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單位經濟知識點(事業單位公共基礎知識)
2023-05-02 04:14:23 1
在事業單位考試中,一些特殊的經濟學名詞或者經濟學效應經常喜歡考查到,在最近幾年的新聞報導中我們經常看到藍海或者紅海這樣的特殊名詞。他們到底指的是什麼意思?二者有什麼區別?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下經濟效應藍海和紅海戰略。
藍海戰略(Blue Ocean Strategy)一詞最早出現在2000年,由W·錢·金和勒尼·莫博涅兩位教授在研究太陽馬戲團成功的秘訣時提出的。市場空間由兩種海洋組成:紅海和藍海。所謂紅海,指的是當前業已存在的所有行業,這是一個已知的市場空間,因為供給嚴重大於需求,企業競爭戰略,存在企業之間的血拼,就如一片戰鬥的血海,故此稱為紅海。「紅海」就是充滿血腥競爭的已知市場空間。而藍海則是指尚未開發,或者尚未被大部分企業重視的市場領域,在這樣的領域中,競爭壓力比較小。「藍海」就是尚未開發的新的市場空間。
所以總的來說藍海和紅海的區別首先在行業上,一個是未知的行業,而一個是已知的行業;從規則上看,紅海有明確的規則界限,但是對於藍海來說是沒有明確的規則;從競爭上看,傳統的紅海,市場主體多,競爭非常的激烈,但是對於藍海來說,市場主體少,進入市場的人此時還比較少,市場競爭非常少,可以說是海闊憑魚躍。在從企業的戰略上看,傳統的紅海市場,企業進來時間長,所以常採用的是比較老化,傳統的戰略進行競爭。但是藍海市場之下,企業的戰略趨向於新型化,非常符合當下時代的要求。
藍海戰略,就是企業突破紅海的殘酷競爭,不把主要精力放在打敗競爭對手上,而主要放在全力為買方與企業自身創造價值飛躍上,並由此開創新的「無 人競爭」的市場空間、徹底甩脫競爭,開創屬於自己的一片藍海。目前隨著紅海競爭變得日益殘酷,管理者必須改變當前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式的習慣模式,向藍海轉型。所以這就要求企業把視線從市場的供給一方移向需求一方,從與對手的競爭轉向為買方提供價值的飛躍 。找到自己在競爭中的「差異化」和「成本領先」。
比如在當下的手機市場,就是處在一片紅海當中,手機市場被幾家大的公司佔據,這些公司已經將手機市場的蛋糕瓜分殆盡。此時某品牌手機公司偏偏「逆其道而行之」,果斷進入手機市場,它是如何在手機市場的紅海之中殺出來?就得益於藍海戰略。藍海戰略關注的則是如何脫離已有的市場邊界,從而把競爭者甩在後面。該品牌手機的的成功逆襲被解讀為「用網際網路思維顛覆傳統企業的遊戲規則」。這種網際網路手機模式,改造了當時現有的手機市場體系,從產品研發、成本結構、消費方式、售後服務等諸多方面,帶給消費者全新的體驗和感受。這就是找到自己在競爭中的「差異化」,在激烈的市場中獲得立足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