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閱讀愛好從哪裡入手(私人閱讀成長記憶)

2023-05-25 02:30:39

閱讀愛好從哪裡入手?作為教師,經常要給學生推薦書,也會應一些親朋好友的要求給他們的孩子開書單,還在許多讀書會做過演講,每年讀書月我都很忙但我不是閱讀推廣人,甚至在多個場合反對所謂「推廣」閱讀,不能把閱讀變成「道德綁架」,好像愛閱讀就是好孩子,不愛閱讀就很差勁,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於閱讀愛好從哪裡入手?以下內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閱讀愛好從哪裡入手

作為教師,經常要給學生推薦書,也會應一些親朋好友的要求給他們的孩子開書單,還在許多讀書會做過演講,每年讀書月我都很忙。但我不是閱讀推廣人,甚至在多個場合反對所謂「推廣」閱讀,不能把閱讀變成「道德綁架」,好像愛閱讀就是好孩子,不愛閱讀就很差勁。

那遇到「閱讀困難症」怎麼辦?一個孩子讀書困難,但他熱愛繪畫不可以嗎?比如英國著名電影人喬·賴特,他從小就有閱讀障礙,但對影像卻極其敏感。16歲就被迫退學的他,卻將《傲慢與偏見》《安娜·卡列尼娜》《贖罪》等文學名著改編成了精緻唯美的電影作品。所以我常常說,讀書是個人的選擇,不能強行推廣。就像牛津大學教授約翰·凱裡在《閱讀的至樂》中所說,「閱讀讓人擁有一個內心的空間,這個空間雖然廣闊無邊,卻難為徘徊迷惘的大眾所擁有」。而且一旦我們要推廣閱讀,就難免要向人家宣講閱讀的種種好處。那些被吸引的人們如果沒有在閱讀中獲得「好處」,他們會不會失望?正如德國作家赫爾曼·黑塞所說,「世界上任何書籍都不能給你帶來好運」。

在我看來,讀書始終是一件難以言傳的事情。只有自己清楚,讀書給自己帶來了什麼或帶走了什麼。「世界上任何書籍都不能給你帶來好運,但它能讓你悄悄變成自己」,黑塞的話這後半句更重要。

因為常年「囫圇吞書」,所以許多書都是過眼雲煙。在眾多書中,要挑出10本「對自己影響最大」的書,實在是艱難的任務。我列出以下10本,是因為我至今能清晰記得最初閱讀它們時的感受,因為它們是我成長過程中的文化路標,影響了我日後的選擇、立場和志向,塑造了我的三觀、視野和個性。但與這些書相遇,大多是機緣巧合,因此這是一份非常個人化的讀書記錄,而並非一份經典推薦書目或專業參考文獻。

少年印記

我的童年正趕上全社會都在「撥亂反正」「爭分奪秒」,要建設四個現代化。無論在城市還是鄉村,教師普遍對知識充滿渴求,對外面的世界充滿好奇。全民讀書,新華書店比百貨商店熱鬧。我們這批生於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孩子,趕上了這個尊重知識、尊重文化、熱愛文學的時代。那時候,有名的少兒類刊物如《兒童文學》《少兒文藝》都復刊了;孫敬修爺爺也回到了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繼續講故事;老版連環畫如《三國演義》又再版重印了,被迫停更的《東周列國》也開始出新畫集了……當然還有層出不窮的新雜誌、新書,比如《故事大王》《童話大王》都是20世紀80年代創刊的。

印象最深的一套書是《十萬個為什麼》。小學時,爸爸帶我去新華書店,這套豪華盒裝《十萬個為什麼》當時定價大約50元錢,在當時是很奢侈的禮物。雖然小學時父母給我買過許多書,比如林漢達、曹餘章的《上下五千年》,顧漢松等編著的《世界五千年》……但最震撼我的還是《十萬個為什麼》。這套書最早是受到蘇聯作家米哈伊爾·伊林1929年出版的《十萬個為什麼——室內旅行記》的啟發,但伊林的《十萬個為什麼》其實只有20多個「為什麼」,少年兒童出版社的編輯決定組織科普作者專門為中國孩子編寫一套真正的科學小百科。《十萬個為什麼》從1961年開始出版,現在已經出到第六版,回答了3400多個問題。沒有這套書之前,我就是個「小問號」,每天都問許多個「為什麼」。有了這套書,我困惑的問題以及從沒想到過的問題大多都有了答案。

跟許多讀了這套書之後就愛上數理化的孩子不同,我反覆翻看之後,覺得「世界真奇妙」,因而對未知的敬畏進一步加深,決定以後更加崇拜那些探索未知、解決未解之謎的科學家。但我再也沒提過「成為科學家」的理想,我覺得能傳播他們的偉大研究也是一項有意義的事業。可能我如今能以教書為業,就是那時打下的基礎。

讀初一時,我開始讀三毛。當時,中國友誼出版公司引進出版了許多港臺作家作品,後來我買到了一本《撒哈拉的故事》。一開始讀,就欲罷不能,第一遍幾乎是一口氣讀完的。三毛成了我人生第一個偶像。然而,我剛剛喜歡上她的一切,她的文字,她的直發,卻在1991年的某一天得知她自殺的消息,我人生第一個偶像就這麼決絕地走了。三毛與荷西可能只是1968年馬德裡叛逆青年中很普通的兩個,但是他們的故事給豆蔻年華的我烙下了一個深深的波西米亞式印記,自由自在、浪蕩不羈、安貧樂道,對理想自我/愛人、愛情/人生的想像從那時起開始清晰起來。後來大學學習西班牙語,唯一發表過的一個短篇故事,毫不猶豫地給男主角起名荷西,可能也是為了紀念少女時代的情懷。

高中時,課業繁重,但我還是看了不少「閒書」。20世紀90年代初,正趕上長篇小說熱和「文人下海」熱,文化出版市場熱鬧非凡。身邊沒有「導師」,我逛書店都是看到什麼買什麼,於是讀了許多當年的「爆款」,比如《圍城》《文化苦旅》《白鹿原》……儘管當時的文化熱點一波接一波,但真正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當時並不那麼火爆的長篇小說《穆斯林的葬禮》。其實,現在我已經記不清楚小說中的情節了,不過有一件事我非常篤定,就是如果沒有讀這本小說,我的第一志願可能不會報北京大學。書中的韓新月一門心思考北大西語系,而且為了不給自己留退路,她只報北大一個志願。還沒去過北大的我,跟著韓新月一起熟悉了燕園的各個園、齋,一塔湖圖甚至包括食堂。雖然我後來考入北大中文系,如願以文學為業,但我從來沒有專門閱讀或研究過霍達。從專業的角度來看,《穆斯林的葬禮》肯定進入不到我的中國當代小說榜前十,但對我的成長而言,它的意義是獨一無二的。

學術選擇

考入北大中文系後,感覺自己大腦一片空白,許多書不僅沒讀過,甚至連聽都沒聽過。尤其因為從小亂讀書,幾乎沒讀過什麼學術書。一開始上專業課,每個老師每節課都「隨口」提到一堆書,忙不迭地記下來,下課就趕緊跑去圖書館「搶」。更別提老師們都是著作等身,那時沒有「百度」,想了解老師只能去圖書館找他們的書來拜讀。

大一上洪子誠老師的《中國當代文學》課,他在提到女性主義文學批評時,用很欣賞的口吻向我們推薦了《浮出歷史地表》。一向平鋪直敘的洪老師的這點情緒起伏被我抓住了,心想這本書肯定不一般。我當時讀了非常多當代女作家的作品,對女性文學正是興趣濃厚的時候,但當我翻開這本書時,發現講的都是現代女作家,而且除了冰心、張愛玲和我的老鄉蕭紅之外,其他女作家我完全不熟悉。更加陌生的是書中的語言,「本文的詭計」「歷史的銘文」「語義的矩形」「父權的神話」「意識形態的魔障」……我把整本書畫得紅紅綠綠,雖然許多術語和觀點都不能準確理解,但感覺每句話都振聾發聵。

在此之前,我從來不知道原來文學批評不都是分享審美經驗,從閱讀並嘗試理解這本書的挫敗之中,我才真正明白自己的專業是什麼,才知道今後要走的路是什麼。而且,這本書向我打開了女性主義的大門。雖然從小一直有著朦朧的性別平等意識和獨立自強的自我期許,但尚未獲得理論覺醒。這本書啟蒙了我,從此女性主義不僅成為我的研究立場,也是我的生命立場。後來直到大三終於有機會上戴錦華老師的課,才發現女性文學批評是她眾多研究興趣之一,於是我更加堅定地要追隨學術偶像,直到有一天如願考上她的博士,正式成為她的學生。

福柯、拉康、德希達是我在北大讀書時聽得最多、讀得也最多的理論家。在我選修的專業課上,在老師推薦的書單裡,他們幾乎無處不在。尤其是本科撰寫畢業論文時,苦於自己理論基礎薄弱,向戴錦華老師求助,戴老師說先去好好讀讀特雷·伊格爾頓的《二十世紀西方文學理論》、傑姆遜的《後現代主義與文化理論》。這兩本書被我反反覆覆地讀,從一開始完全像讀天書一樣懵懵懂懂,到後來一知半解,到再去找書中提到的理論家的著作以及研究他們的著作來補充學習,到腦海中當代理論圖譜日漸清晰,其間經歷了不短的歲月。但理解是一回事,能學以致用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當代理論尤其是後結構主義的理論中,真正影響到我的思考和寫作的是福柯。福柯的《瘋癲與文明》《規訓與懲罰》《詞與物》《知識考古學》都是當年刻苦研讀過的,也多次在寫作中引用。尤其是其中最薄的一本《知識考古學》對我影響最大,當然也有人說這本書是福柯對自己的方法論的總結。「知識考古學」並不是對知識進行考古的學問,而是研究「話語實踐」的話語實踐。在福柯看來,知識是人類按自己的主體性所具有的能力,知識即話語,話語即權力,我們看到的所謂歷史並非連續性的,而是駁雜的話語與錯綜的權力之間複雜的相互作用的結果。儘管直到今天,我也不能說自己讀懂了這本書,但這本書當年全盤顛覆了我對歷史和知識的信仰。它使我的學術志趣從參與歷史書寫、生產專業知識轉到了考察歷史如何被書寫、知識如何被生產。

作為70後,我們這代人的成長離不開大眾文化在中國的勃興,尤其是境外不同時期的流行文化一股腦兒地湧入。錄像廳裡的港片,電視裡的肥皂劇,書攤上的金庸、古龍、瓊瑤、岑凱倫,還有漫畫、搖滾樂、遊戲機……我一直以為這些是不能示人的「黑歷史」,直到1997年有幸選修了戴錦華老師的《90年代中國大眾文化研究》,徹底改變了我對大眾文化的看法。1999年,戴老師的《隱形書寫:90年代中國文化研究》出版,我得到了籤名版。我開始明白,一代人的文化經驗可以被問題化,可能是症候性的,也有待於理論化和歷史化。儘管《隱形書寫》以及同年出版的《猶在鏡中——戴錦華訪談錄》中所談到的歷史反思、新的階級議題、權力與媒介的關係、城市空間的變遷等一系列重要文化議題,與我在20世紀90年代的青春期文化消費經驗並沒有一一關聯,但從這兩本書中我讀到了戴老師在社會轉型期的焦灼、掙扎與蛻變的心路歷程,這樣的心路歷程喚起了我極大的認同。在戴老師的啟蒙下,我才開始了解「文化研究」的理論脈絡與現實意義,才去補習「法蘭克福學派」「伯明罕學派」、葛蘭西、阿爾都塞、傑姆遜、布迪厄、波德裡亞……對文化研究而言,沒有什麼書是一定必讀的,也沒有什麼書是一定無用的。作為一種試圖打破學院與社會、高雅與大眾以及各種學科界限的「激進」理論,文化研究關注變化,自身也應時而變,它在批判之中「尋找、創造、生產活的知識」。我之所以後來選擇報考戴老師的博士生,攻讀文化研究方向,就是希望自己的學術研究是能夠直面當下的、有用的、有效的文化生產。

文學想像

大學之前,外國文學作品我讀得不多,只讀過莎士比亞四大悲劇、《十日談》等。尤其不喜歡讀外國長篇小說,人物眾多,單是名字和關係就釐不清。大三開始上《歐洲文學史》課,「惡補」了許多名著。那時對現代主義更感興趣,尤其是後來又上了吳曉東老師的《20世紀外國現代主義小說》課,從卡夫卡到昆德拉,讀得每天都想「自閉」。雖然吳曉東老師講到的海明威、福克納、加西亞·馬爾克斯、博爾赫斯、卡爾維諾也都讓我痴迷,但讀後讓我久久無法自愈的還是卡夫卡。且不說《變形記》《在流放地》《飢餓藝術家》,就是短小的《騎桶者》也足以把人震成碎片。冷靜、清晰、準確甚至幽默地描寫噩夢,沒有鋪墊,不給緣由,跟著卡夫卡一步踏入名為荒誕實則現實的地獄。讀過卡夫卡的人,再也無法跟世界和解。

在北大外國語學院讀碩士時,一個法語系同學很認真地問我,「西語除了《堂吉訶德》還有別的名著嗎?」他一點歧視的意思都沒有,於是我也很認真地想了一下,小心翼翼地問:「《百年孤獨》看過嗎?」他說,不知道。我就沒有再說了,因為這本諾貝爾文學獎獲獎作品沒聽說過的話,更別提那些沒獲過獎的經典了。比如《佩德羅·巴拉莫》,作者胡安·魯爾福惜墨如金,一共就寫了這部中篇和一本短篇小說集《烈火平原》,但並不妨礙他被許多後代小說家奉為「大師」。薄薄的《佩德羅·巴拉莫》被加西亞·馬爾克斯評價為「像索福克勒斯的作品一樣浩瀚」。生於科馬拉,死於科馬拉,死後遊蕩於科馬拉,《佩德羅·巴拉莫》中的人物似乎永遠無法獲得救贖。以家族命運隱喻國族歷史,在拉美小說史中並不罕見,但胡安·魯爾福冷峻凝練的文字之中爆發出的力量無人能及。

世界圖景

加萊亞諾2015年逝世時,我曾經寫文章悼念他:當代有兩個愛德華對我個人影響特別大,一個是用英語寫作的愛德華·賽義德,一個是用西班牙語寫作的愛德華多·加萊亞諾。

加萊亞諾的《拉丁美洲被切開的血管》是改變我的世界觀和歷史觀的著作,而賽義德的《東方學》《文化與帝國主義》加深了這種改變。對於每個關注第三世界的知識分子而言,必然會在某一時刻邂逅加萊亞諾。而我是在大四時,因為偶然讀到了索颯老師的《豐饒的苦難》,然後按圖索驥知道了《拉丁美洲被切開的血管》。讀碩士時我選擇了西班牙語文學作為專業方向,開始系統地閱讀西語世界的經典,恰逢2011年此書第一個正式的中譯本出版,終於讀到了全貌。放下書的時候,世界版圖在我眼中變得完整起來,我也充分地理解了西方的現代化發展與第三世界的「落後」之間的因果關係。這本書堅定了我的學術選擇和社會立場。

2005年夏天,我博士畢業。畢業前一周,跟世紀文景談好了一本書的出版意向,這本書就是戴錦華老師編譯的《蒙面騎士:墨西哥副司令馬科斯文集》。戴老師翻譯編輯這本書已經有四五年的時間,2000年她從墨西哥回來之後就開始著手。那次墨西哥之旅,她了解到那裡的知識分子都在談論一個被稱為「副司令馬科斯」的人,她讀到許多世界知名思想家、文學家對馬科斯的推崇。他是墨西哥原住民運動的神秘「領袖」,有人說他原來是研究法國當代哲學的教授,後來深入叢林,學習原住民的語言,參與原住民的抗爭。那時沒人知道他的真實身份,有人讚譽他為當下拉美最優秀的作家。閱讀馬科斯、了解薩帕塔運動的那段日子,我眼前打開了通向世界的一扇新的大門。理論無法闡釋的,理論無法改變的,並不是現實太令人絕望,而是我們通往現實之路太狹窄了。2014年我開通了個人微信公眾號,名字叫「海螺社區」,用的是薩帕塔運動的成果之一——原住民自治社區的名字,希望能分享一些獨立的思考、非主流的世界圖景、批判性的文化資源。某種意義上說,這仍是副司令的言與行留給我的「禮物」。

(滕威,華南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華南師範大學微文化研究中心主任。2013-2014年度哈佛—燕京訪問學者。著有《「邊境」之南:拉丁美洲文學漢譯與中國當代文學(1949-1999)》等,在國內外發表論文多篇。科研之外,熱心人文教育普及,積極投入基礎教育改革與創新,2017年創辦廣州麥青書房,通過打造社區少年閱讀文化與人文素質培養空間,探索數碼轉型時代青少年人文教育的突圍之路)

十本書書單:

《十萬個為什麼》

少年兒童出版社1980年版

《撒哈拉的故事》

三毛 著

中國友誼出版公司1984年版

《穆斯林的葬禮》

霍達 著

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1993年版

《浮出歷史地表》

孟悅 戴錦華 著

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卡夫卡短篇小說集》

〔奧地利〕卡夫卡 著

葉廷芳 選編

寧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拉丁美洲被切開的血管》

〔烏拉圭〕愛德華多·加萊亞諾 著

王玫等 譯

人民文學出版社2001年版

《佩德羅·巴拉莫》

〔墨西哥〕胡安·魯爾福 著

屠孟超 譯

譯林出版社2007年版

《知識考古學》

〔法〕米歇爾·福柯 著

謝強 馬月 譯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04年版

《隱形書寫:90年代中國文化研究》

戴錦華 著

江蘇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蒙面騎士:墨西哥副司令馬科斯文集》

戴錦華 編譯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中國教師報》2020年05月06日第8版

作者:滕 威

,
同类文章
葬禮的夢想

葬禮的夢想

夢見葬禮,我得到了這個夢想,五個要素的五個要素,水火只好,主要名字在外面,職業生涯良好,一切都應該對待他人治療誠意,由於小,吉利的冬天夢想,秋天的夢是不吉利的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五次選舉的五個要素是兩名士兵的跡象。與他溝通很好。這是非常財富,它擅長運作,職業是仙人的標誌。單身男人有這個夢想,主要生活可以有人幫忙
我不怎麼想?

我不怎麼想?

我做了什麼意味著看到米飯烹飪?我得到了這個夢想,五線的主要土壤,但是Tu Ke水是錢的跡象,職業生涯更加真誠。他真誠地誠實。這是豐富的,這是夏瑞的巨星
夢想你的意思是什麼?

夢想你的意思是什麼?

你是什​​麼意思夢想的夢想?夢想,主要木材的五個要素,水的跡象,主營業務,主營業務,案子應該抓住魅力,不能疏忽,春天夢想的吉利夢想夏天的夢想不幸。詢問學者夢想
拯救夢想

拯救夢想

拯救夢想什麼意思?你夢想著拯救人嗎?拯救人們的夢想有一個現實,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週宮官方網站拯救人民夢想的詳細解釋。夢想著敵人被拯救出來
2022愛方向和生日是在[質量個性]中

2022愛方向和生日是在[質量個性]中

[救生員]有人說,在出生88天之前,胎兒已經知道哪天的出生,如何有優質的個性,將走在什麼樣的愛情之旅,將與生活生活有什么生活。今天
夢想切割剪裁

夢想切割剪裁

夢想切割剪裁什麼意思?你夢想切你的手是好的嗎?夢想切割手工切割手有一個真正的影響和反應,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官方網站夢想的細節,以削減手
夢想著親人死了

夢想著親人死了

夢想著親人死了什麼意思?你夢想夢想你的親人死嗎?夢想有一個現實的影響和反應,還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夢想世界夢想死亡的親屬的詳細解釋
夢想搶劫

夢想搶劫

夢想搶劫什麼意思?你夢想搶劫嗎?夢想著搶劫有一個現實的影響和反應,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週恭吉夢官方網站的詳細解釋。夢想搶劫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什麼意思?你夢想缺乏異常藥物嗎?夢想缺乏現實世界的影響和現實,還有夢想的主觀想像,請看官方網站的夢想組織缺乏異常藥物。我覺得有些東西缺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