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靜靜的頓河主要講什麼(大時代下小人物的悲愴)

2023-05-18 12:08:51 2

一本好書,帶給你的會是一種內心的震撼,一種生命的情懷,一種對世間的感悟和無數無人之時頰齒留香的回味。有的甚至還能帶給你世界一個全新的認識,一個嶄新的人生視點。一個人的一生能徹底完整地讀懂一本好書,真的是一種修來的緣分。而在這方面對人們影響最大的,就是那些世界名著。

不過,讀名著是一回事,但能讀懂名著卻又是另一回事。本人當年也是如此。受母親的影響,從小就喜愛讀書,但說實話,讀起名著來只有一個感覺,那就是:晦澀難懂。大多時候都是走馬觀花。完全是憑藉著一種對讀書的愛好和父母的督促下勉強讀完的。而到了真正能讀懂的時候,早已是歲月如梭、鬢生花發了。

由於當年中蘇友好的歷史原因,受母親藏書的影響,其中讀得最多的就是俄羅斯的文學作品。至今還記憶深刻,第一次對自己產生真正影響的俄羅斯文學作品就是那本《這裡的黎明靜悄悄》。

年輕時候讀這本書的時候,更多吸引自己的只是那些刺激的戰鬥場景,等到有了一定閱歷的時候,才真正深深地體會到小說中那些動人故事的背後那些蘊藏著的偉大人文情懷,從那一刻開始對蘇聯文學作品的感覺大變,此後又陸續讀了一些蘇聯文學的巔峰之作:如《戰爭與和平》、《靜靜的頓河》,讀完後更是對俄羅斯這個民族印象重新改觀。

俄羅斯這個民族,在今天很多人心目是一個野蠻、自私並且只知道徵服擴張的民族,然而,如果你真正深刻了解了俄羅斯文化的話,你這些看法恐怕會有所改觀。個人今天的看法是,這個民族雖然彪悍,但卻懂得反思自省,不缺乏理性。這個民族雖然武勇,但其文化底蘊卻非常深厚。

黑格爾曾經說過:存在就是合理,我們要走上真正的強大自信之路,就應該看到別的民族的優點並加以吸收,當年大唐的強盛、威服四海正是建立在其開博宏大、海納百川的胸懷上的。一個理性、包容的民族遲早都會閃光,今天的我們也應當如此。

而對於俄羅斯這個民族,如果你看過它們這些名著,你會相信這個民族能成為這個星球上的第一大國,並且幾個世紀以來一直在世界上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確實不僅僅是僅憑著其的那些武力因素,其文化的厚重底蘊在其徵服同化過程中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今天的俄羅斯,由於各種因素的原因,其藝術文化輝煌不再,但我們卻無法否認其曾經在世界上輝煌過的存在,有些甚至至今都是無法超越的巔峰。如其歷史上在文學方面有普希金、果戈裡、託爾斯泰......,在音樂方面有柴可夫斯基、蕭士塔高維奇......,在繪畫上有列賓、克拉姆斯科依......。相信這些人隨便叫出一個名字,在今天都是眾人只能仰視的人物。尤其對世界影響最大的是其文學方面。

《靜靜的頓河》主人公雕像

也許由於每個人的性格和人生閱歷不同,每個人心目中都有一部自己認為無法超越的經典。在本人心目中,這麼多年來,在這些俄羅斯文學作品中,最打動自己,最令自己無法忘懷的就是這本肖洛霍夫的《靜靜的頓河》。

這本書僅中文譯本全文就有150萬字,前後一共四部,肖洛霍夫前後一共用了14年才完成,而更令人嘆為觀止的是第一部完成的時候作者年僅23歲。出版後立即引起轟動,史達林本人還親自接見了肖洛霍夫,對其大加讚賞,並在1965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今天,在無數人心目中,這確實是一部無法超越的經典,不光因為其語言出色,人物性格複雜,對人物感情的刻畫,內心的波動描寫的真實可信,細緻入微。,尤其在主人公和兩位女主角之間的感情波折的描寫上,讓人不知不覺就被帶入其中,身臨其境。

並且小說結構和內涵也非常出色,不僅真實深刻地反映了當年社會現實的殘酷,達到了直擊人心的深度,更是體現了小人物在大時代洪流之下那種被卷裹、被脅迫的悲愴的無奈命運,讀完後不僅讓你留下無窮的唏噓嘆息,更多的是帶給你無邊無盡的深思。

有人就曾評價說,《靜靜的頓河》是一部堪比《悲慘世界》的超一流的文學巨著,它們的不同在於前者講的是哥薩克,後者講的是全世界。據說小說的第一部一出魯迅先生看了就讚嘆不已,有人還曾說,這樣一部以一個反動人物為主角的書能通過當時的審查完全是因為小說的才氣徹底徵服了史達林。並且我們還可以看到,該書能在當時蘇聯與西方兩個意識形態完全對立的社會都得到認可並獲獎,足可見此書的價值。

該書出版後,引起的轟動效果甚至讓很多人都懷疑這本書是肖洛霍夫抄襲的,因為這樣一部結構宏偉、畫面廣闊、內容深邃的史詩級別一般的作品,整體氣勢的磅礴、歷史感的厚重不應該是這樣一個年僅23歲,還沒有什麼生活閱歷的年輕人所能寫出來的。

後來這本書被拍成電影,在當年也造成了轟動,今天,相信無數人有的喜歡書,有的喜歡電影!喜歡電影的很多是因為認為能讀俄語原著才能真正感受到這本書的真正藝術魅力,而翻譯的常常要差一些意思,而文學的表達上往往是失之毫釐 差以千裡!

如《靜靜的頓河》的俄文是Тихий Дон,直譯成英語是 quiet Don或silent Don,其英文書名被翻譯成《And Quiet Flows the Don》。很多人甚至曾經誤讀為:頓頓的靜河。在俄語對於字序不是太嚴格,但是熟悉俄語的朋友應該會了解。

在原著中,肖洛霍夫掌握景色和情節發展的技巧也非常高超,書中關於景色描寫的段子比比皆是。很多翻譯的難免就有點差強人意。當然,本書的很多翻譯版本也有相當出色的。其原因是中國老一輩人中俄語好的非常多,所以我們能看到很多好的俄文翻譯作品。這也是很多人喜歡書的原因之一。

下面讓我們來大致講述一下這本書的內容:

《靜靜的頓河》全書共四卷,描述了從1910到1920年這十多年間頓河流域哥薩克人在大時代的洪流下被改變的生活,其間涉及了第一次世界大戰,蘇維埃十月革命和俄國內戰等影響俄國歷史進程的一系列重大事件,背景宏大、波瀾壯闊。

《靜靜的頓河》這個名字起得就非常有深遠寓意,俄國的南部在地理上屬於俄國大草原,地勢比較平坦,頓河流到這裡變得緩慢和平靜。雖然無聲無息,但卻又堅定地卷裹著一切緩緩前行,這何其就像人類社會的歷史長河!

書中的故事是以二十世紀初頓河岸邊一個名叫靼韃村裡一個姓麥列霍夫的哥薩克家庭為主線展開的。肖洛霍夫首先從爺爺這一輩的普羅珂菲開始寫起。普羅珂菲作為一個沙俄的哥薩克士兵參加了1877-1878年俄國與土耳其的戰爭。

戰後回到村裡時,他帶回來一個被俘虜的土耳其女人為妻子。由於來自敵國,這名女人在村裡人敵視而陌生的環境下低調而小心翼翼地活著。但是野蠻而愚昧的村人卻依然沒有放過她。在一次村裡牲畜爆發瘟疫後,他們認為這個女人是巫婆,是她給他們帶來了災難。

於是村裡人襲擊了普羅珂菲的住房時,土耳其女人被活活打死。憤怒的普羅珂菲掙脫眾人,回屋抽出馬刀,一刀將一名肇事者中最兇狠的一名村民劈成兩半,最後被判刑12年。這場悲劇中唯一幸運的是他妻子懷著的孩子潘苔萊在她臨死前早產並活了下來。

靼韃村

潘苔萊長大後娶了一個鄰居的哥薩克女人為妻。和他的父親和村裡的許多哥薩克一樣,潘苔萊也參加了沙俄軍隊並升為上士。但後來在一次檢閱中摔壞了腿,退役回鄉後成為了一個瘸子。潘苔萊的妻子為他生了三個孩子,大兒子彼得羅,二兒子格利高裡和女兒冬妮婭。因為潘苔萊有土耳其血統,村裡人給他們一家的外號是「土耳其人」。

寫到這裡後,肖洛霍夫把筆墨開始集中在了故事的主角,潘苔萊的二兒子格利高裡身上。格利高裡有著像他祖父一樣放蕩不羈、敢愛敢恨的性格,愛上了村裡的有夫之婦阿克尼西亞並有了親密關係。潘苔萊認為兒子的做法大傷風化,為了收住兒子的心,便給格利高裡娶了一個妻子娜塔利耶。

這是故事中一個最令人同情的女主角,娜塔利耶長得很美麗,人也中規中矩,是一個傳統妻子的典型,但卻不是渴望激情的格利高裡喜歡的類型,他更喜歡的是狂野大膽、激情四射的阿克尼西亞。終於在一次與父親發生爭執後被趕出家門,格利高裡和阿克尼西亞雙雙離家出走,到幾英裡外一個退役的哥薩克將軍家做了傭人。阿克尼西亞還懷上了格利高裡的孩子。

娜塔利耶與阿克西妮亞

而娜塔利耶也是一個外柔內剛的女子,對格利高裡的出走感到非常羞辱,憤而用鐮刀自殺被救下,但脖子從此卻歪了,留下了終身殘疾......

哥薩克的男人都會騎馬和嫻熟地使用馬刀,都是不可多得的優秀戰士,當時,沙俄軍隊有十多個哥薩克騎兵團,人數大約有一萬多人。哥薩克人祖輩一直為沙皇效力,英勇善戰,是沙俄軍隊的一支重要的軍事力量。這些哥薩克士兵參軍時,每人都會帶上故鄉的一撮泥土,以示對故鄉的懷念。

隨後在大戰期間,格利高裡也被徵召服兵役,參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他的騎兵團被派到奧地利前線與奧匈帝國作戰。在戰爭中他開始第一次學會殺人,從他第一次把長矛刺入一個奧地利士兵胸膛的那一刻起,格利高裡漸漸從最初的彷徨惶恐轉變成為一個殺人兇器。

而在格利高裡走後,阿克尼西亞生下了一個女孩。但不久患上白喉病死亡。在孤獨無助的情況下,阿克尼西亞經不住誘惑和將軍的兒子同居。背叛了格利高裡。同時,格利高裡在一次戰鬥中被一位匈牙利士兵砍傷昏死過去。他的部隊以為格利高裡陣亡了,便把消息通知了他的家人。

潘苔萊得到消息後,難過得老淚縱橫。不過十多天後,潘苔萊收到同在部隊服役的大兒子的來信,格利高裡沒有死,他甦醒後因救下了一名負傷的中校還被授予了沙俄軍隊的獎章喬治十字勳章。潘苔萊由悲轉喜,在村裡逢人便說他兒子獲獎之事。

格利高裡在回家休假時,也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尊敬。但也得知了阿克尼西亞背叛的事,在抽打了情敵一頓發洩完後,不顧阿克尼西亞的苦苦哀求離開了她,回到了他妻子娜塔利耶的身邊,到這一刻,他內心才真正接受了娜塔利耶,娜塔利耶後來為他生了一對雙胞胎。

格利高裡回家場景

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後,一些在沙俄軍隊服役的士兵回到了村裡,但格利高裡沒有回來,他受到了紅色思想的影響,加入了蘇維埃紅軍。不過在一次戰鬥中,他親眼目睹了紅軍把俘虜的哥薩克白軍軍官全部無條件地槍斃,目睹同胞的慘死,格利高裡卻無能為力,這使格利高裡對紅軍非常失望、非常氣憤。隨後他就借著腿部負傷養傷的機會脫離了紅軍加入了白軍。

然而,白軍也是一樣,同樣對紅軍也是毫不留情,把抓到的紅軍領導人當著老百姓的面全部吊死。動蕩的局勢已經令雙方瘋狂,親人也成為仇人,生命在這些仇恨面前得不到任何尊重。這種浪潮也裹挾了無數這片土地上的老百姓。在整個俄國內戰期間,頓河流域的哥薩克人分成了支持蘇維埃政權,反對蘇維埃政權和要求獨立等勢力。

在這場大仇殺中,青壯男人都被裹挾到了戰爭與仇殺之中,村裡只剩下婦女,老人和小孩。大片土地荒蕪,人民的生活異常艱難,許多人對前途充滿了迷惘,格利高裡也不例外。

在格利高裡的家中,悲劇也接連發生。剛烈的娜塔利耶因看到他和阿克尼西亞又舊情復燃,心灰意冷,不願給他生第三個孩子,自己強行流產而死。而他的哥哥也被同村他妹妹的男友珂賽伏依,一個加入了紅軍的哥薩克打死。他嫂子則因為對生活徹底厭倦投水而自殺。

隨後他的父母也相繼去世。此時的格利高裡,已經完全厭倦這種自己人相互的殘殺,只想回家種地過安靜的日子,但紅軍卻依然沒有準備放過他。在格利高裡回來後的一天夜裡,他妹妹冬妮婭從已經成為蘇維埃村主席的珂賽伏依那裡得知他們準備要抓格利高裡,趕緊把這個消息偷偷地告訴了格利高裡。

格利高裡別無選擇,只能把兩個孩子託付給冬妮婭後,和阿克尼西亞連夜出逃。但在出逃路上,他們被徵糧隊士兵發現,在追擊中阿克尼西亞中彈身亡。格利高裡最後的人生希望徹底破滅,在埋葬了阿克尼西亞後,自此心如死灰,再也不願過這種漂泊的生活,準備聽天由命。最終他他把步槍扔到了頓河裡,越過了那條靜靜的頓河,又回到了他原來祖輩生活的地方。自此全書結束。

而肖洛霍夫這部書的原型人物,就是一個老哥薩克,基本經歷和小說極其相似,不過最後結局是被流放到了西伯利亞,最終在貧病交困中死在那裡。

這部巨著是肖洛霍夫一生的嘔心瀝血之作,也是他人生的巔峰之作。在這部偉大的鴻篇巨著中,不僅氣勢磅礴地描繪了大時代洪流下波瀾壯闊的一幅大畫卷,同時更讓我們感同身受的是真實地反映了人世間的人性,人性的複雜在這本書中表現得淋漓盡致。

本書深刻地反映了在大時代下小人物的悲哀。在動蕩的時代,小人物只能被裹挾著走,無法逃避大時代的洪流。在時代洶洶的浪潮中,哥薩克傳統社會被打碎了,撕裂了,哥薩克文明也消失了。在亂世之下任何人想平靜生活完全不可能。人們不可能站在中間,但選擇哪一邊又都充滿了糾結,充滿了無奈與悲哀。

在這部偉大的作品中,各個方面的描寫都很精彩,文筆非常優美。場景的描寫能仿佛讓你親眼見到那廣袤的頓河黑土平原,那初春的紫色煙霧,那散發著清香的乾草。在這片土地上,殘酷的歲月讓格利高裡漸漸從一個青澀、莽撞的青年成為一個飽經風霜的哥薩克,從一個魯莽衝動、對戰爭熱血澎湃的毛頭小子轉變為一個厭倦戰爭,只想回歸故鄉、擁抱家人的中年人。

他與阿格西莉亞的愛情,最初可能其實就是簡單的男歡女愛,到最後則變成了生死相依的血肉交融。娜塔利耶是最悲劇的女主角,無數人可能開始也為他對娜塔利耶的冷漠而討厭憎恨他,但最終讀完也只能對這種命運的安排而嘆息和理解,因為他要是可憐娜塔利耶,就會違背他的本性,他也會飽受痛苦。不過總之,命運是公平的,他和阿克尼西亞得了多少愛情的歡愉,也就嘗到了多少生活的艱難和痛苦的折磨。

也許,在他們心中,為了愛情受多少苦都是值得的,這不但是阿克尼西亞的心聲,格利高裡也是這樣想的,只是兩人最終誰都沒有逃過命運無情的安排。

在整個故事中,人物的性格刻畫得極為真實可信。主角們的性格都很複雜,尤其情感方面,關係很混亂,但又合情合理。如女主角阿克尼西亞,敢愛敢恨,但又用情不專,吵架時極其兇悍潑辣,但心地卻又很善良。如格利高裡逃亡的時候,她就義無反顧地撫養了情敵娜塔利耶生的兩個孩子。

而格利高裡的嫂子達莉亞心理陰暗、刻薄惡毒,正是她故意透露了格利高裡和阿克尼西亞的姦情,最終導致了娜塔利耶的自殺,也是她當眾殺了參加紅軍的親戚,造成了全村人的大分裂。但她內心還是有道德負罪感的,最後沉江自殺以謝罪。

在人物的複雜性方面,作者用高超的筆法、細緻入微的描寫描述得活靈活現。尤其在小說最後一段,格利高裡回家看到他的兒子那段簡練而又意味深刻的對話。實在讓人感慨萬千,迄今本人還沒有見過國內的作品有如此出色的。

在政治上,更是讓人看得眼花繚亂。頓河流域的哥薩克們,在當年的背景下,在紅軍和白軍之間搖擺不定。在大時代的裹挾下,就連村子裡的親戚朋友,都互相沾上了對方的鮮血。而村民們更如同是牆頭草,紅軍來了搶白軍家屬的東西,白軍來了就搶紅軍家的,充分體現了亂世下的可悲的人性。而最尤為可貴的是,本書並沒有偏袒任何一方。只是站在一個客觀冷靜的高度靜靜地述說著這一切。

到了今天,這部巨著的文學成就已經沒人能懷疑。他已經被歸為俄羅斯文學中的巔峰之作,成為永遠的不朽。下面我們再來看看這部偉大的作品的創作者:肖洛霍夫和他背後的那些故事。

肖洛霍夫

肖洛霍夫1905年5月24日出生於俄國南部靠近頓河邊的一個名叫克魯日林的村莊。頓河下遊流域在歷史上被稱作「哥薩克人的土地」,在沙俄時期是一個哥薩克自治區,如今屬於羅斯託夫州。

肖洛霍夫的家庭關係非常複雜,肖洛霍夫的外祖母來自一個哥薩克家庭,所以肖洛霍夫的身上也流淌著哥薩克人的血。後來雙雙身亡,他的母親丹尼洛夫娜成為一個孤兒。在她年僅12歲時,被迫嫁給村裡的一個叫庫茲涅佐夫的哥薩克首領。

丹尼洛夫娜婚後曾生下一個女嬰,但不久後死亡。但丹尼洛夫娜並不喜歡她粗魯的哥薩克丈夫,在她後來遇到在村裡做生意的亞歷山大·肖洛霍夫後,亞歷山大·肖洛霍夫風趣幽默、體貼入微,丹尼洛夫娜與其相愛並偷情生下了肖洛霍夫。我們後來看到肖洛霍夫的作品中感情關係很混亂也許是從這裡就埋下了引子。

童年時的肖洛霍夫

肖洛霍夫出生時所用的姓是庫茲涅佐夫,因為她母親在當時並沒有和她丈夫離婚。但他母親偷情的事全村人盡皆知,由於來路不正的原因,村裡的孩子都很排斥他,為此肖洛霍夫的童年受到了無數的歧視,這段經歷也許讓他對人性的體會更深刻,也反映在了他後來的作品裡。

1912年,庫茲涅佐夫因病去世,肖洛霍夫的母親終於才得以和他的生父結婚,肖洛霍夫也改了姓。而肖洛霍夫的父親亞歷山大·肖洛霍夫來自梁贊州,是做穀物生意的。所以他們一家在村裡應當還是比較富裕的。

肖洛霍夫的出生地

肖洛霍夫1912年進入一個教會學校學習,於1918年完成了學業。在這期間他的寫作天賦開始漸漸嶄露,1922年肖洛霍夫來到莫斯科,原本希望成為一名記者。就是在這個時候他開始寫過一些短文。還參加過一些作家的座談會。

但對於一個初出茅廬的毛頭小子來說,成名之路還很艱難漫長。在這期間為了維持生活,他甚至不得不給人打一些短工,不過好處是也積累了更多的生活體驗,同時他對寫作也一直沒有放棄。

當年還曾有消息稱肖洛霍夫17歲時,也就是到莫斯科之前,曾做過村裡的稅收員因涉嫌貪汙還被判處死刑。後來他父親利用關係把他的年齡改為15歲,成為未成年人,使肖洛霍夫不但逃脫了死亡,連監獄也沒坐。不過這個故事的真實性無法考證。

1941年肖洛霍夫全家合影

1924年,在莫斯科混不下去了的肖洛霍夫回到了他的故鄉,專心從事寫作。同年,肖洛霍夫與瑪麗亞·格羅莫斯拉夫斯卡亞結婚。瑪麗亞的父親也是伏爾加格勒州一個村莊的哥薩克首領。他們共育有兩個兒子和兩個女兒。

家庭開始穩定後,這位天才也終於開始閃耀光芒,1924年蘇聯大報《青年真理報》首次刊登了肖洛霍夫的短篇小說《胎記》。1926年肖洛霍夫發表了根據他童年經歷的短篇小說集《淺藍的原野》。開始引起人們的注意。

與此同時,肖洛霍夫也開始了《靜靜的頓河》的寫作。1928年,前蘇聯《十月》雜誌開始分期刊登他的這部長篇小說的第一卷。立即引起了巨大的反響,隨後肖洛霍夫一共用了14年,直到1940年才完成了他這本宏篇巨著。

肖洛霍夫正在寫作

《靜靜的頓河》第一卷出版的時候肖洛霍夫才23歲,他的《靜靜的頓河》被認為是繼託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後的又一部俄國史詩級的作品。《靜靜的頓河》曾獲得了1941年的「史達林獎」和1960年的「列寧獎」,是前蘇聯最受人們喜愛的作品之一。

肖洛霍夫也因此曾兩次被授予「社會主義勞動英雄」勳章,六次被授予「列寧勳章」。而肖洛霍夫今天被世界範圍內所廣為人知是因為他贏得了1965年的諾貝爾文學獎。《靜靜的頓河》在俄國曾多次被改編成電影和電視劇,最早的是在1930年和1957年的電影,其後是2006年的一個7集和2015年的14集電視連續劇。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軍入侵蘇聯後,肖洛霍夫還擔任過蘇聯紅軍《紅星報》和蘇共中央《真理報》的戰地記者,甚至親自前往最危險最艱苦的史達林格勒,白俄羅斯等前線採訪,由於表現優異,戰後曾被授於「保衛史達林格勒」和「保衛莫斯科」獎章。

肖洛霍夫穿軍裝的照片

肖洛霍夫成名後,曾擔任過的蘇聯政府和蘇共的職務有:蘇共中央委員會委員,蘇聯作家協會副主席和蘇聯科學院委員。1969年,肖洛霍夫還作為代表團成員曾隨蘇聯領導人赫魯雪夫訪問過歐洲和美國。

同時,肖洛霍夫還是當年唯一一位被蘇聯政府批准到國外領取諾貝爾獎的人。1958年,蘇聯作家鮑裡斯·帕斯捷爾納克的作品《日瓦戈醫生》就曾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因為其作品在蘇聯國內被禁,蘇聯政府當時通知帕斯捷爾納克如果他敢到瑞典領獎,就會被禁止返回蘇聯。而另一位1970年因為那本《伊萬·傑尼索維奇的一天》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索忍尼辛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沒有能去領獎。

1965年在瑞典斯德哥爾摩的諾貝爾頒獎儀式上,瑞典國王親自為肖洛霍夫頒獎。按照禮節他應該低頭鞠躬,但肖洛霍夫依然抬頭挺胸。有人說這是當時蘇聯政府的安排,不過也有人說這是因為哥薩克人從不向外人鞠躬的原因。

肖洛霍夫在1965年瑞典斯德哥爾摩的諾貝爾頒獎儀式上

1969年後,肖洛霍夫回到了他的出生地居住。他用列寧獎獲得的獎金在當地建了一所學校,用諾貝爾獎的獎金帶全家到歐洲和日本旅遊了一圈。1984年2月21日,這位偉大的天才終於離開了我們,肖洛霍夫因患喉癌而去世。

今天,《靜靜的頓河》其的文學地位已經沒有人懷疑,但如此偉大的作品,在當年問世後卻依舊是經歷了不少責難和坎坷,下面我們來看看,當年這部巨著引發的爭議和背後的故事。

由於《靜靜的頓河》實在太過於優秀,而肖洛霍夫第一卷完成的時候如此年輕,立即便引起有些人的懷疑,認為他這個年齡不可能寫出這麼波瀾壯闊並且細緻入微的反映哥薩克人生活的現實主義小說,還有人認為該書是抄襲了一個已經死亡的哥薩克白軍軍官的作品。

由於作品的巨大成功,在社會上反響實在太大,1929年,史達林為了此事專門指示成立了一個調查組進行調查。調查組做了大量的工作,包括還使用了現代的語言學研究方法,最後在看到肖洛霍夫的手稿後,經過仔細甄別,終於確認《靜靜的頓河》確實是他本人寫的。還了這位天才的一個清白。

肖洛霍夫《靜靜的頓河》的手稿

不過隨即又引發了另一場大爭議,在小說出版以後,又有人站出來批評此書對布爾什維克歌頌得不夠。在這部宏篇巨著中,既沒有美化紅軍,也沒有醜化白軍和暴動的哥薩克。關鍵還沒有表達對當時蘇維埃政府的頌揚。是一個立場極不清晰的作品,據說連史達林也認為書中有許多問題,不過他並沒有封殺此書,還親自接見了肖洛霍夫。

這是因為除了史達林本人有一定的文學鑑賞能力和很欣賞肖洛霍夫的才氣以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

那就是史達林對哥薩克這個民族也並不陌生。在俄國內戰期間,1918年7月到1920年1月,史達林指揮的蘇維埃紅軍在察裡津(今伏爾加格勒)與克拉斯諾夫率領的哥薩克白軍進行過長達一年的保衛戰。在過程中,史達林對哥薩克騎兵有著非常深的了解,同時也對這些士兵的驍勇善戰極為欣賞。

哥薩克騎兵

在人類歷史上,強者所欣賞的永遠只能是強者,史達林在親眼目睹了那些哥薩克戰士是如何悍不畏死,如何勇猛無畏後,相信也在他內心留下了這是一個應該獲得尊敬的民族的烙印。同時,這裡也是他的福地,在經過艱苦的作戰擊敗對手後,史達林更進一步積累和奠定了他後來在蘇聯領導層的資本和地位,察裡津後來也被改名為史達林格勒。

本書首版於1930,完成於1940,完全是在史達林時代,最後一卷還是在大肅反的高峰時期,而那段時間出版的《鋼鐵是怎樣練成的》等紅遍蘇聯的書,也客觀真實地反映了當時蘇聯社會很多的殘酷現實。這些深刻揭露現實的小說能夠出版,由此我們可見,在後來的歷史進程中,史達林應該是被過於妖魔化了。

歷史人物總是最複雜的,今天的我們在靜靜欣賞這部巨著的時候,也應該看到,在肖洛霍夫了不起的背後,史達林同樣也有其值得稱道的地方。

老年的肖洛霍夫在頓河邊

中國有句老話,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甚至直到今天,這本偉大的巨著問世已經大半個世紀以後,對這它的爭論也從未停止過。先是有關作家和作品的屬性,該書屬於是什麼性質的作品?等到這些被肯定了,又有人開始爭論起小說主角格利高裡的階級代表性。等到這些被認定以後,又開始爭論起整個故事的悲劇成因。整部《靜靜的頓河》問世以來,一直是話題不斷,紛紛紜紜。

不過我們知道,在人類歷史上,偉大的東西都是最容易被關注的而導致無數爭議的,從這些側面也充分證明了這部作品的偉大。

我們最後來看看1965年諾貝爾文學獎委員會當時給肖洛霍夫頒獎詞:由於他在描繪頓河的史詩式的作品中,以藝術家的力量和正直,展現了俄國人民生活中的具有歷史意義的面貌,對時代的記錄和人性的體現有著深刻和深遠的意義......

《靜靜的頓河》對我們的影響

近年來,在中國,陳忠實的《白鹿原》引起了無數人的喜愛和追捧,有人就曾評價說白鹿原就是中國的《靜靜的頓河》,我們也可以從《白鹿原》中可以看到《靜靜的頓河》的無數影子,陳忠實老先生當年就承認,這本書對《白鹿原》的創作產生過很大的影響。

我們可以仔細比較下,白鹿原的大背景和主題確實很像《頓河》,都是小人物在大時代變遷之下被卷裹的無奈,都是深刻地反映了在動蕩局勢下的人性,以及歷史洪流下給很多人造成的悲劇。以家族為主線展現了一個民族的苦難歷程。

人物設計上也非常像《頓河》,如黑娃的性格與命運就是《頓河》中的格利高裡,而田小娥則像阿克尼西亞,冷秋月則像娜塔利耶。在整部《頓河》中娜塔利耶的際遇是最讓男人們自責的,那麼本分、美麗,愛丈夫和家的女人,沒有任何過錯,其命運卻如此之慘。在《頓河》書中最令人感到令人同情和壓抑的就是娜塔利耶,而冷秋月的命運也何其相似。

在這些偉大的作品中,我們看不到高貴與醜陋,也看不到什麼批判與指責,在作家靜靜的敘述中,在這場大時代變遷下所有充滿的都是那些真實而赤裸裸的人性。也許把最美好的東西毀滅,這就是作家文字的力量!讓我們這些世人內心震撼和悸動不已!!

還要說一下的是,在我們這些優秀的作家中,《靜靜的頓河》影響了無數人,如不僅影響了陳忠實,也影響了莫言,在莫言的那本《豐乳肥臀》中我們也常常能看到《頓河》的影子。把歷史大潮下的滾滾無情和小人物在這場奔流不息的大河中的那份悲愴無奈展露無遺。

不過,個人一直認為,無論《白鹿原》,還是《豐乳肥臀》,跟《靜靜的頓河》相比,無論從大時代的氣勢和構思,人物細緻入微的心理描寫,以及景物語言的運用和對話的深刻精煉上還是差上了一籌,這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供諸君探討下。文章結尾提供了個人認為翻譯得最貼近原著的作品連結,大家可以買來進行細細閱讀對比下。

肖洛霍夫在維約申斯卡鎮的墓地

最後說下,千百年來,文化,永遠是一個民族被世界所真正尊敬的根本,今天的俄羅斯,雖然已經很久沒有出現過這樣偉大的作品,但相信,這個民族特有的文學藝術的底蘊和靈氣還在,不信的話,看看近些年俄羅斯出的那幾部精彩戰爭電影,每一部都深刻展現了戰爭的殘酷和生命面前的人性反思。所以我們相信,假於時日,這個民族會再次在世界藝術的殿堂上再次偉大起來的!!!

,
同类文章
葬禮的夢想

葬禮的夢想

夢見葬禮,我得到了這個夢想,五個要素的五個要素,水火只好,主要名字在外面,職業生涯良好,一切都應該對待他人治療誠意,由於小,吉利的冬天夢想,秋天的夢是不吉利的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

找到手機是什麼意思?五次選舉的五個要素是兩名士兵的跡象。與他溝通很好。這是非常財富,它擅長運作,職業是仙人的標誌。單身男人有這個夢想,主要生活可以有人幫忙
我不怎麼想?

我不怎麼想?

我做了什麼意味著看到米飯烹飪?我得到了這個夢想,五線的主要土壤,但是Tu Ke水是錢的跡象,職業生涯更加真誠。他真誠地誠實。這是豐富的,這是夏瑞的巨星
夢想你的意思是什麼?

夢想你的意思是什麼?

你是什​​麼意思夢想的夢想?夢想,主要木材的五個要素,水的跡象,主營業務,主營業務,案子應該抓住魅力,不能疏忽,春天夢想的吉利夢想夏天的夢想不幸。詢問學者夢想
拯救夢想

拯救夢想

拯救夢想什麼意思?你夢想著拯救人嗎?拯救人們的夢想有一個現實,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週宮官方網站拯救人民夢想的詳細解釋。夢想著敵人被拯救出來
2022愛方向和生日是在[質量個性]中

2022愛方向和生日是在[質量個性]中

[救生員]有人說,在出生88天之前,胎兒已經知道哪天的出生,如何有優質的個性,將走在什麼樣的愛情之旅,將與生活生活有什么生活。今天
夢想切割剪裁

夢想切割剪裁

夢想切割剪裁什麼意思?你夢想切你的手是好的嗎?夢想切割手工切割手有一個真正的影響和反應,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官方網站夢想的細節,以削減手
夢想著親人死了

夢想著親人死了

夢想著親人死了什麼意思?你夢想夢想你的親人死嗎?夢想有一個現實的影響和反應,還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夢想世界夢想死亡的親屬的詳細解釋
夢想搶劫

夢想搶劫

夢想搶劫什麼意思?你夢想搶劫嗎?夢想著搶劫有一個現實的影響和反應,也有夢想的主觀想像力,請參閱週恭吉夢官方網站的詳細解釋。夢想搶劫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

夢想缺乏缺乏紊亂什麼意思?你夢想缺乏異常藥物嗎?夢想缺乏現實世界的影響和現實,還有夢想的主觀想像,請看官方網站的夢想組織缺乏異常藥物。我覺得有些東西缺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