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宏觀經濟分析(城市半年報密集披露)
2023-05-25 18:20:59 2
風口財經記者 石冰冰
從城市視角看經濟,有著聊不完的話題。眼下,全國各地「半年報」正在陸續公布,各省份、各地市都有對本地的解讀。
27日,青島公布了上半年經濟數據,2022年上半年,青島全市生產總值7070.35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3.7%。
在內外雙循環、新舊動能轉換的雙重發展格局背景下,城市間的「你追我趕」從未停止,作為山東經濟龍頭、北方第三城,青島的表現如何向來備受關注。其中,青島在列的五大計劃單列市,在設立之初就被寄予厚望,它們在國家計劃中單列戶口,經濟發展都較為出色,也是常常被拿來作對比的對象。
在大連,青島,廈門,深圳,寧波五個計劃單列市全部公布了上半年經濟數據之後,風口財經也整理了這五城的「半年報」,以期通過這些數據觀察城市的發展軌跡。
GDP增速:青島超寧波0.8個百分點
上半年疫情多點爆發,包括深圳、青島等在內的計劃單列市也沒能倖免,在內外環境超預期變化多重挑戰下,用「爬坡過坎」來形容,並不誇張。
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深圳、寧波、青島、大連、廈門分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5016.91億元、7260.3億元、7070.35億元、3905.7億元和3663.19億元。
從GDP增速看,深圳GDP增速為3.0%,寧波為2.9%,青島為3.7%,大連為3.3%,廈門為5.4%。
廈門一騎絕塵,增速不僅在五個計劃單列市中位列第一,還分別快於全國、福建省的2.9和0.8個百分點。為何廈門增速這麼快?
實際上,上半年廈門「三駕馬車」表現都不俗。數據顯示,上半年,廈門外貿進出口總額達到4443.2億元,同比增長8.3%,刷新上半年進出口值歷史新高。從投資看,製造業投資帶動效果顯著,其中,高技術製造業投資增長40.4%,而且廈門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6048元,同比增長5.4%,這也讓廈門的居民消費水平再獲加持。
城市競爭「不進則退,慢進也是退」,在1.4萬億元城市區間,青島和寧波是最強「隊友」亦是最強「對手」,2022年上半年經濟增速分別為3.7%和2.9%。當前,青島正向著「進位爭先」大踏步邁進,上半年與寧波差距縮至189.95億元。
上半年,服務業是青島的強項,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9%,佔GDP比重62.4%,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84.5%,可以說以「一己之力」拉動了青島經濟的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以來,深圳經濟增長一直比較乏力,增速一直落後於全國,乃至北上廣。但在今年上半年,深圳以3.0%的GDP增速一舉超過了全國的2.5%,北京的0.7%、上海的-5.7%,實現了階段性的逆襲和反超。
中國城市經濟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宋丁指出,今年上半年深圳經濟走出低迷、恢復元氣的頭等功臣是高科技製造業。上半年深圳的第一產業增加值同比下降2.4%,但其佔比非常小,對整體經濟影響很小;第三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3%,低於GDP同比增速,而以製造業為核心的第二產業增加值的增速則達到4.3%,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頭牌產業。
據了解,上半年深圳主要高技術產品產量持續快速增長態勢,其中新能源汽車、充電樁、5G智慧型手機、民用無人機產量分別增長174.0%、164.0%、67.0%、28.8%。
消費:五市均穩住消費「基本盤」
當前我國經濟正在從外貿、投資驅動,邁向消費驅動時代,2021年,我國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65.4%,這意味著,消費正在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核心推動力量。
消費關乎「我」,更關乎「我們」,在國內大循環重要性日益凸顯的當下,五個計劃單列市中,誰又是消費能力最強勁的城市?
根據各地公布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排名分別是深圳(4483.00億元)、青島(2566.5億元)、寧波(2212.2億元)、廈門(1420.29億元),由於大連未公布具體數據,暫不做統計。
需要注意的是,這裡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包括實物商品消費和飲食服務消費,也包括網絡消費,但不包括非實物商品。
眾所周知,消費能力與經濟實力、人口規模、收入水平、房價的因素等息息相關,人口眾多、經濟相對發達、居民收入水平相對較高之地,消費水平也相應位居前列。深圳綜合實力強勁,消費能力力壓其他計劃單列市,這在意料之中。
上半年,青島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跑贏了全國和全省,展現出強大的韌性、活力。在7月27日的新聞發布會上,青島統計部門表示,生產供給和供應鏈有力、物價總體平穩、政策刺激精準對位,收入保障有力是上半年青島消費的四大「有力」支撐。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相比寧波,青島有人口優勢,整體消費能力上更勝一籌。但由於消費的第一支撐在收入,從人均可支配收入來看,上半年寧波為38254元,大幅高於青島的27119元。
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來看,深圳與上年同期持平,青島、寧波、廈門分別同比增長1.0%、2.4%和0.3%,均穩住了消費的「基本盤」。
外貿:青島傳統強項優勢待發揮
由於五大計劃單列市都是以外向型經濟為主的「沿海港口城市」, 在象徵城市國際經濟核心競爭力的外貿指標上,也是頗受外界的關注的焦點。
風口財經梳理了五城上半年外貿進出口數據,上半年,深圳貨物貿易進出口16152.6億元,同比增長1.4%;寧波為6322.5億元,增速達到11.9%;青島為4100.6億元,增速為2.7%;廈門為4443.2億元,同比增長8.3%。
從各個城市來看,外貿增速差異較大,其中,寧波最為亮眼。據了解,上半年,寧波民營企業進出口額4481.7億元,同比增長12.9%,佔同期全市進出口總額的70.9%,所佔比重同比提升0.7個百分點。
在受世界範圍內的國際形勢和疫情影響,寧波在外貿進出口的生產、物流和銷售等環節同樣面臨諸多挑戰,但寧波民營經濟發達,佔全部外貿企業84%的民營外貿企業,增強著寧波經濟的發展動力,提升著寧波經濟發展韌勁,已成為穩外貿的主力軍。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2022年上半年,廈門外貿進出口總額達到4443.2億元,同比增長8.3%,刷新上半年進出口值歷史新高。
同樣,民營企業是廈門最大外貿主體。從主要貿易產品看,上半年,廈門機電產品出口975.4億元,佔出口總值的43.2%;紡織服裝等7大類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645億元,佔28.5%。進口則以機電產品、農產品為主。
上半年,青島外貿進出口總值4100.6億元,同比增長2.7%。其中,出口2406.5億元,增長9.8%;進口1694.1億元,下降6.0%。作為傳統外貿強市,這一階段青島的傳統強項優勢尚未發揮出來,下半年,在逆風之下青島外貿更應蓄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