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椿種植用什麼大棚(香椿大棚栽培技術)
2023-04-21 23:18:37 1
香椿,又名紅椿,椿甜樹、香格樹等,為楝科香椿屬多年生落葉喬木,原產我國中部。從遼寧省南部到華北、西北、西南、華中,華東等地均有分布。傳統的香椿栽培大多處於零散狀態,主要作為林木栽培,附帶採摘嫩芽作為蔬菜。20世紀80年代末,山東等地採用露地矮化密植栽培以及日光溫室和塑料大棚等設施栽培,使菜用香椿得到迅速發展。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中期香椿種芽無土栽培技術的出現,滿足了市場不同時期對香椿芽的需求。
根據生產規模及生產目標,制訂詳細的生產計劃方案,搭建塑料大棚,準備相關的農業生產資料(種子、農膜、化肥、農藥等)。
2、品種選擇選擇株型緊湊、適宜矮化栽培的優良品種,如褐香椿、黑油樁、紅油格和青油椿等.
香椿定植前需在10C以下低溫經過30天度過休眠期。南方地區可在當地氣溫在10C以下時將苗木挖出,於背陰處挖溝假植,約30天後裁人大棚。也可於落葉後起苗定植,氣溫降到3~5C時扣棚。挖苗時要儘量多保留粗壯側根,苗挖出後按大小分級,為了保證秋季香椿苗葉及時黃化脫落,可用2000mg/L乙烯利噴酒植株。適合大棚栽植的優良苗木標準為:當年生苗高0.6~1.0m,莖粗1em以上,1~2年生苗高1.0~1.5m.莖粗1.5cm以上,組織充實,頂芽飽滿,根系發達,根幅20cm左右,無病蟲害。
定植前每畝施腐熟農家肥2000~-3000kg,並混施三元複合肥20~30kg,施肥後深翻25em.:精細整地,做成寬1.5~2.0m的平水,畦間留50cm作採收人行道。畦內開25cm深的溝。定植時從大棚一端開始,將分級好的苗木在大棚內按兩側矮中間高的原則,以株行距10~15em的規格-t株株豎立唯中。裁時保持根系互相交錯展平,可以重疊交叉。用下一行開溝取出的土作覆土回填,填土時將苗木輕輕抖動一下,使土壤填滿空隙。栽後澆水並在唯面上覆蓋-一層樹葉、碎草等,以利緩苗並防止頂芽抽乾。每畝大棚需栽植香樁苗木30000~40000株。
(1)溫光調節 扣膜後7~10天應提高氣溫,促進緩苗。白天氣溫保持18~25℃,夜間10℃以上。定植後一般經過15~20天芽即可萌動。用100mg/L的赤黴素處理頂芽,可促使提早發芽和增加萌發株數。採收期間,保持白天18~24℃。夜間13~15℃。香椿生長期保持2.6~3.0klx光照條件,椿芽呈紅褐色,外觀美,品質好。立春後光照增強,適當遮光。
(2)水肥管理 香椿芽生產的適宜溼度為70%左右。定植時澆透水。定植後10天起,每隔3~5天向枝幹噴清水。若棚內溼度過大,可在中午放風排溼。自頂芽萌動後,每隔10~15天進行1次根外追肥,用0.2%尿素、0.2%磷酸二氫鉀和0.3%的三元複合肥交替噴施。每次採收後應追肥澆水,每畝追施尿素15一20kg和適量磷、鉀肥。
(3)病蟲害防治 香椿主要病害有根腐病、白粉病、葉銹病、乾枯病、紫紋羽病等,主要蟲害有螻蛄、蠐螬、小地老虎、草履蚧、蛀斑螟等。防治措施要堅持農業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為主,化學藥劑防治為輔的綜合防治原則,栽培中要做到種子消毒,定植前清沽田園並消毒殺菌,加強水肥管理,合理調整植株,發病初期及時正確地進行化學防治.
當香椿芽長到15~ 20cm時就應及時採收。採收時宜用剪刀或刀片,以防破壞隱芽。第1茬採收時應將整個頂芽摘下。頂芽採收後,側芽迅速萌發,以後每隔15天左右採收1茬,直到4月中下旬可逐次向下採芽4~5次。至第2茬起,採收時每個嫩芽基部留1~2片複葉以輔養樹體。採芽宜在早晚或遮光下進行。採收後及時密封並遮光保存,防止椿芽失水萎蔫。一般每畝可產香椿芽5000kg左右。
本期內容分享到這裡就結束了,覺得有用,請在下方點讚、關注,轉發給更多好友,感謝您的閱讀和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