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有什麼名將(太平天國十大名將)
2023-05-17 21:41:27
太平天國運動是由洪秀全領導的一場規模巨大的農民起義,也是19世紀中葉一場規模最大的反清運動!太平天國曆時14年,勢力鼎盛之時佔據了中國半壁江山。但是,由於上層領導內部矛盾激化,爆發了「天京事變」,讓太平天國的勢力一落千丈,「天京事變」的爆發,也是太平天國走向衰敗的開始。
雖然太平天國最終以失敗而告終,但是卻沉痛打擊了清王朝的封建腐朽統治,也狠狠地打擊了外國侵略者,是幾千年來中國農民戰爭的最高峰,其影響非常遠大!
曾經打下大半個中國的太平軍名將輩出,雖然他們的結局比較悲慘,但是英勇善戰、誓死不屈的在歷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下面盤點太平天國十大名將!
一,楊秀清
楊秀清,廣西桂平人,太平天國首義五大天王之一,中國近代史上的農民階級政治家和軍事家,太平天國主要領袖之一。
楊秀清出身貧寒,五歲喪服,九歲喪母,長大後他也只能繼承祖業,以耕山燒炭為業,過著孤苦伶仃的生活。楊秀清也從沒讀過書,也沒見過什麼世面,不過他族內的兄弟姐妹很多,後來他就是憑藉著他一個堂姐的婆家關係,才接觸到了上帝會。
剛進上帝會,楊秀清還一個無名小卒,之後他利用廣西山區人民迷信的降童妖術,假託「天父」下凡,他自稱天父無所不能、無處不在,利用高超的演技迅速就收買了會眾的人心,慢慢的在上帝會有了舉足輕重的地位,這也為洪秀全發動金田起義創造了條件。
1851年1月,洪秀全發動金田起義,建立太平天國,自稱「天王」,而楊秀清被封為東王、九千歲,在太平天國的權利僅次於洪秀全。建國後,楊秀清主要管理內部軍政、運籌帷幄。起義之初,農民的散漫和自私很影響戰鬥,楊秀清又多次借「天父下凡」予以說教並傳達必勝信念,成功地將全軍的意志和力量集結起來,為太平天國運動的蓬勃發展立下汗馬功勞。定都天京便是按照他的意志而決定。定都天京後更是架空洪秀全,成為集教權、政權和軍權於一身的太平天國實際領袖。此後他發動北伐和西徵之役,並策劃擊破清軍江北大營和江南大營,保衛了天京的安全,穩定了太平天國政權。
隨著權力的膨脹和功勳的建立,楊秀清日益野心增長,他「自恃功高,一切專擅,洪秀全徒存其名」,並經常假託天父下凡,任意羞辱天王洪秀全以及諸王百官。楊秀清的專橫跋扈讓洪秀全忍無可忍,亦使表面上仰楊秀清鼻息的韋昌輝對楊秀清恨之入骨,洪秀全遂密召在外徵戰的北王韋昌輝入天京誅殺楊秀清,引發「天京事變」,楊秀清全家及僚屬均遇害。
二,李秀成
李秀成,出生於廣西,太平天國後期的名將,也是近代中國軍事家、政治家、愛國將領、民族英雄。
李秀成出身貧寒,生活十分艱苦,洪秀全在建立上帝會時,李秀成一家就加入了,金田起義時,李秀成參加了太平軍,他作戰勇猛,為人機智,打了很多勝仗,很快就在太平軍中嶄露頭角,年紀輕輕就成了一名將領。
李秀成的功績主要是在太平天國後期。天京事變之後,清軍趁機攻打太平軍,太平天國岌岌可危,這個時候李秀成站了出來力挽狂瀾,他第二次攻破了清軍的江北大營和江南大營,並取得了三河大捷,更是有力的打擊了外國侵略者,挽救了瀕臨滅亡的太平天國,被洪秀全封為「忠王」。
在李秀成一生的事跡中,要特別提出來的,是他進攻外國侵略者的事跡。1860年,華爾洋槍隊進犯青浦,太平軍守將告急。李秀成從蘇州帶領人馬去救青浦,大敗洋槍隊,打傷華爾,擊斃洋槍隊三分之一。太倉大戰時,力破洋鬼子,將法國海軍提督卜羅德被擊斃於奉賢南橋鎮,之後又生擒常勝軍副統領法爾思生。打的洋鬼子見了李秀成就望風而逃。
1864年,天保城失陷,天京被合圍。四月十九日,天王逝世,為了安定人心,李秀成扶幼天王洪天貴福上位。六月,湘軍攻破天京,李秀成奔回朝門,保護幼天王,把自己的戰馬讓給幼天王騎,自己另騎了一匹不得力的馬。幼天王就因為騎這匹快速戰馬得逃出敵人的追趕。而秀成卻因為騎的不是戰馬,戰鬥了一天,馬不能行被俘。
李秀成被俘後在獄中寫下數萬字的自述,追述自己的經歷和太平天國的歷史;8月7日被曾國藩殺害,年僅四十二歲。
三,石達開
石達開,出生廣西,太平天國首義五大天王之一,中國近代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革命軍、戰略家,同時也是詩人和書法家。
石達開是太平天國將領中最完美的一個,他不僅軍事能力強,而且體恤百姓,為百姓所愛戴,被稱為「中國歷代農民起義中最完美的形象」,不過結局比較悽慘!
石達開在16歲的時候,應洪秀全的邀請出山,金田起義時,石達開率領4000投入起義,被洪秀全封為左軍主將,統帥千軍萬馬,次年,又被封為翼王、五千歲,是太平天國首義五大天王之一。
石達開作戰勇猛,數次打敗清軍,曾二十八天挺進一千八百裡,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令清軍聞風喪膽,號之曰「石敢當」。石達開最輝煌的一戰就是24歲與清朝名將曾國藩在湖口、九江的一場曠日持久的大戰。在湖口和九江他兩次大敗湘軍,打的湘軍水師潰不成軍,打的統帥曾國藩投水自盡,被部下救起,西線軍事步入全盛。同年秋天又揮師江西,四個月連下七府四十七縣,由於軍紀嚴明,施政務實,愛護百姓,求賢若渴,江西人民爭相擁戴。
天京事變之後,天王們互相殘殺,互相排擠,石達開為避禍離京,前往安慶。離開京城的石達開想要取四川為根據地,以便和天王能遙相呼應。石達開一直被清廷認為是最大的對手,於是朝廷派湘軍老將駱秉章率軍入川,嚴防石達開。駱秉章利用四川險要的地形,讓石達開吃盡了苦頭,石達開數次想要入川腹地,都被駱秉打的無功而返,不僅損失慘重,而且自己還負了傷。他在憂慮之中,寫下「入蜀馳驅蜀道難,陣營橫岸鎖方山」。
不可強攻,只能智取。1863年春,石達開利用避實擊虛的戰術,兵不血刃的巧渡金沙江,準備越過大渡河,攻取四川腹地成都。然而,天公不作美,就在他準備渡河的當天晚上,天降大雨,河水暴漲導致無法渡河。駱秉章帶領清軍趁機對太平軍發動瘋狂的攻擊,而且燒了石達開的糧草,進退無路的太平軍損失慘重,看著自己的兄弟接連倒下,石達開心如刀割,此時清廷開出條件,只要石達開投降,願意放過其手下士兵,石達開毅然決定「捨命以安三軍」。
不過最終,清廷背信棄義,不僅處死了石達開,而且將放下武器的太平軍士全部屠戮殆盡。
1863年6月27日,石達開在成都被處以「凌遲」之刑,行刑中他不卑不亢,就連劊子手也為之駭然。在場的四川布政使劉蓉,也不由感慨道:「臨刑之際,神色怡然」,贊其為最悍者。就這樣,32歲的翼王英勇就義於成都!
四,陳玉成
陳玉成,出生於廣西,太平天國後期主要軍事將領。
陳玉成出身貧寒,十來歲就開始給別人打工謀生,小小年紀就就飽嘗了人世間的各種辛酸和苦楚。後來,洪秀全創立上帝會在廣西山區傳教,陳玉成就加入了上帝會,金田起義時,14歲的陳玉成便成為了太平天國的童子軍。
陳玉成從小就講義氣,而且有勇有謀,1954年,太平軍攻打武昌,因守軍頑抗久攻不下,此時18歲的陳玉成帶領500敢死隊,冒著被炸死的危險,攻下武昌城,一戰成名。後來在太平天國的西徵中,陳玉成一路凱歌,所戰全是捷報,於是又被提為冬宮下丞相。1956年,鎮江被圍,陳玉成冒死獨自乘船與鎮江守將取得聯繫,最終解了鎮江之圍,鎮江被解圍,他又與石達開配合攻破了清軍的江南大營。
天京事變爆發後,太平軍損失慘重,這個時候,陳玉成和李秀成站了出來,他先後攻破了清軍的江北大營,取得了三河大捷,二次攻破江南大營,數次研究太平天國於危難之中,因為接連立功,被封為「英王」!與李秀成同為太平天國後期的軍事支柱,與石達開並稱為太平天國兩大「勇猛王爵」!
1958年,曾國藩率領5萬湘軍宏達安慶,安慶是太平天國的最後一道屏障,意義重大,陳玉成奉洪秀全之命支援安慶,安慶之戰打的異常慘烈,雖然陳玉成請盡全力想攻破清軍防線,不過最終都以失敗而告終,太平軍損失慘重,安慶失守。
安慶失守之後,陳玉成被迫退守廬州。在廬州陳玉成想招兵買馬,東山再起。正在這時,昔日太平天國奏王苗沛霖給他送來密信,勸他北去壽州,共攻開封。在安慶保衛戰期間,陳玉成曾和苗沛霖合作,後苗沛霖暗中降清,並試圖抓住陳玉成來邀功於清廷,但陳玉成信以為真,不顧部下的勸阻,於四月十五日從廬州突圍,兩天後到達苗沛霖所在的壽州,苗沛霖已預先在城內埋下伏兵,待陳玉成進城之後,苗沛霖馬上關上城門,給陳玉成來了個甕中捉鱉。
被擒之後的陳玉成經過審判本來押解京師,不過朝廷擔心夜長夢多,命令就地處決。因此陳玉成被押送至河南時就被凌遲處死,年僅26歲!
五,蕭朝貴
蕭朝貴,出生於廣西,太平天國運動初期的重要軍事將領,也是太平天國首義五大天王之一。
說起太平天國的將領,很少人知道蕭朝貴,這是因為蕭朝貴死的比較早。不過太平天國能建立,蕭朝貴可是立下了汗馬功勞的,這也是蕭朝貴能被封為「西王」的原因,他在太平軍軍中的地位穩坐第三把交椅,僅次於「天王」洪秀全和「九千歲」楊秀清。
他出身貧寒,很早就加入了洪秀全的上帝會,上帝會早期有兩大人物,一個是楊秀清,另一個就是蕭朝貴。一個借「天父」下凡,一個借「天兄」下凡,在上帝會人心渙散之時,正是「天父」和「天兄」站出來主持大局,穩定了軍心,為日後洪秀全發動金田起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蕭朝貴不僅是太平軍中的精神支柱,而且他作戰勇猛、深知兵法,每逢作戰都是身先士卒,打了無數個勝仗,為太平天國打下了半壁江山,所以他不僅被封為西王,而且洪秀全還將自己的妹妹嫁給蕭朝貴。當時民間有傳言:「能不知道清朝的皇帝是誰,但不能不知道太平天國西王是誰。」
1852年4月5日,太平軍從永安突圍北上,蕭朝貴督率太平軍幾千人擔負著反擊清軍追襲的重任。清軍在廣西主力基本被打垮,太平軍乘勝北上,一路勢如破竹。12月,蕭朝貴率領部下攻打長沙南門,在南門外妙高峰執旗督戰,指揮炮兵轟擊,不幸被敵軍炮彈擊中胸部,回營後傷勢太重,雖經多方醫救,仍未能治癒,最終逝世,年僅32歲。此時,離他被封為西王僅僅過去了一年。他的死加快了太平天國的滅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