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震詩詞鑑賞全集(康震都市燕樂中的宋詞)
2023-05-25 03:17:28
宋詞——都市燕樂中的宋詞
文丨康震
中國文學源遠流長,成就也非常璀璨。每個時代都有它自己的成就和特色,比如說先秦時代,文章蔚為大觀;到了漢代,最為輝煌的是漢大賦,還有散文;之後隨著時代的變遷,出現了唐詩、宋詞、元曲,還有明清小說。很多人可能會問,為什麼唐詩之後就是宋詞呢?
宋詞之所以具有深遠的歷史影響,其主要原因在於擁有一批非常傑出的創作者。他們的詞作不僅反映了當時的生活,更反映了自己的人生。從這些詞中,我們能看出他們的真性情、真感情。
一、唱出來的宋詞
音樂文學
其實,唐詩之後不僅僅有宋詞,還有宋詩和宋代的文章,無論就規模還是作家,宋代詩文的數量要大得多。與唐詩相比,宋詩的境界別有洞天。但為什麼說唐詩以後是宋詞?因為它的語言更通俗,情感更細膩,寫的生活更加貼近普通人,有些話簡直就像是口語一樣,特別便於記誦。尤其是寫愛情、寫離別、寫夫妻感情,幾句話一下子就寫到我們心裡了。所以,在一般老百姓的心中,宋詞似乎倒成了宋代文學的代表,而宋詩更合乎知識分子的口味。相比之下,宋詞是一種新興的詩歌藝術形式,是唱而不是讀出來的。
(宋)張擇端《清明上河圖》
讓我們先看一則小故事 :蘇軾在翰林院的時候,有位同僚非常善於唱歌,蘇軾問他 :「我寫的詞和柳永寫的詞,怎麼比?」對曰 :「柳永寫的詞正好讓一位十七八歲的妙齡女郎,拿著紅牙板,唱『楊柳岸,曉風殘月』。而您,蘇學士的詞,需要一位關西大漢彈著銅琵琶,拿著鐵板唱『大江東去』。」東坡為聽後,笑彎了腰。(宋俞文豹《吹劍錄》)這則故事說明兩個問題 :第一,詞的確是用來唱的 ;第二,詞不是讓一個關西大漢敲著鐵板、彈著銅琵琶唱的,應該是由一位二八女郎拿著紅牙板唱著「楊柳岸,曉風殘月」這樣的婉約詞。蘇軾為何笑彎了腰呢?因為對方是想要戲謔蘇軾一番,意思是詞是不能如此唱的。
五代 顧閎中 韓熙載夜宴圖局部 絹本 故宮博物院藏
詞是曲子詞的簡稱,在唐五代及宋初,還很少把詞體單稱為詞的,一般都根據它的歌詞性質稱之為曲、曲子、曲詞或曲子詞,是配合樂曲而填寫,配合燕樂而演唱。燕樂的主要樂器是琵琶、篳篥等。詞最早起源於民間,形成於唐代,五代十國後開始興盛,至宋代達到頂峰。王國維先生在《人間詞話》中曾道 :「唐五代之詞,有句而無篇。南宋名家之詞,有篇而無句。有篇有句,唯李後主降宋後之作,及永叔、子瞻、少遊、美成、稼軒數人而已。」
這個故事給我們一個啟示,讓我們知道宋詞不同於唐詩之處,它不是讀,而是唱出來的。換句話說,宋詞是音樂文學。隋唐時候,音樂很發達,而且多民族、多類別的音樂融合到了一起。大體說來,隋唐的音樂主要分為三種成分 :一種是中原本土保留的傳統音樂,即華夏正聲,以雅樂和清樂為主,但這種音樂很古老,在唐代宮廷中就日趨衰落了。還有一種是從南北朝以來就不斷傳入中原的周邊民族的音樂,以西涼樂和龜茲樂最為盛行。再有一種是民間新興的裡巷歌曲。我們都知道,唐玄宗是個大音樂家,自己還創立了新的內教坊和梨園。唐代民間的裡巷歌曲與外來的民族音樂就融合為一體,當時,唐詩有一些也能配樂來歌唱,被稱為「聲詩」或「歌詩」。那些因聲度詞、根據曲調節拍填詞的曲辭,叫做「曲子詞」「歌詞」,或直接被簡稱為「詞」,這就是宋詞的來源。換句話說,宋詞最先出現的不是詞,不是歌詞,而是音樂。沒有音樂,就沒有宋詞。
歐楷《更漏長帖》 敦煌藏經洞出土 法國國立博物館藏
伶工之詞與士大夫之詞
詞所依託的音樂形式以及詞的內容是民間的、市井的。所以,詞從源頭上來說,是一種來自老百姓的文學,它跟詩最大的不同是創作目的娛樂化、語言通俗化、內涵淺顯化。 20 世紀初,敦煌鳴沙山的藏經洞被打開,發現了一大批未曾面世的珍貴文物,其中包括南北朝、唐朝幾百首抄寫的民間詞。這些詞為我們提供了大量的研究資料,這些詞的主要特點就是反應男女的情愛,表達女子的感情生活,還有一部分詞模擬歌妓的口吻,增強了表演性。如敦煌曲子詞《望江南》寫道 :「莫攀我,攀我太心偏。我是曲江臨池柳,這人折去那人攀,恩愛一時間。」「太心偏」就是太痴心的意思,詞作者擬代世俗女子的口吻,控訴薄情人的負心,用的都是純口語和俗語的直白表述,情景非常生活化,很有民間氣息。
敦煌的曲子詞給我們的啟發是,當時民間有大量的藝人和歌女,在演唱並創作這些詞。任何一種新興的文學形式,都會引起文人的關注,中唐的劉長卿、韋應物、劉禹錫、白居易、張志和等都寫過文人詞,像張志和的《漁歌子》我們都熟悉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用鮮明的色彩描繪了一幅雨中垂釣圖。雪白的鷺鷥、粉紅的桃花,與漁翁的青箬笠、綠蓑衣,都融進微涼的細雨中,優美閒靜,瀟灑愜意,被後人稱為「風流千古」的名作。白居易寫的《望江南》我們也很熟悉,「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這與剛才的「莫攀我,攀我太心偏。」在語言上,有很大的不同。
詞最早開始於民間,所以在語言上有些粗糙,但是語言上也很直白、大膽,而文人寫詞就比較典雅、迂迴和含蓄。文人的味道和民間的味道是有區別的,但無論如何,在中唐或晚唐,大多數情況下,文人寫詞僅是遊戲的態度,因為他們的主要精力用來寫詩和寫文章。到了五代時候,出現西蜀、南唐兩個詞學中心,湧現出溫庭筠、韋莊、馮延巳等寫詞名家,他們的創作多是模擬女子的口吻寫男情女愛之詞。他們為何不用詞寫自己的真實情感呢?因為詞在當時屬於豔科、小道,是業餘的時候創作的,文人們不屑用詞來寫自己的真實情感。但是,到了李煜,詞的內容變得很真實,他用詞寫一個亡國之君內心真實的、深刻的、深遠的痛苦。「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這一「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的詞帝,「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為宋詞開啟了抒情言志的大門。
詞的演唱與傳播
宋詞有很多詞牌,詞牌的來歷都非常有趣,有很多來源於唐人的典故。比如說著名的《雨霖鈴》,「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這個詞牌就是從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故事來的。安史之亂發生後,楊貴妃被迫馬嵬自縊,後來唐玄宗一路向西南,逃亡成都,在棧道中聽到車馬鈴聲的回音在山中激蕩不止。唐玄宗思念楊貴妃,採其聲為《雨霖鈴》曲,聊以寄恨。當時,有個梨園弟子將玄宗的曲子演奏出來,流傳於世,成為詞牌名。
又比如說我們都熟悉的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這是一首慷慨激昂的詞作,但「念奴」本是玄宗身邊的一名歌妓,有姿色、善歌唱。史書記載,她只要一唱歌,「聲出於朝霞之上,雖鐘鼓笙竽嘈雜而莫能遏」。意思是,她的歌聲可以穿越朝霞,即使敲鑼打鼓再大的雜音,都蓋不住她的聲音。唐玄宗每次宴會累日,賓客吵鬧聲會導致音樂奏不下去,於是玄宗就遣高力士呼念奴出來唱歌,大家被歌聲所吸引自然而然就安靜下來。中唐的著名詩人元稹將念奴的事情寫進了《連昌宮詞》:「力士傳呼覓念奴,念奴潛伴諸郎宿。」「飛上九天歌一聲,二十五郎吹管逐。」後來,「念奴嬌」就變成了詞牌的名字。
當然,還有很多詞牌是詞人自己創作的。我們知道在宋代有很多非常傑出的詞人,本身即精通音律,有些還會自己創作樂曲、命名詞牌,比如姜夔的《暗香》《疏影》,即是自己譜的曲,借用林逋的「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為詞牌名。演唱是詞本身特有的一種傳播形式,它不僅能讓詞獲得廣泛的傳播,而且成為了當時一道非常獨特的風景。北宋詞人柳永在中年以後才考中進士,擔任了一個不大不小的官職。臨行當天,眾多歌妓前來送行。大家肯定覺得奇怪,為何歌妓會為一位官員送行呢?因為柳永的詞在當時影響非常大,打一個不太恰當的比方,他很像我們現在流行歌曲的詞、曲創作者,而這些詞曲的創作直接為歌妓的演唱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素材和來源。柳永用詞記錄下了這一盛大的感人場面 :「郊外綠陰千裡,掩映紅裙十隊。惜別語方長,車馬催人速去。偷淚、偷淚,那得分身與你!」柳永詞的內容簡單易懂,風雅但不俗氣。足見葉夢得說的很對,「凡有井水處,皆能歌柳詞」,的確當得起彼時的「超級流行音樂」。
詞的演唱與傳播相得益彰。宋代各級地方政府有專職的官妓,酒樓有「營業性」的私人歌妓,一些士大夫也會蓄養家妓,如歐陽修家中有八九位妙齡女郎,蘇門四學士之一晁補之被貶謫玉山時還帶著家妓前往。南宋範成大晚年住在蘇州石湖也蓄養歌妓,剛剛提到的姜夔《暗香》《疏影》二曲,即是造訪範成大時所作,曲譜成之後,範成大立即遣歌妓演唱。總而言之,宋詞的來源是音樂,宋詞的傳播依靠演唱。它是一種以表演性、音樂性與文學性於一體的、悅耳、悅心、悅目的一種新的詩歌藝術形式。
因此,詞在宋代比詩歌更受市民大眾的歡迎喜愛,成為當時社會文化娛樂消費的一種主導方式。而演唱的傳播方式,對宋詞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前人說,「長短句宜歌不宜誦,非朱唇皓齒,無以發其要妙之聲」,演唱擴大了詞的影響,展示了詞的魅力,讓詞這種藝術形式不僅在宋代,而且在後代產生了無與倫比的巨大影響。
五代 顧閎中 韓熙載夜宴圖局部 絹本 故宮博物院藏
(本文出自《宋:風雅美學的十個側面》,2021年1月,三聯書店出版)
作者簡介
康震,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黨委書記、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師範大學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唐代文學學會理事,中國李白研究會、中國蘇軾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王維研究會理事。2018年度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唐代文學研究年鑑》《唐代文學研究》編委。北京市第十五屆人大代表;國家教材委員會語文專業委員會委員,教育部文化素質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
特別鳴謝
書院中國文化發展基金會
敦和基金會
文章原創|版權所有|轉發請注出處
公眾號主編:孟琢 謝琰 董京塵
責任編輯:劉宜涵 林丹丹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