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六十四卦之升(易經六十四卦之升)
2023-05-23 23:21:33 1
《升卦》
地風升
「升」象形字。甲骨文字形(像一把長柄大勺子。上部分是勺子裡面一點表示勺子裡面的舀起的液體。舀酒或舀湯是把低處的東西提升上來,所以「升」也引申出上升的意思。
《卦序傳》說:「萃者聚也」,聚而上者謂之升。故受之以升。物積聚起來,必然會增高,如同雨水聚而船高,所以說增高必向上,萃卦之後而升。
說到有「升」意思的,64卦除了本文「升卦」以外還有「晉卦」。簡單說的「晉卦」的卦意是指如何修煉自己品德而後得晉升,而「升卦」則是指晉升的客觀規律,所以強調「聚」且「時」,如魯國不能任用孔子,孔子求仕最終失敗,昔人為孔子解掛,說孔子有聖人的智慧,然而還是少了聖人的時位。所以君子還是要學而廣博、修心養性、德行品行兼修,等待機會的到來。「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地風升」,風是巽卦,巽為木所以就有了:「地中生木」,所說的此「生」要符合自然規律柔升、順勢,就好比幼苗到參天大樹,要從容而長。這裡「升」有兩個特點,一是柔升切不可剛升一步登天,二是順勢要順應環境和時間不可逆勢而為。
升,元亨,用見大人,勿恤,南徵,吉。
「元亨」,開始就是好的亨通的。「用」實施、做使用講,「大人」可說是「機會」也可以說是能提供機會的人。「勿恤」勿須猶豫,「南徵」杜甫《南徵》老病南徵日,君恩北望心,所以這裡的「南徵」可以按當下意思理解成「立業」。
升因萃之聚也,所以「升」經過前面的積累而後能」脫穎而出」必然是元亨地,把這種「脫穎而出」的狀態展現給「有位大人」或自己爭取能給提供「機會大人」做展現,此時千萬不要猶豫,是有利於「立業」
2009年我大學畢業,所說的十年寒窗終不負(其實就是積累的過程)本想著一生韶華亦可期,但是大學畢業之際主動找工作「機會」或被動「校招」,但每每機會到面前內心還是會有一絲絲緊張和不自信(我覺得這個我現在這個心境和心態,能看到我解說文字的人都應該經歷過)。所以我們應該和「升,元亨,用見大人,勿恤,南徵,吉。」一樣,寒窗苦讀積累那麼多年,機會在面前心態不能猶豫,要充滿自信地去把握機會(或把真真的自己能展現出來),有了這樣的積累並以良好的心態去把握機會,以這種狀態開啟,我們人生的第二個階梯,這樣一定是對我們吉利和有利。
《彖》曰:柔以時升。巽而順,剛而中應,是以大亨。用見大人勿恤,有慶也。南證吉,志行也。
「柔以時升」柔就是慢慢,「時」兩個意思,一個是需時間的「積累」,二個是「時宜」。「巽而順,剛而中應,是以大亨」巽同「遜」,九二陽爻居於下卦中位,六五上掛陰爻居於上掛之中位,這個就好似升卦的卦意。它就是向人們展示:內心有謙遜的美德,還能以柔順不急不躁的態度與事與人,這樣的九二和六五各居君臣之位,秉行貞中之道是以大亨通。以「用見大人勿恤,有慶也。南證吉,志行也。」的狀態、心態和合「升」之道,升於位則由王公、升於道則由聖人,結果肯定是必勝,在其外表現為「建功立業」、在其內符合心之志向。
《象》曰:地中生木,升。君子以順德,積小以高大
小樹苗從地裡向上生長,有兩個特別:一則是適時而生,順勢而長;一則從容漸進,積小成大。想從幼苗生長成為參天大樹,這個是需要長時間積累,十年育樹定是經歷無數的風吹雨打和日積月累。然則君子想成為人中之龍鳳應效仿「升卦」,過程必是一番寒徹骨,需要在經驗、資歷、學識、道德素質修養等等下足功夫,這些也並非一朝一夕事情,需要長年積累積小以成高大。所以說人生就象樹木生長一樣,並無捷徑,貪功冒進只會帶來災難。
初六,允升,大吉。
允,被人所信服和信任。所以允升的意思是,自己之所以能上升是被認可和信任的,因此這樣的上升是吉利地。
《象》曰:允許大吉,上合志也。
木生於地中,能收地滋滋生命之氣,本身木向上生長是符合天道規律是被允許的。「志」者於自然是大道規律、於人則是心之所向。木上升就是符合自然之規律,人之上升就是符合上位者所思所想,合其志而升。
九二,孚,乃利用禴(yue),無咎。
孚,誠心和真心。
禴,夏祭、禴祭是古代君王具有的祭禮。春祭曰祠,夏祭曰禴,秋祭曰嘗,冬祭曰烝,這裡就能追溯到夏和西周時代的「天命論」,當時的皇是受天之命來育下萬民的。《小戴禮·表記篇》說:「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後禮」。商奴隸主用巫術,假借上帝的意旨,使奴隸們聽從指揮。即至到西周,天命思想受到了衝擊,他們感到「天命靡常」,於是又提出了「德」,所以就有了「皇天無親、唯德是輔」,因此皇帝能做到「敬德保民」就可以穩固統治基礎,然而「敬德」的表現形式就是能誠心和按時去祭祀(古代國之大事祀與戎),在古代能成為好的皇帝一則是有敬畏天地大道之心,二則為自身修養。
「孚,乃利用禴,無咎。」帶著誠心去祭祀,這樣就不會有什麼過錯出現。
《象》曰:九二之孚,有喜也。
在易凡是能提到「利用禴」、「利用亨祀」、「利用祭祀」,都是有危險伴隨左右,然而九二用誠心去化解,結果則反之,言有喜。
九三,升虛邑
「虛」
虛」的古文字形是形聲字,上部為「虍(hū)」字,「虍」在甲骨文中像一隻張開大口的老虎形象,在這裡是聲旁,表音;下部為「丘」,「丘」的古字形像兩個並列的土山,「虛」由「丘」得義,本義為「大土山」、廢墟。土地而井牧其田野,九夫為井,四井為邑,四邑為丘,四丘為甸,四甸為縣。
升虛邑,上升到空曠的城邑,我覺得有兩層意思,「其一,到了一個沒有設防的城邑,無人管理之地」。「其二,被發配到不毛之地」
《象》曰:升虛邑,無所疑也。
所以說易經就是協助人導航,少走彎路。如孔子說50學易不會有大錯。因此易經不是直接給出結果,而是在人們選擇的過程中給出最優選項建議,如此這般選擇多了,人生的軌跡就更接近於「志」,夢想照進生活。
「升虛邑,無所疑也。」九三陽爻居陽位,剛強、勇於前進,不管現在所處之地是廢墟也好或不毛之地也罷!九三就是大刀闊斧地去幹,果敢而行無所謂猶疑,吉兇與否那是未來的事情,同時吉兇真真有結果那天,也是將取決於九三自身主觀努力與否。
六四,王用亨於岐山,吉,無咎。
最接近於尊位,第四爻最為懼,常言:伴君如伴虎。古代祭祀是有很嚴格的等級制度,君主祭天地,諸侯祭山川,士庶祭先祖。雖說「鳳鳴岐山,聖主已生西土」但是文王還是以端正自己修養不逾越等級,做諸侯該做的事情。這樣做是吉利沒有災難的。
《象》曰:王用亨於岐山,順事也。
誰順?順誰?周順殷。
天下三分周得其二,周還可以服事於殷。可見周文王之德行。
六五,貞吉,階升
「貞」堅持、固守。堅守初爻到四爻狀態能始終如一不忘初心,其實就是一個量的積累到了質變化的時間點。
《象》曰:貞吉階升,大得志也
自初六之初升到六五之升極,過程能一如既往「守一」其結果一定是無限接近於自己的志向。
上六,冥升,利於不息之貞。
冥升,已經升到想像中的位置了,同時也表達世間已沒可上升的空間了,那麼這個時候有利於不息,不息,永不停息,時時。貞,定靜不動,不再上升。這句話的意思是,只有每時每刻都保持定靜不動,不再追求上升,才是有利的。
《象》曰:冥升在上,消不富也。
「消不富」消去使其不富。「冥升在上」勢位已滿,應該是自我消損,要符合「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大道也!。
,