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我的奶奶的作文(下水作文我的奶奶)
2023-05-18 07:39:29 2
我的奶奶語文夢工廠成員 柳岸釣客
昨夜我又夢見了我的奶奶!
我的感覺,似夢,非夢;記憶深處的她,似在,非在。那段她陪伴的歲月遙遠而又切近,模糊而又清晰,像門前雲霧繚繞的遠山,像屋後草坡上若有若無的蟲鳴。
我已經不能準確的說出她的出生年月,也不清楚她的家境出身,家裡更沒有留存她的一張照片,但她的形象早已深深的鐫刻在我的心靈深處。
她不高的個子,瘦削的身形,穿著樸素但整潔大方。一件淺藍色的老式對襟褂子,一條深黑色有點飄逸感的褲子,是她最鍾愛的打扮,只有當她高興的時候才穿。她面色清癯,顯得有些蒼白,頭髮總是梳理得乾淨柔順,一條長長的辮子盤在後腦勺上,用一根祖傳的銀簪子扎得緊湊小巧。她年輕的時候纏過腳,所以腳型有些怪異,比一般人小很多,走陡峭坎坷山路給人顫巍巍的感覺,讓人有些擔心。我們總說,奶奶不像是農家姑娘出身的,倒像個大戶人家的小姐出身。
奶奶陪我度過的那段歲月,總牽起我的回憶,像她曾經烘焙揉制的山茶,雖然有濃濃苦澀,卻也有幾分香甜。
那時我的父親剛剛去世,母親又身患重病,臥床不起。我和姐姐正在讀書期間,姐姐上高二,我正上著初二。父親在世、母親尚還健康的時候,家裡的日子勉勉強強過得去;但那時家裡真是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境。村子裡的人說,日子都過不去了,還讀什麼書呢,把兩個孩子從學校拉出來,學個裁縫砌匠,難關不就過去了嘛。奶奶說什麼也不肯:兩個孩子的成績好著呢,獎狀貼的滿牆都是,兩個都是學校第一,連學校老師都說,這兩個孩子將來有出息,不用拿鋤頭棍的。
於是奶奶就像貧瘠荒坡上的一棵矮松,倔強而堅韌地抵抗著生活中的風霜雨雪甚至是狂風驟雨。她既要完成田裡地裡的所有農活,又要照顧我生病的母親,還要支撐我們姐弟倆的讀書。真是難以想像,奶奶是怎樣用她單薄瘦削的肩膀,憑著一己之力挑起這大山一般沉重的擔子。
那是聯產承包責任到戶的年月,家裡分得的田地很有限。儘管奶奶起早摸黑勤扒苦做,但糧食依然不夠吃。奶奶想方設法開荒種地,把房前屋後、田間地頭的空地都利用起來,種上雜糧和蔬菜,來彌補口糧的不足,也可以來餵雞養豬,換點零用錢。
奶奶田裡勞作回來,還要給房前屋後的菜苗瓜苗澆水、施肥,捉蟲子。夏秋時節,奶奶辛勤的汗水換來滿園的奼紫嫣紅和瓜果飄香。空地面積大點的,栽上了蠶豆。"立夏立夏,蠶豆過夜。"肥厚的蠶豆葉下,不知什麼時候已經掛滿了脹鼓鼓的豆莢。剝出的豆子酥嫩溫軟,色香俱佳。牆的四角,種著扁豆禾,一串一串的扁豆懸在翠綠的藤蔓上。沿著圍牆攀爬的,是一溜兒絲瓜。絲瓜的生命力極強,它不管是在牆根下,石縫裡,都會不擇地勢,自由地肆意地生長。它耐高溫,忍貧瘠,自己尋找延伸的方向,蓬勃地開拓出一大片一大片的綠色的世界,一根根筆直、修長、肥嫩的絲瓜在綠蔭裡悠閒的擺動。一群雞仔在老母雞的帶領下在瓜架、藤蔓間搖搖晃晃地穿過,唧唧喳喳的叫聲鬧了半邊天。奶奶正在豬圈裡給新買回的豬仔餵食,忙得滿頭大汗。一抹臉,一甩手,一串串的汗珠子在陽光下閃亮、飛動、跌落、摔碎。
奶奶用她的慧心巧手來製造生活的歡樂。暑假裡她經常"表演"她的拿手好戲——製作"觀音豆腐"。原料很簡單,也低廉,只需觀音草、水和草木灰。觀音草又叫涼粉草,估計是一種草藥,顏色、形狀像極了放大的芹菜葉。奶奶用清亮的山泉水把觀音草洗乾淨,然後用手揉搓,再用漂淨的紗布過濾,得到綠色的的汁液,加入些許已經準備好的草木灰一塊兒攪拌,最後放在陰涼的角落裡靜置半個小時。奇蹟出現了,一盤"觀音豆腐"呈現在我們眼前,晶瑩碧綠,就像未經雕琢的翡翠。奶奶拿出一把小刀,把"觀音豆腐"切成一個一個的小方塊,看上去就像現在小孩子愛吃的果凍。色澤碧綠鮮豔,口感柔軟滑嫩,真是夏日裡清熱解毒的美味。我們津津有味的吃著,奶奶大都是在一旁靜靜地看著,眼角眉梢含著笑意。
每個周末我們從學校回來,奶奶總要想著心思、變著法兒為我們補充營養,改善夥食。家門口有一片竹林,是屬於集體的。但竹子長勢好,根系一直延伸到我家門口以及院牆裡,所以經常有冬筍和春筍來我家"拜訪"。奶奶挖了筍子,一個人在家捨不得吃,就剝皮、切條、撈水、晾乾,保存起來。等我和姐姐回來,做臘肉炒筍子給我們吃。奶奶從梁上取下過年時留下的那吊肉,割下一個小長條,再切成極薄極細的的小片,放在鍋裡翻炒,然後倒入已經切好、泡好的小筍片,一起翻炒。不一會,臘肉特有的香味和竹筍的清香混合在一起,沁入我和姐姐的鼻息。奶奶最後加入綠色的段蔥、白色的蒜瓣,一盤臘肉炒筍子就出鍋了。奶奶照例是很少動筷子,嘴裡催著著我們快吃,自己在一旁靜靜地看著,眼角眉梢含著笑意。
我和姐姐上學已經到了高三和初三的下學期,正是緊張備考的關鍵時期,不幸的是我的母親又病逝了。我們的命運就像那老屋,經受著歲月中風雨的不斷侵蝕,給人風雨飄搖的感覺。
奶奶在操辦完我母親的喪事後那個夜晚,摟著我和姐姐,用勁的拍著我和姐姐的肩膀,語氣堅定地說:"伢呀,別太難過,也別太慌張。馬上要高考和中考了,靜下心來複習,別半途而廢。家裡還有奶奶呢。"奶奶平時沉默寡言,那晚是跟我們談得最多的一次。我和姐姐在奶奶溫暖的懷抱裡睡了一個安穩踏實的覺,第二天又踏上了上學的路途。高考、中考前要交一定數額的報名費,對於富有的人家自然不算什麼,但是對於我們,確實一筆巨大的費用。奶奶一時半會拿不出這筆錢,只好忍痛割愛,咬咬牙,狠狠心,賣掉了頭上那支祖傳的銀簪子。
轉眼之間,高考的日期臨近了,姐姐放了三天的假,說是回到家裡休整休整。因為壓力大,姐姐到了半夜還睡不著覺。奶奶就掇了一張竹床,放在屋外那顆大棗樹下,四圍燃起可以驅蚊的樟木條。月光從枝條間篩下點點的光斑,棗樹的香氣氤氳著,奶奶在旁邊打著蒲扇。在這樣的氛圍中,姐姐度過了高考前的那三個晚上。
姐姐順利參加了高考,隨後我的中考也結束了。接下來就是等待,漫長的等待。我們把等待時的焦躁、不安、期盼等複雜的心緒化解在和奶奶一起的勞作之中。終於有一天,奶奶聽到同村的一個孩子已經得到了高考的消息,就叫我陪著姐姐一起下山到十幾裡外的學校裡去看看情況。其時姐姐的錄取通知書已經到學校了,她以全校文科第一的成績錄取了武漢大學。
我們拿著錄取通知書朝著家裡飛奔。翻過一道山梁,繞過一道彎,我們遠遠地望見奶奶佇立在屋後的山坡上翹首以盼。她又換上了那套她最鍾愛的服裝,一件淺藍色的老式對襟褂子,一條深黑色有點飄逸感的褲子,在漫天彩霞的映照下,奶奶竟然是那麼的光彩照人,美麗非凡!
回到家裡,奶奶手捧著姐姐的錄取通知書,愣愣地足足看了一分多鐘,眼光裡流露出難以言表的喜悅;突然之間,她把錄取通知書放回姐姐的手中,轉身進了廚房,一屁股坐在木凳子上放聲大哭起來。我和姐姐從她的哭聲裡讀懂了奶奶的心情,走近並依偎在她的身旁,用雙手撫摸奶奶的瘦削的雙肩,沒有多說一句話。
不久,我的中等師範的錄取通知書也來了。家裡真是雙喜臨門,奶奶本是一個內斂深沉的人,卻也掩飾不住內心的愉悅。她帶著我們上山扒叢毛(松樹上掉下的松針),挖樹兜,到地裡摘豆子,撿麥穗,忙並快樂著。她在用自己的勞動為我們姐弟倆上大學和中專籌備著學費。
後來,日子依然艱苦,但是精神卻是愉快的。我們就像蝸行在一條漫長而又黑暗的隧洞裡,終於看見了一點微茫。奶奶用她一雙瘦削的肩膀,兩隻細小的纏過的腳,支撐著我們讀完了大學和師範。我們畢業後,都順利地找到了工作,家裡的日子也一天天地好起來。我和姐姐都相繼成了家,儘管住房條件不太好,我們總要接奶奶下山來住住。可她習慣不了,住不了三天就吵著要回去,說是那間老屋住著舒坦。也經常地為她買些新衣服,她卻一直放在箱子裡,說穿著不自在,怕人家說顯擺。
奶奶七十三歲那一年,突然託人帶信過來,叫我們回去一趟,說是想我們了。我們的心裡隱隱有一種不安,就急急忙忙地往家趕。等我們回到老屋,走近她的房間,就見奶奶靜靜地躺在自己的那張床上,穿著那套她最鍾愛的服裝,一件淺藍色的老式對襟褂子,一條深黑色卻已不再飄逸的褲子。我和姐姐淚水滾滾而下,瞬間幾乎崩潰。辦喪事時,我們找了一家手藝很好的首飾鋪,根據記憶中的顏色、形狀和紋飾,打了一支銀簪子。奶奶遺體入棺前,姐姐含著熱淚,把那支新簪子插在奶奶小巧緊湊的髮髻裡。
我和姐姐寒門成才的故事,曾經是那時那地的一個傳奇。在旁人看來,是我和姐姐的發憤刻苦使我們走出困境迎來來一片新的天地。如果這也算是一個傳奇,我和姐姐深深地知道,創造這個傳奇的是奶奶那雙單薄卻堅韌的肩膀,那兩隻瘦小卻有力的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