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為什麼能打過老虎(武松連老虎都打得過)
2023-05-23 07:22:37 6
楊角風談水滸系列第67期:
一提到武松,想必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他景陽岡打虎的英勇事跡 ,這也使他獲得了「打虎英雄」美稱。
可是很少有人知道,經歷了砍殺潘金蓮、鬥殺西門慶、醉打蔣門神、血濺鴛鴦樓、大戰飛天蜈蚣之後。武松竟然沒落到被一條黃狗追著吠的地步,任憑他怎麼驅趕黃狗,都未能成功,最後自己跌了個跟頭,差點被溪水淹死。
難道真應了那句古話:「龍遊淺水遭蝦戲,虎落平陽被犬欺」?
那麼這條半路上蹦出來的黃狗究竟是何來歷,武藝高強的武松,又為什麼被它弄得灰頭土臉,差點命喪黃泉呢?
楊角風談水滸系列第67期:水滸傳:開場能打虎,下場被狗欺,武松為何落得如此狼狽的下場?
一、
武松也挺慘的,確實有點虎落平陽被犬欺的感覺,畢竟此時的他在走背字:
當初他是以打虎英雄的身份出場,如今卻是以被犬欺的結局落場,當然有他驕傲自大的成分在裡面。也有暗示他,即將在後來的人生道路上栽跟頭,而武松,或許也意識到了這點,後來就收斂了很多。
當然,你要說,這有啥好分析的,《水滸傳》就是一部小說,全都是施耐庵老爺子寫出來的,他想怎麼寫就怎麼寫。今天武松能幹老虎,明天他就能錘大象,後天可能被一隻鴨子追得「哇哇」跑,只要老爺子喜歡,怎麼寫都行。
要是這樣想,咱就真沒法寫了,也沒法分析了,當然,若是施耐庵亂寫,後果就是《水滸傳》也就難以成為四大名著之一了。
武松是施耐庵老爺子最喜歡的人物之一,單他的章節就足足佔了十章回這麼多,也就是我們常稱的「武十回」。可是這麼威風,這麼頂天立地的漢子,一出場就能幹老虎,怎麼到了末期,連一條黃狗都能追著他吠呢?
「武行者捉腳不住,一路上搶將來,離那酒店走不得四五裡路,旁邊土牆裡走出一隻黃狗,看著武松叫。」
此時的武松剛剛趕跑了孔亮,把人家的雞啊,肉啊,酒啊,都搶過來吃光喝光,最後便上路了。
也正是在這個時候,一條黃狗突然蹦了出來,衝著武松叫:
「武行者看時,一隻大黃狗趕著吠。」
二、
大家想一下,武松什麼時候受過這種氣,連被張都監設計冤枉,他都敢滅了人家全家,面對一條黃狗,自然要幹:
「武行者大醉,正要尋事,恨那隻狗趕著他只管吠,便將左手鞘裡掣出一口戒刀來,大踏步趕。」
確實,武松一旦喝酒,必然會找事,在景陽岡打虎如此,在陽穀縣殺潘金蓮、西門慶如此,在快活林醉打蔣門神,同樣如此,更何況這次又喝多了,正手痒痒沒處使勁呢。
此時的武松已經是一身頭陀裝備,早已不是景陽岡上赤手空拳的武鬆了。況且他這把戒刀每到晚上就響,又剛剛拿飛天蜈蚣和小道士祭了血,殺條狗應該不成問題,可惜他想錯了:
「那隻黃狗繞著溪岸叫,武行者一刀砍將去,卻砍個空,使得力猛,頭重腳輕,翻筋鬥倒撞下溪裡去,卻起不來。」
這一刀劈下去,不僅沒有砍到狗,還把自己搞了個跟頭,一頭扎進了溪水裡:
「扒起來,淋淋的一身水,卻見那口戒刀浸在溪裡,武行者便低頭去撈那刀時,撲地又落下去了,只在那溪水裡滾。」
狗沒砍到,自己還掉進了小溪裡,本來想撈刀,結果一下子沒站穩,又一頭栽進了水裡,這下子再也爬不起來了,一直在水裡面打滾。
幸虧後面來了一群小嘍嘍,不然武松很有可能就交代在寒冷的溪水裡了:
「可憐武松醉了,掙扎不得,急要爬起來,被眾人一齊下手,橫拖倒拽,捉上溪來。」
三、
問題也就來了,武松也經歷過多次戰鬥了,且武藝高強,怎麼這一次卻栽在了一條黃狗身上呢?
按照字面的意思來看,這次武松確實是喝醉了,喝到自己走路都走不穩,在水中都爬不起來的地步,書中字裡行間也都在強調,他醉了。
因為喝醉了,所以注意力就不夠集中,導致揮刀砍狗時,準星不足,栽倒在水中。
那麼事實是這樣嗎?
在孟州城時,武松跟施恩結拜兄弟,當天就喝醉了,到第二天還沒完全醒過來,當時施恩父子就覺得他這狀態打不了蔣門神:
「武松昨夜痛醉,必然中酒,今日如何敢叫他去?」
事實上,施恩確實沒讓武松這天去打蔣門神,而且當天還斷了他的酒,弄得武松老大不痛快。直到第三天,武松實在忍不住了,開始跟施恩講條件,說要我打蔣門神沒問題,但得「無三不過望」。
所謂的「無三不過望」,就是說一路走過去,凡是酒館一律進去喝三碗酒,若不依,就不走了。
面對施恩的疑問,武松還說呢:
「你怕我醉了沒本事?我卻是沒酒沒本事……若不是酒醉後了膽大,景陽岡上如何打得這隻大蟲!」
難道,武松打老虎也罷,打蔣門神也罷,都是喝醉了?
並不是,這是武松在吹牛,其實不管是景陽岡打虎,還是醉打蔣門神,武松都沒喝醉。他所謂的「我須爛醉了好下手,又有力,又有勢」,就是忽悠施恩的。
四、
先看景陽岡打虎,武松當時是什麼狀態?
景陽岡之前的小酒店「三碗不過崗」的酒,相對於其他小店的酒來說,它的純度更高一些。同時,酒勁也更持久,就是一下子不會喝醉,等到後期才會上頭。
這也是武松連喝十八碗後,還能不醉,還能走出去,一路到達景陽岡老虎出沒處:
「武松正走,看看酒湧上來,便把氈笠兒背在脊梁上,將梢棒綰在肋下,一步步上那岡子來。」
這時候酒勁上來了,武松行走不太穩,得依靠梢棒助力,一步步走到岡子來:
「武松走了一直,酒力發作,焦熱起來……」
又走了一會兒,酒勁爆發,武松渾身燥熱,敞開了衣裳,慢慢散酒。正在他打算躺在大青石上休息時,突然就竄出一隻猛虎,這導致正有醉意的武松,一下子就醒了:
「武松被那一驚,酒都做冷汗出了。」
這也導致武松得提起一百二十個精神,全神貫注地跟老虎搏鬥,而且事實上老虎就那麼三招:一撲、一掀,一剪。就跟程咬金的三板斧一樣,一般人是對付不了的,但壞在老虎碰到的是武松。
具體的打虎過程就不細說了,總之是先躲避,後找準時機一下子把老虎壓在身下,隨後便是使出武松吃奶的勁,掄起拳頭狠錘,活活錘死了老虎。
這時候的武松,冷靜、執著、敏捷,外加神力,以及一些運氣的成分在裡面,所以,錘死了老虎。
五、
其實後來武松殺潘金蓮,鬥西門慶,也是喝過酒之後了,當時他請了街坊鄰居來家裡:
「武松道:『再把酒來篩。』土兵斟到第四杯酒,前後共吃了七杯酒過。」
醉打蔣門神的時候,武松更厲害了,每過一家酒店,都要進去喝三碗的,前前後後,我(楊角風)算了一下,一共喝了三十六碗或三十九碗酒。
但是他喝醉了嗎?
並沒有!
「武松酒卻湧上來,把布衫攤開,雖然帶著五七分酒,卻裝做十分醉的,前顛後偃,東倒西歪,來到林子前。」
喝了這麼多酒,也不過是五成到七成醉,意識還是相當清醒的,走路東倒西歪也是裝出來的,目的是忽悠蔣門神,讓他輕敵,好一擊必中。
其實,武松醉打蔣門神,倒不是說必須得喝酒迷惑蔣門神才能打得過,其實說白了,他這個人啊,就是純粹地借這個幌子,讓施恩請自己喝酒罷了。
武松確實是嗜酒如命,施恩頭一天不給他酒喝,他都要急眼了,還問人家小夥計:
「你家小管營今日如何只將肉食出來請我,卻不多將些酒出來與我吃,是甚意故?」
因為施恩江湖氣息較重,這方面倒也不怎麼阻攔武松,但武松愛喝酒這毛病,張青曾經多次勸他:
「酒要少吃,休要與人爭鬧,也做些出家人行徑,諸事不可躁性……」
後來宋江也勸過他:
「入夥之後,少戒酒性。」
六、
既然武松酒量如此之好,還不耽誤打虎和揍蔣門神,為啥張青和宋江還勸他少喝酒呢?
其實,酒量再好,也有量的,你武松喝酒是沒節制的,雖然喝三十多碗沒醉,要是喝八十多碗呢?
事實上,後來武松揍了蔣門神之後,他跟施恩請快活林的那些店主吃飯,就是大醉:
「且說武松邀眾高鄰直吃得盡醉方休。至晚,眾人散了。武松一覺直睡到次日辰牌方醒。」
包括後來進了張都監府上,第一天因為高興,又喝醉了:
「張都監親自賜了酒,叫武松吃得大醉,就前廳廊下收拾一間耳房與武松安歇。」
幸虧張都監想弄個罪名搞武松,不然,就以他貪酒這一條,就能把他玩死了。但武松在張都監府上,也並不是毫無節制地喝酒,最後被冤枉的那天,他就刻意控制了酒量。也恰恰是因為他沒喝多,才使得他意識清醒,才會中了張都監的計:
「約莫酒湧上來,恐怕失了禮節,便起身拜謝了相公、夫人,出到廳前廊下房門前。」
等武松血濺了鴛鴦樓,又換上了頭陀裝備,他越發地放肆了,把大哥張青的話拋到了腦門後。不僅招是惹非,強行闖了人家飛天蜈蚣的草房,還殺了人家以及無辜的小道士。
後來在去往二龍山的路上,又在酒館裡撒野,打傷了孔亮,搶了人家的飯菜和酒水。在這裡,他先是喝了四角的茅柴白酒,在宋代一角就是四升,相當於一角差不多八斤酒。
七、
在遇到黃狗之前,武松是喝了四角酒,那就是十六升酒,外加人家孔亮他們的半罈子酒。
「比及過岡子時,先有三五分酒了,一發吃過這四角酒,又被朔風一吹,酒卻湧上。」
按照字面意思,其實這之前,武松還喝過酒,再加上這四角酒,已經上頭了,酒都灌到嗓子眼兒了。可惜他還是不滿足,聞到人家的酒香,又把人家打跑,自己把那罈子好酒又喝了八成:
「沒半個時辰,把這酒肉和雞都吃個八分。武行者醉飽了,把直裰袖結在背上,便出店門,沿溪而走。」
雖說武松還能走出店門,但他已經是站立不穩了:
「武行者捉腳不住,一路上搶將來。」
本來他就喝醉了,還比較狂妄,真要找事呢,結果就遇到黃狗了。武松是一心要砍黃狗,但黃狗並沒有想近他身的打算,只是跟他保持一定距離在那叫。
武松向前,黃狗就後退,武松後退,黃狗就跟進,武松拐彎,黃狗也繞圈。
黃狗不是老虎,老虎只管進攻,結果被武松抓到破綻。而黃狗是懂策略的,衝你叫但不進攻,就是激發你的怒氣,讓你自己露出破綻,隨後再伺機行動。
但還好,這隻狗還是比較講武德的,見武松落水不起,它並沒有上前補一口,而是選擇默默離開。
武松敗給黃狗,一方面是他喝得大醉,行動不便,另一方面也是輕敵,認為自己連老虎都打得過,怎麼會對付不了你這條狗?
當然,這條狗對武松還構不成威脅,他也不會將它當成對手,一方面是不屑,另一方面是他覺得黃狗不配!
與其說,武松敗給了黃狗,不如說是他敗給了自己,什麼時候能控制自己的酒量了,那才是真正的王者。
我叫楊角風,換種視角看水滸,你會發現不一樣的樂趣,喜歡就請關注吧,下期更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