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型老闆為什麼要做銷售(為什麼創業者一定要學會)
2023-05-25 17:17:46
如今許多初創企業都有這樣的問題:大談「理想」和「價值」,對銷售板塊投入相對較少。在作者看來,這種趨勢是非常危險的。通過講述科技界、藝術界、學術界的案例,他否定了「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觀點,認為如果沒有強大的銷售能力做支撐,再好的產品也會被市場踢出局。此外,作者還從自己的經歷出發,為大家介紹如何在投資人和消費者面前言簡意賅地做介紹,最大程度上激起對方的興趣。
我在這篇文章中要講述的觀點,可能和這個以初創企業為中心的商業世界格格不入。但是請大家在反駁我之前,請先耐心看完這篇文章。
我們處在一個創造力大爆發的時代。所有的知識和技能培訓唾手可得。在網絡上,我們可以找到大量的網課、大量的學習APP、大量的職業培訓和商業資訊分享。
但即使如此,大部分企業家還是會創業失敗,這是為什麼呢?我相信肯定有很多困擾這些企業家的因素。在這篇文章中,我將著重講其中一種困擾,那就是不重視銷售板塊。
關於銷售的「非主流文化」銷售是一種技能,需要不斷地練習。對於缺乏這類經驗的人來說,起步往往是非常艱難的。新人常常會模仿銷售老手,以他們為模版向顧客作展示。在很大程度上,這種方法是行得通的。
投資者常常喜歡MVP (最小化可實行產品,用最快、最簡明的方式建立一個可用的產品原型,通過這個最簡單的原型來測試產品是否符合市場預期,並通過不斷的快速迭代來修正產品,最終適應市場需求)或者POC(概念驗證)這些手段來評估一款產品的潛力。
但是近幾年來,銷售界颳起了一股非主流的銷售文化,它通常表現為言辭磕磕絆絆、不善言談,和巧舌如簧的傳統推銷員形象形成鮮明對比。推崇這種文化的人認為,如果一個人在推銷的時候臉紅、磕絆,那麼他在某種程度上反而會激起顧客的信任感,從而推動交易的進行。
但我個人並不鼓勵這種非主流銷售方法。我認為這種不善言談只是銷售技巧拙略的一種託辭,讓銷售員自欺欺人地相信自己的無辜,給予他們能夠徵服世界的幻覺。但事實上,這種方法可以成功一次兩次,卻無法帶來持久的好業績。當初創企業慢慢轉型成更大規模的公司,專業的銷售技巧就變得很有必要了。
從理想主義到現實主義理想主義者堅信好產品會進行自我推銷,認為「酒香不怕巷子深」,只要產品是好的,銷售技巧並不重要。在他們眼裡,眼前的商業世界是一個理性人各取所需、絕不會被幹擾和蒙蔽的世界。
但是作為企業家,我們的目的就是把自家的產品投入市場,不惜一切代價讓更多的人來買。作為消費者,我們又不可避免地被銷售手段所幹擾,看不到真正需要的產品,買一堆自己不需要的產品。
所以,不管我們願不願意,銷售在當下的商業世界裡都佔有一席之地,和成功直接掛鈎。
讓我舉幾個例子吧。
矽谷企業家、精益創業的發起人埃裡克·裡斯(Eric Reis)近期就過度專注於產品本身的更新換代、忽略了銷售環節,現在在行業競爭中顯得心有餘而力不足——這個行業裡不再缺少高質量的產品,在這種環境下銷售將成為取勝的關鍵。
泰勒·斯威夫特是火遍全球的女歌手,但她在是一名優秀藝術家的同時,也是一名優秀的推銷員。70億人中肯定有比她更有唱歌天賦的人,但為什麼只有她火起來了?其實這是因為斯威夫特在經營方面更勝一籌。她是歌手,也是一款產品,一個夢想,一個人設,一個銷售員,也是市場……泰勒·斯威夫特本身就是一樁生意。她現在的路線是減少過度曝光、精心挑選時機發售單曲和專輯,獲得最大程度的影響力。
埃隆·馬斯克也是一個例子。他是工程師出身,但對博取好感和銷售非常精通。我們都知道他製造的火箭、電動汽車、地下隧道和噴火器,很多都是我們在科幻中才能看到的、想都不敢想的工程。但馬斯克做到了,他在完成這些工程之前就販賣了自己的想法,而我們都是為這些想法買單的人。
我再舉一個學術界的例子。
美國天文學家、宇宙學家尼爾·德·格拉斯·泰森(Neil deGrasse Tyson)是學術界的翹楚,他的很多研究都獲得過專業獎項,提出的新理論也在某種程度上改變了我們對宇宙的認知。從專業角度講,他是一名非常成功的宇宙學家。但和其他博士後不同的是,泰森懂得推銷自己的想法。他自己創辦公司,每年巡講出場費高達3萬美元,主持的科普電視節目淨資產超過200萬美元。我們這個世界上不缺乏頭腦聰明、會做研究的天文學家,但是少有人有能力將科學轉換成大眾能夠聽懂的語言。他平易近人、富有魅力,在與觀眾的交流中深入淺出地傳播知識。他是一名偉大的推銷員,而這一點也不耽誤他在學術上的成就。
所以,我們可以說好產品不會進行自我推銷,總需要有一個人在背後宣傳它。
積極的銷售從某種角度講,僅僅對顧客展示銷售技巧是遠遠不夠的。任何有利潤的地方就會有競爭,新產品會不斷湧現,用更低的價格和更多的功能打壓你的產品。建立和拓展自己業務的關鍵,不僅需要好的產品,更需要好的銷售技巧,和投資者、顧客、合作夥伴維持好的關係。
在銷售中,我喜歡用一個公式來快速定位我的產品,這個公式裡涵蓋了投資者和消費者感興趣的一切:
你是誰?你的產品或者服務是什麼?你的客戶是誰?在競爭中,這三個問題有助於我們快速定位自己,脫穎而出。不要塞太多別的信息給消費者和投資者,他們是無法記住的。
2004年,我開始了第一次創業。一個風險投資公司的負責人問我我準備建一家怎樣的公司時,對我說了這樣的話:「我給你15分鐘時間,你來講講你們公司是做什麼的,以及你在未來五年需要多少錢。」
儘管我排練了很久,但是我當時講得非常糟糕。我鋪墊太多,而且看起來沒有邏輯。
這位負責人打斷了我,友好地提示我:「這樣吧,如果你只能對我說一句話,你要說什麼?」這句看似簡單粗暴的話一下子點醒了我——每個人都很忙,你需要讓信息簡單易懂,直截了當。
之後,我總結出了一套「一句話介紹」在這裡分享給大家:
「XXX(公司名稱)為大家提供XXX(問題)的解決方案,通過XXX(方法)來達到XXX(結果)。」
比如,「A公司為大家提供停車費用調控的解決方案,通過實時分析車輛數據信息,幫助商業化停車場及時調整價格。」
在這裡,公司名稱對應了「你是誰」的問題,優化停車費對應了「你的產品或服務」問題,商業化停車場對應了「你的顧客是誰」的問題。
關於「價值」有些讀者看到我說的公式,可能會說我沒有提到公司的「價值」。
我的想法是,現在談論價值還為時過早。「價值」是一種更高層次的概念,它源於你出售的產品和你的顧客。此外,我的這個公式是為了在最短時間內激起對方的興趣,所以不可能深入回答每一個問題。我們需要深入了解產品的核心,定位自己的產品到底是為誰服務。一旦人們理解了這些最根本的內容,他們自然會追問:
你準備解決怎樣的問題?你的客戶會怎樣受益?你要如何賺錢?
然後我就可以回答得更加詳細。繼續用那個車庫的例子,我可以這樣說:
「我們賣的是一套傳感器和相對應的軟體系統,這款產品可以幫助大型商業停車場檢測高峰期的空地數量,根據空地數量等信息,停車場可以隨時更改價格,以響應市場需求、調控車位。目前,停車場要麼進行統一收費,要麼非常笨拙地根據不同時段收費,造成了資源浪費。有了我們的產品,相信停車場可以和顧客實現更好地信息溝通,還能多賺一些停車費。」
一句話介紹只是一場銷售過程的良好開端,它讓對方系統地了解自己在做什麼,也迫使企業家自己對自己的產品進行精準定位。如果你嘗試自己總結,就會發現把業務、產品和客戶群體精煉成簡單易懂的句子並不是一件容易事。
我在這篇文章給大家分享的就是「銷售是企業家的關鍵任務」這樣一種觀點。
如果你懂銷售,你就會有意識地組建一支強大的團隊;
如果你懂銷售,你就會通過早期顧客的反饋修改自己的產品;
如果你懂銷售,你就可以說服投資者為你提供資金;
如果你懂銷售,你就可以更順暢地與分銷商、供應商合作;
如果你懂銷售,你甚至可以有一天把自己的公司賣一個好價錢。
商業世界裡,銷售永遠有一席之地。
翻譯:神譯局
作者:Paul Zhao
譯者:Michiko
原文:《Founder’s First Rule: Se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