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衣衛領導層(錦衣衛歷任CEO)
2023-05-13 23:20:28 1
毛驤
第一任指揮使在歷史上沒有明文記載,不過有錦衣衛指揮使名分的第一人是毛驤,毛驤製造了胡惟庸死後的牽連大案,最後自己也被朱元璋為了平息眾怒而殺頭
蔣瓛
第二任是蔣瓛(huán),歷史上藍玉謀反的罪證就是他秘密稟告朱元璋的,藍玉案之後也被朱元璋賜死。此後到建文時代都沒有常設。
洪武年間,毛驤因胡惟庸案牽連入獄。蔣瓛後掌管錦衣衛,參與審判監獄事務。洪武二十六年二月,錦衣衛指揮蔣瓛告藍玉謀反,牽連到十三侯、二伯,連坐族誅達一萬五千人,把打天下的將軍幾乎一網打盡,此時又頒布《逆臣錄》,詔示一公、十三侯、二伯
另外武俠小說《玄門八脈》中,在結合歷史的基礎上加以虛構,也塑造有此人。武功高強心狠手辣,貪圖名利不擇手段,是錦衣衛名副其實的第一高手。
紀綱
第三任是明成祖時的紀綱,永樂十三年(1415年),他將《永樂大典》總裁官解縉置於雪地凍死。永樂十四年(1416年)因為支持漢王奪嫡被殺。
劉勉
工作時間:宣德年間至正統初年(1436年)
任職原因:正常升遷
離職原因:年紀大了,正常退休
徐恭
工作時間:正統初年至正統二年(1437年)
任職原因:正常升遷
離職原因:王振當權,用親信馬順替代徐恭
盧忠
明朝正統十四年(1449年)至景泰年間錦衣衛指揮使,指揮了「金刀案」,之後裝瘋賣傻保全性命。
逯杲lù gǎo
安平(今屬河北)人。以錦衣衛校尉為門達心腹。因曹吉祥推薦,由副千戶升指揮僉事。性強鷙。曾摘群臣細故稱帝意。因告發石亨從子彪弟慶罪,升指揮同知。又因告發石亨圖謀不軌罪,益加受帝倚重。在職作惡多端。後因上奏吉祥及從子欽陰事。被吉祥、欽恨甚。欽反,殺杲。事平,贈指揮使。
門達
豐潤(今河北豐潤)人。天順間,任錦衣衛指揮。怙寵驕橫,凡忤之者,輒嗾覘卒潛致其罪,逮捕拷掠,使無詰證,莫可反異。由是權傾一時,言者結舌。其同僚袁彬質直不屈,乃附以重情,拷掠成獄。內外鹹冤之,莫或敢發也。 《明史》將之列入佞幸傳
袁彬
字文質,江西新昌縣義鈞鄉(今江西省宜豐縣澄塘鎮秀溪村)人,明朝官員,官至前軍都督府僉事掌府事。
他出生於近侍家庭,自幼聰穎,能詩善文。土木堡之變後,追隨明英宗左右。明英宗復闢後,十分眷待袁彬,袁彬所請之事無不聽從。當時內閣首輔商輅罷免,袁彬乞其居所,之後又請別建,都得到批准。袁彬娶妻,明英宗命外戚孫顯宗主婚。並時常召入宴請,談論當年患難時事,歡洽如故。
成化年間,袁彬遷為都指揮同知、都指揮使。成化十三年(1477年),為前軍都督府僉事掌府事,卒於任上。去世後,追贈為光祿大夫、上柱國、左軍都督。
萬通
成化十二年十一月,太監黃賜傳奉聖旨,升錦衣衛正千戶萬通為指揮僉事,副千戶萬達軍人,邵宗、王敏為正千戶,俱世襲。
朱驥
字尚德,順天府大興縣(今北京市大興區)人。明朝錦衣衛首領,少保、兵部尚書于謙女婿。
朱驥早年襲任錦衣衛千戶,明英宗復位後,于謙被殺,朱驥受到牽連,謫戍威遠。明憲宗即位後召還,仍任錦衣衛千戶,歷任指揮僉事、指揮同知。後以指揮使、都指揮同知、都指揮使等職掌錦衣衛事。
弘治三年十二月(1491年1月),朱驥去世。
牟斌
著名明朝官吏。由錦衣衛千戶,擢指揮僉事。因為人正直,不同流合汙,兩次被罷官。
石文義
工作時間:正德初年(1506年)至正德五年(1510年)
任職原因:因賄賂劉瑾得到升遷
離職原因:劉瑾倒臺後被治罪
張採
工作時間:正德初年(1506年)至正德五年(1510年)
任職原因:因賄賂劉瑾得到升遷
離職原因:劉瑾倒臺後被治罪
錢寧
鎮安人,正德年間錦衣衛官員,朱厚照義子。本不姓錢,幼時寄鬻太監錢能而改姓錢。錢能死後,繼任錦衣百戶。後轉事劉瑾,其性狡詰猾巧,有「開左右弓」射箭之技,深為明武宗所喜。
曾為朱厚照建豹房出力甚多,後漸被江彬取代。
正德八年(1513)底,下詔錢寧掌管錦衣衛,賜姓朱,自稱「皇庶子」。因與私通寧王朱宸濠被逮捕抄家。朱厚熜即位後,將其磔殺於市。《明史》將之列入佞幸傳。
江彬
字文宜,北直隸宣府(今河北宣化)人,明朝武臣,曾隨軍與韃靼作戰,善察言觀色,後來成為明武宗的義子,賜姓朱,封為宣府、大同、遼東、延綏四鎮的統帥。
江彬初為蔚州衛指揮僉事,非有他能,惟倔強勇悍。後通過錢寧受到明武宗召見,以健能被留,出入豹房,與武宗同起臥。同時,進氈幄,導巡幸,取悅武宗。由此恃寵擅權,統領鎮軍。正德十二年(1517)進封平虜伯,正德十四年提督東廠兼錦衣衛,權勢大張,任情傾陷廷臣,大肆貪汙受賄,培植私黨,重用家人。正德十六年(1521年)三月,武宗崩,內閣首輔楊廷和與張太后設計誘捕江彬,江彬遂在三月十八日在北安門被擒下獄,京城內外官民拍手稱快。籍其家,得黃金七十櫃,每櫃一千五百兩、銀二千二百櫃,金銀雜首飾一千五百箱,其他珍寶不可勝計。與江彬同時被捕下獄者還有神周、李琮二人。同年六月初八日,江彬被凌遲於市,四子江勳、江傑、江鰲、江熙和神、李二人皆亦被斬首。 [1] 《明史》將他列入佞幸傳。
朱宸、駱安、王佐、陳寅
陸炳(1510年11月16日—1560年12月27日)
字文孚,一說字文明,號東湖,浙江嘉興府平湖縣人,明朝錦衣衛首領,都督同知陸松之子。
其母為明世宗朱厚熜乳母,陸炳自小隨母出入宮禁。嘉靖十一年(1532年)中武進士,授錦衣衛副千戶。嘉靖十八年(1539年),因救駕有功,得世宗恩寵,升為都指揮同知。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陸炳掌錦衣衛事。之後,陸炳參與朝廷的政治鬥爭,先後計除夏言,揭發大將軍仇鸞和中官李彬的罪行,累升至後軍都督府左都督。
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去世,諡武惠,贈忠誠伯 。陸炳是明朝第一個以公兼孤的官員。
朱希忠(1516-1573),字貞卿,靖難名將、成國公朱能的玄孫,南直隸懷遠縣(今屬安徽)人,明朝勳臣。
嘉靖十五年(1536)襲爵成國公。朱希忠性機敏,善結納,名在諸勳貴之上。歷事三朝,先後六十六次代表皇帝祭祀圜丘三十九次,方澤二十九次,參加進士恩榮宴十九次,明穆宗和明神宗登基均擔任持節掌冠的任務。賞賜不可勝紀。
萬曆元年(1573),卒,追封定襄王,諡恭靖。萬曆十年(1582),以餘懋學言其非例,追奪王爵。
劉守有
漢族,籍貫湖北麻城,字思雲,任左都督、太子太傅、錦衣衛都指揮使。
駱思恭
湖廣寧遠人(今屬新田縣駱銘孫村人)。明萬曆四十年到天啟四年(1624年)的錦衣衛長官。其父駱秉良是嘉靖朝錦衣衛都指揮使駱安的侄子。
嘉靖四十年(1561年),駱安之子駱椿英年早逝,沒有留下子嗣,於是駱家便將駱秉良立為駱安嗣子,以駱椿「親兄」名義襲職。但駱安的指揮僉事職級,已由駱椿承襲一輩,所以駱秉良只能降襲祖職為正千戶帶俸。到駱思恭這一代,家庭經濟已落到比較窘迫的狀況,他通過京衛武學會舉獲得上升途徑。累官至錦衣衛都指揮使、少傅兼太子太傅、少保兼太子太保、後軍都督府左都督。位極人臣。
他雖然世居京城,但與同鄉官員、名士也頗有來往,如曾朝節、王朝聘、陳宗契等等。又於萬曆年間倡導修建上湖南會館,以便照應衡陽、永州、郴州等地赴京鄉紳。今上湖南會館先賢祠立有牌位祭祀。
天啟四年(1624年)十一月二十日,因病請辭,《甲乙記政錄》載:「錦衣衛駱思恭一本,臣病未痊事。奉聖旨:「駱思恭侍衛有年,勤勞茂著。既告病懇切,準辭任調理「。 [1]
崇禎九年(1636年)病故,伊子駱養性奏請依照朱希孝贈諡,皇帝恩準。贈太傅,並賜葬有加。
田爾耕
兵部尚書田樂之孫,以祖蔭積官至左都督。為人狡黠陰毒,與魏良卿交深,依附魏忠賢。天啟四年(1624),代駱思恭掌錦衣衛事。與許顯純、崔呈秀、楊寰、孫雲鶴同為魏忠賢爪牙,號五彪,專主殺戮。時忠賢斥逐東林黨人,數興大獄,他廣布候卒,羅織成罪,酷法拷訊,入獄者率不得出,時人稱「大兒田爾耕」。田爾耕誣夏之令貪贓,烹殺之。對楊漣、左光鬥等六人,每五日一次拷打逼供。累加少師兼太子太師。忠賢敗,言者交章彈劾。崇禎二年(1629年),以閹黨被逮處死。
吳孟明
早年襲錦衣千戶,佐許顯純處理北司刑。天啟初年,因得罪許顯純,被誣陷藏匿亡命之徒,後被拷訊削籍。崇禎初年,起用恢復官職,累遷都督同知,掌錦衣衛都指揮使。有子吳邦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