺,太子和公主分別推薦人選時,裴堅陷入兩難境地。
這時女兒裴喜君建議父親將此事交由公主決斷。因為裴喜君經歷過「人面花」案,知道公主對太子的態度已改觀。
於是裴堅主動登門向公主通報消息,稟告太子推薦盧凌風之事,果然公主欣然讓步。
由此,裴堅成功地化解了難題,順承了太子的意思,也向公主表了忠心,還拉攏了盧凌風,可謂一石三鳥。
由此可見裴堅的圓滑、世故,同時也可見裴堅父女的政治素質。
裴氏的優秀,是有基因傳承的。
裴堅最後被貶職的原因裴堅如此善於混官場、為人處世,為何最後被貶官、成為棄子呢?
直接原因就是「參天樓」事件。
皇帝破例要在中秋之夜舉行參天樓落成大典,並舉辦幻術大會,是用心良苦,意圖借幻術大師之手摧毀參天樓,一舉剷除太子和公主,鞏固帝位。
裴堅一向被皇帝倚重,早已被拉進陣營。他受命出面找回皇帝的舊臣王元通,任命為不起眼的司竹監。其實王元通是真正的幻術殺手。
皇帝邀請裴堅登上參天樓頂層「天外天」,俯瞰長安盛景,還說若所圖之事成功,會在此宴請功臣。
皇帝身邊的宦官馮內侍則點撥道:裴侍郎一直受皇上看重,這次也是受邀登臨「天外天」的第一位臣子。
皇帝傳達的意思很明確:小裴,我很看好你哦,死心塌地跟著我幹大事、享洪福,加油哦!
裴堅當然不是給個糖就跟著跑的三歲小孩,知道皇帝謀劃的「參天樓」計劃是個驚天動地的生死局,成功後的利益很大,但風險也很大。
但他無法拒絕參與,也不能洩露。他也無法逃避被這場洶湧的政治風雲裹挾的命運。
於是精於算計的他,要求女兒裴喜君立刻與盧凌風劃清情人關係、與蘇無名劃清義兄妹關係,以免授人以柄。
而且,在參天樓落成大典當天,裴堅故意在家摔傷腳,無法參加大會。這樣避免了在場傷及自己的風險。即使皇帝怪罪,他也有客觀理由,功勞無損。
裴堅如此明顯的避害行為,可見他的精於算計。
當然他也不傻,沒有盲目樂觀。例如他向女兒裴喜君暗示,今天將會有大事發生,過了今夜,自己要麼上天(位極人臣),要麼落地(進牢獄甚至掉腦袋)。
結果,一心破案的蘇無名、盧凌風等人無意間闖入,導致皇帝李旦的計劃毀於一旦,處於尷尬的窘境。
為了找回皇帝的體面,就得找人頂罪。真正的幻術殺手「沙斯」王元通已成靶子,那麼核心成員馮內侍、裴堅就成了替罪羊。當然他們並非完全無辜。
命懸一線的裴堅,能留下一條命也是意外。
先不說太子和公主對他下手。他知道皇帝的太多絕密,竟沒被皇帝弄死。
像這種心慈手軟的皇帝,當然也就難以駕馭皇權。
而他妹妹太平公主,信奉「做人不狠,地位不穩」,殺伐決斷,心狠手辣。
例如對於知道太多的下屬韋風華、臨陣背叛的洛州刺史等人,則是隨手一揮就讓他們從地表徹底消失。
因而太平公主能夠權傾朝野,有蔑視皇帝、太子的霸氣,更有效仿母親武則天成為女皇的信心。
說來也巧,裴堅被貶的橘縣縣尉,正是當初他為落魄的盧凌風謀取的職位。
從一個四品朝廷大員、紅人,跌落谷底,被貶為九品縣尉,成為唐朝官階最低的基層官員。而且從中央朝堂被貶到南方蠻荒之地,身心必受折磨,生死難卜。
當然他也心知肚明。當蘇無名、盧凌風給他送行路上,打聽皇帝是否知道「參天樓」事件的內幕時,裴堅語重心長地告誡:不該問的不要問!
可見裴堅的城府已經到了百鍊成鋼的境界。
正可謂人算不如天算。一著不慎,滿盤皆輸。
然而棋子是沒有權力選擇命運的。如果過河卒子運氣好,會大難不死,因功升為將帥;否則,就會成為炮灰或者棄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