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筆字最新輸入技巧(五筆輸入彌堅強)
2023-04-21 19:42:37
------本期內容導讀------
關於先進與否已經不再是這個法與那個法之間的較量,而是搜狗、百度或者是QQ這些專業浸淫於輸入法領域的大品牌之間的競爭。背後不斷地進行熱詞分析、習慣總結、傾向預測、自動修正等等在線技術的輔助,實際上並不限制你是拼音還是五筆。
------以下正文詳情------
五筆輸入法落伍了嗎?相信這不僅僅是一群幾乎沒有聽過及嘗試過背憶字根的拼音用戶們所希望能證實的結果,更是正在逐漸老去、減少的當年的五筆擁躉們所深切關心的結果。而網上關於這個話題的爭論,往往又很容易陷入誰科學、誰落後的非此即彼的站隊式爭吵,是相當沒有意義的;
五筆輸入更能保護漢字傳統?這是擁護者一直強調的一點,因為五筆輸入法是字形輸入,在過程中包含有識別、拆字根、組合輸入的過程,非常符合正常書寫文字的過程,的確非常形象。而在1986年,由王永民所發明的五筆輸入法,的確是在那時取得了石破天驚的效果與作用,迅速粉碎了漢字進入電腦的最大障礙,更是有力地消除了所謂「漢字不適合計算機時代」的謬論,是的確起到非常大的作用的;
但是,去除掉「字形輸入」的總體優勢之外,一定要說五筆輸入法有多麼科學與先進則過於勉強。事實上,為了應對英文鍵盤上的26個字母,把數以萬計的漢字分解成130多種基本字根,再按五種起筆筆劃分配到5大類25個字母鍵上去,這樣的分配裡免不了會有一定數量的生搬硬配。包括會有幾個硬造出來的字根,以及完全違背漢字構造原則的拆字;
五筆輸入更有效率?的確,根據目前的資料顯示,在專業化的文字錄入比賽中,一直保持錄入速度紀錄的都還是五筆輸入法。它也當之無愧地成為到目前為止漢字錄入速度最快的輸入法。但是,對於一款輸入法,我們對它的評價要來自於學習、應用以及目標這三個方面的綜合考量。五筆的學習成本過高,一個人從初學到熟練,至少要經過一個月以上的強化訓練,這遠遠超過拼音的一兩天時間;
所以眼下的現實實踐中,大體都很認同於一個觀點:對於專業的文字錄入職業來說,五筆輸入法是一款極具價格的專業技能;然後對於重度文字工作者來說,五筆輸入應該是一個可以考慮的選擇;最後對於普通人來講,的確是可以選擇入門門檻更低的拼音輸入法;所以,對於五筆的效率之說,的確需要分類對待;
五筆輸入過於古老守舊?這是反對者常持的觀點,一個論據好象就是如今還在堅持使用五筆輸入法的人都已經步入中年甚至老年。這實際上還是有一個應用人群、或者是統計樣本範圍的概念。上一點裡就已經指出,由於學習成本相對較大,五筆輸入法並不適合使用不多、需求不強的普通大眾,這使得它的基礎用戶迅速減少;
但是,如今關於先進與否已經不再是這個法與那個法之間的較量,而是搜狗、百度或者是QQ這些專業浸淫於輸入法領域的大品牌之間的競爭。我們為什麼會覺得各家推出的智能拼音越用越好用?就是因為它們會在背後不斷地進行熱詞分析、習慣總結、傾向預測、自動修正等等在線技術的輔助,從而給用戶越來越好的體驗。而這些服務與提高,實際上並不限制你是拼音輸入還是五筆輸入。所以,仍然在堅持使用五筆的用戶會發現,這幾大巨頭推出的相應五筆輸入法,一樣是一款智能化、雲端化以及能夠自學習的輸入工具;
五筆輸入會最早被淘汰?似乎是隨著拼音輸入的簡單易學以及本身智能化程度的不斷提高,會讓人覺得有沒有、會不會五筆輸入法已經不再重要。而且隨著攝像頭的智能識別、科大訊飛這樣的語音識別與更直接的語音錄入技術的發展,感覺到如果有那麼一天,總體鍵盤輸入文字形將式微的話,五筆輸入會第一個被淘汰!
事實卻是,無論是圖像識別還是語音錄入,這些都是直接與鍵盤輸入分屬於兩個時代的技術競爭。我們都相信、也希望看到,能夠通過智能錄入實現取代鍵盤輸入,但是可知道,站在兩個時代技術差別的角度來看,拼音輸入與五筆輸入之間並沒有明顯的優劣差別,如果淘汰的一天,那也是兩者共同地被淘汰。如果仍有存在價值,那麼一定也是兩者的共同存在;
畢竟想一想,二十多年前的計算機漢字領域,我們可是經歷過了「萬碼奔騰」、「千法大爭」的輸入法競爭時代,五筆與全拼這兩類可是飽經霜雪,最終傲視群雄生存下來的勝利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