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乾爹和老乾媽是同一個產品嗎(老乾媽背後的老乾爹)
2023-04-22 04:47:48 3
在絕大多數行業都是男性掌權的社會,有一個行業直到今天,卻一直被一個女人佔據了大半江山。
這個人並不神秘,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她就是紅遍全球的「國民女神」——老乾媽陶華碧。
她的成功,可以說是無數創業者的勵志傳奇,也是無數吃貨的福報。
不過今天,文章討論的重點不是她,而是一個因為她的崛起,倒了「大黴」的男人:老乾爹。
說起老乾爹,現在的知名度已經遠不如老乾媽。知道老乾爹的人,絕大多數也都認為,這不過就是個碰瓷的山寨貨。
可是很多事情,不能只看表面,而是要靠自己一探究竟。
就像被當成山寨貨的老乾爹,其實是老乾媽的前輩。還曾跟她一起,各佔市場半壁江山。
那到底發生了什麼?
讓老乾媽扶搖直上,在行業遙遙領先,而老乾爹卻像昨日黃花,努力復出,卻始終不溫不火?
1982年,在老乾媽陶華碧創業賣辣醬的前兩年。
開在貴陽的南明流花飯店,生意好得不得了。門庭若市的秘密就在於,店裡有個做了30多年廚師的老師傅,有一手做辣醬的絕活。
老師傅手藝好人又和氣,裡裡外外的人,都親熱地叫他老乾爹。
來店裡吃飯的人,只要嘗過老師傅調的辣醬,都要多吃上兩碗飯。原本是免費吃的辣醬,因為很多食客吃完飯還要帶走一些,很快不夠用了。
店老闆鄧承俊只好改了規矩:辣醬只在店裡限量供應,想帶走需要付錢買。
儘管這樣,食客對辣醬的熱情仍然不改。只要問一句「是不是老乾爹做的?」,得到確定答覆後,很多人經常一下幾十瓶買走。
一來二往,很多人會特意來店裡買辣醬,有時候一天下來,賣辣醬的錢比餐館炒菜的錢賺得還多。
也正是在這個時候,有人找到老闆鄧承俊,想跟他一起做筆生意。來的人不是別人,正是當地食品廠的老闆。
他看好當地辣醬的市場,加上身邊人吃過老乾爹的辣醬,都讚不絕口。
「我們兩個一起合夥,肯定有搞頭!」
食品廠老闆拍著胸脯跟鄧承俊保證,謹慎的鄧承俊沒有馬上答應。考慮了好一陣後,他決定賭一把。
做企業肯定比開餐館掙得多,大不了搞不成,自己再回來開餐館嘛!
「既然顧客喜歡,那我們就做!」
就這樣,一拍即合的兩人,說幹就幹。
1999年,辣醬越賣越好的鄧承俊,把餐館很快轉讓了出去。他跟著食品廠的老闆,一起搬去了貴州一個叫烏當的地方,開始全身心做辣醬。
開公司自然就要有品牌,兩個人一起想了不少名字,都覺得差了點意思。左思右想過後,鄧承俊突然靈光一現,辣醬是老乾爹發明的,那就叫老乾爹吧!
這名字聽起來親切好記還順口,而且還可以借著以前的名氣宣傳,再好不過了!
就這樣,老乾爹的辣醬,從在餐館的後廚加工,變成到工廠的生產線上製作出來。
一瓶瓶紅豔豔油亮亮的辣醬,看著就讓人流口水。實惠的價格加上出眾的口味,老乾爹辣醬一面市,很快大受歡迎。
老乾爹辣醬不再只有去餐館吃飯的食客喜歡,有了工廠批量生產,整個貴州省都吃上了老乾爹的辣醬。
鄧承俊高興壞了,自己的辣醬創業成功了,一年收入翻了好幾倍,他仿佛看到美好的未來,在不遠處向他揮手。
鄧承俊意外靠著辣醬起家,無獨有偶的是,離他工廠不遠的貴陽,有個被叫作老乾媽的大嬸,也靠著做辣醬,意外打開了人生新局面。
對於愛吃辣的貴州人來說,好吃的辣醬從來不怕多。因為口味確實好,老乾爹和老乾媽的辣醬,生意都越來越好。
生意剛起步的時候,老乾爹跟老乾媽還有過業務往來,老乾媽一度是老乾爹的豆豉供應商。
生意越做越大的老乾爹,辣醬也賣得越來越遠。鄧承俊覺得自己踏踏實實做生意,別人都認他這塊招牌,他絕對不能辜負顧客的期待。
他還曾暗下決心,一定要全力以赴,把老乾爹做成百年品牌。
踏踏實實做生意的鄧承俊,把老乾爹辣醬賣得越來越旺。到了2005年,整個貴州辣醬市場上,基本是他跟老乾媽各佔半壁江山。
最輝煌的時候,兩家公司還一同參加了國家油辣椒標準的制定。當時國家民營企業就請了他倆,足以見得兩家的實力。
不過鄧承俊在拼業務的時候,老乾媽有點焦頭爛額。
隨著老乾媽名氣越來越大,市面上出現了不少冒牌貨。往往顧客去超市買老乾媽,一看貨架上,全是各種老乾姨、老乾嬸、老乾婆,還有來自湖南同名的另外一家老乾媽。
陶華碧花了整整三年多時間,投入3000多萬,專門打擊各種「高仿」,最終把老乾媽的品牌爭取下來。
可是吃過虧的老乾媽,徹底殺紅了眼,她不允許市面上再有任何蹭她熱度的辣醬存在。
寧可錯殺一千,不可放過一個。
陶華碧容不得沙子的眼裡,曾經的友商老乾爹也成了眼中釘。鄧承俊沒想到自己做了二十多年的牌子,有一天居然成了冒牌貨?
更嚴重的是,他帶著公司骨幹和律師,打了幾年官司,結果因為他們之前沒有註冊老乾爹的商標,最終敗訴。
2007年,老乾爹被迫退出市場。
鄧承俊遣散了一半工人,他一個人在辦公室坐了整夜,菸灰缸裡扎滿了菸蒂。
白天他在廠房裡,轉了一圈又一圈。看到大門口紅燦燦的老乾爹招牌,心裡感覺翻江倒海一樣難受。
「我自己做起來的牌子,浪個(怎麼)就成了抄別人的冒牌貨?」
鄧承俊越想越不甘心,他一個電話叫來幾個骨幹,面色凝重地宣布把公司交給自己的兒子,同時下了命令:給老乾爹正名這場仗,無論怎樣也要打贏!
跟著鄧承俊開闢市場的幾個人,心裡也早就不服氣,他們行的端做得正,堅決不能忍下這盆潑在頭上的「髒水」。
可是說到具體該怎麼做,大家又犯了難。
新的接班人這邊想著該怎麼名正言順賣貨,而老乾媽那邊也在步步緊逼。雖然做辣醬門檻不高,可是老乾媽早已靠著規模,牢牢佔據市場老大位置。
導致很長時間裡,別的辣醬賣得比老乾媽貴就沒有銷量,賣得便宜了又沒有利潤。
硬碰硬肯定是行不通的,新的老闆把公司骨幹們聚集在一起,努力研究了幾個月,終於有了點思路。
他們決定走差異化競爭的路子,既要把味道做好,又要做出跟老乾媽不一樣的東西來。
第一次敗訴後,換了領導的老乾爹,整合多方資源進行絕地反擊。最終把老乾爹從1982年起家,到1999年成立公司的信息,全部整理了出來,向國家商標局提出申訴。
老乾爹在一邊打官司的同時,也沒有落下做生意。在專業人士的指點下,總經理跟公司骨幹們做了一個讓所有人出乎意料的決定。
在品牌聯名和電競比賽還不那麼時髦的2009年,老乾爹決定從年輕群體入手,拿下新一代消費者。
他們斥巨資贊助了當時打入SMM決賽的黑馬戰隊FTD,從那以後,戰隊的名字也正式改為LGD。
LGD不是什麼故弄玄虛的英文單詞縮寫,就是老乾爹拼音的簡稱。一個是飽受委屈的老牌辣醬,一個是一直未能突破重圍的遊戲戰隊。
看起來八竿子打不到一起的辣醬和電競,自打合作以來,或許是老天被他們的努力感動,老乾爹戰隊一直突飛猛進,多次在DOTA和英雄聯盟的遊戲裡勇奪冠軍。
而一直被老乾媽欺得抬不起頭的老乾爹,也終於以這樣獨特的方式,在年輕人心裡有了位置。
2011年,國家工商總局裁定」老乾爹「商標歸原持有人所有,貴州老乾爹食品有限公司正式擁有了」老乾爹「商標的使用權。
判決書下來的那天,老乾爹公司裡開了大會慶祝,從上到下都大喝一通。多年來大夥為了官司受的委屈,全都值了!
比竇娥還冤的老乾爹,也終於揚眉吐氣了。
打贏了官司的老乾爹,沒有了品牌上的後顧之憂,不過很快面臨更嚴峻的問題。
雖然他們通過艱辛努力,把商標爭了回來,可是他們已經離開了市場4年,江湖早已今非昔比。
放眼望去,人民提到辣醬只會想到老乾媽。提到老乾爹,很多人想到的,還是」山寨老乾媽」。
沒辦法,就算心裡有一萬種不服氣,可是想要翻身,還得一步步幹。不過在打翻身仗上,老乾爹找對了一條關鍵的路。
老乾媽雖然市場份額大,但是它的價格壁壘,也是靠壓低原材料的價格實現的。
老乾媽原本用的貴州辣醬香味濃鬱,但是產量不穩定價格也貴。後來在她把公司交給兒子們管理後,接班人為了降低成本,擅自把貴州辣椒換成了更便宜的河南辣椒。
雖然價格穩住了,但是風味大不如前。這也是為什麼現在很多人抱怨,老乾媽沒有以前好吃了。
而老乾爹正是卡準這一個點,堅持原材料不變,從別的方面提升產品的利潤。2015年,在同行都沒有電商意識的時候,老乾爹就率先成立了電商部。
吃螃蟹的第一年,老乾爹的電商生意以虧損70萬告終。不過新領導認為,學新東西交點學費再正常不過了。
」一股風吹來,就不得不迎頭而上。「老乾爹總經理王建民說道。
儘管試水電商第一年帶來了不小的虧損,但是卻意外地讓老乾爹獲得了更高的網絡知名度,也為它後面的發展,爭取到了寶貴的時機。
除了自己努力賣貨,老乾爹的接班人還想出了一招:他們靠著過硬的生產品質,給其他辣醬品牌代工。
2016年,自己嘗試開創辣醬品牌的明星林依倫,前前後後為了找到滿意的代工廠,最終跟老乾爹達成了合作。
再往後,老乾爹代工生意做出了眉目,又陸陸續續給全國大大小小近10家地方品牌辣醬代工,每個月都有穩定的訂單。
對於錯失了幾年光陰的老乾爹來說,他們現在不僅要努力復活自己的品牌,同時也要穩紮穩打地賺錢,這兩步缺了哪一步都不行。
兩手抓兩手都要硬,漸漸地,老乾爹的事業發展得越來越好。
也是在同一年,他們還一舉拿下了由國家工商總局頒發的」中國馳名商標「稱號,成功走出了被老乾媽籠罩的陰影。
今天的老乾媽,仍舊穩居行業頭把交椅,而老乾爹也在穩紮穩打地前進。
原本把公司交給兩個兒子管理的老乾媽,眼看著兒子們快要捅出婁子,只能高齡復出,繼續她的傳奇。
而老乾爹學聰明了不少,不強求做家族企業,而是大方地請來優秀的職業經紀人,給自己的發展提供更科學的方案指導。
商場如戰場,情況瞬息萬變,沒有永遠的贏家,也沒有永遠的輸家。
如今在努力逆流而上的老乾爹,能否在企業步入40歲的年紀,再煥發第二春?誰知道呢?
你對老乾爹怎麼看?歡迎留言討論~
參考資料:
1、華商韜略《老乾媽保衛戰》
2、天眼查《老乾爹比老乾媽出現還早,竟反被告侵權?》
3、調味品商界《老乾媽與老乾爹,30年的」恩怨情仇「,如今真相大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