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薩克族有多久的歷史(聽不完的冬不拉)
2023-05-25 19:43:03 1
在新疆,有草原的地方就有哈薩克族人的足跡。世代以遊牧為生的哈薩克人喜歡擇水草而居,被稱為「馬背上的民族」。千百年來,他們以冬布拉彈唱方式記述著本民族的歷史文化,冬不拉也是哈薩克族最古老的樂器之一。
巴克提努爾·阿爾葉哈孜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哈薩克族冬不拉藝術州級代表性傳承人。據巴克提努爾·阿爾葉哈孜介紹到,哈薩克人把冬不拉樂曲稱之為「冬不拉奎依」,根據音樂節奏和演奏技法不同,分為彈擊樂曲和撥奏樂曲兩大類。
冬不拉的製作需要三至十天,主要用松木、杏樹、核桃樹、桑葚樹等木材來製作樂器的主體,其中冬不拉弧形形狀是最難製作的。冬不拉藝術由樂曲、彈唱音樂、民間舞蹈音樂、演奏方法與技巧、樂器與製作工藝五大部分組成。
2008年,哈薩克族冬不拉藝術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能歌善舞的哈薩克族人已將冬不拉藝術融入他們的歷史文化,將冬不拉藝術世代傳承下去。
由中央網信辦網絡新聞信息傳播局指導、銀河系工作室和光明網共同主辦的「可愛的中國」各民族優秀知識分子講述各民族文化傳承與發展系列短視頻共58集,從8月6日起,將每天推出至少一集,敬請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