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帶雨林分布著什麼植被(熱帶雨林地區植被茂密)
2023-05-02 05:38:00 2
土壤是指地球表面能夠生長植被的疏鬆表層,其厚度通常只有幾十釐米,土壤是自然界饋贈給人類的寶貴財富,是人類進行農業生產的基礎,也是人類生存的基礎,我們所需要的農產品幾乎都來自於土壤。在我們的地球表面,由於不同的自然地理環境,最終發育形成了不同類型的地帶性土壤,包括黑土、黃壤、紅壤、磚紅壤、紫色土、寒漠土等等。
熱帶雨林的土壤
土壤的發育過程需要經歷幾千,甚至上萬年的時間,而且需要多種因素的配合。土壤的主要物質來源是巖石,地表的巖石在外力的風化、侵蝕等外力作用下,變成粉末狀的風化殼,我們稱為成土母質,是土壤的前身,它決定了土壤的物理性狀和礦物養分。成土母質幾乎是不含什麼有機質的,也就是沒有什麼肥力。
世界氣候類型分布圖
其實並不然,熱帶雨林地區雖然擁有最為茂密的森林和動物種群數量,擁有最多的枯枝落葉,但是在熱帶雨林地區發育的地帶性土壤確是一種比較貧瘠的磚紅壤。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是,雖然熱帶雨林生物量大,枯枝落葉眾多,但是也同樣是由於生物眾多,那麼就存在著很多利用那些枯枝落葉而生存的生物,比如真菌類等底棲生物,從而使得大量枯枝落葉並不能轉化為有機質進入土壤。
紅壤和磚紅壤
二是,因為熱帶雨林氣候區,終年高溫多雨,年降水量大,所以降水對於土壤的淋失作用強烈,強烈的流水淋失作用,使得土壤中的大量元素和養分隨流水流失,最終保留下富鐵鋁化的,呈酸性的土壤,顏色也呈現出磚紅色,在肥力特徵上表現為粘廋的特徵。
熱帶雨林中的蘑菇
所以,熱帶雨林地區雖然擁有最大的生物量,但是發育的土壤並不肥沃,但是,生物畢竟是土壤有機質的來源,如果沒有生物,那就更不可能形成有機質了。因此,能夠發育比較肥沃土壤的區域,一定是具有較多的枯枝落葉等腐殖質,並且那些腐殖質能夠最終進入土壤,轉化為有機質,比如我國東北的黑土,就是一種高肥力的土壤。
熱帶雨林中的瀑布
【延伸閱讀】
土壤竟然也有這麼多種顏色,你知道嗎?
世界上除了我國東北平原擁有肥沃的「黑土」外,還有哪些地方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